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7章 不过女流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就像一粒沙子。

    尽管再渺小,却不都是一样的。

    各自哀愁喜乐,都有自己可回首的往事,亦有各自的孤勇与执念。

    大邕历永丰十二年腊月初,西北大定,于北境设立都护府。

    湖、甘二患平。京中得万民伞,万民归心。

    值此之际,五皇子唐衍的腿伤在慈真大师医治下渐有好转,永丰帝龙颜大悦,追封魏才人为嫔。

    许多人听到魏才人这个名号第一时间都是懵的,询问了才晓得是五皇子那位早逝的生母。

    虽只是追封生母,可永丰帝的看重却不假。

    一时间,广集殿炙手可热起来。

    唐持这里却大不如前。

    “再这样下去,唐衍封王也是指日可待。”他手搭在杯盏上,语气平缓,可泛白的指尖暴露了他不安的情绪。

    下属知道他的心思,“趁着他腿伤还没好,我们要不要?”

    “不可。唐衍遇刺之事虽然已推给怀王旧部,可父皇心里余虑未清。本殿不能再冒险。”

    一次不成,再要刺杀一次,便是天方夜谭了。

    何况唐衍如今身价不比从前。

    可难道就要眼看着唐衍得势?

    唐持眼底浮上冷色,想起近日同唐衍走得近的昭华,他眉心微紧。

    “唐翘的身世可查出来了?”

    此人一出现,便掀起这诸多大事来。

    怎么看都不像才被认回宫什么都不清楚的样子。

    想及她后头跟着的谢氏,唐持更是没法安定。

    “回殿下,昭华公主的身世,着实无有可疑之处。她出生后不久被章嫔抛下与外祖父母生活,这些年一直都在渝州江津,从未离开过,更未曾与什么京中的人接触过。”

    越正常,才叫人越心惊。

    “说来属下也觉得惊奇,宝仪殿下自小长在宫里,得陛下亲自教导,见识深广,多谋善智是应当的。可这昭华公主,本是乡下平民出身,哪怕皇后和谢氏一族指点着呢,好多地方未免也聪明过头了。”

    “是啊。”唐持手指磨蹭着白玉杯盏的边缘,目光深邃,“她怎么能跟宝仪一样呢。”

    他放了茶盏,起身。

    凉云殿。

    宝仪临窗而坐,手中的毛笔沾了墨,却迟迟未曾落下。

    直到蜡烛燃烧的“噗噗”声惊了夜色。

    她垂眸,看着被墨水脏污了的纸张。

    宣纸上赫然写着“霍辙”与“昭华”两个名字。

    底下则是一长串似是地名一样的东西。

    念襄看着那些略显奇怪又熟悉的字体,忍不住问出多年来的疑惑,“殿下自打开蒙起就写这个了,是他国之字吗?可奴婢瞧着,好些字体倒像是大邕的文字演变出来的。”

    她约莫能猜出一两个字。

    荆北。

    是说荆州吗?

    可自家殿下从来没去过荆州。

    那殿下为何总是要一遍遍地写呢?

    倒像是怕忘了什么似的。

    宝仪将毛笔搁回笔枕上,并不答她:“给皇祖母备的药材好了吗?”

    念襄不敢再问,“备好了,殿下现下就要吗?”

    “嗯,将蓬衣拿来。”

    宝仪到慈安宫的时候,极其凑巧地又碰上昭华。

    太后病着,姐妹俩都是来看望太后的,皇后及各宫妃嫔还有六尚二十四司的人也在。

    两人送了东西,喝了两茶盏便不再掺和后妃们之间的明嘲暗讽,径自出来。

    宝仪试探道:“太后的病眼瞧着是真重了,怕是一时半会儿好不起来了。”

    昭华面色上看不出来什么情绪,“太后年岁大了,许是有些积年的病重一同发作了。”

    “是吗?”宝仪冷笑:“我还以为是被你设局气坏了身子。”

    “从湖州到甘州,这么大一盘棋。”她看向昭华,“你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谋划的?”

    “或者我换个问法,”她正色,“你想要的是什么?”

    昭华驻足。

    “这个问题,要紧吗?”

    凡事已成定局。

    “自然。”宝仪笑着,眼底却有暗潮涌动,“若你与我要的东西一样,那可就不妙了。”

    “那你想要的是什么?”

    昭华不动声色观察着她的脸色变化,“宝仪公主文武兼备,芳名天下。连父皇也赞扬说你资质不逊于男子。你想要的东西,必定不会是俗物了。

    “身份地位,权势盛宠,你都有了。

    “天底下能叫你也执念的,想来,只剩一样了。”

    储君之位。

    宝仪目光骤然森冷,皮笑肉不笑,“你不也为了谢氏一族的荣华富贵与五皇兄绑在一起了么,我们谁又和谁不一样呢。”

    “各凭本事的事,若四皇兄当真能叫父皇厚望,万民归心,便是谁也抢不走他的。可若是庶民未安便祸起萧墙……”昭华道,“还争个什么劲。”

    大邕若没了,还谈什么皇位储君之位。

    宝仪闻言眸光微颤。

    “这样的事,必不会再有。”

    雪不知何时下了,她抬眸,睫毛间噙了冷色,“宫中大选过后便是科举,若哪日咱们遇上了,我可不会心慈手软。”

    储君之位,一定得是她哥哥的!

