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70章 杨延昭闲不住
    赫连嗣华现在已经坚定了自己的内心,他要走下去,他要坐上那高高在上的王座,他要改变现在的一切,这一切虽然是不是他的,但当赫连景松要逼死他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哪怕最后这条路他走不通,他也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既然决定了,就要坚定的走下去。

    他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人,虽然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但是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他已经是退伍可退了,不管是当面的大明军,还是他本后的霍拓国,他都要勇敢的去面对,他现在走出去的每一步,都决定了他的未来,决定了赫连家的未来。

    赫连嗣华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整整坐了一夜的时间,他在思虑这自己的未来,思虑这未来的路到底要怎么走,才能走的顺利一些,这是赌上身家性命一次反抗。

    直到天明时分,赫连嗣华才回到房间缓缓睡去,而就在他刚刚睡下的时候,远在长安城的皇宫大殿,李朝宗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朝臣,最近一段时间大明可以说是喜事连连,倭国被彻底征服了,他们的天皇也要被押送回来了,西征军在霍拓国也是连战连捷,这段时间的大明,可以说是被喜悦的氛围包围着,就连朝堂上的氛围都轻松了许多。

    “浦爱卿,前线的粮草供应是否能供应的上?”李朝宗虽然起了个大早,但是因为心情好,反而让他显得神清气爽。

    “回陛下的话。”浦兴贤站了起来:“前线物资补给充足,小将军带着人开始押运粮草了,本来小将军是准备西出临山关的,结果被王爷给抓回来了。”

    “充足就好。”李朝宗点了点头:“竟择那小家伙,永远都是闲不住的主,好在有朝歌看着。”

    “前线真是好消息频传啊!”李朝宗笑着说道:“秋爱卿,倭国的那个天皇还有多久能到长安城?”

    “明天差不多就能在港口登陆。”秋玉书站了起来:“差不多三天后就能抵达长安,陛下要亲自去看看吗?”

    “我就不去了。”李朝宗摆了摆手:“诸位爱卿,可还记得当初倭国的使者来大明的时候,说那一嘴让人听不懂的倭国话,还是我家竟择来解的燃眉之急。”

    “陛下,前线军报。”就在这时,大殿外的小太监躬着身子走了进来:“传令兵就在殿外候着。”

    “让他进来吧!”李朝宗点了点头。

    片刻功夫,一名战兵被带了进来,这战兵穿着路朝歌亲军的盔甲,路朝歌的亲军盔甲有个特别明显的标记,在肩甲的位置上,有一个‘路’字的标牌,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但是最大的作用还是分辨他的身份。

    “启禀陛下。”传令兵躬身行礼:“少将军送来的军报。”

    曲灿伊走下御阶,将信送到了李朝宗的面前。

    “这是你们少将军写的?”李朝宗接过信看了一眼。

    “是,少将军让您一定要亲自打开。”传令兵说道。

    “这是有什么重要的秘密?”李朝宗皱了皱眉头,路朝歌写的信大部分都是军队的动向之类的,并不是什么秘密,能让他一定要亲自打开的,肯定是有不能让别人知道的秘密,这一般都会涉及到国家大事。

    李朝宗拆开信,路朝歌的字依旧是那么丑,只不过这封信李朝宗看的差点没把信撕了。

    只见信上写着:

    李朝宗你个王八蛋,老子在前线坐镇指挥几十万大军,你他娘的扣老子工钱,一扣就是六个月的,你还要不要点脸,大明立国一年有余,老子从你这一文钱都没拿到,你还有没有良心了,老子的银子啊!十好几万两啊!那都是老子的血汗钱啊!你赶紧还给我,要不然老子就领兵造反,现在就造反,我先打凉州再打雍州,把当年老子走过的路再走一遍,你还我血汗钱,不还钱你就给我等着吧!我回去之后我就坐在皇宫外面闹,闹到你还我血汗钱为止。

    这是开篇的第一段话,完全没有对李朝宗的尊重,全是对他失去血汗钱的心酸,就这讨要血汗钱的架势,知道的是因为他的俸禄被扣了两年,不知道的还以为李朝宗和他有多大的仇怨呢!

    “这个王八蛋。”李朝宗将信直接拍在了桌子上:“老子担心他前线粮食够不够吃,他写信骂老子。”

    李朝宗可不是什么文雅人,和路朝歌认识这么多年,两人脾气秉性其实很多地方都有相同之处,尤其是在骂娘这方面,他可不是什么特别文明的人。

    下面这般文武大臣一听就明白了,这信肯定没写什么好话,要不然李朝宗也不能骂娘,眼前这位天子平时还是挺文雅的,但是那也是平时,真骂起娘来也相当难听。

    “陛下,后面还有。”传令兵提醒道:“少将军说了,第一张纸您看看就行,后面那张才是最重要的,那上面写的是军报,需要您仔细看。”

    “都是被这个王八蛋气的。”李朝宗重新拿起信件,将路朝歌骂他的那一段话扔在了案几上,看起了第二张军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真是下了血本了。”李朝宗看了片刻:“六十万大军集结在王都,这是要和我大明决一死战啊!”

