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9章 第 159 章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159章 第 159 章

    沈寄有宮寒之症的事, 她在信中告訴了徐五和幹娘。

    她們的回信很快便到了,還附上尋來的良方讓她試試。

    說是求七王爺府上的太醫開的方子。

    這個,自然是由徐五去求了閨中密友的王府側妃賀氏弄來的。

    七皇子在今年年滿二十五周歲時,按照慣例受封岚王。

    所以衆人的稱呼便由皇子殿下改為了王爺。

    他離儲君之位, 依然還是只有一步之距。

    只是這一步已經走了許多年, 還是沒能走到。

    今後能不能走到也不好說。

    畢竟皇帝在他之前之後都還另有數名皇子。最大的已經三十過半, 最小的還在牙牙學語。

    不過,這些沈寄都不關心。

    反正魏楹現在遠離京城,雖然升官了但也只是一個不能影響朝局的小小知府而已。

    在那些人眼底,知府是個什麽官啊?根本不會放在眼底。

    他們還是可以在蜀中天高皇帝遠,過自己的日子。

    她目前最大的煩惱還是自己的宮寒之症。

    就算是不管什麽‘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話,她也很想擁有自己的孩子, 自己和魏楹血脈的延續啊。

    要不然, 也太遺憾了。

    魏楹低頭嗅着沈寄的發香, 很少有女人像沈寄這麽愛洗頭的。

    多是用發油遮掩味道,哪裏比得上這份清新的氣息。

    他的手在她的纖腰上也越收越緊。

    沈寄覺得有些癢, 撲哧聲笑出來。

    魏楹揉揉沈寄的頭,順道揉亂她洗過剛幹的順滑秀發,“小時候的事真的一點都不記得了?”

    沈寄搖頭, “就記得賣身葬父那節, 前頭的都被狗吃了。”

    “那就算了,睡覺睡覺!”魏楹說完拉着她一起躺下。

    沈寄是什麽來歷都無關緊要,那也不必再追問了。

    從前是乞丐還是公主,那都是從前。

    如今他只知道她是他媳婦兒。

    沈寄靠在魏楹胸膛上覺得很是安心。

    老宅的人怎麽看待這件事,既然魏楹不放在心上, 她自然不必那麽苦逼的天天想着。

    喝藥就喝藥吧,鹿胎膏要天天吃如今也吃得起。

    魏楹說得沒錯, 她才十六呢,不用那樣急。

    出了這樣的事,天天最愁容滿面的反倒是魏大娘。

    “我知道你們感情好,大夫也說了好好調養還是有希望的。可是,要是萬一......”

    沈寄說道:“姨娘,您別難受了,事情總會有解決的辦法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嘛。我還沒哭呢,您快別哭了。”

    魏大娘點點頭,臉上有着欣慰,“是,只要你想得明白,那辦法是很多。”

    她別的都不擔心,就擔心沈寄犯軸,魏楹又什麽都順着她。

    沈寄心頭一個咯噔,心道她可不是這個意思啊。

    什麽借腹生子之類的事,她是絕對不會幹的。

    不過能暫時哄住魏大娘她也不打算解釋了。

    只是回頭就追着魏楹問,約見魏大娘那青梅竹馬的事兒進展如何了。

    “胡胖子已經把人約來了。只是他還不知道是為了這件事,所以是正兒八經過來考察的。”

    魏楹看沈寄一副急着把養母嫁出去,省得耳朵發癢的樣子,頗有點哭笑不得。

    “現在人在哪裏呢?”

    “人剛到,在悅來客棧住着,不過......”

    “不過什麽?”

    “他身邊還帶了個通房丫頭。”

    這樣啊,沈寄撓撓頭。

    她忘了,所謂的不續弦只是沒有再娶一房正妻而已。

    可不是身邊沒有女人。

    而且,出來考察市場還帶在身邊,恐怕是很看重的吧。

    而且,魏楹認祖歸宗在淮陽知道的人也不少,他應該是知道魏大娘的消息的。

    甚至之前,她被當做逃奴捉回去的時候就應該是知道的了。

    可是什麽表示都沒有,那是不是說他根本就無此心,或者說不敢往這方面想呢?

