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潇虽小,却是个重感情的好孩子。他对师父和师兄的依赖不比对姐姐的少。
他也知道师父和师兄此一去是危机四伏,自己小帮不上忙,但也要为师父他们做点什么。
沐潇求姐姐带他上城外的凤栖山。他要上大昭寺为师父和师兄各求一枚平安符。
沐瑶好笑的看着弟弟,说:“潇潇,你今年都六岁了,还信这个。平安符不过是让人心安的东西,想平安不能靠天靠地,得靠自己。”
可沐潇固执的很,他拉着姐姐的手,坚定的说:“师父和师兄带着我为他们求的平安符,遇到危险和困难疲惫时,就会想起还有我在后面等着他们,为他们加油打气。他们就会信心满满,所向披靡的!”
沐潇说的很认真,眼睛里好像闪烁着无尽的星光。
沐瑶被弟弟感染,她也坚信弟弟的诚心定能带给南宫凌他们希望和力量。
冬天的凤栖山有点冷清,上大昭寺这一路,没碰到一个香客。可上山的路却打扫的干干净净,积雪都被堆到了山路两旁。
大昭寺的和尚都这么干净能干的吗?沐瑶是第一次上凤栖山,就是前世她也从不烧香拜佛。
沐瑶认为靠山山倒,靠神神跑。只有靠自己才是人间正道。
今天要不是弟弟央求,她恐怕一辈子都不会登上凤栖山。
跟沐瑶姐弟同行的只有北四和沐一。不是说四人都身手不凡,主要是沐瑶保命的东西多,即使一个人也能平安无事。可北四不放心他家姑娘。
在去大夏前,沐瑶还得做一些准备,而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的爹爹和娘亲。
前大夏太子南宫羽豢养的死士,能进入风云镇刺杀南宫凌。谁又能保证,不会再有人打上自己的主意,掣肘南宫凌呢?而自己的软肋就是家人。
所以沐瑶打发了沐五和沐八回小南村和剩余的十多个暗卫共同保护她的家人。
永平帝也知道小南村对于沐瑶的意义,决不能让她有后顾之忧。所以又从上京城的外城抽调两千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赶往小南村。
这支人马依然由左将军邓拓统领,但只负责小南村的安全。重点当然是沐家了。
沐瑶的那几个数字暗卫中沐七脑瓜转的最快,对生意也颇感兴趣。而沐三虽然沉默寡言,存在感极低,轻功却是兄弟几人中最好的。他的特长就是打探消息。
沐瑶让这两人先行进入大夏,先摸清那边的情况。为她在大夏建作坊做准备。
总不能事事都靠康顺帝,自己又不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而沐四和沐六现在还在外面给沐瑶办事没有回来。沐瑶打算等西陵各地的作坊都正式运转后,让他俩再去大夏找自己。
上山这一路北四和沐一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时刻注意着周围的动静。可路上别说是人影,就是兔子都没遇到一只。
只有无数的鸟儿盘旋在沐瑶的上空,好像欢迎她来到一样。
沐瑶一行刚到大昭寺前,就见从大开的山门里,走出一个手持佛珠,高宣佛号的老和尚,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和尚。
和尚对着沐瑶说道:“女施主里面请,方丈已经等候施主多时了。”
沐潇很奇怪,看着姐姐问道:“姐姐,方丈大师怎么知道我们要来呢?大师还会卜卦吗?”
受师父端木擎的影响,沐潇虽然没特意学过占卜算卦,但对此道也略知一二。要不是师父说他将来是要上战场,主要靠的是武力和谋算。沐潇都想学习卦术了。
沐瑶心里也疑惑,自己是临时起意来此的,老和尚怎么会知道的。
不管他,进去问问不就知道了嘛。
再说上得山来,见到了这么多的鸟儿,心里说不出的舒服。也不枉陪弟弟来一遭。
给沐瑶他们带路的知客僧慧通是方丈圆真大师的师侄。
圆真方丈佛法精深,却不知为何从不收徒。他把毕生所学所悟皆传授给了师弟圆妙和圆方的几个高徒。
慧字辈的师兄弟几人对老方丈特别恭敬,对他像对待自己的师父一样。
知客僧一早就被方丈师伯告知,今天会有个女施主来大昭寺,让他出去迎一下,直接请到他的禅房来。
慧通不解师伯之意,还是照做了。可这大冷的天,野兽都懒得出来,还会有香客上山吗?
慧通等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听到脚步声,把沐瑶请进了方丈的禅房。
沐瑶见到的方丈,没有像传闻中那样,红光满面,须发皆白,两眼熠熠生辉。宽大的僧袍都遮不住健硕身躯的那种。
这是个枯瘦如柴,脸色苍白,像是一阵风就能吹倒的老和尚。
老和尚额头的皱纹像是一道道沟壑,述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尚的两只眼睛也略显混浊,开口说话时那满口牙倒和他的老态不搭。
方丈见到沐瑶表情很激动,可他却没有站起身来,依旧坐在蒲团上。
“女施主,贫僧已经等了你好多年了,终于在圆寂前见到了你。可以完成故人所托了,”方丈说完费力的从脖子上取下一串佛珠,递给了沐瑶。
沐潇看了看姐姐,又看了看方丈,纳闷不已。是谁要送给姐姐佛珠啊?姐姐又不信佛。
沐潇心里没来由的不高兴。他虽小也知道,有些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主母,晚年赎罪在自家设佛堂,诵经时就会捻佛珠的。
姐姐又没作恶,不需要诵经忏悔。他也不要姐姐出家当姑子。
沐潇忙拦在姐姐身前,对方丈满含敌意。
沐瑶没有觉得方丈的行为有什么不妥,而且那串佛珠看上去就是普通的佛珠。可弟弟咋这么紧张自己呢?
沐潇的举动不要说方丈惊讶,就是一旁站着的知客僧慧通,还有沐瑶后面的北四和沐一都非常的不解。
慧通见此皱着眉头为师伯鸣不平:“小施主,我师伯幼时悟道,至今已有七十余载。我大昭寺虽不敢说在参禅悟道上,虽说不能凌驾于众寺之上,可也接待过不少慕名来的僧人。皆称听我师伯讲解佛法,受益匪浅。
就是来此的香客,我寺中僧人也是以礼相待,从未索取过香火钱。我寺中僧人自己开荒种地,不说自给自足,也从未奢望过让香客来供养我等僧众。
今日小施主为何如此对待我师伯?难道我寺中僧众做了什么欺师灭祖,为世人所不容的事情了吗?”
喜欢小农女捡个皇子当夫婿请大家收藏:小农女捡个皇子当夫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小农女捡个皇子当夫婿请大家收藏:小农女捡个皇子当夫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