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21章 维京海盗来了
    南洋远征军在琉球群岛上的进展迅速。

    第二批以土人为主的部队也乘上了前往琉球的运输船。

    此刻,南洋本土上正在进行一场重要会谈。

    一方是新兴的南洋合众国大统领张弛及其麾下的外交、经贸官员。

    另一方,则是远道而来的瑞典王国特使,资深外交官兼工业家代表——贡纳尔·哈格洛夫先生。

    哈格洛夫先生年约五旬,身材高瘦,灰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举止间带着北欧式的含蓄优雅与精明干练。

    他代表的国家——瑞典,在整个世界大战期间,以其武装中立政策闻名于世。

    然而,张弛很清楚,这种所谓的中立并非毫无倾向。

    瑞典优质的铁矿石、滚珠轴承、精密工业零件,曾通过种种渠道,源源不断地输入汉斯第三帝国,为其战争机器注入了不可或缺的血液。

    可以说,这个维京之国,身上是带着点原罪的。

    当然,盟军倒不至于对瑞典展开清算。

    此刻,战争已近尾声,欧罗巴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但智慧的头脑早已开始布局战后格局。

    瑞典那位极具远见的佩尔·阿尔宾首相,已然预见到,随着和平降临,被压抑已久的民用需求将迎来井喷,全球经济必将走向复苏与繁荣。

    而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作为汽车业不可或缺的橡胶、以及广泛用于电子和镀锡工业的锡矿,其价格必然一路看涨。

    恰好,南洋这片新生的热土,以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丰富的石油储量、广袤的橡胶园、优质的锡矿——成为了阿尔宾首相眼中极具战略价值的原材料供应地。

    哈格洛夫特使此行的核心目的之一,便是希望能以相对优惠的长期协议价格,为瑞典的未来工业发展,锁定未来5到10年的橡胶、锡矿和石油供应。

    寒暄过后,双方分宾主落座。

    哈格洛夫特使首先表达了瑞典王国对南洋合众国成立的祝贺,以及对张弛大统领领导能力的赞赏,言辞得体,风度翩翩。

    张弛则对瑞典悠久的工业历史和卓越的科技成就表示了钦佩。

    气氛融洽而友好。

    很快,话题便转向了经济合作。

    哈格洛夫特使巧妙地引入了战后经济复苏的话题,并顺势提出了关于大宗原材料长期供应协议的设想。

    “……大统领阁下,我国坚信,和平的到来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瑞典工业界愿与南洋这样资源富饶的新兴国家建立稳固的、互惠的长期伙伴关系。

    尤其是在橡胶、锡矿以及石油领域,我们希望能与贵国达成一个前瞻性的框架协议……”

    他言辞恳切,并未直接压价,但话语中隐含的意味十分清晰。

    希望趁着南洋初立、急需打开国际市场和获得认可的机会,以相对“友好”的价格达成长期协议。

    若在一般情况下的新兴国家,面对瑞典这样的欧罗巴工业强国抛出的橄榄枝,或许会欣喜若狂,急于成交。

    但张弛并非寻常领袖。

    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自己手中资源的战略价值,更清楚战后全球供需关系的变化。

    在南洋合众国的独特体制下,作为大统领,他对于石油、橡胶、锡矿等战略大宗物资的出口和定价,拥有极高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他并未直接回应价格问题,而是微微一笑,话锋一转:

    “哈格洛夫特使,瑞典工业的成就举世瞩目,尤其是贵国在精密制造、军事科技领域的实力,更是令人赞叹。”

    他如数家珍般说道:

    “萨博公司(saab)的战斗机设计独具匠心;

    考库姆公司(kockums)的潜艇建造技术世界一流;

    博福斯(bofors)的高射炮和舰炮,更是性能卓越,享誉全球。

    即便是陆军装备,贵国的坦克设计也融合了独特的北欧智慧。”

    哈格洛夫特使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这位远在东南亚的年轻领袖,对瑞典的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竟有如此细致深入的了解。

    张弛却是内心冷笑,后世作为一个军迷,在互联网上关于瑞典这个小而精的工业强国的视频和文章,他可没少刷到过。

    即便进入冷战,瑞典人在坦克和喷气式战斗机方面也是搞的有模有样。

    他的战雷系统中,瑞典科技树上就有类似jas-39“鹰狮”战斗机这样优秀的四代轻型战斗机以及cv9040步兵战车这样畅销欧罗巴的陆战载具。

    没错,他看上了瑞典人的工业实力。

    他故意让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道:

    “南洋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和精密制造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渴望学习,渴望合作,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出售原材料。”

    接着,张弛提出了一个令哈格洛夫有些意外的方案:

    “我认为,我们之间的合作,可以采取一种更深入、更立体化的模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请大家收藏: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即工业项目与技术合作,换取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具体而言,南洋愿意以优惠价格,向瑞典长期稳定供应贵国所需的橡胶、石油、锡矿。

    同时,我们也希望瑞典能够向我们输出相关的工业技术、成品,甚至共同投资建设一些项目。”

    张弛顿了顿,看到哈格洛夫特似乎也很感兴趣,便补充了一个看似平常却至关重要的点:

    “当然,除了这些战略物资,南洋的椰子、玉米、热带水果等农产品,品质优异,产量丰富,也希望能在瑞典乃至北欧罗巴市场找到一席之地。”

    张弛特意强调农产品,绝非随口一提。

    南洋农业人口众多,风调雨顺加之农业技术改良,连年丰收,导致部分农产品已出现供给过剩的苗头。

    若不能及时打开国际市场,必然导致“谷贱伤农”,挫伤农业生产积极性,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将农产品纳入一揽子合作协议,是利用工业国需求,反哺本国农业的重要手段。

    张弛提出的“工业换资源”模式,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这需要瑞典输出一些可能涉及敏感技术的工业项目。

    但他迅速权衡利弊。

    南洋的市场潜力、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对瑞典战后经济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对方给出的优惠价格承诺……

    而且,输出一些相对成熟而非最顶尖的技术,换取长期稳定的战略资源,对瑞典而言,并非不可接受,甚至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至于农产品,虽然附加值不如工业品,但打开新的进口渠道,丰富瑞典市场,也符合国家利益。

    “大统领阁下的提议……非常有建设性。” 哈格洛夫特使谨慎地回应,“我想,我国的工业界会对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产生浓厚兴趣。我们可以就具体的技术领域和合作项目进行深入探讨。”

    会谈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随后,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向了更宏大的国际局势。

    哈格洛夫特使提到了即将在旧金山召开的un成立大会的预备会议,并委婉地表达了对欧罗巴未来局势的担忧。

    “尽管瑞典致力于永久中立政策,” 哈格洛夫特使坦诚的道。

    “但我们必须现实地看到,战争的结束并非矛盾的终结。某些……巨大的、意识形态迥异的力量,正在欧罗巴大陆上重新划定边界。”

    《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

    喜欢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请大家收藏: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