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5章 第 115 章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15章 第 115 章

    “嗯, 好啊。不過你的地稍微偏遠一點。”

    “沒事兒,我會騎馬了,以後我騎馬巡視。”

    沈寄喜滋滋的說完,然後又道:“我知道, 不可能的。不能抛頭露面。”

    “自己的佃戶, 讓小厮說一聲, 讓成年男子避開就可以了。”

    “嗯。”

    一路說笑着回到家裏,沈寄就嚷嚷她騎馬累壞了,要好好的歇着。

    阿玲端了燙腳的水上來,正蹲下給沈寄泡腳,聽到這話便猶豫了一下。

    沈寄挑眉,“有事?有事就說, 有些事兒不能拖。”

    阿玲便把白日的事說了一遍。

    說到繼母張望內宅的時候, 頗有幾分難堪。

    “你繼母好像是無利不起早的人啊。”

    街坊鄰居做了那麽久, 沈寄多少對阿玲的繼母還是了解的。

    “是啊,所以奴婢也覺得這裏頭恐怕有古怪。但是一時又參不透。”

    沈寄想了想, “你去告訴管孟,就說我讓他現在馬上去一趟德嬸那裏。跟德嬸打聽一下你們家近來的狀況,先看下你繼母說的是不是實話。然後我們再合計下一步。”

    “是。”

    待沈寄泡好了腳, 舒舒服服的上了床, 凝碧拿了美人捶過來問:“奶奶,奴婢替您錘錘?”

    “好。”

    一下一下有節奏的敲打下,沈寄很快就睡着了。

    她今天的确是累壞了。至于那啥竟标的事,明兒睡醒了再說吧。

    管孟從德嬸那裏回來的時候,知道沈寄已經睡下了, 便退了出去。

    路上遇到魏楹,他問道:“你進內宅來做什麽?”

    “回爺的話, 奶奶讓奴才去打聽些事兒。不過這會兒奶奶已經歇下了。”

    “哦,要緊的事兒麽?”

    管孟猶豫了一下,“奴才也不知道要不要緊。是阿玲出來讓奴才去德嬸的店子上問些事,說是奶奶說的讓馬上去問。”

    “那你問到些什麽?”

    “奶奶讓問阿玲姑娘的家裏最近情形如何。因為她繼母今早來說家裏情形不好,想到府裏做些漿洗縫補的短工。”

    “然後呢?”

    “結果德嬸說這幾日看到阿玲家偷偷在吃肉。”

    魏楹挑眉,“偷偷?”

    “是的,德嬸是這麽說的。還說她也是聽到別人說的,有有錢人家的小厮找了阿玲的繼母。然後她好像就有錢了許多,只不過又要瞞着人。”

    那就不存在需要來府裏幫傭貼補家用了。

    “誰家的小厮?”

    “這個就不知道了,那些人都不認得。”

    “你繼續追查這件事,有了消息馬上告訴我。下去吧!”

    “是。”

    阿玲本來聽說管孟過來了,所以匆匆出來想先問一下。

    結果看到魏楹在問管孟的話,只好又退了回去。

    魏楹走進主屋,阿玲忙福身給他行禮。

    他便停了下來,“做得好!內宅的事就得防微杜漸。”

    又轉向凝碧,“凝碧也很好。你們倆各去賬房領十兩銀子,就說是我賞的。”

    他一向是不誇人的,這兩人一下子都楞住了。

    然後一起福身道:“謝爺的誇獎和賞賜,都是奴婢分內的事。”

    得爺的誇獎可比得了銀子還讓人高興呢。

    魏楹瞧阿玲一臉的惴惴,便安撫了兩句,“你也不必有負擔。你們奶奶用人,一向是賞罰分明。而且是不連坐的。”

    “是。”

    魏楹緩步進去,心道小寄倒是會調教人,這些小丫頭一天天的就能頂事了。

    這算不算是強将手下無弱兵呢?

    見他進了耳房,凝碧趕緊進去張羅熱水伺候他洗漱。

    待他洗漱好上床,便執着燭火出去。

    今晚在外室當值的是流朱。

    兩人交接了一下,凝碧便退出去休息了。

    沈寄早就睡得昏天黑地的了,連魏楹上床從她身上翻過去都不知道。

    魏楹手枕在頭下想着,是什麽人想要往他的後院安插人手呢?

    看來對這府裏的情形很是了解啊。

    如果不是凝碧留心到了,阿玲又知道自家繼母什麽德行,不避嫌的說了出來,這事可就麻煩了。

    阿玲的繼母雖然只是個做短工的,可她的女兒卻是女主人身邊頗為得臉的一等大丫頭。

    這內宅的規矩,什麽人能進二門,什麽人能進正房都是有嚴格的規範的。

    可如果阿玲的繼母過來找她,說不得就混進了二門,甚至混進了他們的正房。

    如果趁人不備拿了沈寄什麽貼身的東西出去,那可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

    是有人在惦記小寄,還是有人趁機給她下套子要污蔑她不貞?

    之前鎮國侯府小侯爺那事,就是個沒法說清楚的事。

    如果再傳出什麽流言,小寄就危險了。

    族裏那些老冬烘說不得要逼着她一死以證清白,或者是逼着自己休了她。

    會是二夫人所為麽?

    還是那小侯爺還在賊心不死?

