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5章 第 135 章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35章 第 135 章

    沈寄在家閑不住便帶了做好的飯菜過去送飯。

    魏楹抽空回後頭來吃了, 嘴巴一抹喝了茶又要往前頭去。

    “小寄,還有個一兩日就要結案了,你先回去吧。”

    這個案件在官場引起的震動沈寄不是太清楚。

    但是知府大人立時就剝奪了馬知縣的職務,讓魏楹接替。

    南園縣半數以上的屬官還有衙役都下了大獄。

    這個動靜她還是能感受到的。

    “你忙得過來麽?”

    “沒問題, 不就是一個縣的事務麽。我現在主要是審這個案子, 也處理堆積的公務。下頭屬官不齊, 便讓副職充當正職,回頭再補充好了。”

    魏楹笑了笑,小聲道:“真沒什麽事,三天不到衙門堆積的公務兩刻鐘就處理完了。回頭案子審完了我就會很清閑。有一些東西也不是三兩月之功,得循序漸進。真的可以有時間帶着你在附近游山玩水去。”

    縣令分內的職事可不少:實戶口、征賦稅、均差役、修水利、勸農桑、領兵政、除盜賊、辦學校、德化民、安流亡、赈貧民、決獄訟等等等等。

    集軍政、行政、民政、司法、財政于一身。

    既要協調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又要穩定地方上的統治秩序。

    可謂官兒不大, 事兒不少。

    不過, 在魏楹看來這些活兒并不麻煩, 一樣一樣做來便是。

    “嗯。”

    沈寄看他一副勝任愉快的模樣,比在翰林院當那清貴文官時精神狀态要好些, 便安心回家去了。

    回到屋裏,老趙頭進來說歐陽先生找上門來。

    “請他進來吧。”怎麽找到這裏來了,有事該去衙門找魏楹才是。

    邱成明的人馬這次出力頗大。

    魏楹幫着上下疏通打點, 最後把一部分不願離鄉又想掙個出身的人都收編進了林校尉的隊伍。

    剩下的一部分想着換了個不錯的縣大老爺, 日後應該有好日子過。

    便不想再過打打殺殺的日子。

    這部分就聽憑他們的意願回家務農。

    只是邱成明和部分首領之前觸犯國法嚴重。

    雖然有魏楹幫着奔走,也需要流放邊疆到軍前效力五年。

    也有一部分人要跟着他們一起到軍營去掙出身。

    而那股悍匪在林校尉、邱成明還有知府派來的兵馬的圍攻下,死傷過半,剩下的都充作了苦役。

    他們從前猖獗不過是因為馬知縣和他們裏應外合而已。

    如今沒了準确的情報,反而有邱成明安插的細作送出消息來, 被優勢人馬圍攻自然也就落敗了。

    這樣一來,南園縣境內的兩股最大勢力的匪盜便都消弭于無形。

    魏楹今後要做的, 就是讓這方水土能漸漸的富裕起來。

    他為此還在家嘀咕了幾句,說馬知縣家抄出來的都是民脂民膏,可是全部都收歸國有。

    這一方的百姓卻得不到任何好處。

    好在知府大人也算是會籠絡得力下屬,知曉南園縣財政吃緊便撥了一筆不小的款項下來。

    魏楹這會兒正躊躇滿志要怎樣把銀子都用在刀尖上呢。

    歐陽先生他們怎麽會這個找到家裏來呢?

    近日他不是一直在衙門幫襯魏楹,已經算是他的幕僚了麽。

    他是邱成明的軍師,在這次的事情裏出力不少。

    可不只是帶人來保護沈寄而已。

    那只是因為他當時受了傷回來養傷,湊巧撞上而已。

    魏楹對他的才具相當欣賞,和邱成明提起像聘用。

    邱成明便說看歐陽自己的志向。

    于是他便成為了魏楹收的第一個幕僚。

    結果歐陽先生是來還錢的,是邱成明和手下一幹人等讓他來做這個代表的。

    還的不是魏楹賣了京城一個鋪子、又賣了一百畝地拿出去的軍資。

    那個數額有數千兩他們一時拿不出來。

    因為這筆錢外加山寨裏的一些銀子都用做軍資了。

    如今又要打發回去務農的弟兄,又要拿出銀子去打點邱成明的案子,便拿不出來了。

    再有他們平日裏其實也做着劫富濟貧的事,銀子都灑出去了。

    而且魏楹也表示他拿出去了就沒打算拿回來。

    不過邱成明想着上次到魏家去,看着雖然不是家徒四壁但是也着實不像個縣大老爺的家。

    于是便想着把沈寄入蜀的時候被他們搶去的數百兩銀子還有珠寶首飾等等歸還。

    銀子好辦,首飾他們卻着實花了些功夫才找回來齊全,因此現在找齊了便送上門來。

    本來是送到衙門給魏楹,他正忙着聽說是這事便讓他們去找沈寄。

    便派了歐陽先生這個讀書人、魏家的幕僚來辦這件事。

    沈寄知道了緣由笑道,“既然是這樣,那我就收下了。”

    “邱大哥還在獄中服刑。他讓我代為致歉,說是之前對不住夫人了。”

    “沒事兒,你們不是只搶了錢放了我們一馬麽。如今大家也不是外人,都不要往心裏去才是。”

    “好,那就不打擾夫人了,告辭!”

