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91章 唠家常
    大殿里。

    一场缩小版的“朝会”正在开着。

    只是与会者中可能只有嬴政乐意开,其他人都不乐意。

    官员们宁愿没有这个“殊荣”。

    哪怕是李缘,原本觉得很乐意,但在嬴政提醒过后也尴尬得有点不乐意了。

    家人们,谁懂啊!

    被自己打压的下属们看出了自己也只是棋子的尴尬……

    不过李缘在这种事情上一向心大。

    尤其是自己打压的还是一群本就不是好人的家伙,他就更没负担了。

    无非就是尴尬点而已。

    但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路爱卿,我记得你祖父当年来秦时,是只身一人来的吧?”

    嬴政看向跪在最前方的那人,语气温和,仿佛和这些官员之间毫无任何摩擦一样。

    官员点了点头,语气颤抖:“是,当时臣祖父因为在韩被迫害,不得已逃亡秦国。”

    “是啊,你祖父后来让你们带着家财来秦时,韩国还曾派人追杀过你们,是当时巡逻的一支边军救下的你们,随后你祖父为了表达忠心,不仅亲手杀了与韩国宗族有姻亲的小儿子,还把你们这些子弟都放在秦韩边境,意喻为国守边之意。”

    “大王还记得这些?”路义表现得很是感动。

    嬴政点了点头:“寡人当然还记得,不仅记得你祖父,还记得你父亲,你父亲当初在攻楚之战中负伤两次,家族赏赐也多是那一次得来的吧?”

    “是的,臣感激大王还记得啊!”

    路义感激涕零。

    这一幕让其他臣子也都心中微微一震。

    紧接着,嬴政又点名了另一个官员。

    “刘爱卿。”

    “臣在!”

    “你的家族是在场所有官员中对秦功劳最大的,寡人记得你家先祖是一百多年前来的秦国吧?”

    “大王英明!臣先祖来秦国还是在惠文王时期,当时臣先祖是……”

    “因为跟随张仪出使有功而受赏,后来你曾祖父最高官至御史大夫。”嬴政补充道。

    “臣多谢大王厚爱!”

    “不仅寡人,历代先王也对你家很是厚爱,用国师的话来说,秦国与你家可谓是双向奔赴啊!”

    李缘再次感到了一丝尴尬。

    底下,一些官员也偷瞄了他一眼。

    嬴政还在说着。

    他又点名了十几个官员,官位各不相同不说,家族来秦国的时间和原因也不相同,但却几乎涵盖了各种方式。

    有人祖上曾经只是六国平民,却在当初商鞅变法时来到秦国,是第一批因军功爵受益的人,再加上后来的子孙们努力,让家族最高者一步步从地方小官做到了中央。

    还有人是被六国迫害来的前贵族或官员——当然,政治上的迫害大部分无非就是谁输谁赢,赢家获得一切,输者被迫害。

    来到秦国后,因为当时秦国还不强大,对这些六国来的人才极其优待,让他们从朝廷边缘一步步走向中央。

    还有人曾经是寒门子弟,后来攀附得势贵族,随后从门客开始被举荐入朝,变成朝廷上的手下,再到后来独立成势或者成为政治同盟,实现家族复兴。

    还有人……

    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是家族本来就在秦国且一直强盛的,至少嬴政点名提到的十几个官员中,只有三个是这样。

    这让李缘心里有些感慨:秦国的成功,除了历代秦王和老秦人的拼搏外,他们敢于用人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你别管当时秦国是因为落后苦寒之地没人才而对六国来一个用一个、还是他们发出高官厚禄的待遇砸人,又或者是有人因权势而自己跑来秦国。

    以现实而论,秦国确实对人才做到了“不看出身只看能力”,还成就了许多六国来的失败者在秦国重新崛起。

    当初的失败者,已经成为了秦国的高官;而曾经那些六国斗争的赢家,此时却在秦国的国势前瑟瑟发抖——如果这些官员此刻不曾跪在这里的话。

    李缘看向嬴政,眼神里有些不解。

    嬴政并没有和李缘想象中一样大发雷霆,也没有指责或者言语攻击着谁,而是仿佛唠家常一样的,把许多官员的先辈事例都给说了出来。

    这种“温情画面”与李缘想象中的不同。

    他想象中,嬴政应该带着甲士提剑架在这些官员脖子上,然后冷着脸斥责他们,或许还会说一句:寡人怎么做是寡人的事,支持李缘用不到你们来指手画脚,这天下都是寡人的,你们的命也是!

    “国师!”

    李缘心里乐呵呵的想着,却被嬴政一句喊声给惊醒。

    一回过神,却发现嬴政正微微皱眉、宛如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

    底下的官员们已经站了起来,却都低着头。

    不过有个官员抬头偷瞄李缘时他看到了。

    顿时,李缘只感觉今天不该来的。

    “国师,他们都是我大秦肱股之臣,这一次就饶过他们如何?”嬴政说。

    李缘这才想起自己这次的角色,顿时严肃的点了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王开口,岂有拒绝之理?”他站起身,看向这些官员:“记住,这一次是大王救了你们,但若有下一次,你们祖宗的功劳和面子可不够再救你们一次!”