    “他有沒有來拜訪你的意思啊?”

    說起來那人和魏家是親戚,雖然遠了一點。

    但是如果知道魏楹在這裏做知府,應該會上門來拉拉關系什麽的。

    魏楹心中不乏士農工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想法。

    雖然有自己催着,答應親自去約那人面談。

    但是就這麽去約人,他肯定是覺得有些掉價的。

    而且這段時日,他們都忙着到處求醫問藥的,這件事也被擱到了腦後。

    “應該是有的,他跟店小二打聽過我。”魏楹皺皺眉頭。

    其實這件事養母好像還沒有小寄上心。

    而對方,也不像有這個心的樣子。

    要他上趕着去問對方願不願意娶養母,他着實是有點別扭啊。

    只是,妻命難為!

    而且,小寄說得也的确有幾分道理。

    “胡胖子什麽時候來啊?他約人合作,怎麽自己反倒不露面?”

    “他信中說家裏有事耽擱了行程,可是沒具體說是什麽事。這合作的事,怕是要泡湯。不過看沈三叔的意思,倒是覺得這裏不錯。就是不合作,也有可能自己來做。”

    蓉城是天府之國嘛,又有自己這個遠親表侄兒在這裏當知府。

    “哦,那就好。回頭你好生問問胡胖子那裏是出了什麽事吧,每次咱們有事就找上人家。”

    “嗯,我知道的。他要真有什麽事用得上我的,應該也不會和我客氣。”魏楹點點頭。

    其實對于胡家,他并不虧欠。

    因為當年他費心打聽來的消息,讓胡家避免了成為皇子争權的犧牲品,以至于破産毀家的結局的。

    可是,胡胖子和他是兄弟。如果他有什麽事自己能幫的當然要幫一把。

    “沈三叔是吧,跟我一個姓啊。不知道長什麽樣啊。”沈寄頗有幾分好奇。

    很快便給了滿足她好奇的機會,那位沈三叔次日便登門拜訪來了。

    魏楹在前衙處理政務,自然還是沈寄出面招待了。

    沈三手裏有銀子。可是商人見官,由來便要低一級。

    他讓小厮去叩門遞拜帖的時候,心頭還有些忐忑。

    他在外頭做生意,家裏與魏家的往來不多。

    雖然逢年過節的有些禮節上的往來。

    但他這個遠親的表叔,誰知道魏楹知不知道、他的妻子又知不知道。

    不過,如果她問,應該是可以問到的。

    旁人不記得他了,可是小瑩應該是不會忘的。

    他在客棧同小二打聽到,魏知府家有位老姨娘,在府裏地位比較超然。

    魏知府和魏夫人并不把她只當亡父的一個姨娘看待。

    結合他從老家聽來的消息,應該是小瑩無疑了。

    當年她從魏家逃走,偷偷将魏家大爺的獨子帶走養大的事,如今在老家也是盡人皆知,人人都說她忠義的。

    沈三吐出一口氣,一晃眼十多年不見了。

    聽說她為了撫養小主人頗吃了些苦頭,也不知如今變成什麽樣子了。

    罷了,如今還有什麽好想的。

    她做了魏家大表哥的通房,他就不該再想了。

    他看看緊閉的府門,耐心的等着。

    方才門房上的那個老大爺出來盤問了幾句,然後便客氣的請他稍等,說進去通禀奶奶。

    沈寄聞報便道:“既然是親戚登門,那就把人請進來吧。把人請到偏廳喝茶,請歐陽先生去作陪。再讓人去看看魏大哥得不得閑,能不能回來見一見。”

