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51章 第 151 章
龐管事和方管事(方大同的爹)走前頭。
然後方媽媽和挽翠抱着個小姑娘進來。
另外洪二丫跟着衆人來看姐姐也一并進來了。
其他的年輕小厮便都只在二門處行禮。
“都起來、都起來。小姑娘, 告訴我你叫什麽?”沈寄含笑問道。
挽翠起身牽着女兒到沈寄跟前,“來,告訴奶奶,你叫什麽。”
小姑娘看看沈寄, 然後大大方方的說道:“小朵朵。”
沈寄笑道, “不怯場不怕生, 很有幾分挽翠你的風格嘛。不過模樣倒是随方大同更多些。”
一邊拿了一對赤金的小手镯給小朵朵戴上。
方家人趕緊謝過她賞賜。
“都別客氣了,我還有活兒派給你們呢。顧媽媽年歲大了,兒孫又在京城,所以這次我沒叫她過來。挽翠你就來做我身邊的管事媽媽吧。左右也是從我屋裏出去的,什麽都熟。”
“是。”
“還有方媽媽,你一向是管我的小廚房的, 還是這個位置。方管事你依然替我管着門房。”
方媽媽和方管事的趕緊應了。
方管事也知道沈寄交給他的任務。
回頭三爺成了親要住在第一進院子, 門房上自然得看得嚴一些。
沈寄喝了一口茶又開口, “龐管事、方大同,我這裏交給你們一件差事:先去替我把分到爺名下那六家鋪子的帳和貨全部盤點清楚。需要什麽人手你們自己出去調遣。今天先歇一日, 明天就去。回頭方大同你就替我管着那幾家鋪子。要留意那些掌櫃的,更要留意有沒有合适的替換人選。龐管事日後就做這個梨香院的大總管。帶來的小厮,也由你統一分管。”
“是。”
分派好了任務, 沈寄看向洪二丫。
她今年虛歲十七, 婚事已經訂下。
洪總管給她定的是京城一家小雜貨鋪的獨生子,小有家財。
沈寄已經答應讓洪二丫贖身,以良民的身份嫁過去。
對方也想通過這門婚事和做官的拉上些關系。
婚期定在明年春天,所以這次趁機跟着來看一眼姐姐。
沈寄抿了下嘴,“你姐姐如今日子不太好過, 回頭你去看看她。”
這件事如果不鬧得太出格,沈寄也是無能為力的。
而且她出面給洪大丫說好話、管束宋氏, 回頭私下裏她只能受更多的罪。
“是。”
小朵朵胖胖的小手故意輕輕搖晃,小手镯墜的鈴铛便碰撞着響起來。
挽翠正在小聲讓她不要搖了,因為沈寄正在說話。
她便笑呵呵的停了手,又伸手去摸那小鈴铛。
正說着話,外頭下人急急的來禀報,二老太爺家的橋五爺鬧着要退婚。
四夫人讓沈寄過去一下。
沈寄有些莫名其妙。
二老太爺家的孫子要退婚,這跟她有什麽關系?
而且有什麽事四夫人也可以處理的啊。
結果一細問才知道,因為橋五爺訂下的媳婦兒是二夫人做的媒,是她的一個表侄女。
魏橋覺得二夫人德行有虧,她的表侄女也就不好了。
可是他這要退婚不要緊,總得給人家一個理由吧。
可要是二老爺、二夫人的事鬧開了,那是要影響魏氏全族的聲譽的。
家族裏出了這樣的人跟事不單單是二房要受影響。
這樣的事人家是要懷疑魏氏的家教的,各房的兒女婚事恐怕都要受影響。
所以,大家再記恨他們,也都是抱着家醜不外揚的想法。
只是二夫人的娘家還有宋氏的娘家知曉了這個事情。
但都是各自保密着,畢竟不是什麽長臉的事。
如果魏橋以這樣的理由退婚,第一樁受到影響的怕就是魏植的婚事。
所以四夫人才會叫沈寄也過去一起勸說。
宋氏是已經過了門沒有辦法,可是這位老三媳婦林氏現在還有抽身而退的機會。
沈寄一時也不知道自己心頭是希望老三的婚事成還是不成。
說實在的,要是林氏進門之後怨怪魏氏一族騙婚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不管怎樣,勸她還是要和四夫人她們一起去勸的。
于是交代剛到的衆人下去安置。
阿玲留下安排,她便帶了凝碧過去。
進去的一路都有下人過來見禮,也立時便有人引了沈寄進去。
二叔祖母、八嬸娘、杉大嫂子等都在,四嬸正在和她們一起勸着。
魏橋是個書呆子為人和執拗性子。
見到沈寄進來,便向她行了一禮,眼睛很守禮的低着不往她臉上看。
四夫人她們已經用家族利益把人勸住了,也不需要沈寄再多費什麽唇舌。
只是看看魏橋的樣子,心頭還是不肯的。
“五弟,只是因為這樣一個緣由你就對人家姑娘有了成見,對人家可不公平啊。”沈寄輕聲道。
“楹大嫂子,我……”
“如果你楹大哥也像你這般,我可是連你家的門都進不了的。要說你嫌人家是二嬸的表侄女,人家若知道了來龍去脈,也可以嫌你是二叔的堂侄兒。”
魏橋想了下,當年他也曾覺得大堂哥娶一個丫鬟出身的人做正妻。太過看低了自己的出身。
而且魏楹是探花學問好,做官的考績風評也好。
正是魏橋等人心頭景仰的對象。
可如今眼前這位大堂嫂,出得廳堂入得廚房。
管家理財都是一把好手,性情溫和、為人大氣。
更難得是大堂哥在逆境她能不離不棄,在順境她也能不驕不躁。
在魏橋魏柏這些人心裏,如今才真的認同了沈寄這個嫂子。
所以,大堂哥當年的選擇并沒有錯。
