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66章 二女同堂
    而这次郑玄会过来,也是他在论道的途中,听说了蔡邕嫁女,而且女婿竟是最近这几年风头正劲的扬州牧、征南将军,鄡阳侯刘枫。

    其实对于刘枫此人,郑玄所了解的并不多,只是知道他在平叛之时,表现出了极高的统兵之能,朝中宿将都无法平定的叛乱,在他的手上却显得不是什么难事。

    再有就是,听说在前年的黄巾之乱时,他收留了很多的流民,并将这些流民给安排得妥妥贴贴,居然没有饿死人,这便引起了他的好奇之心。

    再加上他与蔡邕同是这个时期的大儒,两人岁数也相差不大,于是便不请自来了。

    当然,蔡邕在听说郑玄要过来时,自然要他准备一张请柬送过去的,不然,面子上就不太好看了。

    只是,现在突然听他提起二女同堂之事,蔡邕一时也把不准他是什么意思。

    “本来呢,这是你的家事,老夫也不便多嘴。

    奈何这却有违礼法,却又不得不问一句,这样是否真的是好事?”

    郑玄慢条斯理地说道。

    “刘俨之既然是一州之牧,是大汉开衙建府的征南将军,又是你蔡伯喈的弟子,也是你的女婿,建世立家已是定然之事。

    只是你可曾想过,今日若要二女同堂而婚,将来嫡庶又该怎样去区分呢?

    若是嫡庶不分,是否会平白增添乱事,甚至于骨肉相残呢?”

    郑玄这话一出口,众人皆是沉默了。

    他刚才所说之事,的确是有非常大的可能会发生的。

    而且蔡琰是蔡邕的女儿,是大儒的女儿,她若是受到了欺凌的话,那岂不是打了天下士人的脸吗?

    一时间,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蔡邕。

    毕竟,他才是当事人,不管有什么决定,都得由他来说出来,别人是不好越蛆代庖的。

    这时的蔡邕也是一脸的严肃,这个问题若是解决不好,将来确实会祸患无穷。

    自己到时或已作古,可自己的女儿若是要受苦,也是他难以忍受的。

    “当初俨之向我提出这事时,我也曾问过他这个问题。

    当时他明确的跟我说,任何时候,琰儿都会是正妻。

    之所以会有今时的这场二女同堂的婚礼,也是有他的考量的。

    而我之所以会同意他的主张,也是考虑到了他的实际情况,这才出面与甄家商议过后,才最终决定下来的。”

    蔡邕于是把当初刘枫的话,以及跟甄家商议的结果跟众人说了一遍。

    “俨之有如此考量,倒也是说得过去。

    不过怕就怕,日后形势有变,却又不知该如何应对了。”

    听完蔡邕的一番解答后,众人倒也有些释然。

    虽说这事还是有违祖制,不过情况特殊,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人心是会变的,就怕现在虽然说得很好,等到自己这些人翘脚后,事情再发生变化,那打得可就是大儒们的脸啦。

    作为一个士人,别的可以不要,可是脸面却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这倒是个难题!”

    蔡邕有些愁眉不展地点了点头。

    只是,如今婚事已经定下,若是再行反悔,那丢脸面的,可就不是自己一个两个人了,那是刘枫及其麾下所有的人,都得跟着丢人,那样一来的话,他的威信也就荡然无存了。

    蔡邕朝着众人张望了一下,见大家也都是在那低头沉思。

    显然,这个决定并不是那么好做的。

    当蔡邕把头转向郑玄时,见他居然在那老神在在的喝着茶。

    显然,他只是负责把问题抛出来,并没想过要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又或许,在他看来,取消这种二女同堂的婚礼,把二人的婚礼分开来办,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既解决了嫡庶之分,又顺应了祖制,简直就是两全齐美的事。

    至于伤了刘枫的颜面,那只能事后再作补救了。

    “康成公,你把问题给我抛了出来,不想办法解决的话,是不是有些不厚道啊?”

    郑玄正在品着茶,别说,这刘俨之虽然事情办得不怎么样,不过这弄出来的新鲜花样确实是不错。

    就拿这茶来说吧,简简单单的几片茶叶,就着开水一冲泡,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上好饮品。

    虽然比起原先那种加上各种佐料的茶汤来说,少了一份重口味,却多了一股清悠的意境,这才是文人雅士该喝的东西啊!

    不行,等到离开时,一定要让他送一些给自己才行!

    只是蔡邕这冷不丁的一句话,把他那股意境破坏得一干二净。

    “我说蔡伯喈,这是你的家事,我又能如何帮你解决?”

    郑玄对着蔡邕一翘胡子,没好气地说道。

    他虽与蔡邕同辈,却比蔡邕要年长几岁,故此,说话倒也没有什么顾忌。

    “要我说,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这两人分开来办,不就什么事都解决了吗?

    哪来的这么多的烦恼!”

    “这可不行!

    这样一来,里面牵扯太多,并非是上策,不能这么做!”

    蔡邕把头摇得像拔浪鼓一样。

    “既然你说我这个法子不是上策,那你倒是说说,怎么做才算得上是上策?”

    自己的建议被蔡邕否决了,郑玄倒也是没恼,只是慢条斯理的说道。

    “我这到确实是有个上策,不过还得要康成公配合才行,就是不知道,康成公愿不愿成人之美了。”

    看着郑玄,蔡邕嘿嘿一笑。

    “哦?是什么法子,居然要算计到我的头上来,你倒是说说看,若真是上策,配合你也是无妨的。”

    听到蔡邕打起了自己的主意,郑玄到是来了兴致。

    “我听说,康成公是因为不愿与朝中的那些外戚权贵们坑渄一气,才逃出京师洛阳,而又因为害怕回去再被州郡官员的逼迫,这才四处游历。

    不知可有此事?”

    看着郑玄,蔡邕笑眯眯的说道,那神情,就像是一只看着小鸡的狐狸。

    “你的消息倒也灵通,是又如何!”

    看到蔡邕这么一副神情,郑玄心里不由地咯噔一下,有种不太妙的感觉。

    “你看我这柴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还有学堂里的淳淳孩童,端是一个避世的好去处。

    只是,不知康成公,可否在这山清水秀之地,怡然于田园呢?”

    喜欢纵横河山请大家收藏:纵横河山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