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78章 顾安发誓:绝不再脑抽!
    “约书亚,在政治的操纵下,lgbtq+、变性文化正在渗透美国校园。”

    阿尔弗雷德看着顾安:

    “当前在青少年中,约208的人自认为是lgbtq+人群。”

    在“自认为”三个字上,他刻意咬字咬得非常清晰。

    顾安抿了抿嘴,挪了挪屁股,下意识地避开了阿尔弗雷德的目光。

    -

    阿尔弗雷德挑眉,看着顾安,继续输出:

    “在全美高中生中,约 10 自认为同性恋或双性恋,约 2 自认为跨性别,另有 3 表示性别认同不确定。”

    他再次强调了“自认为”三个字。

    顾安:“……”

    -

    “够了够了,阿尔,我已经很清醒了!”

    顾安举起手,做投降姿势,求饶道。

    阿尔弗雷德只是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

    一番略显刻意的插科打诨后,

    顾安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是,就没有其他人站出来反对这么搞的吗?总该有明白人吧?”

    阿尔弗雷德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嗤:

    “奥巴马先生为政坛开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先河。”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的嘲讽:

    “很多人第一次惊讶地发现,原来只要公开支持lgbtq+,就能如此轻松地获得资金募捐。”

    这里特指好莱坞那场创纪录的筹款。

    lgbtq+群体在艺术、娱乐领域本就活跃,且平均学历确实不低,构成了重要的资源池。

    -

    “然后,”

    他接着说道:

    “大家还惊喜地发现,打lgbtq+身份牌,简直是一个绝佳的拉票手段。”

    顾安脸上浮现出困惑。

    -

    顾安不知道的是,美国政治极度热衷于一个东西,叫身份政治。

    身份政治,上世纪50-60年代在欧美兴起。

    根据种族、性别、宗教、民族…之类的属性区分人们的社会身份。

    由此动员具有共同社会身份的人参与政治运动,以此来为自身争取权益。

    -

    如果说,传统的阶级划分是对社会进行横向切割。

    那么,身份政治就是对社会进行纵向切割。

    阶级对立, 尤其是上层阶级与底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尖锐且难以调和的。

    试图争取占据人口多数的底层阶级支持,往往会丧失上层阶级的青睐和支持。

    -

    但打身份牌就巧妙多了,风险也小得多。

    更妙的是,身份牌还可以一次多打几张。

    a身份,你不认可?

    没事,我还大力支持b身份、c身份。

    总有一款,能套上你,让你为我投票。

    -

    “哈…这么弄,不就是在变相地分化社会吗?”

    顾安真心觉得,这种操作…属实是相当魔幻了。

    对此,阿尔弗雷德却只是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哂,眼神深邃难辨。

    -

    似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

    他语调恢复了之前的平淡, 言简意赅地总结:

    “总之,精英布局、政客投机、商业狂欢……再加上民众包容,lgbtq+运动自然就如火如荼地铺开了。”

    他忽然停顿了一下:

    “哦…那些反对的浪潮,其引发的争议和讨论, 也无形中变相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顾安:……相当窒息了。

    -

    虽然如此,他还是不赞同地摇头:

    “涉及引导甚至操纵未成年,这绝对已经过界了。”

    “无论初衷如何,他们不应该那么包容的。”

    -

    阿尔弗雷德目光平静地看过来:

    “不包容? 恐怕不行。”

    “普通人可不想承受因反对lgbtq+而产生的道德愧疚感。”

    顾安:“……?”

    阿尔弗雷德:“道德绑架,知道吧?”

    顾安:“……知道。”

    阿尔弗雷德:“就是你以为的那样。”

    顾安:“……”

    -

    人最擅长的,就是说服自己。

    说服自己是善良的,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为了争夺资源,

    人可以对他人横刀相向。

    群体可以无情地剥削另一个群体。

    国家可以残忍地发动战争。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但凡有一丝良知的人,内心深处难免会产生罪恶感。

    这时候, 就需要一个能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

    -

    理由是否充分、逻辑是否严密,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必须存在。

    具体操作起来, 很简单。

    第一步,创建一个标准。

    第二步,给标准下定义。

    符合的,就是正义、善良。

    不符合的,就是邪恶、恶毒。

    最后一步,

    判断自己符合标准,因此自己是善良的。

    判断敌人不符合标准,因此敌人是邪恶的。

    就是如此简单,微笑jpg

    -

    将这套机制落实在当代欧美国家,核心标准就是宗教教义,特别是基督教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让更多人接受这个标准,基督教义被解读为普世的价值观。

    (需要不同,解读不同,版本就不同,教派也就不同。)

    借此,欧美国家拿着这套标准去批判某个国家不文明、不民主、不自由。

    然后,它们秉持正义、善良去打击不文明、不民主、不自由,

    去帮助这些国家变得文明、民主、自由。

    由于国家实力的碾压性优势, 其他国家也无法有效反驳这套标准。

    久而久之, 欧美国家更是由此,产生了根深蒂固的优越感。

    -

    lgbtq+平权运动,毫无疑问,已经被塑造成符合普世价值观的典范。

    毕竟,他们争取的是合法、合理的公平待遇,而不是特权。

    因此否定lgbtq+平权运动,变相成了否定民主、自由、文明本身。

    特别在美国国力逐渐脆弱的时候,固守道德制高点,死要面子就更重要了。

    因此,绝大多数美国人民对lgbtq+平权运动秉持的,就是沉默态度。

    -

    顾安:很难评,真的很难评,各方面的很难评。

    不过……

    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看向阿尔弗雷德:

    “阿尔,不是说家丑不可外扬吗?”

    顾安有点不明白,为什么阿尔弗雷德能够如此坦然地批判自己国家的阴暗面。

    没记错的,作为他讲诉的对象,自己是中国人,不是美国人来着。

    -

    对此,阿尔弗雷德却只是轻轻一笑:

    “约书亚,我们要成为的,是规则的制定者、掌控者。”

    “如果连这些规则是如何被制定、被利用、被扭曲的都不明白,”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最终只会成为一个轻易被道德绑架的弱者,一个茫然无知被时代浪潮裹挟的愚民。”

    阿尔弗雷德的话,直听得顾安脑子嗡嗡的。

    -

    “行了,”

    见状,阿尔弗雷德扯了扯嘴角, 转移话题道:

    “说这么多,就是希望你不要被迷惑了。”

    他顿了顿,身体放松地靠向椅背,好整以暇地看着顾安,语调恢复了惯有的慢悠悠:

    “毕竟,我可真不想, 某天突然又听你兴冲冲地跑过来和我说:

    ‘阿尔,我想成为一个女孩,你觉得酷不酷?’”

    顾安:“……?!”

    -

    看着顾安那副如同被雷劈中的表情,

    阿尔弗雷德再也忍不住, “噗嗤哈哈” 放声大笑起来。

    “……”

    顾安就那么目光幽怨地看着他。

    同时,不禁在心里咬牙切齿地发誓:

    他再也不会那么脑抽了!绝对!

    -

    一番“折腾”后,两人总算都躺进了被窝里。

    黑暗里,听着顾安清浅的呼吸声,阿尔弗雷德睁开了眼。

    他扭头看向顾安所在的方位。

    不知过了多久,似有淡淡的叹息声,飘荡而出。

    喜欢东方美人在美国请大家收藏:()东方美人在美国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