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43章 一碗阳春面
    在周勇的印象里,乔新芽是个很固执的女人。她做事儿特别的有自己的原则。而且,每一次,都是在为别人着想。

    周勇之所以爱上乔欣芽,是因为一次意外。

    “我们和梁教授一起,去森林里采集土壤。结果遇到了一种叫丛刺的植物。老兵都懂,进去之前,还嘱咐我来的。可我还是中招了。脚肿了老高,只能被送回村子养伤。”

    提到养伤,周勇的眼神变得复杂了起来。

    他就是哪个时候,和乔新芽的关系更密切的。在乔新芽家里住了半个月,乔欣芽的老父亲般他换药,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他也熟知了乔欣芽的一切。

    乔欣芽的父亲和梁教授是老相识,他曾救过梁教授一命。梁教授本身自己并没有多少钱。他这种一直为联邦贡献的科学家,只赚一份死工资。

    为了报答乔老爷子,梁教授支助了乔欣芽,让她能够读书,离开山里。

    乔欣芽没让梁教授失望,她成功的考入了林果城师范大学。

    “她在大学的时候,学习很好,连续几年一直都在拿奖学金。本来,她可以留校当老师的。但她没有流下来,而是回到了小镇。她说,小镇

    更需要她,大山里的孩子如果不出去,永远都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大。”

    周勇提起这件事儿,眼神更加复杂。

    人类的领地太大了,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在某些层面上,人类发展委员会做的并没有他们说的那样好。

    “她值得更多人去怀念。她有着自己的梦想,我们已经帮助她完成了一些。可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完成。”

    周勇诧异的看着李晓东。

    李晓东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我会帮她写一首歌,再写一部电影。我们把她的故事传播出去。死亡并没有让她离开,遗忘才是。她不会想你这个样子的。何况,你还有父母,还有朋友。”

    见周勇沉默不语,李晓东站起身:“我还有事情要忙。就不留在这了,你自己好好想想。电影和歌曲的事儿,我会去安排。”

    “等等。”

    李晓东走到门口的时候,周勇开口道:“她就是她,不是电影里的人物。你还是改编吧。”

    “也好。”

    李晓东点了点头。

    乔欣芽走了,怀念她的人不少,会用她的故事做艺术创作的人,李晓东相信也是有的。

    周勇和乔欣芽的故事,知道的人应

    该没有几个。从周勇的态度上看,他是不想宣传出去的。

    作为周勇的朋友,他也不希望周勇被这些事儿困扰。

    离开了中心医院,李晓东给封潇潇打了个电话:“周勇没事儿了。他会想通的,时间也会让他想通的。”

    “那我给周婶打个电话。”

    封潇潇那边很兴奋。

    自从李晓东创建了种花家后,很多人都对他有一种盲从。封潇潇成为李晓东助理之后,更甚以往。

    回到家的李晓东并不平静,他坐在电脑前没法安心码字,干脆躺在床上闭起眼睛浏览起了我的资源。

    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很久了,他还是第一次进行反思。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李晓东又一次打开了电脑。

    这一次他没有登录自己的账号,而是登录了易水寒的账号。

    易水寒很少发帖,就连论坛的网友们对他进行谩骂,他也很少回复。

    李晓东觉得,慈善,并非是给钱,还有很多方面应该去做。

    他打开电脑,用易水寒的账号编辑了个帖子。一碗阳春面。

    对易水寒的粉丝们来说,易水寒是个能搞事儿的作家。

    他总是会让自己的粉丝们措不及防。

    据论坛调查

    ,易水寒是安平星黑粉最多的作家。如果不是他太过神秘,他的那些黑粉,早就把他家玻璃给砸了。

    和易水寒的黑粉,放毒齐名的,还有易水寒的创作天赋和速度。

    别人都是一年,几年一本小说。

    易水寒是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几本小说。

    他之前的射雕可是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之后,又用半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本童话。让不知多少人,吃了个鲸。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都在论坛上催更。希望易水寒能够快速出版新的小说。

    诸葛灼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易水寒的挚友。虽然两个人没有交流过。

    可易水寒表达出的种种想法,都能够和他契合。

    下班喝茶的诸葛灼手机响了一声,是易水寒在论坛内发了新贴。

    “新小说?”

    诸葛灼嘟囔了一句,打开了放在茶几上的笔记本电脑。

    和以前宣传小说的标题格式不同。新帖子的名字只有寥寥几字:“一碗阳春面。”

    “这是什么意思?易水寒和那个喵星星弄个漫画社还不够过瘾,又要开面馆捞钱了?”

    诸葛灼皱了皱眉头,点开了帖子。

    对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

    要算是大年夜了。北海亭面馆的这一天,也是从早就忙得不亦乐乎。

    平时直到深夜十二点还很热闹的大街,大年夜晚上一过十点,就很宁静了。

    北海亭面馆的顾客,此时也像是突然失踪了似的。

    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主要说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

    “欢迎光临。”

    老板娘上前去招呼。

    女人却怯怯的问:“啊,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看帖的诸葛灼表情一僵。

    时间回到了六十年前,那个时候,他只有十岁,家里并不富裕。可每到大年夜的时候,父母总会带他和哥哥出去吃些好吃的。

    那个时候的新年,很有年味,放鞭炮,舞龙,舞狮,街上很热闹。好吃的很多。

    可他和哥哥都知道,家里并不富裕,那些东西,也只能看一看,等父母开口给他们买,他们还得先咽着口水拒绝一下,再点头。

    而易水寒写的这一家,明显也不是很富裕,不然也不会三个人,点一碗面。

    老板娘并没有嫌弃母子三人,她将三个人安排在离暖气最近的二号桌:“阳春面一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