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九公指着九头鸟说:“这种鸟古人叫它鸧鸹,全身长着逆毛,非常凶恶。不知道凤凰这边会派哪个手下出来抵挡呢?”很快,西边树林里飞出一只小鸟,白脖子红嘴巴,浑身翠绿,它走到山冈上,对着九头鸟叫了几声,那声音就像狗叫一样。九头鸟一听到这声音,立刻抱头鼠窜,飞着逃走了。这只小鸟随后退回西边树林。林之洋说:“这鸟怎么不发出禽鸟的叫声,反倒像狗叫呢?我看它说话油腔滑调,南腔北调的,到底算什么呀?可笑那九头鸟,白白长得又高又大,听到一声狗叫就跑了。原来小鸟也这么厉害!”多九公解释道:“这种鸟名叫鵋鸟,也叫天狗。这九头鸟原本有十个脑袋,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狗叼走了一个,它的脖子到现在还在流血。它的血滴到别人家里,是非常不吉利的。要是听到它的声音,必须让狗叫,它就会逃走。因为它怕狗,所以古人有用扭狗耳朵来禳除灾祸的方法。”
这时,只见鹔鹴所在的树林里窜出一只鸵鸟,身高八尺,样子像骆驼,颜色苍黑,翅膀宽一丈多,长着两只骆驼一样的蹄子,它跑到山冈上,连声吼叫。西边树林里也飞出一只鸟,红眼睛红嘴巴,一身白毛,尾巴长一丈二,身高四尺,尾巴上有个勺子形状的东西,像斗那么大,它走到山冈上,和鸵鸟争斗起来。林之洋说:“这尾巴上有勺子的鸟可真特别。我们捉几只送给无肠国的人,他们肯定喜欢。”唐敖问:“为什么这么说?”林之洋回答:“他们得到这种鸟,既可以当菜大口吃,再把尾巴取下来,当作盛饭盛粪便的勺子,岂不是很好吗?”唐敖说:“怪不得古人说‘鸵鸟之卵,其大如瓮’,原来它的身形竟然这么大。这尾巴上有勺子的鸟,和鸵鸟相比,一个身高八尺,一个身高四尺,大小相差悬殊,怎么能争斗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多九公说:“这种鸟名叫鹦勺。它既然敢和鸵鸟争斗,肯定有不一般的本事。”鹦勺和鸵鸟没斗几个回合,就竖起长尾,连着用勺子形状的尾巴打了几下,打得鸵鸟前蹿后跳,发出像牛叫一样的声音。
东边树林里又跳出一只秃鹙,身高八尺,长脖子,身子是青色的,头上光秃秃没有毛,它窜到山冈上。林之洋说:“怎么突然冒出个和尚来了!”西边树林里也飞出一只鸟,浑身碧绿,长着一条猪尾巴,有一丈六那么长,身高四尺,只有一只长足,它跳跃着出来,窜到山冈上,抡起猪尾巴,像皮鞭一样,对着秃鹙连着抽了几下,把秃鹙的秃头打得鲜血淋漓,秃鹙连声吼叫。林之洋说:“这个和尚今天可吃大亏了!怪不得大人国的和尚不肯剃光头,他们是怕秃头吃苦。”多九公说:“原来是跂踵出来争斗了。它这猪尾巴,不管多么勇猛的鸟,都敌不过,看来鹔鹴又要大败了。”那边百舌鸟敌不过鸣鸟,早已飞回东边树林;秃鹙被打得招架不住,飞着逃走了;鸵鸟两只翅膀受伤,逃回了自己的树林。只听鹔鹴大叫几声,带着无数怪鸟,跑到山冈上,西边树林里也有许多大鸟飞出来,立刻混战成一团。那鹦勺抡起大勺形状的尾巴,跂踵舞动着猪尾巴,一上一下,打得怪鸟们落花流水。
就在双方难解难分的时候,忽然听到东边山上传来如同千军万马奔腾的声音,尘土飞扬,山摇地动,密密麻麻的,不知道是一群什么东西狂奔而来。一时间,众鸟纷纷飞腾,凤凰和鹔鹴也都逃窜了。三人听到声音,急忙躲到桐树林深处,仔细偷看:原来是一群野兽从东边跑来。领头的野兽形状像老虎,一身青色的毛,爪子像钩子,牙齿像锯子,耳朵下垂,鼻子高昂,目光像闪电一样,吼声像打雷一样,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上的茸毛像斗那么大。它跑到凤凰栖息的树林里,吼了两声,带着许多浑身是血的怪兽,窜了进去。随后一群血迹斑斑的怪兽赶来,跑到鹔鹴栖息的树林里,也都窜了进去。领头的一只野兽浑身青黄,身体像麋鹿,尾巴像牛,脚像马,头上长着一只角。唐敖问:“请教九公,这个独角兽肯定是麒麟,西边那只青色的野兽是狻猊吗?”多九公说:“西边树林里的正是狻猊,大概它又来骚扰了,所以麒麟带着众兽赶来。”
