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济公全传第141回第150回
    济公全传第一百四十一回

    张士芳把搭建灵棚和租用杠具的事情谈妥,拿到了两张单子,而且都没付定金,那四百两银子还揣在他的怀里。

    回到王员外家,老安人就问他:“孩子,棚子和杠具都定好了吗?”

    张士芳连忙说道:“姑母,您就别操心了,我办事肯定办得漂漂亮亮的。咱们家这么有钱,搭棚子可不能让人家笑话。我定的是那种过脊棚,全都有起脊和瓦垅,最后还搭了暖棚客座,两边都包上细席,一点木头都不露,上面全是精美的花活,四面装的都是玻璃窗户,颜色五彩斑斓。天井子门口搭了过街牌楼,起脊带花,还扎了彩子,有专门的鼓手楼子,里面搭了炮口座和大花座,用的都是五色绸子。扎了月亮门,还带栏杆,月台都铺上了地锦。灵前是满月形状的玻璃门,扎着彩绸带牌楼,周围的月台也装了玻璃栏杆。就这个棚子,要是让别人去谈,没有一千两银子根本拿不下来,我只花了八百两就谈妥了,一下子就省了二百两呢。我办事不能让我兄弟回来埋怨我呀。”

    老安人毕竟是个女流之辈,哪里懂这些,只是说道:“不多,不多。”

    旁边站着的管家王孝,等张士芳说完,开口问道:“张公子,你是在哪家定的棚子呀?”

    张士芳回答:“天和棚铺。”

    王孝说:“巧了,我也在天和棚铺谈的。跟你说的那些东西一模一样,一样不少,要是少一样,我任你处置,可我谈的价格是四百两。我还得告诉你,你定杠具花了多少钱?”

    张士芳说:“一千六百两。”

    王孝说:“我定的杠具只要八百两,和你用的东西也是一样的。”

    张士芳一听,心里一愣,但他嘴巴很能说,马上说道:“姑母,您别听他们的。他们就是想把我挤走,好自己赚钱,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老太太叹了口气,说:“王孝,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我内侄怎么会赚我的钱呢?你们都下去吧。”

    王孝一听老安人这么说,心里想:“我这一片好心算是白费了。”于是赌气转身走了出来。

    众家人都在大门堂里坐着,一个个都很生气。这个说:“张士芳这小子,真是狠心狗肺。”那个说:“就盼着咱们公子爷早点回来,这小子就得滚蛋,省得他在这儿充二号主人。”

    大家正议论着,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无量佛!贫道闲游三山,闷踏五岳,访道学仙,贫道我乃是梅花山梅花岭梅花道人。”

    众家人一看,来了一位道士,头戴青缎九梁道巾,身穿宝蓝色的道袍,青护领相衬,腰系杏黄色的丝绦,脚蹬白袜云鞋,背后背着一口宝剑,剑鞘是绿沙鱼皮做的,上面有黄绒的稳头和挽手,手中还拿着一把拂尘。他面色似淡金,细眉朗目,鼻直口方,三绺黑胡须飘在胸前,根根分明,看上去真是仙风道骨,气质非凡。

    众家人就问:“道爷,您来这儿有什么事吗?”

    老道回答说:“贫道是梅花山梅花岭的梅花道人,正在洞中打坐的时候,心血来潮,掐指一算,就知道王善人有难。贫道脚驾祥云,特地前来搭救。你们到里面通报一声,贫道分文不取,只为了积点功德。”

    家人一听,说:“道爷,您是来救我们员外爷的吗?”

    老道说:“正是。”

    王孝一听,非常高兴,赶紧往里面跑去。

    跑到里面,王孝喊道:“安人,大喜呀!”

    老太太一听,生气地说:“你这东西混账,员外爷都快不行了,你还说大喜?喜从何来?”

    王孝说:“现在外面来了一位老道,说是梅花山的神仙,他说能救员外爷,这不是大喜事儿吗?”

    张士芳一听,赶紧阻拦说:“你从哪儿弄来的老道?肯定是妖言惑众,不就是想来骗点钱吗?咱们家就是有银子也不能给他,趁早让他走。”

    王孝说:“人家老道说了,他是来做好事的,不要钱。”

    张士芳说:“你别胡说八道了,他不要钱,难道自己带着锅走啊?”

    王孝说:“人家真的说不要钱。”

    旁边王全的妻子董氏说道:“王孝,你把老道请进来,给员外瞧瞧也好。要是真把员外的病治好了,那可比花一千两、两千两还值得呢。要是没治好,自然不能给他钱。”

    王孝说:“好的。”立刻转身来到外面,说:“道爷,我家夫人有请。”

    老道点了点头,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书中交代,这位来的老道不是别人,正是黄面真人孙道全。他奉了济公的命令,前来搭救王安士。他和雷鸣、陈亮一起来到海棠桥,让雷鸣和陈亮在酒馆等着,自己这才来到王员外家门口,假装成神仙。

    孙道全跟着家人来到里面,张士芳一看到他,就骂道:“你这个牛鼻子老道,从哪儿来的?跑到这儿来骗人。”

    孙道全口念“无量佛”,说:“贫道不跟你一般见识,我是来搭救王善人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士芳说:“你别妖言惑众了,你知道老员外得的是什么病吗?”