    “六十万?”杨延昭猛的站了起来:“陛下,臣以为以前线兵力,并不能一战击溃敌军,所以臣请命去霍拓国,协助牧云之将军打退敌军。”

    杨延昭就是想去前线了,他已经很久没领兵上阵了,他觉得自己都快没用了,这不是他喜欢的生活,禁军大将军说的好听,不过就是个在长安城窝着吃闲饭的罢了。

    “陛下,如今我大明在霍拓国方向林林总总投入的军队差不多有四十万,可相比于霍拓国的六十万,我们确实不占据优势。”杨嗣业也站了起来:“这一战是国战,也是灭国之战,臣以为还是要给霍拓国方向增兵,这一战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几十万战兵若是损失在霍拓国战场,这对于我大明的打击不是一星半点。”

    “杨将军说的有道理。”李朝宗点了点头:“可是,据我所知这赫连景松和赫连嗣华关系并不怎么样,而且赫连嗣华还想着依托大明造他大哥的反,想来赫连景松不会将所有军队都交给赫连嗣华统领。”

    “陛下,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的道理,想来他们都应该明白的。”恭叔进站起身,如今的恭叔进已经算是融入到了大明的官员体系当中,虽然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但是他也努力做好自己现在要做的事,这样才能给恭叔家谋一个未来。

    “若是,他们二人先联合起来与大明决战,这对于我们大明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恭叔进说道:“我大明战兵向来能征惯战,但是据臣所知,这霍拓国人同样好勇斗狠,尤其是在战场上,他们更是嗜血如命,若是想保证这场关乎国运之战能够取胜,臣以为还是要增派援军,以防止他们兄弟二人联合到一起。”

    “也不是每个人都懂这个道理的。”李朝宗笑了笑,他就见过很多不懂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道理的人,最后闹的国破家亡的,谁知道这兄弟二人到底能不能明白这个道理:“其实,很多时候,人在面对自身利益的时候,是会忘记国家利益的,这就是人贪婪的本性。”

    “陛下,还是小心为妙。”杨嗣业说道:“不管他们兄弟能不能懂这个道理,增兵对于如今的霍拓国战事来说,对我们是有利的。”

    “嗯!”李朝宗点了点头,增兵的事并不难,大明的国力也能跟得上:“林爱卿,若是我大明向霍拓国增兵,粮草供给能不能跟的上?”

    “请陛下放心。”林哲言站了起来:“凉州所囤粮草足够百万大军三年用度,九大粮仓各个满仓,若是物资供给出现问题,臣愿承担一切责任。”

    林哲言,大明的大管家,对于粮草物资亦或者金银细软,只要他敢说足够用,你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用,这么多年他林哲言从来没去过战兵用度。

    “好,既然够用,那就增兵。”李朝宗想了想:“这一仗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大明国运,也关系到了几十万战兵的生死存亡,绝对不容有失。”

    李朝宗的眼睛扫过武将队伍,此时在长安城的将军其实并不多,郑洞国和唐虎臣已经去了南疆和东疆,杨嗣业的年纪有些大了,不太适合领兵长途奔袭,杨延昭独自领兵李朝宗根本就不放心,他确实很能打不假,但是得有个人给他出主意,以前是白小白,再后来在禁军是夏侯闻叔,现在可没有人能给他出主意了。

    “陛下,我行啊!”杨延昭依旧在主动自荐:“我能领兵,您随便给我分配一个能出主意的人,我就能领兵打胜仗,而且我保证冲锋在前绝不后退。”

    李朝宗绝对相信,就这小子上了战场绝对是那个冲的最猛,杀的最凶的主,但是这不是一个主帅该做的事,主帅要做的是统领全军,而不是带头冲锋。

    “陛下,臣倒是有一人推荐。”周俊彦不懂领兵打仗,但是也知道领兵要选合适的人选才行。

    “周爱卿,你推荐谁?”李朝宗问道。

    “夏侯大将军。”周俊彦赶紧说道:“夏侯大将军此时还在府上休息,前些日子他来吏部递了回北疆的折子,北疆那边暂时也没什么事,草原上的那帮人现在乱成了一锅粥,短时间内不会给大明北疆造成危害,不如就让夏侯大将军领兵去支援牧云之大将军,您看如何?”

    “怎么把他给忘了。”李朝宗的手轻轻的拍在案几上:“来人,请夏侯大将军过来。”

    “陛下,我也想去。”杨延昭又举手了:“反正训练战兵我也没什么用,你让我去西疆打一仗呗!我都好久没打仗了,这次我不领兵也行,我当先锋也行,你让我去呗!”

    “你先坐下。”李朝宗忍住笑意:“你能不能去等会再说,你先想想你走了,这练兵的事交给谁?”

    “符将军啊!”杨延昭最不喜欢的就是练兵,在他的认知当中,所谓的练兵不如直接拉到战场上去砍人,能活下来的那就是合格的战兵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