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63章 人族气运……当真玄妙
    孙悟空瞪了他一眼,嘴里嘀咕着“抠门的老头”,

    却也只能将玉瓶揣进怀里,纵身一跃,化作一道金光,离开了兜率宫。

    再说孙悟空回到人间,落在观音禅院时,却发现禅院已是一片狼籍。

    原本金碧辉煌的殿宇如今焦黑一片,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味,僧众们满脸惊惶,围在一旁窃窃私语。

    孙悟空心头一紧,忙找到唐僧,却见唐僧端坐在方丈室中,脸色苍白,手中紧握着佛珠,似在强压心中的不安。

    孙悟空挠了挠头,咧嘴一笑:“师父,俺回来了,这咋回事?禅院咋烧成这样了?”

    唐僧睁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责备:“悟空,你可知那锦斓袈裟乃观音菩萨所赐,珍贵无比?你却在禅院中四处显摆,惹得金池长老起了贪心,欲纵火夺取袈裟。

    谁知大火失控,金池长老被烧死,袈裟也不翼而飞!”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我方才在方丈室中,隐约感受到一股妖气,怕是妖怪趁乱盗走了袈裟。”

    孙悟空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跳起来骂道:“好个贼妖,敢偷俺老孙的东西!”

    他转身询问僧众,得知有人曾在黑风山附近见过一头黑熊精出没,便二话不说,驾云直奔黑风山。

    黑风山上,草木幽深,山风呼啸,带着几分阴冷。

    孙悟空落在黑风洞前,洞门紧闭,周围静得诡异。

    他一脚踹开洞门,里面却空空荡荡,别说黑熊精,连袈裟的影子都没见着。

    孙悟空不死心,又找到黑熊精的两个好友——一条蛇妖和一头苍狼妖。

    这两妖见孙悟空气势汹汹,吓得瑟瑟发抖,忙说不知黑熊精去向,更没见过什么袈裟。

    孙悟空哪里肯信,抡起金箍棒,三下五除二将两妖打死,血溅当场,尸首横陈。

    他回到黑风洞,守了一夜,仍不见黑熊精踪影,心头火气更盛。

    就在此时,头上一阵剧痛传来,紧箍咒发作,疼得他满地打滚。

    唐僧的声音远远传来,带着几分急躁:“悟空,还不速速回来!”

    孙悟空捂着脑袋,骂骂咧咧地驾云返回禅院。

    唐僧见他两手空空,脸色更沉:“袈裟何在?”

    孙悟空挠了挠头,只得撒谎:“那黑熊精狡猾,带着袈裟逃了,俺没追上。”

    唐僧气得直跺脚:“你这泼猴,办事如此不力!限你三日内寻回袈裟,否则休怪为师念咒惩你!”

    孙悟空心头憋屈,却不敢顶嘴,只得再次驾云而出,在方圆千里搜寻了两日,仍一无所获。

    他站在一处山巅,望着远处云雾缭绕,咬牙切齿:“这黑熊精,跑得比兔子还快!罢了,俺老孙去找观音菩萨,这袈裟是她给的,丢了也得她赔!”

    他一纵身,化作金光,直奔南海珞珈山而去。

    姜妄这边,次日清晨,中华庄外已聚集了三百名年轻人,个个衣着朴素却目光炯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敬畏。

    姜妄缓步走出正殿,目光扫过人群,缓缓道:“尔等既被选为先锋,便需忠心耿耿,助李世民一统人族。”

    他抬手一挥,三百道金光没入众人体内,顿时灵气四溢,众人只觉体内力量暴涨,纷纷跪地叩谢。

    姜妄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却又隐隐带着几分忧虑。

    人族气运,果真能如他所愿,尽归己身吗?

    孙悟空站在南赡部洲的一片密林之中,头顶的烈日被浓密的枝叶遮挡,只余下斑驳的光点洒在地面,宛如碎金。

    他的金箍棒斜靠在肩头,棒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衬得他那一身金黄色的毛发越发刺眼。

    他皱着眉,眼中闪过一丝不耐,抬头望向天际,嘴里嘀咕着:“这黑熊精,端的狡猾,偷了袈裟便跑得无影无踪,害得俺老孙四处奔波!”

