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36章 第 136 章
一開始被貶來這裏他真的是有幾分灰心的, 尤其後來坐冷板凳的時候。
好在沈寄千裏迢迢的趕來了。
雖然他沒有對她說出口。
可是,如果她不來,那幾個月他搞不好真的會撐不下去。
如今好了,政事上很順, 百姓擁護、上官看重。
就這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來, 他總是每邁一步就離目标近些。
而且, 如果這次如果沒有意外考績應該也是個優等。
連續三年的優等,實打實的政績就擺在南園縣。
這一任期滿應當還能再往上走上一步、半步的。
還有一條,媳婦兒滿十六了,很快可以圓房了!
沈寄被他炙熱的目光看得有點受不了,“你能別這麽看着我麽?這樣我壓力很大啊。”
魏楹嘿嘿笑着,他可真憋壞了。
終于等到這一天, 尤其仕途也再度理順了。
這小日子那叫一個美!
這兩年主政一方的魏楹是真的成長了不少。
從前是少年老成, 如今卻是真的有了一股沉穩的氣勢。
當然, 只限于在外人面前。
這會兒他忽然從旁邊拿過一個小軟枕,笑着塞到沈寄腰腹的外衣下頭。
沈寄低頭看看突然隆起的肚子。不是吧, 越活越回去了?
魏楹俯下身子,把耳朵放到沈寄的假肚子上,一本正經的聽着。
沈寄好氣又好笑地推推他, “你不是吧, 起來啦。”
魏楹擡起頭,“嗯,三個月了。”
沈寄打他肩頭一下,“三個月的肚子是平的,這麽大起碼五個月了。”
“是麽?”
“是啊。”
“那就五個月了。”
沈寄小聲問:“你很着急當爹啊?”
魏楹點頭, “胡胖子的大兒子都六歲了,老二也四歲了。徐茂的閨女也快兩歲了, 媳婦兒又懷上了。”
他馬上滿二十二周歲,同齡人都當爹了。
沈寄道:“也得順其自然啊。”
魏大娘已經準備等三月過了生辰,他們圓房之後,就去請一尊送子觀音回來供奉。
沈寄可不着急當娘。她才十六,花季呢,急什麽?
魏楹點點頭,“屆時土地肥沃,我播種灑水再勤着些,定然也是很快了。”
沈寄把枕頭拿出來,“要不,你生吧,你生的話我很樂意出力的。”
魏楹站起來,“說什麽胡話,開天辟地,見過男人生孩子的麽?”
沈寄光腳丫踹他一腳,“十五叔的兒子過些日子做周歲,我已經打點人送禮去了。幺房出長輩啊,回頭咱孩子一出世就有個小叔叔了。”
“就是,十五叔也有兒子了。不過他是長輩,我不跟他比。祖父前些日子來信說想我了。如果這次任期滿後有機會我也想回去看看他老人家。”
沈寄挑眉,“有機會?”
魏楹沉吟了一下,翻身平躺,“不知道。不過我信上是這麽說,至少寬解一下老人家的心。”
沈寄是一點都不想回那個老宅去,不過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遲早她和二夫人要直面的,長房二房會有一場大的争鬥。
上次十五叔信上說老太爺身子不太好了,時常三病五災的。
不然,他也不可能在信上說想魏楹了。
如果他老人家一旦去了,魏楹就必須回家丁憂。
沈寄看一眼魏楹,該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希望她趕緊能懷上吧。
老太爺肯定也是想看到長房的曾孫。
去年,二夫人的兒子也就是魏家二爺已經生下一子。
如果老太爺真的在近期撒手人寰,丁憂期間她和魏楹可是必須分房的啊。
他們回去淮陽老宅,自然是在衆人的監督之下過日子。
魏楹的确是想到這個上頭去了。
祖父想必不是身子不大好,是大不好。
不然十五叔不會寫這麽一封信。
所以他一把摟住沈寄,“小寄,蓉城離淮陽不遠,我到時候或許真的得回去一趟。”
然後就是在任上,直到确切消息傳來才能回去了。
“嗯,我明白的。我也一起回去吧。”
再不想回去這種時候也得回去,不然豈不是落一個把柄給二夫人。
而且,老太爺是祖父,又是他保下了魏楹的命、也是他點頭讓自己進的門,是該回去。
三月間,魏楹和沈寄同過生辰。
下了三碗壽面端上來,兩人與魏大娘一起吃。
席間魏大娘一直笑眯眯的看着他倆。
看得沈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魏大娘感慨道:“一晃眼,小寄你到魏家都八年了啊!”
這八年,三人确實是一起經歷了許多、許多。
沈寄點點頭,“嗯。”
魏楹擡手言笑晏晏地比了一下,“從這麽矮點,長到現在這麽高了。”
當晚,魏大娘拿出一對龍鳳花燭給他們點上然後退了出去,臉上的笑容就沒少過。
花燭燃了一整晚,魏楹也終于享受到了遲到的洞房花燭夜。
“原來是這麽美妙的滋味。怪不得人家要說美人鄉方是英雄冢啊!”
已經清理過的沈寄翻身懶得理他。她又累又困了!
不過,後半場倒是的确得着了些趣味。
魏楹其實很想再來一個回合。可是看她有些萎靡也只好告誡自己:來日方長、來日方長!
然後摟着她效交頸鴛鴦共眠了。
總算不用再洗冷水澡!
之後兩人自然是漸入佳境,食髓知味。
這日魏楹還拿了本書要和沈寄共讀。
她湊過去一看,居然是不知道哪裏淘來的春宮|圖。
“你不是說想和我共讀《西廂記》麽,差不多的!”
