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五部分第141回第150回
    第五部分第141回徐鸿儒下山奉伪诏河海生盗扇得真情

    徐鸿儒听了余七详细讲述当前局势后,沉思良久,开口问道:“王守仁那边究竟是些什么人在相助?”余七回答:“看样子还是当年的七子十三生又来了。最开始是傀儡生先到的,在傀儡生没来之前,我和他们打了两仗,都大获全胜。可自从傀儡生来了之后,他用了个替代之法,从那以后我们就接连战败。如果不是傀儡生插手,王守仁的军队早就全军覆没了。”

    徐鸿儒恍然道:“原来如此。你们确实不是七子十三生的对手。既然宁王下旨让你请我,为师也只好下山一趟,会会这七子十三生。”余七连忙追问:“师父答应出山相助,不知何时启程?”徐鸿儒果断地说:“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和你一同前往。”余七大喜过望,赶忙道谢:“若能得师父同行,将来大功告成,宁王登上皇位,师父必定会得到丰厚的封号。”

    徐鸿儒叮嘱道:“我虽与你同去,但我要先去拜见宁王,之后再前往吉安。你先回大营,告诉非幻道人,一定要等我到了再与敌人开战,千万不可急躁,这一点至关重要!”余七点头应允。随后,徐鸿儒收拾好随身物品,与余七一同下山。走到半路,两人分道扬镳,余七赶回吉安贼营,徐鸿儒则前往南昌拜见宁王朱宸濠。

    余七回到大营后,立刻告知非幻道人,徐鸿儒不日就到,并再三叮嘱一定要等师父到了再开战。非幻道人点头答应。

    徐鸿儒抵达南昌后,径直前往宁王府。他向王府值守官员说明来意,值守官员不敢怠慢,迅速通报进去。宫门太监将消息禀明朱宸濠,朱宸濠听闻徐鸿儒到来,欣喜万分,立刻传令召见。值守官员接到指示,急忙将徐鸿儒引入王府,在宫门太监的引领下,徐鸿儒来到内殿。

    此时,朱宸濠早已穿戴整齐,在内殿等候。他见徐鸿儒头戴“万”字华阳巾,身披鹤氅,手持拂尘,背后挂着葫芦与宝剑,脚蹬逍遥履,身高八尺,面容端正,两道浓眉下一双秀目炯炯有神,颔下长须飘飘,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朱宸濠赶忙下阶相迎,恭敬地说:“孤不知仙师远道而来,未能及时迎接,罪过罪过!还望仙师多多包涵。”徐鸿儒也急忙回礼:“贫道久仰千岁仁慈之名,早想前来拜见,只因生性疏懒,一直未能成行。如今承蒙千岁降诏相邀,贫道何德何能,竟劳千岁挂念。”

    朱宸濠请徐鸿儒落座,又命人传李自然前来。朱宸濠诚恳地说:“仙师道法高深,孤早已仰慕已久。此前没有大事相求,不敢轻易请仙师出山。如今王守仁势力猖獗,不久前还派一枝梅盗走了孤的镇国之宝招凉珠。这珠子虽失,但并非关键,孤担心的是他得了这珠子,会设法破解令徒非幻仙师所摆的非非大阵。若只是王守仁部下如一枝梅等人,倒不足为惧,有令徒相助,他们难成气候。但如今七子十三生暗中相助,令徒道法虽高,孤却深知仙师法术更为高明,只怕令徒难以抗衡七子十三生,所以冒昧请余七去请仙师下山相助。如今先封仙师为广大真人,待大功告成,再行加封。希望能早日成功,助孤成就大业,这一切都仰仗仙师了。”

    徐鸿儒谢过封号,谦虚道:“贫道何德何能,敢受此封号?只是七子十三生神通广大,贫道也未必能胜。若侥幸成功,贫道不敢居功;若不幸战败,还望千岁体谅,勿加罪责。”朱宸濠连忙安抚:“仙师神通广大,七子十三生绝非对手。只要仙师肯全力相助,必定大功告成,还望仙师不吝赐教。”

    这番话让徐鸿儒颇为受用,他豪情满怀地说:“贫道蒙千岁知遇之恩,破格提拔,定当竭力相助!并非贫道说大话,那七子十三生不过仗着剑术唬人。贫道既已到此,莫说七子十三生,就是十四子二十六生又能如何?若不将他们尽数诛灭,贫道誓不回山!千岁只管安心,静候捷报。”

    朱宸濠见他如此自信且愿担重任,心中大喜,再次致谢:“若能如仙师所言,将来孤登上皇位,仙师就是开国元勋!”徐鸿儒回应:“贫道不敢妄想,只盼千岁早日登基,上顺天意,下应民心。不过贫道还有一事相问,如今千岁麾下还有几员大将?兵力还有多少?还请告知。”朱宸濠答道:“除大将邺天庆外,雷大春正在驻守安庆,尚未调回。其余能征善战之士还有二十余人,雄兵五六万,仙师如需调遣,悉听吩咐。”徐鸿儒点头:“有这些大将和兵力,足够调遣了。还请千岁明日调拨五千精兵、十员战将,随贫道一同前往,以便随时调用。”朱宸濠当即应允。