    “趙叔,代我送送歐陽先生。”

    這數百兩銀子此時還回來正是時候,沈寄手裏的現銀用得差不多了。

    而京城的鋪子賣了一個、地賣了一百畝,家裏的收入其實也減少了不少。

    每月能送過來的銀錢自然也減少了。

    沈寄看南園縣着實有些窮,也做不了什麽賺錢的生意。

    可是魏楹要做官除了要出政績,上下的打點肯定少不了。

    所以手裏能多一些錢自然是好事。

    當晚,魏楹在縣衙擺酒,宴請林校尉、邱成明等人。

    邱成明是從大牢裏放出來的,魏楹讓他回去和妻子再相聚幾日。

    席間,邱成明的妻子帶着兒女一起向沈寄道謝。

    沈寄把行禮的邱夫人拉住,“邱夫人不要這麽客氣。”

    一邊轉頭看着她那一對兒女,倒是秀秀氣氣的,一點不像邱成明那麽五大三粗的。

    聽說這個壓寨夫人是搶來的,也是為官作宰人家的千金小姐。

    不過,家裏如今自然是不承認的。

    不但女婿不認,外孫、外孫女不認,連這個女兒也不認。

    沈寄早準備了見面禮。

    便一一分送給席間幾位首領的孩子,又親和的和她們一處說話。

    邱首領這些人去了軍前,以他們的武功又能豁出命去的狠勁,将來必定也有一番造化。

    也是可以和魏楹在朝中守望互助的。

    就是不為如此,這一次也多虧他們幫襯,魏楹才破了這個死局。

    魏楹對邱成明道:“如今邊關不寧,你一身的好本事正是派得上用場。日後有了軍功、有了身份,老丈人、丈母娘自然是肯認的了。”

    邱成明嘿嘿一笑,“我夫人就是有這個心病,所以我老邱一定會多多努力的。魏大人,大恩不言謝,你對我老邱有恩,對我手下的兄弟有恩,如今我們個個的身份都過了明路,日後也可以擡頭挺胸的做人。老邱更是撿回一條命,不用讓妻小做孤兒寡母。相信南園縣有了您這樣一位父母官,大家夥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過。日後你若有差遣,不管千裏、萬裏,我和我手下的弟兄都絕無二話。”

    “我幫你,你也同樣是在幫我嘛。客氣話就不要再說了,明兒我也不去送你們,今晚就算是給你們送行了!”

    魏楹說完端起酒杯,“請——”

    “魏大人請——”

    次日,這十來個大小頭目便被押送出城,趕赴邊關了。

    出城數裏,負責押送的衙役便将各人的板枷并腳鐐手铐等取下,說是知縣大人的意思。

    便有個頭目笑道:“我就知道魏大人一定不會讓我們一路都帶着這個玩意兒的。”

    邱成明看看遠遠綴着的馬車,回頭望了一眼已經小得看不見的南園縣城門。

    “弟兄們,從此以後又是一番天地了!走——”說完當先走去。

    而魏楹此時正站在田埂上視察着農田水利,聽地裏的老農給他介紹着。

    這裏便是他接下來兩年多要呆的地方。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也是他對自己的期許。

    **

    兩年後

    沈寄在屋裏給魏楹收拾着衣物。

    他要面去見知府大人,參加這一任最後一年的考績。

    過去兩年的考績他都是優等,南陽縣在他手裏實實在在的安穩下來,也漸漸富起來了。

    他的執政才幹很得知府大人看重,這也是給知府臉上增光添彩的事。

    這一次,沈寄也要同行。

    兩年前,她和魏楹曾到蓉城游玩。

    那裏比南園縣這麽個偏遠縣城自然富庶得多,消費力也強多了。

    她便把手頭的銀子攏了攏,買了個鋪子在蓉城開了寶月齋的分店。

    在去年又用賺得的銀子買了一個鋪面,租出去收租子。

    今年也可以如法炮制。

    這樣一來,她在這裏就能有三個鋪子了。

    寶月齋如今也賣她自己設計的一些東西。

    胡胖子看有利可圖,便也來跟沈寄買去了獨家代理權,依然是賣出去一件她得二成分紅。

    胡胖子的生意如今越做越大了,所以沈寄每月的分紅嘛也越來越多。

    兩年前,三皇子府裏一個小妾的哥哥,原是慣做海邊走私生意的大戶,忽然就落馬了。

    所有的貨都被官府扣押,一夕之間從巨富到階下囚。

    胡家幸而及早退出了股份,避免了巨額損失。

    胡胖子也因此進一步奠定了未來家主這個位置。

    至于這件事,自然是有人要害三皇子。

    他從走私生意裏弄了不少錢財,自然有人不滿。

    魏楹是聽到的一些風聲然後自己分析出來的。

    胡家如今對他自然是萬分感激。

    要不然,一本十利的走私生意,他們會将投入越加越大。

    到時候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只有血本無歸給人陪葬一個下場。

    至于三皇子,他表面上上雖然沒有什麽損失,卻丢了一個巨大的財源,而且此事也在皇帝面前抖摟了出來。

    由此魏楹感嘆,還是離了京城那個是非之地好些,省得不得不站隊。

    如今諸皇子情勢還不夠明朗化,太子至今還沒有定下來。

    現在看來,與其耗在翰林院裏抄抄寫寫,不如出來主政一方。

    這就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了。

    就連徐茂,一個正六品知縣,如今也不得不做出選擇了。(京縣知縣為正六品,餘者正七品)

    徐茂靠向的自然是七皇子一邊了。

    他的選擇也代表着江南徐氏的選擇。

    他在信裏說,七皇子也還是比較關注魏楹的。

    因為像他這樣遭貶的人,能這麽快升官而且做出政績的确實不多。

    魏楹回信說一切都是機緣,不過對于徐茂的暗示他沒有多做理會。

    如今既然離了京城,暫時不用直面諸皇子奪嫡的事,他可不想卷進去。

    現在,安心做好分內事就好。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