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8章 到家属院
    "快到了。"郑向党看了看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看了看手腕的手表,离进站还有十分钟。

    "是不是建国要来接咱们?"张大妮帮荞麦整理衣服。

    "嗯,他之前说一早就在站台等。"郑向党有些感动。这一路上,他一直在想战友们的脸庞。快一个月没见,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

    李建国在站台上来回踱步,时不时往进站口张望。他一大早就来了,生怕错过了向党到站时间。

    "建国,你都转悠一个小时了。"王大勇笑着说。

    "这不是怕向党哥他们找不着嘛。"李建国搓着手,今天天气不好站台上有点冷。

    "你看火车来了,是不是这趟!"王大勇眼尖地指着远处。

    一列绿皮火车缓缓驶入站台。李建国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一个月不见向党哥了,也不知道婶子叔叔会不会来。

    车厢里,荞麦帮着张大妮收拾东西。她知道婆婆是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心里难免忐忑。

    "娘,马上就到了。"她轻声安慰。

    张大妮紧了紧怀里的大宝:"你说那些军嫂们也不知道好不好相处?"

    郑向党接过行李,"没事,好相处就处,不好相处就各过各的。"

    火车一进站,李建国就使劲往车窗里张望。人太多了,一时看不真切。

    "向党哥!"他扯着嗓子喊道。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郑向党听见声音,赶紧探头往外看。隔着车窗,他看见李建国穿着笔挺的军装,正朝这边挥手。

    "建国来了!"他高兴地对家人说。这一路上的疲惫仿佛一下子就消散了。

    "快快快。"李建国在下面急得直跺脚。他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帮忙拿行李。

    车厢里的人开始往外挤。郑向党护着荞麦和张大妮慢慢往外移动。张大妮抱着大宝,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

    "慢点慢点。"郑大年护着老伴,生怕她摔着。

    终于下了火车,李建国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说着就要去接行李。看见郑向党一家平安到达,他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慢点慢点。"郑向党拉住他。虽然已经是大小伙子了,李建国还是像以前一样风风火火的。

    李建国这才想起来要先见礼,立马挺直腰杆,朝郑大年和张大妮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叔叔婶子,欢迎你们来军区!"

    那一刻,张大妮心里的不安全都烟消云散了。有这样一群把自己当亲人的战友,在这军区,他们一定能相处的不错。

    "好好好,"张大妮笑着说,"建国啊,几天不见,更精神了。"

    "那是,有了媳妇管着,能不精神吗?"旁边有人打趣。原来是王大勇也来接站了。

    李建国红着脸:"婶子,我来拿东西。这孩子我抱着。"

    "你拿包就行,"张大妮护着大宝不撒手,"孩子我抱着。"

    "大宝,叫建国叔叔。"李建国蹲下逗它。

    大宝睁着圆溜溜的眼睛打量他,却把小脸往张大妮怀里藏。

    "害羞呢。"张大妮笑道,"几天不见了,又有些认生了。"

    "荞麦嫂子,"李建国又说,"院子都收拾好了。江月把被褥都晒过,晚上直接睡就行。"

    "谢谢你们了。"荞麦感动地说。

    "这算啥,"李建国笑道"外面停了车,咱们赶紧回去。"

    出了站台,果然看见一辆军用皮卡。李建国和王大勇麻利地把行李往车上搬,又扶着张大妮他们上车。

    路上,李建国一直在说部队的事:"向党的房子,就在家属院最好的位置。"

    "是吗?"张大妮高兴地问。

    "那可不,"王大勇接话,"前院后院都有空地,婶子想种啥种啥。"

    "太好了。"张大妮笑得合不拢嘴。

    "这院子真不错。"张大妮打量着新家,眼里满是欢喜。青砖大瓦,前后都有院子,窗明几净的。

    江月早就等在院子里了,一见面就拉着荞麦的手:"我天天盼着你来呢!你看房子收拾得还行吗?"

