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81章 一家人分工行动,张大妮带来的情报
    清晨,阳光洒进院子。荞麦正帮郑向党整理军装,手指细心地抚平每一道褶皱。休养了这么久,他终于可以重返工作岗位了。

    "别忘了带药,"荞麦把药瓶塞进他口袋,"虽然伤好了,但还是要注意。"

    "知道了,"郑向党笑着捏捏她的脸,"有你这个小医生在,我哪敢不听话。"

    "谁是小医生了,"荞麦白他一眼,又帮他整理领口,"早点回来,别太拼命。"

    "放心,"郑向党温柔地摸摸她的头,"现在我可是要照顾一大家子呢。"

    送走郑向党,郑大年就坐不住了。他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看着那片空地,眼睛越来越亮。

    "老头子,你又打什么主意呢?"张大妮一边喂鸡一边问。

    "这么好的地,不种点菜多可惜。"郑大年摩拳擦掌,"你看这土质多好,又是阳光充足的位置。"

    "就知道你闲不住,"张大妮笑道,"那你想种啥?"

    "咱们从老家带来的菜籽都用上,"郑大年兴致勃勃地说,"白菜、萝卜、茄子、青椒,一样不落。再给闺女留块地,让她种点花。怕冷的菜我用编得草垫子盖上,长大快。"

    "那你快干活吧,"张大妮递给他铁锹,"我去给你烧水,一会儿你渴了好喝。"

    郑大年干劲十足,挥着铁锹就开始翻地。他从东头干到西头,把整片空地都翻了个遍。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却丝毫不影响他的热情。

    大宝在旁边看得新奇,也学着爷爷的样子用小手刨土。一会儿刨这里,一会儿刨那里,把自己弄得满身是土。

    "好好好,"郑大年看着孙子笑道,"你也来帮爷爷的忙。"

    "爷爷,这是什么菜啊?"大宝指着郑大年手里的种子问。

    "这是白菜籽,"郑大年蹲下身子耐心解释,"种下去,过段时间就能长出大白菜来。"

    "真的吗?"大宝睁大眼睛。

    "当然是真的,"郑大年笑着说,"到时候咱们天天都能吃新鲜的大白菜。"

    正说着,荞麦端着水出来了。看见院子里忙碌的爷孙俩,她心里暖暖的。

    "爹,歇会儿喝口水。"荞麦递过水杯。

    郑大年一口气喝了半杯:"闺女,你看挨着墙这块地怎么样?我特意给你留的,你想种什么花都成。"

    荞麦看着那片精心翻好的土地,心里满是感动。这一大片地,郑大年没少费力气。

    "爹,您太辛苦了。"荞麦心疼地说。

    "有啥辛苦的,"郑大年摆摆手,"我在老家天天干活,这点活算什么。再说了,种点菜,你们天天能吃新鲜的。你看这土多好,保准种什么长什么。"

    "爷爷,我帮你浇水!"大宝举着小水壶喊。

    "好好好,"郑大年笑着说,"我孙子真能干。"

    荞麦看着院子里热火朝天的景象,突然想起什么:"爹,咱们要不要铺条石子路?不用很宽,就从大门到屋门这一段。这样下雨天走路也方便。"

    "这主意好!"郑大年眼睛一亮,一拍大腿,"我这就带大宝去捡石头。后山多的是合适的石头。"

    "我跟你们一起去。"荞麦说。

    "不用不用,"郑大年连忙摆手,"你在家歇着,我和大宝去就行。"

    "对啊,"张大妮也说,"你就在家好好休息,让你爹带着大宝去玩玩。"

    于是,爷孙俩手牵手出发了。大宝走在前面,兴奋地东张西望,像个小侦察兵。郑大年则时不时指点他:"看,那边有块圆溜溜的石头,正合适。"

    大宝还真有眼力劲,专门挑选大小适中的石头。他虽然搬不动,但总能发现好石头。郑大年就跟在后面,把孙子找到的石头一块块搬回来。

    "爷爷,你看这个行不行?"大宝指着一块扁平的石头。

    "好眼力!"郑大年夸奖道,"这块正好。"

    就这样,爷孙俩配合默契。大宝负责找,郑大年负责搬。他们爷俩跑了一趟又一趟,很快院子里就堆起了一座小石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郑大年先把石头分类,大小相近的放在一起。然后开始铺路,把石头一块块摆好,用小石子填缝。他干活很认真,每块石头都要反复调整,直到铺得平整。

