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86章 进驻野王 上
    黄河北岸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泥土中混合着血腥与焦糊的气味。

    楚军士卒正在紧张地清理战场,收缴兵器甲胄,掩埋双方阵亡者的尸骸。

    此战虽是大胜,但太子熊恒的脸上并无多少喜色,战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在他亲临这片狼藉之地时,显得格外真切。

    他只是短暂驻足,对身边的孙骁将军吩咐道:“对于晋军尸身不得折辱,都集中埋葬,至于我军将士,务必登记造册,厚恤家属。”

    “末将领命!”孙骁肃然应命。

    之后,大军未做过多停留,稍事休整后,便拔营而起,依照既定战略,朝着北方的军事重镇——野王城,滚滚开去。

    野王城地处太行陉口,南扼黄河渡口,北控上党高地门户,是晋国南部防御体系的核心枢纽,也是楚军北上必须拔除的钉子。

    此城阻挡了楚国北上战略十几年之久。

    若强攻此等坚城,纵能拿下,也必是尸山血海,耗时日久。

    行军数日,野王城那依山而建、巍峨厚重的轮廓已然在望,然而,令先锋部队惊疑不定的是,城头上异常安静,并未出现预想中晋军严阵以待、旌旗林立的景象。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那原本应飘扬着晋国赵氏黑旗的位置,赫然是一面硕大的、迎风招展的赤底金凤战旗——楚国的旗帜!

    “速报太子殿下!”先锋将军孙骁不敢怠慢,立刻遣快马回报中军。

    太子熊恒闻报,催动战车来到军前,遥望野王城头。

    当那面熟悉的凤鸟旗清晰地映入眼帘时,他紧抿的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露出一丝混合着兴奋与如释重负的笑容。

    “好!好!好!”熊恒连道三个好字,抚掌笑道,“黑衣卫果然没有让孤失望!竟真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雄城!”

    身旁的李木将军一脸震惊与难以置信,脱口问道:“殿下,这……这野王城已经归降了?何时之事?我等血战方破野王防线的晋军主力,现在此地竟已易帜?”

    也难怪李木震惊,野王城乃晋国名将赵穆镇守,城高池深,粮草充足,赵氏更是晋国执政卿族,对赵氏忠心耿耿的军队不在少数。

    如此重镇,竟悄无声息地投降,实在超出常理。

    之前通过太子熊恒的只言片语,他已经猜测野王城可能出现了变故,不成想,这猜测竟然成为了现实。

    太子熊恒心情大好,笑着解释道:“李将军可知,上一次大战,我大楚虽未竟全功,却也打断了晋国的脊梁。

    晋国虽存,实则元气大伤,国内赋税徭役倍增,皆用于重整军备,百姓怨声载道,其余卿大夫对赵氏独揽大权、引来兵祸早已心怀不满。”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对黑衣卫的赞许,“早在北伐之前,黑衣卫将军黑衣大人便向父皇献策,晋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国内卿大夫经过晋楚一役之后,对赵氏不满的人越来越多,黑衣卫可暗中接触,许以重利,分化瓦解。

    这野王城,或许只是黑衣卫成果之一罢了。”

    李木闻言,眼中闪过恍然与钦佩之色:“原来如此!陛下与殿下深谋远虑,末将拜服。之前殿下让臣领兵前压,给足晋军压力,那时殿下怕是就想着逼迫晋军主将赵穆离开野王城,方便黑衣卫在野王城行动吧”

    听到李木将军的话,太子熊恒笑着说道:“孤确实是有这个心思,但事以密成,所以孤才没有告知将军,还请将军勿怪”。

    太子熊恒说着便朝着李木将军行礼。

    李木将军见状立刻避开,躬身说道:“殿下智勇双全,深谋远虑,已经颇有陛下年轻时的风范,我楚国不仅现在强大,将来也会持续强大”。

    听到李木将军的话,太子熊恒的笑容也是灿烂了不少。

    公孙庆这时也说道:“有黑衣卫这等无孔不入的利器相助,我军此番灭晋,定然要轻松不少!”

    太子熊恒自信地一笑,目光再次投向那面凤鸟旗,心中暗道:“若非板上钉钉的功劳,稳操胜券的战局,父皇又怎会将此不世之功,交予我来执掌?”

    这既是考验,亦是馈赠。

    很快,野王城那厚重的包铁城门在吱呀声中缓缓打开,一队人马从城中走出,于城外列队相迎。

    为首的是三人:一名身着晋国大夫服饰、面色忐忑的中年人;一名同样装束、略显年轻的将领(应是其子);以及一位身着楚国黑衣卫特有的黑色劲装、面容精悍、眼神锐利的男子,他腰间佩着的狭长黑鞘弯刀,表明其身份——黑衣卫千户,公孙白。

    他们的身后,是已经放下武器、卸去甲胄的原野王城守军,人人面带惶恐、迷茫,或许还有一丝解脱。

    那中年降将快步上前,来到太子熊恒的战车前,深深一揖到地,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降将范正,携孽子范稔,拜见楚国太子殿下!野王城上下,愿归顺大楚,听凭殿下发落!”

    战车之上的熊恒,并未立刻回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目光如炬,仔细地审视着跪伏在地的范正,此人乃是晋国范氏的重要人物,范氏当年虽然几乎覆灭,但当初依附于范氏的中小家族如今还有不少存活,如今的范氏也重新在晋国立足,以前的那些家族总要念及一些当初与范氏的香火情,所以范氏在晋国势力依旧是盘根错节。

    虽远不如赵氏显赫,却也是百年大族,声名在外。

    他们的投降,意义非凡。

    片刻的沉默,对于范正而言却如同漫长的一年。

    就在他额角沁出冷汗之时,却听到甲叶轻响,只见太子熊恒竟亲自走下了战车,来到他的面前,伸手将他扶起。

    “范将军深明大义,能在此关键时刻改弦易辙,免去一场兵燹之灾,保全了无数晋楚两国将士的性命,此乃大功一件,何罪之有?”

    熊恒的声音温和而有力,带着令人心安的威严,“将军之举,非为背晋,实乃顺天应人,为民请命,孤一定如实向父皇禀报范氏之功,大楚绝不亏待有功之臣。”

    这番话语,如同春风化雨,瞬间驱散了范正心中的寒意与忐忑。

    范正小心的抬起头,看到熊恒眼中并无轻蔑与欺诈,只有赞赏与诚意,顿时激动起来,再次躬身道:“殿下宽宏!若蒙不弃,我范氏愿效犬马之劳,为大军前驱,说服旧识,扫平顽抗,助殿下早日平定晋地!”

    这正是熊恒最想听到的话。

    范氏久居晋国,其影响力、人脉和对晋国内情的了解,是楚军急需的。

    得此助力,无疑能大大加快战争进程,减少阻力。

    “善!大善!”太子熊恒神情大悦,重重拍了拍范正的肩膀,“得范氏相助,如虎添翼!孤便委将军以重任,望将军不负所托!”

    喜欢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请大家收藏:()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