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3章 第 273 章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273章 第 273 章

    沈寄也有個為人母的通病, 和人說起女兒經來就滔滔不絕的。

    阮夫人眼見沈寄說得開心,便示意媳婦把孫女也抱過去,和她一起聊。

    阮少夫人生下女兒後,一度還很受婆母不喜。

    弟妹生下阮家長孫更是讓自己雪上加霜。

    她也費盡心思想趕緊生個兒子。

    沒想到知府大人就這麽一個千金, 愛如掌上明珠。

    她的小明惜今日便格外的受看重了。

    甚至今天這個招待知府夫人的差事能落到自己頭上, 除了她借着京城裏妹妹的關系去跟知府夫人套上了近乎, 衆人都看在了眼底。

    她生的是閨女也是一個助力。

    阮少夫人抱着女兒不由得百感交加。

    小明惜正好比小芝麻大兩個月,這會兒九個月了。

    只是看起來并不比小芝麻壯實,有些弱弱怯怯的。

    小芝麻很高興的伸手指去戳她的臉。

    她也只是躲開而已,并不還手。

    “小芝麻,不許欺負阮家姐姐。”

    那邊幾個上了年紀的夫人在一處先聊着,這邊沈寄和阮少夫人一起講着女兒經。

    旁邊還圍着幾個大小姑娘, 粉粉嫩嫩的。

    阮少夫人聽沈寄如數家珍的說着小芝麻的趣事, 不由生出些對女兒的愧意來。

    “我家也是二弟妹先生下長孫。我年紀小, 之前又有宮寒之症也是沒法子。不過早早晚晚會有的,我不急。”

    阮少夫人是容七少奶奶的姐姐。

    因了這重關系, 沈寄看到阮少夫人臉上頗有感概,便寬解了她兩句。

    不過她也知道這是因為自己沒有婆母。

    連為此事絮叨的魏大娘都被她嫁了,魏楹又挺她的緣故。

    阮家既然是揚州第一富商, 家裏的家産可比魏家不知多了多少倍。

    就這一個園子可比大觀園都有看頭。

    只是一直富而不貴, 所以這次機會才怎麽都想要抓住了。

    說話間,下人端了涼品上來。

    小芝麻看着大家都在吃,就只有她和阮明惜得看着。

    就連幾個小姐姐都有份,撅着個嘴不依了。

    還不時的去看小妞妞,像是要煽動她一起鬧騰似的。

    只是小明惜就一直乖乖的靠在母親懷裏, 沒有跟她同一陣線的意思。

    在沈寄積威之下,她也不怎麽敢鬧。便只有癟着嘴表示不滿了。

    阮少夫人今天抱着女兒, 心都軟得跟一灘水似的了。

    沈寄體諒她,一起坐在了靠窗的軟榻上聊着,這樣抱人可以省些力氣。

    這會兒兩人便讓兩個乳母抱了女兒下去喂奶去。

    阮少夫人讪讪的道:“魏夫人的手勁兒可真是大。”

    “我不算哦。前兩日有人給我介紹了主廚,也是個女人。一手掂勺,一手拿鍋,可厲害了。那大勺都十多斤沉,鍋就更不必說了。”

    既然阮家對魏知府一家下了大力氣打聽喜好,方才上的涼品也很投合沈寄的意思。

    這些事情自然也是知道的。

    只是,知道的時候,得力的管孟已經幫着沈寄把大酒樓的人都找得差不多了,沒了出力的地方。

    沈寄一一面試過,譬如那主廚雖然是個寡婦,但是會做天南海北的菜色,味道還特別好。

    這讓沈寄的大酒樓将會很有特色。

    現在她需要的只是一個賬房,暫時是方大同在管着。

    但方大同是要統管她的嫁妝的大帳房。

    這樣的人,自然不能亂找,非得是貼心豆瓣不可。

    她心頭倒是有一個人選,那就是已經十六七的流朱。

    這丫頭對于數字頗有幾分天賦。

    沈寄有心把她一家子留在揚州替自己看着窅然樓。

    于是便讓她跟着阿玲去學做賬。

    沈寄還笑着敲打了阿玲一番,“都要做母親的人了,別又做出當年那副小氣樣子來,我肯定不只開一家大酒樓。旁人也能教,只是看管孟成天忙忙碌碌的,你一個人怪無聊的,也是讓她來陪陪你的意思。”

