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06章 和谈事宜,兄妹情谊
    天际破晓,昭华更衣径直入了宫城。

    和谈之事,还需要个章程。

    三国的联盟,并非是谁的一言堂。

    谁都不肯多出力不讨好。

    大邕对战争展示的半点不肯退让的坚毅态度到底还是令三国有所忌惮,他们想探探大邕的底线,也需要时间来制定三国针对大邕的战略。

    而大邕,需要麻痹敌人,拖延时间。

    所以才有了这一次四国和谈。

    谈判的地点定在凉云州。

    现任鸿胪寺卿正已年过六十,实难奔波,和谈之事,自然落在王束这个少卿头上。

    他是此次和谈的副官,因为戎狄燕三国都会出一位皇室成员参会,大邕这边起码不能在明面上这么不给三国脸面,主官必得是皇室人。

    “三国要求我朝太子参会,实在是大胆!”

    朝会之上,满朝文武震怒。

    裘措的脸很是沉凝,“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太子殿下身份尊贵,绝不能远赴凉云州。”

    永丰帝因接连丧子之痛倒下,太子便是主心骨,他若出京,三国的杀手只怕能像蝗虫见粮一般蜂拥而至。

    谢荆直接冷哼,“谈判本是协商,三国如此露骨要求,可见并未打什么好算盘。更何况,大邕何时需要以别国意见为先?能派人和谈已经是给足他们脸面了。”

    卫闽赞同附和,“三国野心勃勃,必定不会放过任何可以扰乱大邕的机会。臣以为,既然是和谈,参会之人只要能代表大邕即可。”

    高台之上,唐衍发话:“诸位大人所言甚是,昨日孤与父皇商议,决定派遣一位皇室子前往和谈。”

    有官员就发问了,“那么,哪位皇子参会和谈合适呢?”

    “逸王殿下!”

    “逸王殿下熟悉政务,通达老练,最合适不过了。”

    “也不止皇子,昭华殿下巾帼不让须眉,胆魄十足,亦可为此次和谈主官。”

    “对啊对啊。”

    “七皇子呢?”

    提这名字的大臣收到了周遭好多意味不明的视线。

    这次谈判看似是友好协商,其实是那三国联盟为要试探大邕底线。

    大邕派去的人,需要扛住三国联手压迫,为大邕争取最多的时间完成西北东北两处战略部署,还要做好随时被暗杀的基础准备。

    没点子能力和胆魄绝完成不了此行。

    就七皇子那个胆色,他们怕和谈一开始,大邕直接就被迫割让城池。

    百官继续支持逸王。

    大殿前中的唐清亦脱列,自请前往。

    大邕年长的皇室子中,除太子外,就是他,昭华还有老七唐锐。

    老七是衡王的人,哪怕老五为储不针对他,却也不可能让他担此重任。

    而在他和昭华之间,他作为长兄,责无旁贷。

    这也是他和唐衍一开始就说好的。

    太子正要宣布和谈的主官由逸王担任时,大殿外便响起了一道女声。

    “等一等。”

    昭华朝服盛装而来,百官自动让出一条宽阔的路来。

    昭华早就有参政之权,而唐衍为储后,永丰帝及太子更是明确表明只要她愿意,随时可上朝议政。

    绯红色七尾凤羽朝服曳地,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摆动,每一步皆从容不迫,仪态万千。

    随着她步入大殿中央,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大邕王朝现今身份最尊贵的女子身上。

    她脚步停了下来,福身。

    “皇兄,昭华自请为主官,赴凉云州和谈。”

    “这不行!”逸王唐清赶忙上前,看向台阶上的太子,屡屡眼神示意他。

    说好了让他去的!

    唐衍也不愿意让昭华去冒险,正要开口说话,便见昭华身后缓缓走出来一个男子,下意识右眼皮就跳了一下。

    众人这才注意到常礼的存在。

    永丰帝的御用监正突然前来,必定是带了圣意来的。

    “太子殿下,陛下有旨,允准长公主殿下为和谈主官。和谈一应事宜,交由长公主筹备。”

    一散朝,太子和逸王两兄弟就齐齐赶往永丰帝寝殿。

    彼时皇贵妃景鸢在,平日里最喜爱明艳装饰的皇贵妃着了一身浅白素服。

    大邕礼制里,长辈无需为已逝小辈服丧,可她这身素服,从未脱下来过。

    见他们二人来,她自然而然地离开了,将寝殿留给父子三人。

    唐清焦虑担忧得头都要掉了,失了平日里的儒雅分寸,“父皇,凉云州和谈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您怎么能答应让昭华去!”

    唐衍则表现得相对镇定,但他的话里的意思和唐清是一样的,“父皇,儿臣以为,和谈一事,还是让三哥去为好。”

    永丰帝还躺着,见兄弟俩风风火火地来就知道他们为了什么。

    “你们以为朕就想昭华去犯险吗?你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朕的孩子,朕哪一个都舍不得。”

    “可朕问你们,你们谁拦得住昭华?”

    唐清唐衍兄弟二人齐齐默声。

    他们这个妹妹,主意最大,并且认定了就一定要做。

    父皇都拦不住,何况是他们。

    永丰帝抬手,常礼意会连忙上前去扶他起来坐着。

    他有气无力,咳嗽喘息,“既然拦不住,那就让她放手去做。”

    一旁的小内侍很快递来一盏药,他喝下去后气息顺畅了不少。

    “何况朕冷眼瞧着昭华鬼点子多,人也精,或许这一趟,她能给大邕带来意外之喜。”

    眼看永丰帝这边是没法劝了,兄弟俩又出宫去长公主府。

    永丰帝看着兄弟俩为了昭华奔走的模样,难得脸上绽放出一个笑容来。

    “这兄妹几个关系不错。”

    常礼伺候着他躺下,“这不就是陛下您最想看到的吗?兄友弟恭,彼此和睦。连七皇子和十一皇子等,也都受太子殿下庇护。”

    “老五仁善,朕这太子没选错。”他由着常礼给他掖被子,再次感慨,“可惜老四和宝仪……”

    “陛下莫要太伤怀了,保重身子要紧啊。”

    “哎……”永丰帝努力地让自己不去想逝去的一双儿女,却又念起即将离京的长女来,“昭华这一趟结束,希望她与定北王都能了却一番孽缘。”

    “陛下还是心疼长公主了。”

    “她十三岁才认祖归宗,遭受那么多挫折,又替大邕做了这么多事,可到最后她却连自己的婚事都做不了主。朕还是后悔,当初应该多等一等的,等她回来了问问她心意再赐婚的。朕怕她此生抱憾啊……”

    “世间事本就是阴差阳错,陛下已经尽力了。”

    永丰帝便叹息着合眼休息。

    嘴里一时念叨着太子和逸王,一时念叨着还未长成的小十小十一,再一会儿,又惦念衡王和宝仪……

    屏风后,纱帘微晃,一抹浅白衣角转眼即逝。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