    真是麻煩,魏楹不在她不能單獨出面接待男客。

    沈三被請進偏廳來,歐陽策很客氣的招待。

    他從南園縣一直跟着魏楹到了州府,在他身邊做謀士。

    “爺在前衙忙着,奶奶又不便出面接待。所以只有委屈沈三爺和在下先坐會兒了。在下複姓歐陽,單名一個策字,是爺身邊的清客文人。”

    沈三看府裏下人對待歐陽策的态度,也知道他在魏府地位不低。

    忙道:“歐陽先生過謙了。您談吐不俗,言之有物。沈三能與您對話,也是榮幸。”

    “奶奶之前看了拜帖,還是問了問老姨奶奶才知道應該喚沈三爺一聲表叔。說是不好意思,讓您在外久等了。”歐陽策說着拱拱手。

    這是沈寄交代他的,把話題往魏大娘身上引,看對方有什麽反應。

    歐陽策是知道她慫恿着讓老姨奶奶改嫁,而且對象就是眼前之人的。

    所以對沈三才會這麽的客氣。

    而沈寄在魏楹心頭的地位,歐陽策跟在魏楹身邊兩年多早看得明明白白。

    她交代的事,自然是不打一點折扣的照辦。

    即便覺得她的想法有些不可思議。

    果然是問過小瑩啊。

    “別說魏家大奶奶不知道在下,就是大爺恐怕也不是太清楚。他不是在淮陽長大,而我又是長年在外頭跑的。”

    沈寄則到了魏大娘屋裏,讓她去暗中辨認一下。

    省得他們都不認識人,萬一是個騙子上門來怎麽辦。

    魏大娘看着沈寄,“你前些日子才告訴了我人家的消息,怎麽這麽巧、這麽快就登門拜訪來了?”

    這當然是故意把人引來的。

    不然哪有這麽巧,又不是寫書。

    人是自己找胡胖子設法引來的,是真是假沈寄當然知道。

    可是礙于許多規矩,就算是把人留了下來,這兩人根本不可能私下見到。

    所以她才說怕是騙子讓魏大娘去認一認的。

    “不知道啊,我們也才得到他的消息。他就這麽巧來了蜀中。姨娘,去認一下吧,我跟魏大哥也不認得人。你也知道魏大哥如今是知府,萬一認了個假親戚,讓對方用他的名頭在外頭招搖撞騙的,那對他的官聲極為不利啊。”

    魏大娘還是頗為懷疑。

    可是拗不過沈寄半哄半拉的就把她弄了過去。

    辨認,當然不是當面。

    沈寄不方便出面待客,她指認人也不方便。

    是在偏廳裏頭的一間屋子。

    從窗戶可以看出去,卻不被外頭的人所察覺。

    沈寄先站過去看了一眼。

    正和歐陽策談着的那個人,應該就是沈三了。

    嗯,四十來歲的模樣,下颌幾縷長須,頗有幾分儒雅,倒是一個儒商。

    聽說早年也是求過仕進的,只是止步于秀才一級。

    後來棄學從商,事業上也挺成功的。

    她把位置讓給魏大娘,後者看了半晌。

    然後道:“是本人,不是冒充的。”說完就要走開。

    沈寄也不攔着,只是撓撓下巴。

    瞧姨娘這個樣子其實頗有幾分激動啊。

    都有點輕顫,只是強自壓抑着。

    沈寄打聽過,以前魏楹的父親還在的時候,這個表叔時常上門來。

    有幾次都是魏大娘伺候的。

    那個時候她還只是一個小丫頭,并不是公爹的通房。

    她把那金耳環藏了那麽多年,見到這人又是這個反應,看來不是沒有那個意思的。

    自己吹這個風吹了整整三年,還是吹進了她心頭啊。

    現在要看的,就是這個沈三叔有沒有這個意思了。

    至于他帶在身邊的通房,姨娘想必不會計較。

    她本人不計較,沈寄自然不會多事。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