    他这话虽是抱怨,语气里却带着几分不服输的倔强,仿佛天地间再大的难题,也难不倒他这齐天大圣。

    然而,袈裟之事却非同小可。

    那袈裟不仅是唐三藏的信物,更是佛门至宝,关系到西行取经的大业。

    孙悟空找遍了方圆百里,翻山越岭,探查了每一处妖怪的巢穴,却连黑熊精的半点气息都未曾捕捉到。

    无奈之下,他只得腾云驾雾,直奔南海珞珈山,求助于那位慈悲为怀的观音菩萨。

    珞珈山上,紫竹林中清风徐来,竹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佛门的清净禅意。

    观音端坐于莲台之上,身后光晕流转,宝相庄严。

    她手中持着一只净瓶,瓶中杨柳枝轻轻摇曳,洒下点点清露。

    孙悟空一落地,便迫不及待地嚷道:“菩萨!那黑熊精偷了俺师父的袈裟,俺寻遍了四方也没找着他的踪迹,您老可得给个说法!”

    他语气急切,带着几分质问的意味,火眼金睛直勾勾地盯着观音,似要从她脸上看出些端倪。

    观音闻言,微微一怔,似是未料到此事。

    她闭目沉思片刻,纤手轻抚净瓶,似在推演天机。

    半晌,她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低声道:“黑熊精……此妖本是我安排在黑风山修行,怎会做出这等事?”

    她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似在自问,又似在对悟空解释。

    随即,她从袖中取出一颗晶莹剔透的冰珠,珠内隐隐有青焰跳跃,散发着幽冷的光芒。

    她轻声道:“此珠名唤‘青焰引’,可循灵宝气息追寻袈裟下落。

    悟空,你随我来。”

    孙悟空虽心有疑虑,但见观音如此郑重,也不好多问,只得点点头,紧随其后。

    那冰珠自观音手中飞出,化作一道青光,破空而去。

    青焰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似有灵性般指引方向,二人紧随其后,踏云而行。

    沿途风声呼啸,山川河流在脚下飞速掠过,悟空却无心欣赏这人间美景,只一心想着早些寻回袈裟,好向师父交差。

    然而,青焰飞行的方向却让悟空越发疑惑。

    那光点并未指向黑风山或任何妖窟,而是直直朝南海深处飞去。

    悟空心头一紧,暗道:“这黑熊精莫非还敢跑到菩萨的地盘藏匿?”

    他斜眼瞥向观音,却见她神色愈发凝重,眉头微蹙,似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终于,青焰在一片云雾缭绕的仙山前停下,悟空定睛一看,赫然发现此地正是珞珈山!他心头一震,火眼金睛猛地一亮,忍不住嚷道:“菩萨,这是怎么回事?袈裟怎会在你这珞珈山?”

    观音未答,只是凝视青焰停留之处。

    那是一片清幽的莲花池,池水清澈如镜,映着天光云影,池中莲花盛开,瓣瓣晶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青焰缓缓下沉,最终没入池中,化作一圈涟漪。

    悟空再也按捺不住,纵身跃到池边,火眼金睛直透池底。

    只见池底一抹金光闪烁,赫然是那件失踪的锦斓袈裟!他心头火起,转身瞪向观音,怒道:“好你个菩萨!袈裟分明在你这莲花池底,你却让俺老孙四处奔波,莫不是故意戏耍?”

    观音闻言,脸色微变,连连摆手道:“悟空,你误会了!此袈裟怎会是我藏匿?”

    她语气急切,似是百口莫辩,随即闭目推演,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色,低声道:“此乃……姜妄所为!”

    她这话一出,悟空不由一愣,挠头道:“姜妄?那是谁?”

    观音神色复杂,缓缓道:“姜妄,西方教一生之敌,行事诡谲,手段通天。

    此人若插手此事,定有深意。”

    她顿了顿,又道:“这袈裟非同小可,乃是离地焰光旗,佛门至宝,与九环锡杖——也就是弑神枪,同为提升佛门实力的关键先天灵宝。

    幸而姜妄似未识其真面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悟空听了这番话,心中虽有不解,但见观音神色凝重,也知此事非同小可。

    他不再多言,转身便要下池取袈裟。

    然而,他刚跃入池中,伸手去抓那袈裟,却发现袈裟被一块磨盘大的石块死死压住。

    悟空冷哼一声,暗道:“区区一块石头,也敢挡俺老孙?”