    她要開就開連鎖的,可不再是當年的小打小鬧。

    當年沈寄身邊只得阿玲和挽翠識字。

    阿玲就不肯教流朱凝碧等人。

    後來還是沈寄把所有的丫鬟都弄來讀書識字,人人都不怎麽肯親近她,她才改了。

    現在被沈寄這麽打趣,臊得她滿臉通紅。

    流朱也在一旁偷笑,一邊感激的對沈寄說:“奶奶放心,奴婢一定用心學,也不會太累着阿玲姐的。”

    流朱跟凝碧也快到适婚年齡了,她也得替她們打算着。

    凝碧,沈寄很看好她和劉準,也預留了一個身邊管事媽媽的位置給她。

    顧媽媽年紀大了,再過些年就讓她榮養了。

    不然,沈寄還是這麽活蹦亂跳的。

    她卻連跟着出京都全是牽挂,自己身子也吃不消,也不是個事兒。

    正好,凝碧可以過兩年到十八九再嫁。

    嫁了又要生孩子,把孩子帶大些在回來做事。

    而流朱,這幾年在挽翠的調教下愈發的得力了。

    倒頗有幾分爽利跟厲害,還圓滑世故會處理各項事務。

    這樣的性子讓她去大酒樓做管事很是合适。

    至于方大同,為人老實,卻不擅場面上的事。

    但卻是沈寄最放心的賬房。

    方家日後肯定是要跟着他們夫妻回京的,所以還是讓他在府裏做事比較合适。

    有時候沈寄也奇怪,那麽精明強幹的挽翠怎麽就對方大同死心塌地的?

    雖然這個媒是自己保的,但偶爾想想也覺得好奇。

    或者真是互補吧。

    至于流朱的婚事,問過她的父母,有個從小定親又失散的表哥淩仕昀。

    沈寄便讓劉準幫着去找,如今把淩仕昀一家子也叫到了揚州來落腳。

    淩仕昀是個做生意的,人能幹,圓滑世故中卻也不失質樸。

    沈寄當時心頭便一動,讓他到酒樓幫襯方大同。

    一來二去展現了對內對外的能力,便定下了日後就在酒樓做大管事。

    這樣,流朱嫁了人,也是可以出面幫她看着酒樓的了。

    至于采藍,還可以多等兩年再替她相看人家。

    嫁人生子後再回小芝麻身邊做管事媽媽。

    剩下一個季白,還沒脫孩氣呢,暫時不必考慮。

    另外那些小丫頭還只十來歲,大的也就十一二,就更不忙操心了。

    沈寄的思路回到眼前的聚會上來。

    阮少夫人一直在察言觀色、小心陪着她。

    見沈寄其實有些躍躍欲試想再出去逛,便提議道:“這會兒太陽也出來了,不如我陪魏夫人游湖去,這樣涼快些。我婆婆和三位同知夫人還可以在船上打雀兒牌。”

    今天的目的就是要讓這幾位官太太逛園子。

    回去吹吹枕頭風,好給自家的院子加分。

    可一直逛,婆婆體力不□□三位夫人也有些吃力。

    所以這樣安排應該是最好的了。

    果然話一說完就得到了婆婆一個贊許的目光,幾位同知夫人也紛紛表示贊同。

    阮少夫人又道:“船很平穩,不怕暈船的。”

    沈寄笑道:“我家小芝麻才不怕暈船呢,我們滿百日就坐船南下了對吧?”

