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9章 拜访上海财政司长
    载沣侍卫的保护下,一行人乘坐黄包车回到下榻酒店,一路的颠簸并未扰乱载沣的思绪。

    载沣神色凝重的从车上下来时,脚步沉稳却又带着几分疲惫。踏入房间,简单洗漱后,便径直走向书桌。

    载沣身形清瘦,身着一袭剪裁得体却不失低调的长袍,身姿笔挺,虽已褪去摄政王的光环,但往昔的威严仍在不经意间流露。

    头发整齐地梳理着,几缕银丝悄然夹杂其中,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世事的变迁。

    坐在办公桌前,载沣右手轻轻拿起毛笔,左手下意识地轻轻摩挲着桌面,眼神专注而深邃。

    载沣回想着今日与上海都督陈其美会谈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他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手中的毛笔在纸上缓缓移动,写下一行行工整有力的字迹,梳理着会谈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写完后,载沣放下毛笔,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窗外。明天要去拜访朱葆三,这位掌管上海金融财政的关键人物。

    载沣深知此次会面的重要性,关乎着王府乃至皇上日后的诸多事宜 。

    载沣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又带着几分忧虑,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容不得半点差池。

    载沣坐在书桌前,刚刚放下梳理会谈要点的毛笔,想起从旧臣处听闻的消息,让他本就凝重的神色愈发深沉。

    载沣静静地坐着,清瘦的身形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愈发单薄。那袭长袍虽质地精良,却也难掩他周身萦绕的落寞与忧虑。

    几缕银丝在灯光下闪烁,映射出这些年他所历经的跌宕起伏。尽管大清已亡,可载沣的脊背依旧挺得笔直,仿佛那是他坚守的最后一丝尊严。

    听闻朱葆三在上海的办事能力与信誉,连从前上海道台的官印都比不上朱葆三的一封信纸在调取钱粮上的作用,载沣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载沣微微眯起双眼,目光深邃而幽远,似乎透过这小小的房间,望向了那错综复杂的上海滩局势。

    往昔身为摄政王,手握重权,号令天下,可如今却要在这新的时代浪潮里,为自己和旧主谋求一线生机,这般落差,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载沣下意识地紧了紧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心中暗自思量着明日与朱葆三的会面。

    此次拜访,于他而言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博弈,朱葆三的实力远超他的预想,载沣想着又该以何种姿态、何种筹码,去争取到对王府和皇上有利的局面呢?

    忧虑如同潮水般在载沣心底蔓延,可多年身居高位养成的沉稳,让他的面容依旧平静如水,只是偶尔轻颤的睫毛,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第二日天刚破晓,晨光熹微,柔和的晨光透过窗户洒在载沣的脸上。

    载沣早早从睡梦中醒来,尽管夜晚的忧虑让他入眠艰难,但长期养成的自律让他迅速清醒,眼神里透着与往日一样的坚定。

    载沣端坐在酒店房间的镜子前,目光深沉而坚毅,即便面对这风云变幻的局势,往昔摄政王的气度仍在他身上展露无遗。

    仆从们轻手轻脚地为载沣梳理头发,穿上一件暗纹长袍,外罩马褂,每一个衣褶都被仔细整理,整个人显得庄重而得体。

    洗漱完毕,载沣自己对着镜子微微颔首,似乎在给自己打气,随后稳步走向餐厅。

    早餐简单却精致,载沣吃得很安静,偶尔轻抿一口茶水,眼神中若有所思。用完餐,载沣起身,在房内踱步片刻,检查自己的仪容,确认无误后,走向放置礼物的地方。

    那是精心准备的礼物,装在古朴精美的礼盒里,承载着载沣对此次会面满满的诚意。他轻轻拿起礼盒,双手稳稳地捧着,仿佛捧着王府和皇上未来的希望。

    走出酒店,清晨的微风拂过,载沣深吸一口气,平复内心的紧张。

    这黄包车早已在门口等候,仆从和载沣的侍卫们早已整齐地等候在一旁,身形高大健壮,目光警惕。载沣稳步走向黄包车,步伐坚定有力,尽管心中忐忑,但脸上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沉稳。

    坐进人力车,载沣将礼物放在身旁,透过视线望向外面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决绝。

    今日的拜访至关重要,载沣必须全力以赴,为了曾经的荣耀,也为了未来的安稳 。

    随着车夫一声吆喝,黄包车缓缓启动,向着朱葆三的府邸驶去,载沣挺直了腰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会面 。

    待载沣坐定,保镖们迅速在载沣前后黄包车坐定,形成一道坚实的护卫屏障。车夫一声吆喝,黄包车缓缓启动,向着朱公馆的方向行进。

    一路上,载沣透过视线,看着外面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行人往来匆匆,街边店铺陆续开张一如昨天。