    "爹,中午了,"荞麦端着饭菜出来,"先吃饭吧。"

    "等会儿,"郑大年擦擦汗,"就剩这一小段了。"

    等他铺完最后一块石头,已经是下午了。一条整洁的石子路从大门一直延伸到屋门,看着就舒服。

    "爹,太谢谢您了。"荞麦看着石子路,心里满是感动。

    "说啥谢不谢的,"郑大年笑呵呵地说,"你是我闺女,这是应该的。再说了,这不是为了咱们全家方便吗。"

    张大妮在一旁笑道:"你看你爹,干起活来就停不下来。"

    "那是,"郑大年得意地说,"要不是天黑了,我还想给后院也铺一条呢。"

    "那明天再说,"张大妮赶紧拦住他,"你今天干了一天了,该歇歇了。"

    晚上,郑向党回来,看见院子里的变化,惊喜地说:"这是谁的手笔?"

    "爹一个人干的,"荞麦说,"他还带着大宝去捡石头呢。"

    郑向党看着整洁的院子,心里说不出的温暖。有这样一个家,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生活变得更好,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夜深了,月光洒在新铺的石子路上,泛着淡淡的光。院子里种下的菜籽正在土里悄悄发芽。这个家,因为每个人的努力而变得越来越温馨。

    "闺女,来。"吃完饭张大妮拉着荞麦坐到炕边,"娘这几天都摸清楚了,给你分析分析。"

    她喝了口水,娓娓道来:"咱们先说说隔壁营长家的王凤娇。这个人心直口快,为人厚道。她家男人官儿也不小,可人家从来不摆架子。前两天我去串门,她还特意给我煮了茶喝。你跟她处个朋友没错。"

    荞麦点头表示同意。她对王凤娇的印象也很好。

    "再说说团长媳妇吧。"张大妮压低声音,"人是长得漂亮,就是骄傲了点。不过人家也有骄傲的本钱,丈夫是团长,自己还是大学生。你见了礼貌打个招呼就行,别太热络也别太冷淡。"

    "住东头那个丁兰英,你可得防着点。"张大妮皱着眉头说,"这人嘴上一套背后一套。我看她老跟人嚼舌根,说这家长那家短的。你离她远点,别给她说你的机会。"

    荞麦笑着说:"娘,您这观察得真仔细。"

    "那可不。"张大妮得意地说,"我这是为了你好。再说说于红丽和叶美静,这俩是一对活宝。一个人前人后两个样,一个专门挑拨是非。你呀,见了她们客气点就行,别掏心掏肺的。"

    "还有李排长家的媳妇,人是实在,就是嘴快。你跟她说话得过过脑子,别啥都往外倒。"

    "周营长家的媳妇不错,人爽快,有啥说啥。就是有时候说话不过脑子,容易得罪人。不过这种人好相处,你多包容着点就行。"

    张大妮一口气说了好几个,又喝了口水继续道:"你看娘说的对不对?这些天你也观察观察了。"

    荞麦感动地点头:"娘说得都对。您这几天没少用心。"

    "那是。"张大妮拍拍她的手,"你是我儿媳妇,我不为你操心为谁操心?军属院里这些关系可不比老家,处不好容易伤和气。"

    "以后你就按娘说的来。跟该处的处,该远的远着点。别人请你吃饭你就去,但自己请客得挑人请。这些都是过日子的门道。"

    荞麦听着心里暖暖的。张大妮虽然没文化,但这份心意让她感动不已。

    "还有啊。"张大妮想起什么似的说,"你要是不知道怎么处理,就来问娘。娘虽然是乡下人,但这看人的本事还是有的。"

    "嗯。"荞麦靠在张大妮肩上,"有您真好。"

    张大妮欣慰地摸摸她的头:"傻闺女,跟娘还这么客气。"

    她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还有个事儿得提醒你。这军属院里啊,不光要处好关系,还得守规矩。别人家里的事少打听,听见了也别往外传。这样才能在这里站得住脚。"

    "我记住了。"荞麦认真地说。

    张大妮满意地点点头。她这个儿媳妇聪明,说一遍就记在心里了。看来她这些天的观察没白费,总算帮上了闺女的忙。

    喜欢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请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