    一邊豎抱着喝過奶的小芝麻拍背,省得她吐奶。

    幾個小姑娘聞說可以去船上玩也很是高興,紛紛跟了一路去。

    那湖不只之前看到的部分。

    整個阮府可以說就被這個湖連起來了。

    而水閣是制高點,大小景致一覽無餘。

    看來阮家還設計過帶她們賞玩的路線。

    方才水閣的擺設看得沈寄暗暗心驚。

    給她用的涼品竟然是裝在琉璃小碗裏。

    再看旁的也是非金即玉,在富商之家略顯奢靡了!

    只是奢靡倒也罷了,如今和外洋通商,阮府就是靠此起家。

    可府裏有些稀罕物件,竟是沈寄在太後宮中也不曾見過的。

    滿堂的擺設有幾件已是僭越了身份的金碧輝煌。

    不知是今日特意擺出來加分的,還是往日就這麽大喇喇的擺着的。

    所以方才她含蓄的點了阮少夫人一句,說太後不喜歡這樣的。

    多的她也不好再說了。

    在皇家人面前露富其實不是太聰明的事。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希望阮家老爺能明白這點吧。

    士農工商,他想借接駕的機會揚眉吐氣的心思是可以理解。

    如果皇帝真的駐跸于此,當然是一件應當深以為榮的事。

    可若是耗費巨資接駕,豪奢之名就此傳了出去,怕是會埋下禍根。

    皇家莫測,翻臉無情,可不是好相與的主啊。

    回頭給你個芝麻小官,再讓你捐軍資,或者尋了你任上的纰漏就抄家什麽的,可不是當耍子的。

    再是明君也容忍不了真正富可敵國的人。

    沈萬三可不就是這麽出事的麽。

    就是這次選駐跸之所,原本他們也不敢這麽大喇喇的就提前來享受一回的。

    都是皇帝發話讓他們這麽來挑選才奉旨來的。

    不然日後要是有人以此為理由彈劾他們,那可是冤枉。

    而且,他們來看第一回,然後把備選名單報上去。

    然後再是禮部的人來,最後再來個能拍板的皇子,這事兒才算定下了。

    一句話,複雜!

    什麽事情和皇家扯上關系就簡單不了。

    到了湖裏,就見出現了一艘兩層的樓船。竟給人雅致精巧之感,一點都不覺得過大。

    原來是比普通樓船略縮小了一些,這樣就顯得精致了許多。

    這樣在湖裏看岸邊的亭臺樓閣,又多了幾分不同的感受。

    她們女眷來的是後院。

    至于魏楹等人還要去看一旦駐跸,前院可有地方給皇帝接見臣工處理各項事宜。

    再有房間一共多少間,夠不夠南巡的大隊人馬住。

    這些都是要過問的。

    不然一個小細節沒處理好,到時候也都是事。

    還有到時候街上的市容市貌,也都是魏楹這個知府大人要操心的。

    所以,後院還幾乎是純玩團,前院可就不同了。

    四處看着,什麽都要思量到。

    其實,魏楹這一撥人也不算是第一撥來察看的了。

    都是之前名聲在外的院子才有這般殊榮。

    不然,一點篩選沒有,知府大人也沒那麽有空。

    午間的菜肴也是阮家用了大心思準備的。

    畢竟到時候雖然駐跸之所他們自家人也進不來,可要是萬一皇帝突然想吃地道的揚州菜,他們也得拿得出手不是。

    沈寄每一樣都嘗了點,快樂的偷師。

    她發現阮家就是擺盤的雕花都比別家有特色些,菜的味道更是不錯,吃過就難忘。

    她都想挖阮家的廚子回家了。這家人忒會享受!

    回去以後,沈寄興致勃勃的讓人給她拿了雕花的刀還有蘿蔔過來。

    她以前是不會雕花的。

    從前做的生意都是小本生意,賣中下層百姓的,用不着那些。

    這回挑人,她讓那些廚師各自表演拿手的。

    菜色也好,配菜也好,什麽都行。

    其中便有一個雕花很厲害的,她便跟着學了。

    <span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