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天,阳光那叫一个灿烂,照得人暖烘烘的。小弟子呢,那模样简直就是个行走的“好奇宝宝”,一脸求知若渴的急切样儿,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好家伙,就跟两颗刚充完电的小太阳似的,那光芒恨不得把知识像吸面条一样“嗖”地全吸进肚子里去。
只见他像只撒欢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就跑到了张仲景仙师跟前。到了仙师身边,也不客气,伸手就扯着仙师的衣角,那动作急切得哟,仿佛晚一秒仙师就飞走了似的。扯着衣角还不算,嘴里更是像连珠炮一样嚷嚷起来:“仙师呀仙师,您可算在这儿呢!我最近满脑子都是伤寒这事儿,想得我脑袋都快炸啦!到处都是问号,就跟那迷宫似的,我都快在里头迷路咯!您快给我好好讲讲伤寒那些事儿呗,不然我这心里啊,就跟有只小猫在里头使劲儿抓一样,挠得我难受得不行,觉都睡不好啦!”
张仲景仙师一听,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那笑容啊,真就跟冬日里的暖阳一模一样,暖乎乎的,让人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仙师慢悠悠地开口说道:“小弟子啊,你要知道,这伤寒里头的学问可深了去啦,就像那无底洞,怎么挖都有新东西。就先说说这先厥,后发热又下利的情况吧。”
“你可能要问了,啥叫厥呢?简单来说,厥就是手脚冰凉,冷得跟刚从冰窟窿里捞出来的冰块儿似的,摸一下能把人手指头冻麻咯!要是有人得了伤寒,刚开始的时候手脚冰凉,过了一阵儿呢,又开始发热,同时还拉肚子。你可得记好咯,一般这种情况下,拉肚子这毛病大概率自己就会停下来。”
“为啥会这样呢?这就得说到身体里的一场‘大战’啦。你把身体想象成一个超级大战场,正气和邪气就像两支对着干的大军,天天在身体里打得不可开交。刚开始的时候,邪气那家伙可嚣张了,气势汹汹地就冲进来了,一下子就把正气打得落花流水,阳气都被赶到旮旯角落里去了,这时候手脚就凉了,这就是厥。”
“但是呢,正气可不是好惹的软脚虾。它在暗地里偷偷积蓄力量,就像个憋足了劲儿的拳手,等养精蓄锐差不多了,就开始反攻啦!这一反攻,身体就发热了。发热其实就是正气和邪气正在激烈交锋呢!这时候正气要是够厉害,把邪气打得屁滚尿流,节节败退,那拉肚子这个跟着邪气捣乱的‘小跟班’,自然也就跟着止住咯。”
“不过呢,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要是过了一阵儿,又看到手脚冰凉了,那可就麻烦咯!这就好比敌人不甘心失败,偷偷摸摸地又卷土重来了。拉肚子这个讨厌的家伙,很可能也会跟着回来捣乱,又开始折腾人啦!”
仙师顿了顿,喝了口水,接着说道:“再跟你讲讲这发热和厥的天数问题。要是有人得了伤寒,一开始发热了六天,结果厥呢,反而持续了九天,而且还拉肚子。一般情况下呀,出现厥又拉肚子这种状况,人就会没什么胃口,看到啥好吃的都提不起兴趣,根本吃不下东西。这就好比一辆没油的车,跑不动啦,身体也没劲儿吃东西咯。”
“可要是这时候,病人突然变得能吃东西了,你就得千万小心咯!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除中’。啥是‘除中’呢?给你打个比方吧,这就好比一个手机,电量都快见底儿了,突然一下子显示满格电,你觉得这正常吗?肯定不正常对吧!这就是虚像。身体也是一样,在极度虚弱的时候,胃气本来都已经弱得不行了,突然能吃能喝,其实不是身体变好了,而是身体在做最后的挣扎,就像快要熄灭的蜡烛,突然闪了一下,变得很亮,但这只是回光返照,很快就彻底熄灭啦。‘除中’就是身体里的那根蜡烛在做最后的挣扎,看似好转,实际上离危险更近了一步。”
“那怎么判断是不是‘除中’呢?这时候啊,就得请出我们的‘秘密武器’——素饼啦!为啥是素饼呢?因为它简单清淡呀,就像个单纯的小娃娃,不会给病人的肠胃造成太大负担。”
“要是给病人吃了素饼之后,没有出现发热的情况,那就好比收到了一个好消息,说明胃气还在呢!胃气这东西可重要啦,就好比身体里的‘粮草’,粮草充足,身体就有底气和邪气斗争。有了充足的粮草,正气这支大军就能吃饱喝足,有力气把邪气打得远远的,病肯定就能好起来咯。”
“不过呢,这事儿还有个‘但是’。有时候吃了素饼之后,会突然一下子发热,然后热又很快就退下去了。这就像一阵狂风,‘呼’地一下就刮过来了,然后又‘嗖’地一下就没影了,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可不是啥好现象哦,这说明身体里的正气和邪气斗争得那叫一个激烈,正气虽然暂时把邪气给逼退了,但是还不够稳定,就像刚搭好的积木,风一吹就可能散架一样。”
“要是过几天再去给病人把脉,发现热还在,那就有盼头啦!咱们可以预测一下,大概率会在第二天的半夜痊愈。为啥这么说呢?你听我给你分析分析啊。一开始发热六日,厥九日,后来又发热三日,把前面的六日加起来,发热总共也是九日,和厥的天数正好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就好比两个人下棋,下了半天,最后打成了平手。在身体里呢,这就意味着正气和邪气达到了一种平衡状态。就像拔河比赛,两边的力量一样大,谁也拉不动谁。在这个平衡点上,身体就有机会恢复正常啦。”
“而半夜这个时间点呢,可神奇着呢!就像比赛的中场休息或者加时赛的转折点。在半夜,身体的各项机能会进入一个相对安静的调整期,就像比赛中场球员们都回到休息室,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战术一样。如果这时候正气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重新部署力量,就有可能彻底打败邪气,让身体恢复健康。所以啊,我们根据发热和厥的天数对比,再结合身体在半夜的这个特殊调整机制,就能大致预测病情会在第二天半夜好转啦。这半夜啊,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时间,很多病情的变化都和它有关呢!”
