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9章 蝴蝶效应
    "张护士,5号床的小患者发烧了,385度!"

    刚刚交接完夜班的张芸被同事的声音叫住,她迅速转身,疲惫的面容瞬间变得警觉。"我马上去看看。"她快步走向儿科病房的深处,尽管双腿因为连续工作十二小时而酸痛不已。

    张芸,医院里的人都习惯称她为"小张",即使她在儿科已经工作了七年,即使她已经从一个刚毕业的菜鸟成长为科室的骨干。这个外表柔弱却内心坚强的女孩,见证了太多生离死别,也目睹了无数奇迹般的康复。

    5号床的是一个三岁的男孩,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住院,前天刚做完手术。张芸检查了孩子的情况,确认只是术后正常的应激反应,给他用了退烧药,又安抚了焦急的父母,这才回到护士站。

    "小张,你不是下班了吗?怎么还在?"护士长看到她,有些惊讶地问。

    张芸笑了笑:"没事,反正今天休息,多待一会儿也无妨。"

    护士长摇摇头:"你啊,就是太拼了。对了,你不是说今天要去火车站接人吗?别耽误了。"

    张芸看了看手表,眼睛一亮:"对哦,差点忘了!那我先走了,有事随时打电话给我。"

    离开医院,张芸快速换了一身休闲装,赶往火车站。今天,她多年未见的大学室友要来城市里参加一个重要会议,特意提前一天到,和她小聚。

    火车站人来人往,张芸站在出站口,焦急地张望着。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比记忆中更加优雅成熟,但笑容依旧如初。

    "暖阳!"张芸兴奋地挥手,大声喊道。

    叶暖阳看到她,露出温暖的笑容,快步走来:"小张!好久不见!"

    两人紧紧拥抱,七年的时光仿佛一瞬即逝,回到了她们在医学院并肩奋战的日子。

    "看看你,气色真好,"张芸上下打量着叶暖阳,"商太太的生活果然滋润。"

    叶暖阳笑着摇头:"别打趣我了。你呢?还是老样子,瘦得像根竹竿。"

    "职业病嘛,"张芸耸耸肩,"忙起来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能不瘦吗?"

    两人说笑着离开火车站,找了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坐下。

    "说起来,我们有三年没见面了吧?"叶暖阳感叹道,"自从你调来这家医院后,就一直没机会聚。"

    张芸点点头:"谁说不是呢?不过,我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你,暖阳基金会的负责人,可了不起。"

    "那都是砚辰的功劳,"叶暖阳谦虚地说,"对了,明天的儿科医疗论坛,你也参加吗?"

    "我?"张芸惊讶地瞪大眼睛,"那可是全国顶级专家的聚会,哪轮得到我这种小护士参加。"

    "别这么说,"叶暖阳认真地看着她,"没有你们这些'小护士',再厉害的医生也寸步难行。"

    张芸被这句话暖到了心窝里。在医疗体系中,护士往往是被忽视的群体,尽管他们的工作同样重要且辛苦。叶暖阳一直尊重护理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张芸这么欣赏她。

    "对了,"叶暖阳突然想起什么,"还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吗?那时候你刚进医院实习,我带的是第一个重症患儿。"

    张芸笑了:"当然记得,那个患有罕见白血病的小男孩,医院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只有你坚持要试一试。"

    "是啊,"叶暖阳眼中闪过回忆的光芒,"那时候我刚从国外研修回来,带着一些新理论和治疗方案,但没人相信会有效。"

    "除了我,"张芸笑着说,"我可是你的头号粉丝兼助手。"

    "没错,"叶暖阳感激地看着她,"如果没有你帮我偷偷调配那些药物,没有你在我被质疑时给我鼓励,可能我早就放弃了。"

    "最后那个小男孩痊愈了,"张芸接着说,"你的治疗方案被证明是正确的,也奠定了你在儿科领域的地位。"

    叶暖阳摇摇头:"那只是运气好。但那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医学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团队的力量。"

    两人沉浸在回忆中,不知不觉已是黄昏。离开咖啡馆时,叶暖阳忽然说:"明天的论坛,你一定要来。我会给你准备一个名额。"

    "可是我——"

    "没有可是,"叶暖阳打断她,"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科整合型医疗模式',护理人员的观点和经验非常重要。何况,你在儿科护理方面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值得分享。"

    张芸被说服了,点头答应。回到家,她翻出了多年前记录的护理心得,一篇题为《儿科急诊护理中的心理干预策略》的小论文。这曾是她和叶暖阳一起研究的课题,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搁置了。

    次日清晨,张芸穿上最正式的衣服,紧张地来到会场。论坛比她想象的要盛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科专家齐聚一堂,而作为东道主的陆行之医院院长正在台上致欢迎词。

