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38章 秦国王族
    “他们不会这么找死?”

    “真的吗?”

    嬴政反问了一句:“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他们估计是不太可能正面反抗我们两个的,因为这样死的几率太大、成功的几率太小;而如果放任我们继续对他们打压下去,等到扶苏真的继位,那时候他们想反抗估计也反抗不了。”

    “那么你觉得,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会怎么选?如果说反抗我们的成功率是01%,但换一个太子的几率是1%,你觉得如何?”

    李缘把自己放到那些传统贵族的位置想了下,发现如果不愿意向自己两人低头,那么他们就只能选择试图让扶苏失去太子之位——这是相对来说成功率最大的。

    “我还是觉得不太可能……”

    “那是你觉得。”

    嬴政说:“你知道历史,你相信我对扶苏的态度;可他们不知道,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择手段。”

    “这一点,历史上那么多势力团体不是已经告诉过你了吗?”

    李缘无话可说。

    两人看着面前的花园陷入了沉默。

    许久后,嬴政才说起另一件事:“我想把王族中一些太过偏远的旁系子弟、从王族商行的分成中移出去。”

    “啊?”

    “你不会是想……”

    李缘的猜测还没说完,嬴政就点了点头:“没错,我想精简人员。”

    “其实王族成员数量极其庞大,他们中许多人其实有足够为国家发光发热的学识,有可以出力的机会,但一些人都选择靠着祖上余荫度日。”

    “要不你猜测一下,我秦国王族现在有爵位在身的人员有多少?”

    “一两千?”李缘试探道。

    “八千多。”

    “……”

    “这八千多人,其实是天底下识字率最高的一批人,但其中大部分人都因为身份在混吃等死!”嬴政沉默了一下:“虽然秦国对王族成员的供养远没有明朝那么夸张,但我依旧觉得这是不好的,这完全就是在养‘猪’。”

    李缘竖了个大拇指。

    自古以来,把刀往他人身上砍的人有很多,但往自家身上砍的,却很少。

    “你知道你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吗?”

    “后果?”

    嬴政冷哼一声:“无非就是读书人说我不近人情、王族内部骂我不待亲族,可公道自在人心。”

    “不近人情?秦国百姓自会为我说话;不待亲族?难道要和明朝一样养出一大堆蛀虫吗?”

    李缘出现之前,王室每年都会给这些王族成员一笔钱,虽然不多、对国家负担也不大。

    但自从成立王族商行,以分成利润代替这个后,嬴政看这帮宗室怎么看怎么碍眼——他占了王族商行中最大的分成,而那些和他关系不知道隔离多少代人的家伙,却能每年拿一笔他赚回来的钱。

    “我算过,如果王族商行里的钱能全用在国家大事上,秦国可以让十几个野战军全部满员、而不是和现在一样,满员的只有三个。”嬴政说到这个,有些犹豫。

    如果他把这件事传出去,那包括军队、文臣、甚至百姓都可能会推动他对宗室出手。

    只是他终究要面子,不希望用外力来打‘自家人’。

    李缘想了想:“你是询问我的意见?”

    “我有个想法,你看可不可行。”嬴政说:“等以后秦国攻灭五国,肯定会有一些五国贵族不愿意接受现实从而跑出去。”

    以前,嬴政是想利用这帮顽固分子去探路,在秦国统治力还没往外延伸时、让他们先去教化异域。

    但现在,兴许他们还有种作用。

    “以防备这些五国贵族的借口把宗室散出去?”李缘问。

    嬴政点了点头。

    “这借口也太草率了!”

    “草率没关系,我只要一个借口。”嬴政说:“如果他们接受体面就好,如果不接受,五国贵族可以被我赶出华夏大地,他们也可以。”

    “有区别吗?”

    “有,前者是出去建功立业、扩大秦国影响力,后者是被赶出去永远回不来。”

    李缘想了想,为那些秦国宗室子弟们默哀了三秒。

    ……

    嬴政是一个行动力极强的人。

    跟李缘说完后没几天,一道王令就到达了陇西。

    由于河西走廊开发之前陇西属于偏远之地,许多以前的秦国宗室也都被安置在这里,随着西域商道的开发,一些宗室自己都试图经商起来。

    他们是秦国王族宗室不假,商人身份地位也确实很低。

    但问题是,如果不找点事业,仅靠咸阳每年给他们的那笔钱,一些极其偏远的宗室子弟们恐怕早就饿死了。

    而这次,嬴政的王令来了。

    两支宗室血脉被要求去往乌孙,帮助乌孙国建立商行,涵盖人数三百多人。

    与政令同时到达的,还有一支即将要去乌孙、和秦国驻乌孙大使护卫部队换防的秦军。

    “什么意思?流放?”