“要是又过了三天去把脉,发现脉象数,而且热一直都不退。这脉象数啊,就好比身体里有个小马达,转得飞快,都快冒烟儿啦!这说明身体里的热气太多啦,就像一个小火炉,一直在那儿烧个不停,越烧越旺。”
“这种情况下,可就麻烦咯!很可能会发痈脓。啥是痈脓呢?就是身体里长了大脓包,又疼又难受。想象一下,一个好好的房子里,本来安安静静的,结果来了一群调皮捣蛋的家伙,在里头又吵又闹,还把房子搞得乱七八糟,到处都是垃圾。这痈脓就像这些垃圾,是身体里的邪气太盛搞出来的大麻烦。这大脓包不仅疼得人死去活来,还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让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所以啊,当我们发现脉象数,热又一直不退的时候,就得千万小心发痈脓这个大麻烦啦!”
咱们再深入唠唠伤寒里正气和邪气斗争的原理。这身体啊,真就像一个超级大战场,大得无边无际。正气和邪气这两支大军呢,天天在里头掐架,那场面,比好莱坞大片还热闹。
一开始得伤寒的时候,邪气就像一群凶神恶煞的强盗,气势汹汹地就冲进身体里来了。正气呢,就像个没准备好的小保安,被打得措手不及,毫无招架之力。没办法,正气只能先躲起来,找个安全的角落藏着,阳气也被赶到角落里去了,这时候手脚就凉了,这就是厥。你就想象一下,正气被邪气追得到处跑,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样子,是不是特可怜?
但是呢,正气可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主儿。它在角落里偷偷地积蓄力量,就像游戏里的角色偷偷升级一样。它每天都努力地吸收身体里的各种营养,壮大自己的队伍。过了一阵子,正气觉得自己准备得差不多了,就跟士兵们喊:“兄弟们,冲啊!咱们报仇的时候到啦!”于是就开始反攻啦。
这一反攻,身体就发热了。发热其实就是正气和邪气在战场上激烈交锋的表现。你想啊,两支大军打起来了,肯定是战火纷飞,热气腾腾的。如果正气够厉害,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就能把邪气打得屁滚尿流,丢盔弃甲。邪气一败,拉肚子这个跟着捣乱的“小喽啰”也就跟着消失了,身体也就恢复平静啦。
可要是邪气太顽固,就像个打不死的小强,正气一时半会儿搞不定它,那就麻烦咯!就会出现反复的情况,厥又回来了,拉肚子也跟着回来捣乱。这就像两个小朋友打架,一会儿你把我推倒了,一会儿我又把你推倒了,谁也不服谁,打来打去没个完。身体就在这正邪斗争的过程中,一会儿好一会儿坏,让人头疼不已。
再详细说说这个“除中”。在中医里,胃气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就好比家里的顶梁柱,要是顶梁柱不稳,这房子随时都可能塌下来。胃气就是支撑着整个身体正常运转的关键。
当一个人得了伤寒,身体变得很虚弱,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小船,胃气也跟着不足了。正常情况下,人就没什么胃口,不想吃东西。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就像汽车没油了,为了节省能量,就自动降低功率一样。
可要是这时候,病人突然能吃了,这不一定是好事儿。这就好比一个快没电的手机,突然显示满格电,你第一反应肯定是怀疑,对吧?这很可能就是虚像。身体在极度虚弱的时候,胃气本来已经微弱得像风中的蜡烛,随时都可能熄灭。突然能吃,其实是身体在做最后的挣扎,它把仅存的一点能量都调动起来,造成一种能吃的假象。
这就像一个快要熄灭的蜡烛,在熄灭之前,突然闪了一下,变得很亮,但这只是回光返照,很快就彻底熄灭了。“除中”就是身体里的那根蜡烛在做最后的闪烁,看似好转,实际上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危险信号。这时候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以为病要好了,说不定更大的危险就在后面等着呢!
咱们用个现代场景来比喻一下用素饼判断胃气这事儿。这素饼啊,就好比一个小小的“测试员”,专门负责检测身体里的“能量状况”。身体呢,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大机器,这个机器可精密了,各个零件之间配合得严丝合缝。胃气呢,就是这个机器正常运转的能量,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