    载沣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决绝,深知今日的拜访至关重要,自己必须全力以赴。

    随着黄包车缓缓停下,朱公馆已然映入眼帘。载沣挺直腰杆,抱着礼物走下车,在侍卫们的簇拥下,一步步迈向朱公馆的大门,准备迎接这场决定命运的会面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载沣站在朱公馆气派的大门前,晨光在载沣的暗纹长袍与马褂上洒下斑驳光影,勾勒出载沣清瘦却笔挺的轮廓。

    身旁的侍卫们身姿挺拔,如同一座座沉默的山峰,散发着无形的威慑力,他们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动静。

    随从走上前去,抬手按响了门铃,清脆的铃声在静谧的清晨中回荡。片刻后,朱公馆的铁门“哐当”一声缓缓打开,朱公馆的下人探出头来。随从赶忙自报家门,声音洪亮清晰,带着几分恭敬。

    那下人微微点头,脸上露出礼貌性的微笑,侧身做出请进的手势。载沣深吸一口气,抱着手中承载着希望的礼物,稳步迈入朱公馆。

    朱公馆内,庭院深深,花木扶疏,小径旁的鹅卵石在晨光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载沣的目光平静而深邃,载沣一边走着,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试图从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捕捉到关于朱葆三的蛛丝马迹。载沣的脚步沉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命运的天平上,不敢有丝毫懈怠。

    侍卫们紧紧跟在他身后,步伐整齐划一,脚步声轻而有力。他们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四周,时刻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状况,守护着载沣的安全。

    载沣随着下人穿过庭院,走向主屋。主屋的门敞开着,仿佛正等待着载沣的到来。

    载沣的心跳微微加速,内心既有对此次会面结果的期待,又有对未知的忧虑。但载沣的面容依旧保持着镇定,眼神中透露出破釜沉舟的决绝。

    此刻,载沣已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即将踏入这场决定王府与皇上未来走向的关键会面。

    此时朱葆三端坐在自家书房的沙发椅上,左手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紫砂壶,眼神平静而深邃。

    书房内,檀木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墙壁上挂着几幅名家字画,彰显着主人的不凡品味与深厚底蕴。

    想起前一天,朱葆三通过电话与上海都督陈其美进行了一番长谈,详细了解了摄政王载沣此次到上海会谈的结果。

    电话那头,陈其美的声音清晰地传来,朱葆三一边听着,一边微微点头,手中的紫砂壶有节奏地轻晃着。

    放下电话后,朱葆三陷入了沉思。载沣的到访,朱葆三早有预料,但会谈的具体细节仍让朱葆三心生思量。

    朱葆三深知载沣代表着清室残余势力,虽大清已亡,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背后的影响力依旧不可小觑。

    朱葆三缓缓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庭院里的景致。微风拂过,花枝摇曳,朱葆三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这美景之上。

    心中暗自衡量着与载沣会面的利弊,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自己在上海金融财政领域的地位,乃至未来的命运走向。

    朱葆三的面容沉稳,岁月在朱葆三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也赋予了朱葆三洞悉世事的睿智。灰白的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随着朱葆三的呼吸微微颤动。

    半晌,朱葆三转身回到书桌前,坐定后,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几行字,那字迹苍劲有力,如同朱葆三此刻坚定的内心。

    朱葆三明白,明日与载沣的会面,将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博弈,自己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最恰当的姿态应对,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 。

    朱葆三坐在书房那张古朴厚重的书桌前,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似在与内心的思索共舞。

    桌上摊开的,是上海近期的金融财报与实业发展报告,可他的目光却有些游离,显然心思并不在此。

    回想起与陈其美在电话中的交谈,关于载沣此次上海之行的目的,朱葆三已反复琢磨了无数遍。如果载沣当真只是为考察实业、开办工厂而来,朱葆三在心底默默权衡,这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朱葆三看来,上海的经济蓬勃发展,多一股实业力量的注入,无疑能让这商业之都更加繁荣。

    新工厂的建立,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上下游产业的联动,为上海的商业版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金融角度而言,资金的流入与流转,能进一步活跃上海的金融市场,朱葆三在其中自然也能寻得诸多机遇。

    再者,与满清旧势力保持一定联系,也符合朱葆三的长远布局。朱葆三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眼前的空气,看到更深远的局势。

    载沣虽已失去往日的权势,但背后的人脉与资源依旧盘根错节。

    与前清旧贵族建立关联,便能在复杂的政治旋涡边缘,掌握更多的信息,洞察各方势力的动向。

    这就如同在商场上,提前知晓对手的底牌,总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想到这里,朱葆三微微颔首,眼神愈发坚定。朱葆三伸手拿起一旁的水烟袋,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雾,灰白的胡须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朱葆三清楚,与载沣的合作,若能达成,必然伴随着诸多风险与挑战,但只要把握得当,定能为自己在上海的金融财政领域,构筑起更为稳固的地位,向着更高的商业巅峰迈进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