    一座宅院里,一个老者看着面前前来催促的郡守李珂,气得浑身发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珂一脸淡定,他只是来出个头,身后那个宦官才是主谋——至于宦官的主谋是谁……

    “老先生,不必说得这么难听。”宦官笑着说道:“大王这不是体谅一些有志的同族吗?这才给了你们一次去外面打拼的机会。”

    “况且大王给您的信中应该写了,你们去帮他们组建商会只是明面上的借口,实际上是要你们在乌孙盯紧了,别让某些亡国的原南阳郡贵族或者某些五国之人在乌孙搞事,这可是事关国家大事的大业啊!您应该要……”

    “你放屁!”

    老者气得拄着拐杖想打人:“南阳郡的人不是死了就在咸阳,剩下那些丧家之犬没了势力能有什么事?五国之人要出西域必须经过秦国,哪有让我们去乌孙盯紧的道理?”

    “还有!为何要把我等在商行的分成给取消了?!”

    “不是取消,是你们毕竟不在秦国,大王代为保管……”

    “我去你&¥……”

    老者直接一拐杖扔了过来!

    在被几个护卫拦下来后,他愤怒道:“怎么?一帮臣子要以下犯上?”

    “岂敢啊!”

    郡守李珂说:“只是在执行大王的任务罢了。”

    “什么狗屁任务!不就是想流放亲族吗?这样的王还能叫王吗?自古可有让亲者痛仇者快之事?以前老夫还对一些流言不以为意,现在看来,大王确实被奸佞蛊惑到……”

    李珂脸色一冷,直接让护卫堵住了他的嘴。

    这些人去乌孙顶多日子苦一点,但如果站到某些人那一边了,哪怕只是说了几句话,大王估计都会忍不住彻底了结了这些人。

    五天后。

    这些人在秦军的‘护送’下出发了。

    但明明只有三百多人的嫡系成员,车队却有五千多人。

    这些人包括了他们的护卫、一些仆役、侍女、甚至还有一些家产;就这,还是在他们舍弃了大部分佃农以及不动产的情况下。

    这一刻,李珂好像知道大王为什么要把这些人踢出去了。

    王族自家内部,都有人与秦王的思想背道而驰……如果哪天大王真的和传统贵族们开战了,这些王族内部的自己人,真的会站在大王这边吗?

    与其说是大王把他们踢出去的,还不如说是这些人自己把自己排除出大王心中的。

    不然为什么王族旁系那么多,现在最先被派出去的是他们?

    “但凡这些人有点自知之明,大王估计会把他们留在国内当一些官吏、充实一些基层部门,毕竟是自己人,大王相对放心不说未来仕途也大有可为。”李珂对着身后的几个官员说道:“你们也得记住,不要成为这种人。”

    几个官员面色不一。

    有人淡定,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

    有人不屑,不过就是大王又拿了一批人开刀。

    有人无所谓,反正大不了到我头上时我再交出去认输就行。

    但不管如何,面前这个例子,确实让所有人心惊——大王为了国家的好处,居然连自己的亲族都敢动刀。

    连亲族都敢动手,那对自己这帮外人呢?

    这个问题,随着陇西郡的消息一起传开,摆在所有传统贵族面前。

    ……

    月氏王城。

    作为大秦去乌孙路上最大的一座城池,从陇西而来的秦国王族旁系子弟们在这里开始了休整。

    人群中,大部分王室子弟都对此行颇有怨言。

    但有一个人却显得格格不入。

    他年纪不大,也就20岁,几乎算是拼劲最强的时候。

    面对周围人的抱怨,他神色不屑,默默的走到了一边。

    “一帮愚夫蠢货!”

    他走回自己的马车上,从侍者手中接过了一份情报——这是他早在出发时就派人提前在路上打探清楚的。

    当看到月氏王城中大部分贵族都去战场了,地位最高的甚至就是秦国驻月氏大使后,他对月氏王的心思感到有些惊讶。

    算上原本的秦国大使馆护卫部队,以及这次而来的秦国人,月氏王城对秦国已经打开了所有防御,只要他们想,他们可以直接攻占这座城。

    他不相信他们出国时月氏王没有接到消息。

    那就是说,月氏王接到了消息,但依旧没有派兵回王城,任由秦国在自家的王城周围有上万作战士兵。

    放在国与国之间,这着实有点‘大胆’。

    “少爷,有个月氏人想见您。”

    他皱了皱眉,因为他并不认识什么月氏人。

    但出于礼仪,他还是走下了马车。

    “可是秦国嬴青公子?”

    “公子不敢当。”他回了一礼:“但我确实是此次队伍中唯一一个叫嬴青的。”

    “嬴青公子,在下是玄衣卫月氏分部的一个小组长。”来者说道:“有人让我告诉您,在乌孙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一些财产和人手,您可以大展宏图,只要您愿意,秦国永远是您的后盾。”

    嬴青看着他,心中思索着。

    玄衣卫的人,能让他们对我说出这种话,只可能是咸阳城的那一位远亲‘族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