只见狻猊喘息了一会儿,站起身来,口中叫了两声。旁边窜出一只野猪,扇动着两只耳朵,一步三摇,就像接到命令一样,走到狻猊跟前,把头伸过去,送到狻猊嘴边。狻猊闻了一闻,吼了一声,张开嘴巴,咬下猪头,随即把野猪吞进了肚子里。林之洋说:“这只野猪,在我看来,生性太吝啬了,哪里是真心请客呢?它的意思大概只是虚情假意地让一让,哪知道狻猊一点也不推辞,直接就吃了。原来狻猊肚子饿了,大概吃饱了就要争斗了。”他正指手画脚地谈论着狻猊,没想到手中的那只细鸟突然又发出震耳的叫声,他连忙用手摇晃,可细鸟就是不肯停止鸣叫。狻猊听到声音,扬起头,顺着声音望了一望,只听它大吼一声,带着许多野兽一起奔了过来。三个人吓得四处奔逃。多九公喊道:“林兄还不放枪救命,等到什么时候!”林之洋跑得气喘吁吁,扔掉细鸟,迎着众兽,放了一枪。虽然打倒了两只野兽,无奈众兽密密麻麻,一点也不畏惧,仍旧冲了过来。多九公说:“我的林兄,难道不能放第二枪吗?”林之洋战战兢兢地又放了一枪,这一枪却好像火上浇油,众兽跑得更快了。林之洋忍不住放声大哭道:“只顾着要看它们争斗,哪知道狻猊肚子饿了,要吃我的肉!无肠国的人把土当饭吃,它可是把人当饭吃啊!我听说秀才的味道最酸,狻猊要是怕酸倒牙,九公和妹夫还能躲过这场灾难,可就苦了我了!它们马上就到跟前了,只要张开嘴巴,就能把我吞到肚子里。这狻猊的肚肠不知道是不是像无肠国的人那样,但愿把我吞了之后能马上排泄出去,我或许还有命;要是不排泄,把我留在肚子里,我就要被闷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唐敖正往前跑,只觉得身后鸟鸣声震耳欲聋,回头一看,狻猊离自己不远,竟然朝自己扑了过来。他顿时手忙脚乱,无计可施,喊了声“不好”,一时着急,纵身一跃,就像在空中飞舞一样,跳到了空中。众兽都朝着多九公和林之洋扑了过去。二人只能叫苦不迭,左右乱跑。忽然听到山冈上“呱剌剌”一声巨响,像打雷一样,一道黑烟比箭还快,直奔狻猊而去。狻猊纵身跳起,才躲过这一击。转眼间又是一声巨响,狻猊躲避不及,立刻被打落在山上。众兽撇下多九公和林之洋,都去围护狻猊。只听“呱剌剌、呱剌剌”连声巨响,黑烟不断冒出,尘土飞扬,满山响声不断,四处烟雾弥漫。那响声像雨点一样不断传来,把那些怪兽打得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四处奔逃,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麒麟带着众兽也都逃窜了。
唐敖落了下来,林之洋跑过来,说:“妹夫当初吃了蹑空草,能跳得高高的,有地方躲避,竟然把我们给扔下了!幸亏我有枪神救命,要是没遇到枪神,只怕我和九公早就变成狻猊放出来的浊气了。”唐敖说:“当年我在东口山,手捧石碑,还能跳到空中,今天要是把二位驮在肩上,大概也能跳得很高。无奈你们离我太远,狻猊又紧跟在我身后,我哪里还敢耽搁。舅兄只顾着要把细鸟带回船上,刚才被它这么一阵乱叫,引得众兽闻声而来,差点丢了性命。”多九公也走过来,说:“这一阵连珠枪可真厉害!要不是打倒了狻猊,众兽怎么会散去呢?现在烟雾渐渐散了,我们去找那个放枪的人,好好感谢他。”
只见山冈上走下来一个猎户,身穿青布箭衣,肩上扛着鸟枪,长得眉清目秀,牙齿洁白,嘴唇红润,年纪不过十四五岁,虽然穿着猎户的打扮,但举止十分文雅。三人急忙上前下拜,说:“多谢壮士救命之恩!请问壮士贵姓?家在何处?”猎户还礼说:“我姓魏,是天朝人,因为避难寄居在这里。请问三位老丈贵姓?从哪里来的?”多九公和林之洋说出了自己的姓名。唐敖心想:“当初魏思温、薛仲璋二位哥哥都以连珠枪出名。自从敬业兄弟兵败,听说他们都逃到海外去了,这个人莫非是思温哥哥的儿子?我来问问他。”于是说:“当初中原地区有位姓魏的,官名叫思温,擅长使用连珠枪,天下闻名。壮士和他是一家人吗?”猎户说:“那是我的父亲。老丈是怎么知道的?”唐敖说:“没想到壮士竟然是思温哥哥的儿子,想不到能在这里相遇!”于是把自己的姓名说了出来,又把当年结盟以及被参劾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猎户急忙下拜说:“原来是唐叔叔来了,侄女不知道,还请叔叔恕罪。”唐敖还礼说:“贤侄请起。为什么自称侄女呢?这是怎么回事?”