如果大堂哥也囿于一些偏見,可不就錯過這樣一個好女子了麽。
沈寄在老宅呆着,自然也察覺了魏橋、魏柏等人對她的觀感變化,不然她才懶得多嘴呢。
“嫂子的話,小弟明白了。我會抛開世俗之見去看待日後的妻子的。”
沈寄點點頭,和四嬸一起離開。
四嬸嘆口氣,“二房做的事,這下讓我們舌頭都要短半寸。”
她心頭也未嘗沒有自己去相看媳婦的時候,不能讓對方知道這事的想法。
事到如今,除非是将二房出族,否則以後都要受他們連累。
可是老太爺已經處理過這件事了。
已經奪産,日後便也免除了出族的懲罰。
在路口,兩人互相道別,各回各家。
都有一堆事情要做。
四嬸除了族裏的事,也需要打理剛分到手裏的價值五萬兩的家業。
日後兒子進仕途,手裏就可以多一些銀兩打點了。
如今高價聘來西席坐席,如果沒有這份家業也是無法辦到的。
數日後,沈寄收到魏楹平安入蜀的消息。
這次還得了個消息,就是她給魏大娘尋的那位青梅竹馬回鄉了。
沈寄住在老宅,從魏楹生母、魏大娘還有今日的洪大丫等人身上都看到女子的不幸。
她不希望魏大娘再回這個老宅來守着,下半生就這麽熬過去。
林氏,即将被沈寄親自打理婚事迎回梨花院的弟媳婦,注定和她的關系是對立的。
魏植之前的感動沈寄不是沒有感受到。
可是中間橫亘的是血仇以及如今的十多萬家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是這樣就可以解凍的。
還有魏楹,沈寄相信日後他會越來越耀眼的,觊觎的人也只會越來越多。
可這些都是她嫁他之前就想過了的,如今自然無法抱怨。
她會守住自己的幸福的。
她的幸福一小半在魏楹身上,可是一大半還是在自己身上。
又過了半個月,林氏順利的進門。
梨香院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分家後深居簡出一個多月的二房終于再次出現在衆人面前。
因為這是在長房大辦喜事,老太爺也在座,心裏不管有什麽想法衆人也無法對他們冷眼相向。
便只做不知他們在,就連三房這回都不再與二房坑瀣一氣,反而擺出站遠一些的姿态。
雖然分過不少好處,那四口大魚缸下的金子他們可一點不知道。
沈寄看二老爺、二夫人氣色都不怎麽好,臉上越發笑得歡快。
就是魏楹說的,他們不高興了她自然就高興了。
新人拜堂,一拜天地,對着門外而拜。
二拜高堂,既然當年二老爺、二夫人打着給長兄後繼香火的名義把魏植過繼到了長房,他們自然就失去了坐高位受新人一拜的資格。
沈寄心頭更樂了,叫他們貪財。
如今名下應得的産業被各房瓜分了,長房的産業又還捏在自己和魏楹手裏。
現在親兒子成親,他們連坐着受兒子、媳婦禮都沒資格。
看到二老爺、二夫人臉上青青白白的變化,沈寄肚子裏都快笑翻了。
不枉她出了兩千兩,又操勞了這麽一個多月。
哈哈,今天這兩分鐘,完全的值回票價了。
今天本來就是好日子,所以沈寄笑得肆無忌憚的。
即便二房知道她是為什麽而笑,又拿她有什麽辦法?
也只能面上維持着笑意,心頭暗暗滴血罷了。
這次的婚事辦得極為成功。
尤其是在沖喜,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沈寄很好的展現了自己的能力。
今晚席開六十桌,都照顧得很是周到,沒出一點纰漏。
老太爺受過新人的禮,就由十五叔推着輪椅送回了暖轎內,然後一路護送回松鶴堂去。
“怎麽樣,爹,我就說您這大孫媳婦很能幹吧。”
“嗯,确實不錯,倒有幾分像你母親。”
老太爺口裏十五叔的母親,當然是指他的嫡母、魏楹的親祖母。
那位太夫人出身大家,一直受到魏氏族人的敬重和懷念。
老太爺這算是親口承認沈寄的能力、氣度足堪為魏氏宗婦了。
“只是可惜出身太低了些。”
十五叔道:“世人哪能十全十美?很多出身高貴的暗地裏還不是男盜女娼。”
“少胡說!這話多犯忌諱啊!”
當晚沈寄坐到床上還很興奮。
挽翠和阿玲對視一眼,忍不住道:“奶奶今天可真高興,這會兒了還笑得合不攏嘴。”
阿玲也道:“就是,人人都散了席,您還得張羅。從頭到尾就一直沒停下過笑。那日分家分得了那麽多銀兩産業,也沒見您這麽開心。”
沈寄當然不會說是因為看二房吃癟心裏樂呵,畢竟這個梨香院如今還住着外人呢。
“小叔子娶媳婦,我當然開心。長嫂如母,就跟娶兒媳婦一樣。當然會笑得合不攏嘴。”
這話席上她當着二夫人也說過一回,對方當即就恨得咬牙還無可奈何。
一衆妯娌、嬸娘也趁機給二夫人添堵,她差點就在自己親生兒子的喜宴上早退了。
可是衆人還是一口一個說她今天娶侄兒媳婦,萬不能走,要多喝幾杯才是。
全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盡往她傷口上踩,借以發洩心中怨憤。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