    他双手抓住石块,使出浑身力气,欲将其搬开。

    谁知那石块纹丝不动,仿佛与池底融为一体,任凭他如何发力,竟连一丝颤动也无。

    悟空心头火起,跳出水面,挥舞金箍棒便要砸下,却被观音一把拦住。

    她沉声道:“不可!此石被施了空间禁锢,非有打破空间之力者,难以撼动。”

    她亲自下池一试,纤手轻抚石块,试图以法力挪移,却同样无功而返。

    她抬头看向悟空,苦笑道:“此乃姜妄的手笔,果真厉害。

    看来,单凭你我之力,难以取回袈裟。”

    悟空听了这话,心中越发焦躁。

    他咬牙道:“既如此,俺老孙这便去找菩提师尊!他老人家神通广大,定有办法!”

    说罢,他便要腾云而去。

    然而,刚飞出数丈,忽觉头顶一阵剧痛,仿佛有无数钢针刺入脑中。

    他惨叫一声,跌落云头,双手抱头在地上打滚,口中喊道:“师父!师父!莫念那咒!”

    原来,唐三藏因悟空久未归来,心生焦急,已开始念动紧箍咒。

    观音见状,脸色大变,急忙掐诀,口中念起松箍咒,试图缓解悟空的痛苦。

    然而,唐三藏远在千里之外,紧箍咒的威力源源不断传来,观音的松箍咒虽有缓解之效,却无法完全抵消。

    悟空在池边翻滚,额头青筋暴起,眼中满是血丝,痛得连金箍棒都握不住,跌落在地,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他咬牙切齿,嘶吼道:“师父……俺老孙……知错了!”

    可那疼痛却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似要将他整个人撕裂。

    观音站在一旁,手中净瓶微微颤抖,松箍咒念得越发急促。

    她心中焦急万分,暗道:“悟空乃量劫之子,若因此折损,西行大业何以为继?”

    她全力施为,试图压制紧箍咒的威力,但唐三藏的咒语却似无穷无尽,隔空与她的法力交锋。

    悟空的惨叫声在莲花池边回荡,惊得池中莲花微微颤动,池水泛起层层涟漪。

    他挣扎着爬起,眼中满是绝望,竟低吼道:“菩萨……杀了我吧!俺老孙……受不了这痛!”

    观音闻言,心中一震,忙道:“悟空,切莫胡言!你乃西行关键,怎可轻言生死?”

    她咬牙再催法力,松箍咒的光芒在她手中化作一道道金光,试图将悟空头上的紧箍压制。

    然而,紧箍咒与松箍咒的交锋却让悟空的痛苦时松时紧,宛如在生死边缘反复挣扎。

    他的身影在池边摇晃,金黄色的毛发被汗水浸湿,显得狼狈不堪。

    莲花池畔,风声渐止,唯有悟空的低吼与观音的咒语声交织。

    袈裟依旧静静躺在池底,金光幽幽,似在嘲笑这天地间的神通与挣扎。

    姜妄站在长安城外的灞桥边,秋风拂过,柳枝轻摇,河面泛起细碎的波光。

    他一袭青衫,长发随意束在脑后,手中握着那枚崆峒印,九条金龙盘绕其上,隐隐有龙吟之声。

    印中一道金光流转,宛如活物,姜妄的目光却有些复杂,似在沉思,又似在等待什么。

    远处,长安城的城墙巍峨,隐约可见旌旗招展,战马嘶鸣,那是李世民亲率的铁骑,即将踏上征途。

    姜妄低头看向崆峒印,喃喃自语:“人族气运……当真玄妙。”

    他能感受到印中那股磅礴的力量,仿佛一条奔腾的河流,灌入他的体内,暖洋洋地流转于四肢百骸。

    他的修为已在九转玄功第六转的巅峰,隐隐触碰到第七转的门槛。

    这几日,崆峒印中的金龙越发活跃,偶尔喷吐出丝丝金雾,融入他的神魂,让他心境愈发澄澈。

    远处,战鼓声起,姜妄收回思绪,抬头望去。

    李世民一身明光铠,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三百名气息雄浑的人族高手。

    这些人是他用从兜率宫盗来的仙丹一手打造,个个身怀人仙、地仙的修为,刀枪不入,气势如虹。

    姜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

    他想起那日在兜率宫,太上老君那张老脸上的惊愕,至今仍觉有趣。

    “陛下,突厥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臣等愿为先锋,踏平草原!”

    一名地仙修为的将领抱拳请命,声音洪亮,震得桥边柳叶簌簌而落。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