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49章 破釜沉舟(中)
    九月二十三。

    距离天子驾临淮安府已是整整三日,昏暗低沉的穹顶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艳阳高照的大晴天。

    位于淮安府城的漕运总督衙门内依旧人满为患,嘈杂的议论声惹得在耳房中枯坐多时的淮安巡按崔呈秀有些不满的抬起了头,盯着在院落中来回梭巡的京营官兵。

    随着两淮盐运使袁世振昨日正式公布了&34;纲盐法&34;的诸多细节,并将其张贴在署衙外的院墙之后,整个淮安府城便是为之躁动起来。

    其直接原因,便是袁世振将盐商购买盐引之后的经营资格由之前的&34;世袭罔替&34;更改为&34;涉事私盐者&34;,即刻革除!

    这两淮之地大大小小的盐场不知凡几,但恐怕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从未沾染过私盐。

    无需多说,袁世振这是得了天子的&34;授意&34;,准备对两淮之地的盐商们一网打尽呐。

    不过就算这淮安府乱作一团也与他无关了,毕竟如今的他已是泥菩萨渡江,自身难保了。

    从昨日晌午开始,不仅淮安城中的官员们接连觐见,就连淮安府周边府县的官员们也陆续得到了天子的接见,而他这位名义上代天巡狩的&34;淮安巡按&34;却是受到了天子的冷落,在这总督衙门的耳房中整整枯坐了一日。

    要知晓,他不仅仅代天巡狩的&34;淮安巡按&34;,还曾在前些年与东林领袖之一的高攀龙势如水火,算是东林党的&34;政敌&34;,而天子不喜东林又是出了名的。

    此等情况之下,天子都没有第一时间召见他,足以在侧面证明他这位淮安巡按或将自身难保了。

    正因如此,眼前院落中的官员们方才无人主动前来与他攀谈,只留他自己待在这耳房中浑浑噩噩。

    呵,人情冷暖,不外如是呐。

    簌簌簌。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一位身着皂衣的吏员在崔呈秀有些愕然的眼神中拱手行礼,随后轻声细语道:&34;崔大人,有贵人邀您出府一叙。&34;

    如今这总督府已然被京营官兵戒严,除却赶来觐见的官员,以及本就在署衙中任职的官吏之外,寻常人等皆是不能靠近署衙。

    &34;贵人?&34;

    闻言,崔呈秀便是微微眯起了,似是要从眼前吏员的脸上瞧出些许端倪所在。

    若是前些时日,漕运总督李养正以及两淮盐运使袁世振未曾驾临这淮安府的时候,他崔呈秀自是炙手可热,不知多少人通过各种方式,明里暗里的巴结。

    但如今这个局面下,还有人会主动约自己见面?而且还是贵人?

    &34;崔大人请自便。&34;

    没有在意眼前崔呈秀脸上的审视之色,这瞧上去也就三十余岁的吏员低语了一句之后,便是匆匆离去,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34;有点意思&34;

    望着吏员渐行渐远的背影,崔呈秀脸上先是露出了一抹嘲弄之色,随后又仔细瞧了瞧木门依旧紧闭的署衙官厅之后,便从耳房起身,在一阵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中离开了署衙。

    

    

    &34;巡按大人&34;

    &34;还请上车一叙。&34;

    才刚刚离开总督署衙不久,一架枯黄老旧,瞧上去毫不起眼的马车便停靠在崔呈秀身旁,并从马车上传来了一道有些沙哑的声音。

    闻声,崔呈秀稍作犹豫,便是躬身钻入了车厢之中,与车厢中穿着淡雅,瞧上去约莫六十余岁的老者对面而坐。

    &34;先生是?&34;

    因为摸不准眼前老者的身份,崔呈秀显得颇为谨慎,并努力在脑海中搜寻记忆碎片。

    这淮安府城有头有脸的人物他大多都见过,但眼前的老者却是十分眼生。

    难道是南京城中的勋贵?

    &34;老夫刘霖,祖籍扬州府。&34;

    直面眼前的淮安巡按,老者倒也没有隐瞒,很快便自报家门。

    来人正是曾因伪造账本,由李养正亲自下令,被扬州知府&34;禁足&34;,后联合其余盐商&34;罢工&34;,逼迫李养正不得不将其&34;释放&34;的扬州盐商。

    &34;刘先生&34;

    尽管眼前的老者并没有暴露太多,但崔呈秀却是瞬间明白了来人的身份,祖籍扬州府便足以说明一切了。

    &34;敢问崔大人,随同天子临幸淮安的京营儿郎们可都在城中?&34;

    老人的声音虽然依旧风轻云淡,但其内容却是令崔呈秀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眼神也是冰冷起来。

    此人想要干什么?

    &34;崔大人替天子坐镇淮安,任内虽然有功但也有过,日后仕途怕是无望了。&34;

    &34;何不为自身多考虑一番。&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话间,老人便从怀中摸出了几张类似于银票模样的纸张,面不改色的将其递到崔呈秀手中:&34;此乃南直隶各大商号推行的会票,崔大人可在回到家乡之后,购置些许房产。&34;

    如今的大明虽是没有正式推行银票,但随着民间贸易的不断兴盛,早有眼光独到的商人们私自发行会票,用于白银的长途汇兑,不过范围多集中在南京城及周边府县。

    &34;有半数以上的士卒于城外码头驻扎。&34;

    默默打量了眼前的老者几眼过后,崔呈秀便将手中的会票装入怀中,转而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这两年,他虽是利用手中权柄收受了不少贿赂,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在李养正就任漕运总督的当日,在其&34;敲打&34;之下主动交了出来。

    当时他只想着&34;戴罪立功&34;,希望能够借此表现自己洗心革面的决心,却没有想到天子在驾临淮安府之后竟是如此&34;斤斤计较&34;,毫不掩饰对于他的冷淡。

    &34;崔大人请便吧。&34;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之后,因为放心不下,亲自由扬州府赶至淮安的盐商刘霖便在崔呈秀意外的眼神中下达了&34;逐客令&34;。

    对此,崔呈秀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不过他当离开马车,听见身后车轮滚动的声音之后,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疯狂之色。

    这扬州府的盐商们都亲自赶到淮安府了,看来是真的坐不住了,而且刚刚那自称叫刘基的盐商,居然还打听起京营的情况?

    看来要有大事发生喽。

    不动声色的的摸了摸怀中的银票之后,崔呈秀重新迈入总督署衙,回到之前的耳房中继续枯坐。

    如若他能够得到天子的召见,便会将刚刚发生的一切如实道出;但若是天子依旧对他不闻不问,那便不能怪他知情不报了。

    喜欢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请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