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3章 卡塔尔世界杯中国开始了
    卡塔尔,沃克拉市。

    夜色渐浓,白日的喧嚣渐渐褪去,中国队下榻的酒店回归宁静。

    抵达这里数日,球队的生活波澜不惊,训练、战术会议、理疗、休息,节奏和在俱乐部时几乎没有两样。孙卫国指导和教练组努力为队员们营造一个平和、专注的环境,屏蔽外界的干扰。然而,空气中弥漫的那股无声的压力,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卡塔尔,这是世界杯!酒店内外,随处可见的世界杯会徽、吉祥物、宣传旗帜,都在宣告着这场足球盛宴的临近。

    千里之外的中国,已是深夜。无数球迷刷新着手机,看着中国队对阵法国队的比赛预告和前瞻分析,开始计划如何度过这个特殊的夜晚。

    北京时间11月23日,星期三,凌晨三点。

    这个时间点,对于绝大多数需要上班、上学的人来说,无疑是残酷的。

    “怎么办?定三个闹钟?”

    “看完都五点了,洗把脸直接去单位食堂吃早饭吧……”

    “管他呢!迟到就迟到吧,大不了被老板骂一顿,扣半天工资!这可是我们自己的球队踢世界杯,还是打法国队,错过等几年?”

    网络上、社交群里,球迷们热烈地讨论着。困倦与兴奋交织,这注定了将是有史以来,中国队比赛电视观众人数最多、关注度最高的一场比赛之一。

    尽管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中国球迷“骂”国足的声音从未停止,爱之深,责之切。但真到了国家队站在世界最高舞台的这一刻,真到了要面对卫冕冠军法国队的这一刻,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最纯粹的支持与期待。无论结果如何,大家都要亲眼见证!

    万家灯火中,有无数颗心,已经提前飞到了卡塔尔的贾努布体育场。

    中国队酒店的房间内,灯已熄灭。

    陆弦安静地躺在床上,毫无睡意。脑海里,全是明天比赛的画面,对手的跑位,自己的传球路线,队友的身影……他开始憧憬明天的比赛,憧憬自己第一次踏上世界杯草皮的那一刻。

    然而,越是憧憬,他就发现自己越是紧张。

    心跳,似乎比平时快了一些。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啊!那个曾经只能在电视机前、在游戏里、在梦中才能触及的世界杯!即使他已经在欧洲顶级豪门皇家马德里站稳脚跟,经历过欧冠决赛、国家德比等无数大场面,但此刻,他依然无法抑制住那份源自心底的紧张与激动。

    因为,这是世界杯!是每一个职业球员穷极一生,梦寐以求的最高舞台!

    他侧过身,轻声问道:“小思,你睡着了吗?”

    黑暗中,隔壁床上传来陈思清晰而平静的声音:“没。”

    陆弦顿了顿,又问:“你也紧张吗?”

    沉默了两秒,那个刚刚捧起金球奖,在球场上似乎永远冷静、永远充满自信,甚至被队友调侃“没心没肺”的陈思,轻轻回答:“有一点吧。”

    听到这个回答,陆弦心里突然稍稍平衡了一点。连陈思都感到了紧张,这果然是世界杯啊!

    两人不再说话,房间里重归寂静。但陆弦没有闭上眼睛,他盯着黑漆漆的天花板发呆。世界杯的气氛越来越浓,浓到化不开。白天的训练场边,酒店的走廊里,餐厅里,只要偏一下头,目光所及,都能看见一个和世界杯有关的东西,无处可逃,也无需逃避。

    明天,明天的比赛,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他能传出好球吗?陈思能进球吗?田皓月能防住法国队的中场吗?王柯能扑出姆巴佩的射门吗?球队……能创造奇迹吗?无人能给出答案。

    在距离中国队酒店不远的另一家酒店里,吕晓书刚刚挂断电话。她每天都会和国内的父母通电话,哪怕只是报个平安,聊几句家常,也能让远方的父母安心。

    明天,就是那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了。为了这一刻,她和好友格里娜特意向学校请了长假,跨越千山万水,飞到了卡塔尔。

    她们的目的很明确——吕晓书是为了给陆弦加油,而格里娜,则是为了在现场支持陈思。她们将和成千上万从国内赶来的中国球迷一起,在贾努布体育场,组成最坚实的红色后盾。

    “希望他们别太紧张,正常发挥就好。”格里娜看着窗外的夜景,喃喃自语。

    “嗯,他们一定可以的。”吕晓书坚定地说。

    时钟的指针缓缓移动。卡塔尔时间,2022年11月22日,深夜。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3日,凌晨。

    距离中国队对阵卫冕冠军法国队的世界杯小组赛首战,只剩下最后几个小时。

    沃克拉的夜,寂静而漫长。

    这个夜晚,注定有很多人,将无人入眠。

    所有的紧张、期待、憧憬与梦想,都将在几个小时后,在贾努布体育场的灯光下,彻底绽放!