    "真的不知道该说啥了,你们想到太周到了,"荞麦感动地说,"辛苦你们把屋里收拾得这么干净。我都不知道咋感谢你们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应该的,"江月笑着说,"我把厨房也收拾好了。你看,锅碗瓢盆都刷得锃亮,柜子也擦干净了。"

    张大妮进了厨房看了看,连连点头:"收拾得真好,比我家还齐整。"

    "婶子您太客气了。"江月不好意思地说。

    李建国神秘地拉着荞麦:"嫂子,你去后院看看。我们给你们准备了个惊喜。"

    荞麦走到后院,眼前一亮。一个小菜园映入眼帘,土都翻得松松的,还搭了几个架子。

    "这是江月想的主意,"李建国说,"知道婶子爱种菜,特意给收拾出来的。"

    "可不是,"江月说,"婶子您看,这边可以种些豆角黄瓜,那边适合种点青菜。"

    张大妮摸着新翻的泥土,眼圈都红了:"你们这些孩子,想得真周到。"

    "这算什么,"王大勇说,

    正说着,郑向党从食堂打了饭回来。一大桌子菜,有红烧肉、清炒白菜、一条红烧鲤鱼,还有一锅鸡汤。

    "来,爹娘快坐。"郑向党招呼道,"尝尝咱们食堂的手艺。"

    "这鱼可真大。"张大妮惊叹。

    “味道也很好吃呢,婶子你快尝尝。”李建国用公筷给张大妮夹了一筷子鱼肉。

    江月忙着给大家盛汤:"婶子,您尝尝这鸡汤,炖得可香了。"

    吃着饭,张大妮突然想起什么:"哎呀,差点忘了。"她起身去翻行李箱,"给你们带了些东西。"

    "使不得使不得。"江月忙拦着。

    "该给的,你们别嫌弃,"张大妮执意要拿,"这是家里的风干兔子,还有山核桃。你们平时那么照顾向党,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江月推辞不过,只好收下:"您太客气了。"

    "这才到家,您就惦记着给我们东西。"李建国也有些不好意思。

    "你们是向党的好兄弟,咱们都一家人,给自家人东西客气啥,"张大妮塞给他一只风干兔子,"这兔子可香了,你们以后下酒正好。"

    王大勇也分到一只兔子和一袋山核桃。张大妮叮嘱道:"回去尝尝,这可是我的拿手活。"

    饭后,李建国他们要走,张大妮还想给他们再拿点东西。

    "真不用了婶子,"江月拉着她的手,"您和叔叔刚到,好好休息。"

    "就是,"李建国说,"明天我再来看您。"

    送走了他们,荞麦和郑向党开始收拾屋子。张大妮虽然累了一天,还是坚持要帮忙。

    "娘,您歇着吧。"荞麦心疼地说。

    "我不累,"张大妮边整理床铺边说,"看着这新家,我浑身都有劲。"

    夜深了,院子里终于安静下来。张大妮躺在床上,感慨地对郑大年说:"咱们的向党有出息,分了这么好的房子。"

    "可不是,"郑大年笑道,"还有这么多好兄弟。这些孩子,一个个都跟亲儿子似的。"

    "你看建国和江月,多有心啊。"张大妮还在回味,"连菜园子都给咱收拾好了。"

    "是啊,"郑大年点点头,"这地方比咱老家还强。向党有这些兄弟,咱也就放心了。"

    隔壁房间,荞麦躺在床上,听着院子里的虫鸣,心里满是踏实。难得的安静时刻,让她觉得一路的疲惫都消散了。郑向党从背后搂住她:"想什么呢?"

    "想着这就是咱们的家了。"荞麦轻声说。窗外的月光透过纱帘洒进来,给屋子镀上一层温柔的银辉。

    "嗯,是咱们的家。"郑向党亲了亲她的耳朵,"有你在的地方才是家。"

    "你又贫嘴。"荞麦红着脸把他推开,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我说的是实话。"郑向党把她搂得更紧,声音低沉而温柔,"以后每天都能看见你,多好。"

    荞麦转过身,把脸贴在他胸口,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声。这个男人,总是能用最朴实的话语打动她的心。

    "咱们家这院子大,"她轻声说,"菜地建国和江月弄好了,等过段时间后院再养几只鸡。"

    "行,都听你的。"郑向党摸着她的长发,"等过些日子,我让人给前院搭个棚子,做一个圆桌还有几个凳子,你可以在下面喝茶,看书。大宝可以在那写作业。"

    两人絮絮地说着未来的打算,直到困意渐浓。这个夜晚静谧而温暖,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

    喜欢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