    “我亦是。”

    红色宫墙下,两道身影一左一右,朝反方向离去。

    ……

    腊八这日,章致押送至京,牵扯出其身后的纪国公府来。

    永丰帝并未徇私,令崔太傅为首的总三司接着投身于此事上,从袁氏一族开始,纠察勋贵贪污等事宜。

    因着牵涉之广,查探之严,一时之间,大小勋贵人人自危。

    唐衍作为总三司之副,腿伤未愈,却也忙得不可开交了。

    昭华到广集殿的时候,他还与属官一起埋首于各类案宗。

    她便不叨扰,一个人到配殿里吃茶等他,目光缓缓观察起这配殿里的陈设。

    此处配殿不小,可大半都被高高的书架子占据。

    书架上盛放着许多案宗和书册,分门别类放得甚是明晰。

    且看上头纤尘不染,便知五哥必定是日日流连于此。

    艾艾一看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道:“殿下这配殿,跟藏书阁似的。”

    严肃得瘆人。

    把自己的配殿设置成这样……

    当真是丧心病狂。

    小粟子上来奉茶,闻言笑着解释,“我家主子向陛下求了许多书,因着东边用来议事,便只能都摆放在这里了,也方便殿下随时寻取。”

    他将茶呈给昭华。

    昭华素手接过来,说起东边的人来:“总三司的属官都是御史台和六部拔擢出来的有能者,能在短短几日内叫这些人信服,可见五哥才智。”

    听长公主赞誉,小粟子替自家主子矜持地笑了笑,“这群人太过刁钻,要应付他们,自然要多花些功夫。”

    正说着话,东边便传来一阵吵嚷。

    昭华放下茶盏,面露疑惑。

    小粟子习以为常似的道:“估摸着是几位大人意见有所不和。”

    “糊涂!侵贪赈银,共谋利益,如此卑劣行径若不依律大力惩治,岂非令百姓寒心,天下寒心,又如何安壤一方!”

    “惩治也得讲究手段,岂能一竿子打死?!甘州湖州乃至京城,光是如今案宗上有名有姓的官员就不下百人,所贪污银两之数上至数十万两,下至几十两,若一概抄家问斩,有失公道。”

    “如今还提什么公道?既敢冒赈贪污,无视律法,就该就地正法!”这位属官甚是激动,“你们吏部的人凡事就知道和稀泥,若冒赈这样的大事都还轻纵,日后大邕例律还能拿来约束谁?”

    吏部属官被这样讥讽,气得吹胡子瞪眼。

    就事论事,吵架就吵架,上升到人身攻击可就过分了。

    他一拍桌案,上头的卷宗都跟着抖三抖。

    “陛下让刑部掌管大邕律法,不是让你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若只要涉事就问斩,天下还要律法来做什么?贪官靠斩就能斩得完吗?”

    “纲纪严明,方能政治清明!”这位刑部属官恨极了奸吝之人,“雷霆手段下去,不信谁还敢做贪官!”

    吏部属官气得心梗,抬手指着对方大骂,“当真是屠夫!”

    刑部官员不甘示弱,“你迂腐!”

    “你屠夫!”

    “你迂腐!”

    “二位大人,稍安勿躁。”唐衍坐在上首,出声安抚。

    两个年迈的属官这才偃旗息鼓。

    只是看着彼此的眼神里还有火光在闪动。

    要不是都是斯文人,不打一架必定是过不去的了。

    唐衍看着斗鸡眼似的两个官员,内心沧桑无奈。

    幸好方才隔得远,否则他这俊脸上定是要糊上一脸的唾沫星子。

    “兹事体大,此事……”

    “长公主驾到!”

    方才还斗得脸红耳热的大臣们纷纷理了理衣衫起身,朝着大门处走来的女子拱手行礼,“长公主。”

    这一礼,是为着她的身份,更是因着那把万民伞。

    敢于孤身前往湖州盐场斗贪官,救万民于水火之人,不论年龄,甚值敬重。

    昭华微微屈身还了一礼,起身又朝自家五哥行礼,“方才闻得议事堂似有异声,昭华这才前来叨扰。”

    几位大臣一时间面色讪讪,却都没提方才议论之事。

    也不是有意瞒着,只是都觉得没必要。

    长公主确实有一番孤勇和爱民之心,可朝政上的事情千头万绪,哪里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

    何况她又是女流,哪里懂得这里头需要考虑的事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