    “臣等遵国师令!”

    事情似乎就这么解决了。

    当这些人离开后,李缘看向嬴政:“你说的给他们威胁,就是跟他们唠家常?”

    “当然不是。”嬴政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头。

    他刚才虽然表面上看是在跟那些人唠家常,却是准确的说出了他们每一个家族所有的发迹历程。

    要知道,许多人发迹的时候可都还是嬴政的祖父、曾祖父甚至更远的时候。

    知道你的发迹历程,那你猜,会不会知道你们的罪证?

    你祖父功劳明明只能获得两百亩田、一百佃农,你家到现在,明面上应该有的田亩最多不过五百,佃农和奴隶加起来至多不过一千,那你猜这件事嬴政知不知道?

    但你家实际有多少,你自己心里有数吗?

    如果有数,那就好了,你自己想办法解决那些差额。

    身为秦王,我记得你家的功劳,你别逼我不讲情面。

    李缘听着这个道理,却怎么也无法和刚才那些唠家常的话联系起来。

    “你是这个意思吗?”

    “不然呢?我闲着没事跟他们聊这些?”

    好吧,政客的世界他不理解。

    “果然。”李缘忽然道。

    “什么果然?”

    “我不干政事是对的。”

    “你也知道你不干正事?”

    “政事!政治的政!”李缘重复道:“你看,你明明气得想宰了他们,却还要对他们和颜悦色,还美其名曰政治手段;我不否认你手段的高明,但我个人接受不了这种方式,按照我的脾气,我觉得朱元璋的方式才最适合我。”

    嬴政沉默了一下。

    “所以,这不一样是不干正事?”

    “……”

    算了,他开心就好。

    嬴政靠在王座的靠背上,闭目养神。

    “如果他们明事理,至少十年之内,只要你我在,他们就不敢在明面上忤逆。”

    “如果他们不明事理呢?”

    “那这脑子没用了。”

    李缘点了点头,这才是他印象中的嬴政嘛!

    就算受限于人口硬伤不得不对那些人保持笑脸,可他骨子里依旧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霸道君王。

    他和颜悦色的时候有,但绝不会是对那些人。

    “对了,你不是说他们看出来这是你的布置了吗?他们就不会报复吗?”李缘有些忧心的问道。

    别看那些传统贵族们这几年都老老实实的,但那是因为他们两人在温水煮青蛙。

    可这一次的试探,无异于告诉了他们:以后你们也必须这样,不然就得死。

    李缘怕有些有骨气的贵族现在只是表面认错,暗地里已经在准备拼死一搏了。

    “可能会,但不是现在。”

    “那是什么时候?”

    “重新染指军权,或者有谁把手伸进了科学院里拿到了火药技术之后。”嬴政说:“技术还是很有用的,至少它让那些传统贵族见到了冷兵器和热兵器之间的差距,他们或许想报复我们,但绝不会送死。”

    用冷兵器造热武器政权的反,这怎么看都是一件蠢事。

    或许真的能给秦国带来一定伤亡,但那又如何?

    没有科技的帮助,还想靠着用私兵反抗朝廷?

    醒醒,时代变了。

    “哦!怪不得你对科学院的重视程度仅次于军队!”李缘还记得,嬴政曾经好几次在开朝会时当面问过科学院院长李由是否需要帮助。

    当时他还以为政哥只是想表明一种对科学的支持态度,又或者是对李斯一家的看重。

    现在想来,还有做给百官看的意思:我对科学院的重视程度很高,谁敢给科学院使绊子,别怪我盯上你。

    “不错,你还是有点脑子的。”嬴政笑道。

    “你夸我时能不能把眼睛睁开?你这样一边闭着眼一边夸我,还是这么夸我,我感觉你只是在哄我。”李缘有些不满。

    嬴政依旧闭目养神,却点了点头。

    “把感觉去掉。”

    “……”

    ……

    路义回到了家。

    一路上,作为最先去王宫求活路的人,他受到了其他人的感谢。

    而当他们看到有野战军和玄衣卫包围在他们府邸外时,这种感谢变得更加深沉。

    数十个官员家族外,居然都有人围着。

    他们不禁在想,是不是如果他们之前没去王宫,那现在这些包围着他们的士兵和玄衣卫之人,真的会上门抓人?

    不管是抄家还是降职,都意味着他们这群人的团灭。

    更何况,已经有人遭殃了。

    大王,来真的?

    路义直到有官员前来传命带走了那些士兵后才得以进门。

    一进家门,夫人和刚从学宫回来的幼子就立刻跑了上来,三人抱头痛哭。

    两人以为自家躲过了一劫。

    路义想的却是:不容易啊,这卧底任务完成后,我家终于可以保证以后的富贵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