沈寄用手肘拐他一下。
不過這種半遮半掩的,還真比後世坦坦蕩蕩的更有含蓄、隽永的意味。
魏楹笑道:“就這,我也會畫。”
沈寄忙道:“你可不準把我畫成主角。”
“怎麽會呢?你最美好的一面,我自己留存心間就好。我是說,你如果喜歡看,我畫給你看啊!人物面貌模糊化就是了。這種圖,重點又不在臉上。”
“不用了。”
又過了一段時日,魏楹要去蓉城述職了。
沈寄交代阿玲準備些回淮陽老家要穿戴的東西。
阿玲輕聲道:“那奶奶看好準備開大酒樓的、兩層樓的門面還買麽?”
這兩年,魏楹政事之餘果然抽出不少時間陪沈寄各處賞景。
她在蜀中便一直流連各地美景美食。
這兩年的時光可謂是她這八年過得最恣意的了。
就是魏楹說的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處。
在京城要時時注意和各家往來保持聯絡。
這裏她是一縣父母官的夫人,只需要打點和知府夫人以及同級女眷之間的禮尚往來。
而且由于隔得遠平常也沒什麽往來。
另外,之前圍在馬夫人身邊那群人她是不待見的。
當然那群人因為夫婿出事,大都淡出了這個圈子,就更加不用理會了。
沈寄身邊如今也有縣衙屬官的妻子湊上來奉承。
她一律客氣相待,絕不收重禮。
凡是有想求她給魏楹吹吹枕頭風的,便統統打太極。
久而久之,都知道魏夫人那裏是滴水不漏的,拉關系的自然就少了。
她閑了便規劃出門游玩尋覓美食,忙的時候也不過是要給胡胖子交設計稿那幾日。
如今也不靠那個過日子,便有了靈感再畫。
自從開始畫以後,她在首飾設計這些方面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而且容七少奶奶和徐五一直在和她通信。
信中也告訴她京城近期流行的衣服首飾,還附有圖紙。
魏楹時常看她收到厚厚的一疊信紙,有一次好奇的湊過來看。
發現是這些就坐回去了。
沈寄這兩年着實算是吃遍了四川了。
蜀人好吃也會吃啊,讓她這個吃貨大呼來對了地方。
除了寶月齋的首飾布料,她早就尋思開一家大酒樓了。
只不過光是開食坊有些不登大雅之堂,而且賺得也不是那麽多。
她考察之後決定在蓉城開藥膳食坊。
于是這一年都在和林大夫學習藥膳。
對方對此也很感興趣,沈寄準備到時候請他做個顧問。
她已經嘗試着做出了十幾道味道鮮美,不帶藥味兒藥用價值挺高的藥膳。
林大夫提供咨詢,沈寄便在廚房裏嘗試配方。
魏楹吃了許久,只是不知道是藥膳而已。
事後沈寄才一一告訴他,哪些是普通菜肴,哪些是藥膳。
他隐約猜到了沈寄想做什麽,态度是不反對。
沈寄要做生意,想他大力支持是不可能的。
所以,能不反對就行。
她這次想買的鋪子便是派管孟去看的、位于蓉城繁華路段的一棟兩層樓的寬敞鋪面。
這兩年,雖然家産之前因為資助邱成明的隊伍敗出去一些,但畢竟休養生息了兩年。
再加上沈寄努力的開源。
家裏的荷包又鼓起來了,可以支撐她做這件事。
魏楹說這一次考績後多半就不留在南園縣了,但是十之八九還是不會出蜀。
所以沈寄就打算在蓉城做藥膳食坊。
那裏的消費能力雖然比不上京城,但是達官貴人也還是有不少的。
而兼顧美食與藥用價值的藥膳,想必會很受歡迎。
而藥效,就看魏楹這一年被粗通藥性的她調理得面色紅潤,精氣神又上了個臺階就知道了。
連魏楹前些日子都抓着她問,有沒有吃了好生兒子的藥膳,被她一頓好罵。
魏楹還笑着說是為她好,這個不但自己用得上,也肯定好賣。
沈寄倒還真的心動了一下,不過想想還是作罷。
回頭萬一誰生不出兒子來,或者說根本生不出來非得怪到藥膳上頭就壞了。
所以這一趟去蓉城她是打算把這件事辦成的。
如今要回老宅,只好往後拖了。
“買還是買吧,那裏就算自己不用,每年收幾百兩銀子的租子也是不錯的。”
沒有時間做生意,那就把鋪子租給人,倒也是一筆收入。
總好過銀子白放着。
而且如果有可能,沈寄也想把京城賣掉的田和鋪子買回來。
魏楹賣掉的是他母親留給他的,沒動沈寄的嫁妝。
她當時說賣那些嫁妝的。
畢竟那些是他母親留下的,魏楹沒聽她的。
如今再找人去買肯定不是急着賣的時候的價格了。
不過陸陸續續也買回了二三十畝地了。
至于鋪子,那麽俏的地段,別人要價太高現在承擔不起。
而且魏楹說沒必要高價買回也就作罷了。
如今每年要往華安府寄三百兩銀子,這是當初魏楹信裏許諾過的。
也算是幫襯那些讀不起書的師弟們。
其中若有人能有金榜題名的一天,這也是筆雙贏的長遠投資。
今科大比迫在眉睫,他已經寫信告知裴先生,若有到京赴考無力支付一路花銷的,他可以資助。
到京之後也可以住到他京城的宅子去溫書備考。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