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济公全传第231回第240回
    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一回

    济公把珍珠手串交给郑铁牛的徒弟后,说道:“我再出个容易猜的谜语,你们猜猜看。”众人纷纷说道:“你说吧。”济公念道:“虫入凤窝飞去鸟,七人头上长青草,大雨下在横山上,半个朋友不见了。这也是四个字,谁能猜着,我就把老和尚的这件僧袍给谁。”众人思索起来:“‘虫’进入‘凤’窝,飞走‘鸟’,这是‘风’字;‘七’‘人’头上长‘草’,是‘花’字;‘大雨’下在‘横山’上,‘横山上’即‘彐’,加上‘雨’是‘雪’字;‘半个朋友不见了’,‘朋’字去掉一半,是‘月’字。”好几个僧人都猜中了,广亮嘴快,抢先说出“风花雪月”四个字,济公说:“对了。”果然把僧袍给了广亮。

    济公又说:“东门以外失火,内里烧死二人,留下一儿一女,烧到酉时三更。这四句话猜四个字。”旁边有人猜中是“烂肉好酒”四个字,济公又给了一床被褥。济公接着说:“三人同日去观花,百友原来是一家。禾火二人同相坐,夕阳西下两枝瓜。”旁边又有人猜中是“春夏秋冬”四字,济公把老和尚留下的所有东西都分散给了众人,自己一件也没留。

    过了两天,郑铁牛听说济公在临安城结识了不少绅士富户、贵官长者,宗印本就是个势利和尚,便跟广亮商量,让济公出面请人,在庙里办善会。广亮说:“行。”广亮知道济公认识很多大财主,认为办善会说不定能剩几两银子,于是连忙找到济公,说道:“师弟,老和尚进庙,按理说应该惊动一下众人,我打算在庙里办一回善会,你认识的都是大财主,要是办善会,你把请帖送过去,把他们都请来,行不行?”济公说:“行是行,但有一点,我认识的人可都是绅士富户,既然办善会,就得准备上等的高摆海味席,得八两银子一桌的燕翅席,来一个人就摆一桌。善会的香资不定多少,也许一个施主就施舍几万两。以前化大悲楼的时候,一个人就施舍了一万两。办善会的话,所有来的人,不论出香资多少,带来的随从每人要开一吊钱赏钱,坐轿来的,每个轿夫也给一吊钱。要是依着我这样办,我就去请人,不然我不管,别叫人家瞧不起咱们。”广亮一想,反正应该赔不了,就说:“全都依着你办,你要多少请帖呢?”济公说:“我要一百张请帖吧。”广亮听了十分高兴。

    他们选在本月初十办善会,广亮先拿出宗印给他的五千两银子作为本钱,拿出二千两银子置办酒席,二千两银子预备赏钱和零用,一千两银子用来搭棚办事、买东西零用,一切都安排妥当。没想到济公要了一百张请帖,封请帖的时候也没让别人看。请帖里面写的是:“本月初十日,因老和尚宗印进庙开贺设坛,当日恭请您光临,早降拈香。住持僧宗印、广亮、道济同拜。酒席设在灵隐寺庙内,每位善会,不准多带,只封二十四文钱,如多带会有重罚。”

    济公把请帖送出去后,到了初十这天,灵隐寺门口车马轿 crowded,临安城的大财主周半城、苏北山、赵文会等都来了。有的人带了两班轿夫,有六个随从、八个随从的,最少的也有四个随从。庙里给每人都发了赏钱。施主们把善会的封套交在帐房,打开一看,里面全都是二十四文钱。来一位施主就摆一桌席,一共坐了二百多桌。晚上施主们都走了,帐房一算账,一共收了二十多吊钱,连广亮认识的人都包括在内。这一下,五千两银子全赔进去了,宗印和广亮把济公恨得要死。

    第二天,广亮把济公叫来说:“你这简直是存心害我们,这庙里不能要你了,你趁早走吧,从此再不准你进灵隐寺。”济公说:“走就走,这不算什么。”正说着话,杨猛、陈孝来了。那天的善会他们没赶上,这两个人在外面保镖没在家,今天才回来。他们听家里人说灵隐寺办善会,来了请帖,就赶了过来,想写点香资。他们一见济公,杨猛说:“师父,那天办善会,我们二人没在家,今天我们特意前来,师父要是用银子,我们有。”和尚说:“他们已经要把我赶出去,不让我在庙里了,你们不必施舍了。”

    正说着话,铁面天王郑雄也来了。郑雄因为昨天来出善会,封了二十四文钱,庙里却给了底下人十几吊赏钱,他心里觉得过意不去,不知道庙里这是怎么回事,就带着五百银子来见济公,想打听一下。他来到庙中,看见济公正和杨猛、陈孝说话。郑雄先让家人把五百银子拿过来说:“师父,我昨天来出善会封了二十四文钱,庙里倒给了底下人十几吊钱,我想这不太合理,今天我带来五百银子作为香资,师父要是用,我再叫人去取。”济公说:“你不用施舍了,他们不叫我在庙里,我这就要走了,我算被这庙除名了。”广亮看见有银子,又不好说话。郑雄一听济公这话,说:“既然他们不叫圣僧在这庙里,师父就上我的家庙去,那座三教寺也没人看,我送给师父。”和尚说:“好。”立刻带着褚道缘、孙道全,和郑雄一起前往三教寺。杨猛、陈孝告辞回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济公走后,这天灵隐寺门口来了两个人,都是壮士打扮,一位穿白衣服,一身素净,一位穿蓝衣服,衣着鲜亮。他们来到庙门口问:“济颠僧在庙里吗?”门头僧说:“二位找济公有什么事?贵姓大名?是哪里人?”二人说:“我们是夔州府人,以保镖为业,久仰圣僧的大名,特意来拜访。我姓王,他姓李。”门头僧说:“二位在这里稍等,我到里边看看,济公说不定不在。”说完,立刻到里边向监寺广亮禀报。广亮以为来的是施主,就告诉看门的和尚:“别说济颠已经被赶出去了,就说济公出门办事去了,三五天必定回来。”他自己迎出来,看见山门外站着两个人,衣帽鲜明,都有三十多岁,一身壮士装束,五官不俗。他一见连忙行礼说:“二位施主请进庙里喝茶。济公今天有事,没在庙中,大概早晚就会回来。二位贵姓?”那穿蓝衣服的壮士说:“我姓王,他是我义弟,姓李。”广亮说:“二位施主请进。”