    距离出发前往贾努布体育场的时间越来越近。

    酒店大堂内,气氛安静而肃穆。所有中国队的球员们,身着统一的国家队出场服,整齐地坐在沙发或椅子上。每个人脚下都放着自己的装备背包,背包上印着国旗和队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有人高声喧哗。

    陆弦和陈思坐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什么,但很快又陷入沉默;田皓月闭着眼睛,像是在冥想,调整呼吸;门将王柯则轻轻活动着手指关节;武磊、韦世一等人,有的在看手机(,有的则目光放空,望着酒店大门外的卡塔尔阳光。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肉眼可见的紧张感,但更多的是一种引而待发的专注与决心。所有人都准备好了,他们只是在等待,等待他们的主心骨,他们的主教练。

    楼上,孙卫国的房间。

    气氛同样不轻松。孙卫国站在床边,床上摊着两套衣服:一套是国家队教练组的运动套装,另一套是熨烫平整的深色西装。他眉头微皱,显然在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转身问向坐在床沿的人:“老马,你觉得我是穿正式一点还是随意一点?”

    是的,马国强。那个来自白马高中,见证了陈思、陆弦等人成长的马国强。在世界杯这个特殊的时刻,孙卫国将这位老伙计、对核心球员知根知底的基层教练,拉进了国家队教练组,担任世界杯期间的助理教练,负责部分协调和心理疏导工作。能以这样的身份来到世界杯,对马国强而言,亦是无上的荣耀。

    马国强自己已经穿戴整齐,一身笔挺的西服,领带也系得一丝不苟。他看着有些焦虑的孙卫国,手心其实也微微有些出汗,但他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用尽量平和的语气说:“老孙,你平时怎么穿的,今天就还怎么穿啊。放松点。”

    话虽如此,但他自己的着装选择已经表明了态度——他觉得,在世界杯首战,面对卫冕冠军法国队这样无比正式、无比重要的场合,穿西装是对这个舞台、对对手、对国家荣誉的最大尊重。他也很紧张,但他知道,此刻教练组必须展现出镇定和自信。

    孙卫国低头看看摊在床上的西服,又看看马国强身上那套笔挺的西装,以及老马那努力保持镇定却难掩激动的眼神。他似乎下定了决心,拿起西装,摇了摇头道:“那算了,我还是还是和你一样穿西服吧。这是世界杯,得有点仪式感,不能给咱中国人丢份儿。”

    他走进卫生间,快速而仔细地换上了西装,系好领带,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头发。镜子里的那个人,眼神坚毅,但眼角的皱纹里,藏着这些年的不易和此刻的万千思绪。

    几分钟后,换好衣服的孙卫国从卫生间走出来,整个人显得精神了许多,西装革履,像一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

    他深吸一口气,对马国强说道:“拿上包,我们走吧,希望楼下那群小子不要等急了。”

    “好!”马国强立刻站起身,提起自己的公文包。

    两人走出房间,皮鞋踩在地毯上的声音,在安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清晰。当孙卫国和马国强步入酒店大堂时,所有球员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部集中过来。

    原本坐着的队员们,几乎同时站了起来,无声,但动作整齐划一。

    孙卫国环视了一圈他的弟子们,看着陈思、陆弦、田皓月、王柯……看着这一张张年轻但充满斗志的脸庞。

    他没有多余的话,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和坚定:“小伙子们,时间到。出发!”

    球员们无声地拿起脚下的背包,跟随着主教练和助理教练的步伐,鱼贯而出,走向停在酒店门口的球队大巴。阳光洒在他们身上。通往贾努布体育场的路,通往世界杯战场、挑战卫冕冠军的路,就在脚下。

    “观众朋友们!观众朋友们!大家可以看到了,中国队的大巴来了!他们比法国队早一步来到球场!这展现了我们球队的决心和对比赛的重视!”中央电视台前方评论员段暄的声音透过电视屏幕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背景音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镜头中,数辆卡塔尔交警的摩托车闪烁着警灯,威风凛凛地开道。随后,一辆喷涂有巨大“cha”字样和五星红旗的红白两色大巴车,缓缓拐进了亿万观众的视野。

    透过淡蓝色的车窗玻璃,可以依稀看见中国队球员们的身影和表情——专注、平静,又带着一丝肃穆。

    “中国队!加油!”

    “陈思!陆弦!加油!”

    道路两旁,早已被身穿红色球衣的中国球迷占据,他们挥舞着国旗,拉着横幅,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这是他们积蓄已久的热情,在这一刻彻底释放!

    “我们看见了!坐在靠窗位置的是陆弦!他旁边是陈思!后面还有王柯和田皓月!我们的黄金一代!”段暄在鼎沸的人声中,不得不提高了音量,语速飞快地介绍着,“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中国队抵达了世界杯的战场!”

    大巴车在交警的引导下,平稳地驶入了贾努布体育场的内部通道,最终在一条直通球员更衣室的入口前停稳。

    车门打开,主教练孙卫国和助理教练马国强率先下车,随后,球员们身着统一的出场服,依次走下大巴,从车厢底部的行李舱中取出自己的装备背包,沉默而有序地,跟随着教练组的步伐,走向那扇通往战场的门——更衣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