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5章 不值得
    姜洺钰没好气的瞪了一眼王公公。

    

    王公公干笑着赔礼。

    

    “你也别怪王公公,他也是为了你好,为了这么一点小事气坏了自己不值得。”

    

    姜洺钰叹息,“阿姐,可是我就是生气,朝廷拨给让学子们免费吃穿就是为了让他们好好读书,可是那些人倒好竟然克扣学生的东西,简直枉为师表。”

    

    “还有那些大臣,平日里说的冠冕堂皇的,私底下竟然做出这么龌龊的事情,简直令人不齿。”

    

    朝堂上那么多人,姜洺钰自以为了解他们的性子,他们之中有人心机颇深,有人是老油条,有人是老狐狸,有人脾气暴躁一点就着,有人绵里藏针杀人无形……

    

    可他今日才发现这些大人原来有两幅面孔,朝堂上一副面孔,私底下又是另外的样子。

    

    姜洺钰懊恼不已,在姜永宁面前也没能收住情绪。

    

    姜永宁看在眼里笑在心里,“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让你来办这件事了吧!”

    

    姜洺钰低下头,“明白了,阿姐是不是早就知道了,故意让我来看看大臣们私底下是什么样的人?”

    

    “我可没有这么坏,一开始让你查国子学本意是让你在读书人心中树立一个好皇帝的形象,我也没有想到国子学背地里如此的不像话。”

    

    姜永宁的确没有想到,早知如此她就应该亲自查,不会让姜洺钰插手。

    

    “阿姐,真有点害怕。”

    

    “怕什么?”

    

    姜洺钰低头,“朕怕当不好皇帝,也怕镇压不住朝臣,更怕读书人和天底下的百姓对朕失望。”

    

    姜永宁勾起了姜洺钰的下巴,逼着他与自己对视,“你还小,慢慢来,阿姐会帮你的。”

    

    姜洺钰破涕而笑,“阿姐,你最好了。”

    

    姜永宁带着他去御花园跑了一圈,见他情绪平复了不少才放心。

    

    “你觉得崔泽是个什么样的人?”

    

    姜洺钰和崔泽短短接触了不到一个时辰,却觉得对方是一个难得的有才之人。

    

    “阿姐,我觉得此人不错。”

    

    姜永宁示意盛品兰,拿出了一份吏部的官员调配折子。

    

    “崔泽的父亲是和县的主簿,一个月前和县的县令升官了,县丞病倒了,如今和县的一切都是崔主簿管着。”

    

    姜洺钰眨眨眼,不明白阿姐提起崔主簿做什么。

    

    “我让人查过和县前前后后换了三个县令,两个县丞,全都是高升走的,唯独主簿一直都是崔主簿,听说此人很有些本事,但是因为秀才出身没有高升的机会,陛下既然觉得崔泽堪大用,不如赏他一个恩典。”

    

    和县的县令由主簿顶替,这件事在朝中并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大人,派往江州的官员名单被长公主打回来了,说让我们再斟酌斟酌。”

    

    吏部戴尚书诧异,“派往江州的官员名单不是早就定好了吗?”

    

    一般定好的事情,呈上去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轻易不会出现变故,除非是有事发生。

    

    戴尚书问在场的人,“最近,吏部办的差事有什么让陛下和长公主不悦了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角落里面一个年轻的主司站了出来,“昨日,陛下把和县的县令被陛下换成了崔升。”

    

    “谁?”

    

    “崔升。”

    

    一个小小的主簿不会引起戴尚书的关注,让他关注的是和县,和县可是一个风水宝地,也是历年来必抢的位置,也是吏部的发财树之一。

    

    “崔升原本是和县的主簿,多年来和县能够屡次被夸赞都是此人功劳颇大,只是不知陛下是怎么知道的。”

    

    戴尚书沉默不语。

    

    有人猜测,“或许是因为章博士和温大人争得太厉害了,陛下和长公主才从当地提拔了一人,但是按照常理应该提拔县丞而不是一个小小的主簿啊!”

    

    “就是啊!”

    

    吏部众人纷纷不解,不明白好端端的这个崔升怎么就入了陛下和长公主的眼。

    

    章博士是国子学的博士,门生不少,他的儿子之前在选拔的时候正巧排在了最后一名,章博士不想让儿子去兵荒马乱的江州,想尽了办法买通了吏部的人将儿子调到和县。

    

    谁不知道和县是个好地方,只要能够安稳的待上几年就能够升官。

    

    不巧的是礼部的温大人也想将自家的儿子调到和县。

    

    章博士和温大人明争暗斗了许久,也就是最近陛下和长公主盯着国子学,章博士才退了一步,没想到还是引来了陛下和长公主的关注。

    

    戴尚书一时也拿不准姜永宁的意图,“既然是陛下和长公主的意思,吏部照做就是了。”

    

    “可是大人,崔主簿不过是小小的秀才出身,直接提拔为县令是不是不妥,吏部要不要上书提醒一下陛下?”

    

    戴尚书冷脸训斥,“糊涂,你以为陛下和长公主在敲定崔升的时候没有调查过他吗,换句话说,长公主既然让崔升做县令,说明长公主已经知道和县的事了,此时我们提醒陛下和长公主,这不是上赶着被打脸吗?”

    

    众人恍然大悟,“还是大人思虑周全。”

    

    殊不知,戴尚书心里和泛起了嘀咕,和县距离京城有上百里,陛下和公主是怎么知道他的?

    

    “糟了!”

    

    戴尚书面容刹间变成青灰色,眼睛惊恐圆睁。

    

    “长公主既然知道崔升,说不定也知道其他人,赶快去把各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重新看一遍,考核不好的先不要安排位置,提拔几个有实干的。”

    

    吏部的动作比姜永宁想的要快,看着新送上来的名单,姜永宁略一思考同意了。

    

    朝堂上,戴尚书看着似笑非笑的长公主,心里生出了一股寒意,大热天的冷汗都冒出来了。

    

    “戴尚书,派往江州的名单准备好了吗?”

    

    戴尚书心道来了来了。

    

    “回长公主的话,已经准备好了。”

    

    戴尚书当众将名单念了出来,本来稳如老狗的几位官员差点站起来,不少人越听越不对劲,这上面的人怎么这么耳熟?

    

    再看上面淡定如常的长公主和陛下,不少人都没有弄明白吏部这是怎么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