    二人跟着进了庙,到了客厅,知客僧接见他们,献上茶。二人要拜老方丈,知客僧带二人到后院禅堂之内,一见方丈宗印,郑铁牛让座。二人问:“方丈,济公是老和尚的徒弟吗?”宗印心想:“这二人衣帽不俗,肯定是给济颠送礼来的,我要是说和济颠是师徒,这二人说不定会孝敬我些银钱。”想完,就说:“没错,那是我的徒弟。”二人点了点头,问:“济公哪里去了?”宗印说:“他没个准地方,不定在哪里住着,也许今天就回来。二位有什么话可以留下,要不然今天就在我这里住一夜。”那姓王的说:“也好。”他们看见老方丈手中拿着那串念珠,是一百零八颗珍珠的。

    二人正在看,只见从外面进来一个人,年纪约二十多岁,头戴蓝绸子四楞巾,身穿蓝绸大氅,面皮黝黑,短眉毛,三角眼,这个人是宗印俗家的侄儿郑虎。他为人奸诈,贪淫好色,仗着他叔父当和尚赚的钱,任性胡作非为。他一进来,看见这二人,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二人说“找济公”,郑虎没说什么,刚要说话,广亮把他拉到外面,把情况都告诉了他,他又进来和那二人交谈,把他们让到外面客房摆饭。郑虎陪着他们说话,有些狂傲无知。他也喝醉了酒,小人胆壮,满嘴胡言乱语,留二人住下。

    第二天,监寺广亮刚起来,就听见里面一片喧哗。他到里面一看,吓得魂都快没了,出了一桩塌天大祸。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济公全传第二百三十二回

    广亮急忙跑到后院,只见郑虎倒在血泊中已经被杀,那两个自称施主的人却踪迹全无。桌上有一张字柬,上面写着八句诗:“因为闲气到灵隐,要找济颠把命拼。济颠今朝若在庙,我等将他刀碎身。杀死郑虎仇未报,盗去手串志未伸。若问英雄名和姓,逍遥自在我二人。”

    原来,这两个贼人是西川路的强盗,一个叫逍遥居士王栋,一个叫自在散仙李梁。他们和小丧门谢广、赛云龙黄庆是结拜兄弟,此次前来是为朋友报仇。郑虎平时作恶多端,虽然这次是被牵连,但也是他的报应。如果宗印没说自己和济颠是师徒,王栋、李梁或许不会杀郑虎,这也是命中注定。

    广亮等人见状,赶紧禀报宗印。宗印一听,大哭着说:“这一定是济颠主使杀我侄儿,必须告他!”他立刻让广亮去钱塘县报官。广亮到钱塘县喊冤,值日班吏问明情况,将他带到公堂。知县升堂后,广亮跪下说:“我是灵隐寺监寺广亮,昨天庙里来了两个说找济颠的人,我们让他们住下,谁知夜里他们杀了老方丈侄儿郑虎,盗走珍珠手串,还留下字柬。济颠被赶出庙,肯定是他记恨在心,指使这两人作案!”

    知县接过字柬一看,说:“字柬上明明写着是找济颠报仇,你们让贼人住下才惹祸,怎么能诬陷好人?赶紧回去安葬郑虎,等本县捉拿凶手。”广亮还想争辩,知县一拍惊堂木怒斥:“再胡说,看在你是出家人的份上也不轻饶!”差役把广亮赶下公堂,他只好回灵隐寺。

    知县派人去三教寺请济公,济公随差役到县衙。知县降阶相迎,请到书房摆上饭菜,说:“灵隐寺郑虎被杀,广亮诬陷圣僧,被我轰走了。这贼人是飞贼,求圣僧帮忙破案。”济公说:“他们既然赖我,我不管,再说我还有要事。”知县再三请求,济公始终不答应,吃完晚饭就回了三教寺。

    次日,净慈寺僧人来请济公。净慈寺在灵隐寺西南的天竺山上,是座大丛林,但山上吃水困难,小和尚每天要下山挑水。净慈寺方丈青山和监寺德辉听说济公被灵隐寺逐出,想请他来当长头(管理挂单僧人)。济公起初推辞,德辉亲自来请,他才答应,安排好三教寺事务,就到净慈寺上任。

    净慈寺本有四十多名站堂僧,加上挂单的共有百余人,但吃水一直是难题。济公看到大雄宝殿后有口枯井,听说已干涸二十多年,便说:“今晚子时,我祝泉求水,若庙中该转运,自会有清泉。”众僧备好香案,三更时济公焚香祷告,叩拜后,井里果然水声响起,泉水渐渐涨到井口。次日,方丈得知济公让枯井出水,十分感激,全寺僧人也对济公的德行深信不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