    "小张!这里!"叶暖阳在第三排向她招手。

    张芸快步走过去,注意到叶暖阳身旁坐着一位气质不凡的男士——那一定就是商砚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砚辰,这是我跟你提过的大学同学兼护理搭档,张芸,"叶暖阳介绍道,"小张,这是我丈夫,商砚辰。"

    "久仰大名,商先生,"张芸有些拘谨地伸出手。

    商砚辰温和地握了握她的手:"叶暖阳经常提起你,说没有你,她可能走不到今天。"

    张芸连忙摆手:"她太抬举我了。她是天才,无论有没有我,都会成功的。"

    叶暖阳笑着打断两人:"好了,客套话到此为止。小张,论坛后半段有自由发言环节,我已经帮你报了名。"

    "什么?"张芸惊得差点跳起来,"我没准备啊!"

    "放心,就谈谈你的实际经验和感受,"叶暖阳安抚道,"你不是一直想推广你的那套心理干预方法吗?这是个好机会。"

    张芸还想推辞,但论坛已经正式开始了。陆行之的主旨演讲结束后,叶暖阳作为特邀嘉宾上台分享了她在儿童重症治疗方面的新研究,获得了满堂喝彩。

    终于到了自由发言环节,叶暖阳轻轻推了推张芸:"去吧,相信自己。"

    张芸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上台。面对台下众多医学界权威的目光,她一开始有些紧张,但很快就找回了状态。她分享了自己七年来在儿科护理中积累的经验,特别是如何通过心理干预帮助小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在处理一个四岁白血病患儿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单纯医疗干预效果有限,"张芸声音渐渐坚定,"孩子对治疗过程的恐惧和排斥严重影响了疗效。于是我们尝试了一套综合心理干预方案,包括游戏疗法、家庭参与和正念训练等。结果显示,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还明显改善了免疫功能指标。"

    台下的专家们开始认真记录,不少人点头表示认同。张芸越说越有信心,将自己多年来的观察和思考娓娓道来。

    "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的时间最长,最了解他们的恐惧和需求,"她总结道,"如果能够赋予护士更多的心理干预权限和培训,将极大地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发言结束后,出乎张芸意料的是,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几位知名专家甚至主动上前交流,表示对她的方法很感兴趣,希望能进一步合作研究。

    "看吧,我就说你行的,"论坛结束后,叶暖阳欣慰地说,"你的发言太精彩了。"

    张芸还沉浸在惊喜中:"我都不敢相信,那么多大专家会对我的小研究感兴趣。"

    "因为你说的是实话,是一线经验,"叶暖阳解释道,"理论再先进,也需要像你这样的实践者去检验和完善。"

    离开会场时,陆行之院长叫住了张芸:"张护士,你今天的发言很有见地。我想,是时候考虑提拔你担任儿科护士长了。"

    张芸惊讶地看向叶暖阳,后者微笑着摇头:"这跟我没关系,完全是你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

    回到医院的日子里,张芸的工作迎来了新的转机。作为新任护士长,她有了更多机会推行自己的护理理念。在她的带领下,儿科病房的氛围变得更加温馨,小患者们的治疗依从性显着提高,康复率也随之上升。

    三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年轻父亲抱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冲进急诊室。

    "救救我女儿!她突然高烧不退,现在已经开始抽搐了!"父亲绝望地哭喊着。

    张芸正好在急诊室交接班,立刻上前接过孩子,迅速进行初步检查。

    "疑似脑膜炎,需要立即处理!"她当机立断,一边安排紧急检查,一边联系值班医生。

    病情发展得很快,小女孩的情况危急,普通的治疗方案效果不明显。张芸突然想起了叶暖阳曾经处理过的一个类似案例。

    "我需要联系一个专家,"她告诉值班医生,"她有一套针对儿童重症脑膜炎的特殊治疗方案。"

    电话接通了,叶暖阳听完情况后立即提供了详细的治疗建议。在她的远程指导下,张芸和医疗团队通宵达旦地奋战,终于稳定了小女孩的病情。

    三天后,小女孩苏醒了,危险期已经过去。那位年轻父亲握着张芸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不必谢我,"张芸微笑着说,"是我的朋友——一位儿科专家提供的关键建议救了你女儿。"

    "无论如何,你们就是我女儿的救命恩人,"父亲哽咽着说,"请务必告诉我那位专家的名字,我要亲自感谢她。"

    "叶暖阳医生,暖阳儿童医疗救助基金会的创始人,"张芸骄傲地回答。

    听到这个名字,年轻父亲的表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叶暖阳?是那个商砚辰的妻子?"

    张芸有些惊讶:"是的,你认识他们?"

    年轻父亲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我曾经是白初薇的助理。"

    这个信息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张芸。白初薇,那个因谋杀商砚辰的妹妹而入狱的女演员,那个曾经用有毒画具伤害乐乐的女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