    老道说:“山人自然知道,只是怕说出来,有些人会在这里待不下去,怕他们脸上挂不住。”

    张士芳说:“那你倒说说老员外到底是什么病?”

    老道说:“王老员外是被阴人陷害的。”

    张士芳说:“你别胡说八道了,老员外平常待人那么宽厚,是个大善人,哪个家人会害老员外呢?”

    老道说:“倒不是家人陷害的,我出家人以慈悲为怀,善念为本,说话得留口德,不能明说。常言说道,话到舌尖留半句,事从礼上让三分。”

    张士芳说:“老道,你就是在造谣,到底是谁陷害了老员外?”

    老道微微一笑,说:“你真要问害老员外的人?那是个男子之身,却有着阴毒妇人的心肠,是内宅的亲戚,又是外姓之人。”

    张士芳一听这几句话,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众家人一听,都开始猜疑是张士芳。内宅的亲戚,外姓之人,除了他还能是谁呢?大家心里都明白,可又不敢说出来,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张士芳恼羞成怒,说:“老道,你别信口胡说,你说有阴人陷害,有什么凭据?”

    老道说:“当然有凭据,你叫一个家人过来。”

    张士芳说:“叫家人干什么?王得禄,你过来。”

    老道说:“家人,你到老员外床底下的床板上,摸一摸,看看有没有一个桃木人,有的话拿下来。”

    王得禄果然到床底下伸手一摸,说:“没错,有东西。”立刻把桃木人拿了出来,大家一看,这桃木人跟真人的形状一样,里面还放着老员外的生辰八字。

    张士芳心里有鬼,趁大家不注意,偷偷溜了出来,直奔三清观。

    见到董太清,张士芳说:“董道爷,你这个法子可真灵,我姑父从那天开始就没起来过,一直昏迷不醒。我姑父一死,我就能主持办丧事了。”

    董太清说:“得满七天,人才能死,不到七天可不行。”

    张士芳说:“这法子确实灵,可惜白费了。”

    董太清说:“什么意思?”

    张士芳说:“今天来了一个老道,说是梅花山的梅花真人,他说能给王安士治病。他让家人把桃木人拿了出来,还说出害王员外的人,是男子之身,阴毒妇人之心,内宅之亲,外姓之人,这说的不就是我吗?他虽然没说出我的名字,可我心里明白,就跑出来了。”

    董太清说:“我告诉你,不管他是谁,都救不了王安士。从那天晚上我做法把王安士的三魂拘来一魂,七魄拘来两魄,装在这摄魂瓶里,他怎么可能好得了。”

    张士芳一听,说:“虽然你把王安士的魂拘来了,装在摄魂瓶里,可我觉得这个梅花真人肯定会来找你要摄魂瓶。”

    董太清说:“他不来就算了,要是真来,我先结果了他的性命。”

    张士芳说:“我看你不一定行。我瞧人家那个老道,真是仙风道骨,穿着蓝缎子道袍,黄脸膛,三绺黑胡子,比你气派多了,估计本事也比你大。他要是来找你要摄魂瓶,你不给,说不定连你的命都没了。”

    董太清说:“你真是气死我了!”

    正说着话,就听到外面传来一声“无量佛”。

    张士芳说:“是不是来了?”

    董太清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心里想:“好你个老道,竟敢坏我的事,还敢找到我家门口来?我得给他个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想罢,他从墙上摘下宝剑,握在手中,气哼哼地往外走去。

    一开门,他举剑刚要砍下去,仔细一看,来的不是梅花真人。只见门外站着一个老道,身高八尺,膀大腰圆,头上挽着牛心发髻,身穿青布道袍,腰系丝绦,脚蹬白袜云鞋,肋下佩着一口宝剑,剑鞘是绿沙鱼皮做的,上面有黄绒穗头和挽手,肩上还担着一根扁担,扁担上挑着两个包裹。这个老道脸如刀削,两道浓眉,一双眼睛像铜铃一样大,鼻直口方,耳朵两边各有一绺黑毫,下巴上长着一部钢髯,犹如钢针,恰似铁线,根根分明。

    董太清刚要挥剑砍下去,一看不是外人,赶紧停住了宝剑,吓得魂飞魄散,急忙上前行礼。

    不知道来的这个老道究竟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济公全传第一百四十二回

    董太清拿着宝剑冲出来,仔细一瞧,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师兄张太素。张太素刚从外面回来,董太清心里一惊,赶紧施了一礼。

    张太素一看这架势,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怒道:“好你个师弟,我教会了你本事,你居然拿着宝剑要杀我?这可真是好样的!”

    董太清赶忙解释道:“师兄您先别生气,这里面其实有隐情。”

    张太素没好气地问:“什么隐情?”

    董太清说:“师兄,您先进屋,我慢慢跟您说。”

    张太素走进屋里,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太清说:“师兄,您教给我的害人法子,真的很灵验,我用它害了一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