    徐鸿儒又提出:“余七的妹妹余秀英现在千岁宫中,还请千岁传她出来,贫道有话与她面谈。”朱宸濠随即派人去请余秀英。

    不多时,太监回禀:“余小姐突然抱病,无法起身,让奴才向千岁和广大法师告罪。还说法师若有吩咐,可告知千岁,等她病好,立刻前来领命。”徐鸿儒听后说:“既然她抱病在身,不便勉强。就请千岁转告,等她病好,即刻前往吉安,贫道有事要差遣她,非非阵中需要她相助。”朱宸濠答应下来,同时派人传太医为余秀英诊治。其实余秀英称病另有隐情,这也是冥冥之中注定,明武宗气数未尽,朱宸濠难以成事的因果。若余秀英真随徐鸿儒前往,七子十三生恐怕也难以取胜,其中缘由且待后续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鸿儒在宁王府留宿一晚。次日,五千精兵挑选完毕,十员战将也整装待发。有人向朱宸濠禀报准备就绪,朱宸濠便请来徐鸿儒询问:“兵将都已备齐,仙师是亲自压队同行,还是让他们先行?”徐鸿儒说:“请千岁命众将先行,贫道也即刻告辞。”朱宸濠道:“本想留仙师多盘桓几日,但军务紧急,不敢耽搁。好在来日方长,等仙师大功告成,孤再好好请教。”说罢,一面传令军队出发,一面命人置办酒席为徐鸿儒送行。

    酒席摆好后,朱宸濠请徐鸿儒上座,李自然作陪。朱宸濠亲自为徐鸿儒斟酒,三人开怀畅饮。酒足饭饱后,徐鸿儒起身告辞,朱宸濠一直送到宫门,两人才握手道别。随后,徐鸿儒便朝着吉安贼营出发。

    另一边,河海生离开大营,前往徐鸿儒处盗取温风扇。没过多久,他便抵达目的地。河海生按下风轮,悄悄潜入徐鸿儒的房间,却听到两个小童正在交谈。年纪稍小的童子问:“师父昨天去吉安大营帮大师兄排阵,你觉得师父这次去会是胜是败?”年长的童子自信地说:“我看师父此去必定大胜。将来大功告成,不仅师父会有封号,大师兄和二师兄也都能得到封赏。”

    年纪小的童子却不认同:“我看未必。你不知道七子十三生有多厉害!就说傀儡生一人的本领,师父恐怕都敌不过,何况对方还有那么多人。就算师父本领高强,也难免寡不敌众。”年长童子反驳道:“话不能这么说,七子十三生再厉害,也不过是靠剑法。可师父会的法术多着呢,移山倒海、撒豆成兵,他们哪有这本事?何况师父还有温风扇这件宝贝,只要扇子一摇,吹出温风,敌阵上千军万马都会浑身发软、困乏无力,就算是铜筋铁骨的人也难以抵挡。有这法宝在,还怕什么七子十三生?”

    年纪小的童子又问:“那温风扇师父带走了吗?”年长童子答道:“你真糊涂!师父临走时,专门去法宝房取出温风扇,装在豹皮囊里随身带走了。”

    这时,年纪小的童子恨恨地说:“不管师父此去胜负如何,我就是恨透了余七,真希望他被人杀了,我才解气!”年长童子好奇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恨他?”年纪小的童子咬牙道:“我自有一件事,恨他恨得刻骨铭心……”这童子究竟为何如此痛恨余七?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部分第142回同类相仇恨如切齿终身谁托刻不忘心

    年长的小童子见同伴对余七恨之入骨,忍不住追问:“你到底因为什么事,这么恨他?”年幼的童子摇摇头:“这事只能我自己知道,没法告诉你,连师父也不能说。”年长童子再三保证:“你跟我说没事,我绝对不会告诉师父。”年幼童子还是坚持:“告诉师父倒没什么,但就是不能告诉你。”

    年长童子软磨硬泡:“好兄弟,你就告诉我吧。”年幼童子犹豫道:“我告诉你,你肯定要笑话我。”年长童子着急发誓:“我要是笑话你,就不得好死,将来一定死在刀剑之下!”年幼童子这才松口:“那你千万不能笑我,也不许告诉别人。”得到承诺后,他缓缓开口:

    “自从他摆的迷魂阵被七子十三生破了,逃回山上以后,本该潜心修炼。可他在师父面前说得好听,背地里却胡作非为。有一天,他不知从哪里带了个民间女子回山。当时我不知情,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撞见他做不轨之事。他看到我,竟然厚着脸皮求我:‘好兄弟,千万别告诉别人,我实在控制不住,就这一次,等会儿就把人送回去。’我当时只想赶紧离开,就随口应了一声。

    没想到他见我没声张,竟以为我好欺负,还问我:‘好兄弟,你尝过这滋味吗?’这话臊得我满脸通红,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却会错了意,竟然想拉我一起。我急得大喊,他才松开手。你说这人可不可恶?后来我想告诉师父,但又怕这事传出去大家都没面子,所以一直憋在心里,今天才跟你说。你可一定替我保密。”

    年长童子听完,气得脸色铁青:“我还以为他是正人君子,没想到这么卑鄙!照这么说,真该把他千刀万剐!兄弟,咱们说好了,不管他这次是胜是败,等他回山,咱都别再跟他说话。”年幼童子咬牙切齿:“我只盼着他死在外面,被七子十三生抓住,粉身碎骨,永世不得投胎!”

    躲在暗处的河海生把这番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心中感慨:“都说邪教没好人,这两个不过十五六岁的小童,竟然如此明辨善恶。可惜拜在徐鸿儒门下,要是被带坏可就糟了。”又一想:“既然温风扇被徐鸿儒带走了,这里肯定没有,我不如赶紧回大营,再想办法去他军营里盗取。”主意已定,他悄悄离开,施展轻功下山而去。

    凭借高超的剑术,河海生一路疾行,不到一天就回到了大营。玄贞子等人见他回来,急忙问:“温风扇取回来了吗?”河海生摇摇头:“没取到,不过听到个不得了的消息。”众人好奇追问,河海生便把听到的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