    魏楹把沈寄攬到懷裏,她自動找了個熟悉的舒服的位置靠着,繼續酣眠。

    這可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啊。

    總之不管是誰,這事得查清楚了。

    第二天沈寄也知道了這個事,也産生了和魏楹相同的兩個懷疑。

    她想了一下,“都有可能!時間過了這麽久,二夫人想必是聽到風聲了。如果是她惡毒的設這個陷阱給我說得過去。是小侯爺也說得過去。雖然七皇子擔心被連累出面壓下了整件事,但是他被我踢了那裏,肯定不會善罷甘休。萬一真被他拿去我什麽貼身的東西倒打一耙,說那天是我跟他私會,他的仇就全報了。好險好險!顧媽媽,內宅子你再多上點心,一點疏忽都不能有。決不能讓不該進二門的人混進來了。”

    顧媽媽在旁邊聽了也是冷汗泠泠而下,女人的名節比什麽都重要。

    “奶奶放心,老奴省得。一定監督門房看好門戶。”

    “還有挽翠跟阿玲。丫頭們是分作兩班,你們兩個分別是一班的領班。每日裏我的東西送去洗衣房再送回來的,還有盒子裏的首飾,甚至我随手寫寫畫畫的東西,你們都必須清點好心頭有數。”

    “是,奴婢省得。”

    顧媽媽又道:“奶奶,那位......”她用手指指姹紫住的那個方向。

    “告訴采藍,盯好,一步都不要離開。就是她不在,也得有信得過的小丫頭跟着。”

    凡事有利必有弊。

    他們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別人也可以利用姹紫動一些手腳。

    她也是可以直接進內宅,甚至是排了班次值夜的人。

    “不用排她值夜了,安分守己的呆着就成了。”

    晚上睡覺是最沒有防備的時候,外頭值夜的必須是信得過的人。

    “是。”

    顧媽媽想了想道:“洪總管的家人從老宅上京來了,等會兒想必就要來給奶奶磕頭請安的。在京城他們一家子光靠洪總管一人的月例是不夠好好過活的。到時候一定會請求在府裏當差,要怎麽派差事呢?”

    顧媽媽的意思沈寄懂,洪總管當然是值得信任的。

    可是他的家人才剛來,還不能放到要緊的位置上去。

    尤其是他的大女兒如今成了二夫人兒子的通房。

    而且還得委婉提醒一下洪總管,不能把他管轄的事告訴他媳婦兒。

    這事兒就找他的親外甥去辦就是。

    “昨天你們都去吃酒了。一共有幾個人來着,都什麽年紀适合做什麽?”

    不放到要緊的位置,但是最好也得再給他們家安排一兩個差使。

    顧媽媽想了一下,“洪總管的大兒子今天十七,可以安排到門房上。那裏正好調了一個進爺的外書房。門房上有油水,不無小補。二女兒十四,針線活兒不錯,不如就讓她進針線房。至于洪總管的媳婦兒,一時沒什麽合适的位置,低了的讓她去也不妥。奶奶這裏倒是缺一個管事媽媽,但也不能貿貿然的就讓她來做。她正好可以在家給一家子做飯洗衣的。一家子有三份收入,也算是奶奶對洪總管的照顧了。”

    “兒子十七,女兒十四,都有人家了麽?”

    “昨天席間聽一些人打趣,似乎洪家兒子和李嬷嬷的女兒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兩家像是都有意。至于二女兒,也不小了,但是之前洪總管不是得罪了二夫人倒黴了麽。老宅的人就不大願意和他做親家,只有李家跟他算是同病相憐。”

    沈寄想了想,門房和針線房都是暫時接觸不到核心的。等過段時日确定可信又有能力的話再換地方不遲。

    “行,就這樣吧。”

    洪家的二女兒十四還未定親,在這裏算是年紀偏大了。

    對了,管孟不是跟魏楹一年的麽,這兩人看看來不來電。

    “把府裏當差的人都叫到大廳裏,我有事要宣布。”

    沈寄對顧媽媽道,後者便去張羅去了。

    而洪家人果然是等着想給沈寄磕頭請安,洪媽媽便跟出去的顧媽媽打聽沈寄這會兒空了沒有。

    “老姐姐再等等,奶奶正讓召齊了人有事宣布呢。你家大小子和二丫頭的差事已經定了,一個在門房,一個在針線房,不如等下一塊兒去聽聽。到時候再去磕頭謝恩不遲。”

    聽說兩個孩子的差事都定下來了,洪媽媽大喜過望。

    她本來還以為一會兒需要求一求奶奶的。

    看來以後日子的确是好過了。可惜大丫兒被留在淮陽了。

    “好的,謝謝您了。”

    “好,那你再坐會兒。我讓丫鬟給你摻點熱茶。我還得吩咐人去各處通知。”

    “老姐姐,您忙、您忙。”

    自家老頭子說這顧媽媽是奶奶跟前的第一得意的人兒。

    所以,洪媽媽對她格外的客氣。

    沈寄召了人來,說的便是将家裏的桃林還有大池塘等承包出去的事。

    以家為單位,然後講了競标的規則,讓各人回去合計。

    要有一份詳盡的規劃,規劃入圍了的再競标。

    十天以後競标,回去好好思忖。

    衆人一聽,心思便活泛了。

    那桃林,有那麽大一片。

    花枝可以折來賣,桃子更可以賣。當然花枝賣了,要影響以後結桃子的數量的。

    這個就得權衡取舍了。

    所有的收益只需孝敬四成,剩下的便是自己得,尤其這還不耽誤當差。

    不過奶奶是算的這個承諾的收益,如果沒達到要自己填補呢。

    也就是說如果你報了桃林一年五十兩的收益,那就需孝敬二十兩。

    如果沒達到,還是得孝敬二十兩。

    可如果報低了吧,又争不過報高了的人,是得好好合計合計。

    如果報得合适,一年下來少說也增加個二三十兩的收入。

    而且幹得好,來年還可以繼續承包。

    于是一家子都在這府裏當差,又騰得出時間和人手來管理的都動了心思。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