猎户回答道:“我名叫紫樱,哥哥叫魏武。因为敬业叔叔遭遇变故,父亲无处安身,便带着家眷逃到了这里。这座山向来有狻猊出没,它常常和麒麟争斗,毁坏庄稼,甚至还会跑出来伤人,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虽然一直都有猎户,但这野兽极其狡猾,视力又好,一听到枪声就会跳起来逃窜,非得用连珠枪才能捕获。所以他们聘请父亲在此驱赶野兽,这么多年来,父亲打死的狻猊不计其数。前年父亲去世后,大家依旧请哥哥来做这件事,无奈哥哥身体孱弱,还经常生病,受不了这份辛苦。要是放弃这份营生,我们就没了生活来源。幸好我从小就学会了使用连珠枪,只好女扮男装,暂且继承这份工作,养活母亲。这几天因为众兽争斗,我担心伤到旁人,正打算去擒拿狻猊,没想到能遇到叔叔。刚才狻猊紧跟在叔叔身后,我干着急却不敢开枪。幸亏叔叔向上纵身一跳,我才有机会放了一枪,要是再晚一步,叔叔的性命恐怕就保不住了。叔叔只是纵身一跃就能跳得那么高,若不是有神灵庇佑,怎么可能做到呢?真是好人自有天相!当年父亲临终前,留下一封遗书,让我和哥哥日后前往岭南,托付叔叔照应。这封信现在家里,就请叔叔过去看看,顺便喝杯茶。”唐敖说:“多年没见到万氏嫂嫂了,如今在海外,自然应该前去拜访。没想到思温哥哥已经去世,竟然不能再见一面,实在令人心酸!”
当时,三人跟着魏紫樱翻过山头,前往魏家。唐敖心里琢磨着:“我自从到了海外,每遇到名山胜地,都会上去游览一番。原本想着遵照梦神的指示,寻访名花,可到现在什么都没找到,反倒总是和这些女子有缘,常常在途中不期而遇,真是奇怪。”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魏家,只见四处都安放着强弓、弩箭。大家一起走进客厅,魏紫樱进去通知万氏夫人和魏武出来,双方互相行礼。唐敖看那魏武虽然满脸病容,但长得倒是十分清秀。魏紫樱把父亲的遗书呈递给唐敖。唐敖拆开,上面写的无非是叮嘱他念及结义之情,多多照应家人之类的话。看完后,唐敖叹息了一番,把信收了起来。万氏说:“我丈夫去世后,我原本想带着遗书和儿女,投奔叔叔。但本地的乡邻因为惧怕野兽,再三挽留,再加上家乡近来也不知道是否还在缉捕余党,我担心受到牵连,所以一直不敢回去。如今幸好叔叔来了,我家现在六亲无靠,故乡也没有亲人,除了叔叔,再没有可以托付的人了。将来还恳请叔叔念及与我丈夫的结义之情,一定要多多照顾我们。要是能回到故乡,我丈夫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您的大恩大德!”唐敖说:“缉捕的事情都过去十多年了,早就淡忘了。日后我从海外回来,一定会接嫂嫂、侄儿和侄女一同回故乡。况且今天侄女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怎么敢忘记呢?嫂嫂尽管放心。”接着,唐敖又询问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原来,这里的百姓因为魏家父子驱赶野兽,感激他们的恩德,所以对他们的生活供应十分丰厚。每年除了衣食开销,还有不少结余。唐敖听后,这才放下心来。他随即把身边带着的散碎银子送给魏紫樱,让她买些脂粉。又嘱咐魏武带他到魏思温的灵前,唐敖拈香下拜,痛哭了一场,然后辞别回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