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重返人间,处处焕发出崭新的生机。桃花嫣红,李白胜雪,柳条抽出嫩绿的新芽。街道上,装饰华丽的马车与名贵的宝马往来穿梭,连东风也被这番热闹景象吸引,一路吹拂着进入了皇宫禁城。有人趁着兴致,斟满剩余的美酒,尽情吟诗抒怀,刹那间忘却了尘世的功名利禄。豪情涌起时,人们不禁谈起往昔的奇闻轶事,其中,旌阳真人降伏水精的故事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自混沌初开,天地初分,世间万物开始生长,期间诞生了三位伟大的圣人,他们分别成为儒、释、道三教的始祖。儒家的开创者是孔夫子,他删改编述《六经》,为后世留下了永恒的典范,成为历代帝王的老师,也被尊为万世文章之祖;释家的始祖是西方的释迦牟尼佛祖,他诞生于舍卫国刹利王家,诞生时大放智慧光芒,照亮十方世界,大地涌出金色莲花,他拥有丈六金身,变化无穷,无所不能,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被尊称为天人师;道家的始祖则是太上老君,他是元气的源头,孕育了天地,创造了佛与仙,尊号为铁师元炀上帝。太上老君的化身在世间历经无数岁月,难以计数。在商汤王四十八年,他再次降临世间,乘着太阳的精气,化作一颗弹丸,进入玉女口中。玉女因此怀孕,怀胎八十一年后,在武丁九年,从胁下生下老君。老君出生时,头发和胡须已然全白,人们称他为老子。老子出生在李树下,便以李为姓,名耳,字阳伯。后来,他骑着青牛西行,准备出函谷关。把守函谷关的官吏尹喜望见天空紫气东来,知道有异人经过,便向老子求得了《道德真经》,这部共三千言的经典自此流传于世。老子进入流沙之地潜心修炼,最终修成仙人,如今居住在太清仙境,被尊称为道德天尊。
在这三教之中,太上老君作为道祖,居于祥云缭绕、瑞气弥漫的太清仙境。有一天,正值老君寿诞,三十三天天宫,以及终南山、蓬莱山、阆苑山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各路神仙,成千上万,有的骑着五彩鸾鸟,有的乘着洁白仙鹤,有的驾驭赤色巨龙,有的乘坐丹色凤凰,纷纷踏着祥云前来祝寿。他们依次向老君表达贺意,献上精心准备的寿词,行稽首大礼。其中一首寿词名为《水龙吟》:“红云紫盖葳蕤,仙宫浑是阳春候。玄鹤来时,青牛过处,彩云依旧。寿诞宏开,喜《道德》五千言,流传万古不朽。况是天上仙筵,献珍果人间未有。巨枣如瓜,与着万岁冰桃,千年碧藕。比乾坤永劫无休,举沧海为真仙寿。”
老君见众仙纷纷祝贺,心情大悦,随即设宴款待大家。酒过三巡,太白金星突然离席,对众仙说道:“各位仙长,可知南瞻部洲江西省日后将发生何事?江西在星象分野中,旧属豫章。四百年后,那里将会有蛟蜃兴风作浪,化为妖怪。倘若无人能够降伏它们,方圆千百里的土地,必将被海水淹没,变成一片汪洋。”老君点头回应道:“此事我已知晓。四百年后的江西,有一处名为西山的地方,山势如巨龙盘踞、猛虎蹲伏,山水环绕,灵气汇聚。届时,此地将诞生一位名叫许逊的非凡人物,他能够成为群仙领袖,消灭这些妖邪。如今,必须有一位仙人下凡,挑选世间德行完美之人,传授道法,这样等日后许逊出生,便能有传承的渊源。”这时,斗宿中的一位仙人站了出来,他名叫孝悌王,姓卫,名弘康,字伯冲,主动提议道:“我观察凡间,发现有个叫兰期的人,向来品行端正,没有过失,还兼具仙风道骨,适合传授玄妙道法。可以让他将道法传给丹阳黄堂的女真谌母,再由谌母传给许逊。如此代代相传,心意相通,日后真仙有了传承脉络,江西也能免于沉没,各位仙长觉得如何?”老君听后连连称赞:“好!好!”于是,众仙护送孝悌王前往焰摩天中的通明殿下,将此事奏明玉帝。玉帝批准了这个提议,随即命令直殿仙官把神书玉旨交给孝悌王。孝悌王拜别众仙,脚踏祥云,转眼间便来到了人间。
在前汉时期,盱江府兰水县兰源乡九原里,有一个人叫兰期,字子约。他已活过二百岁,却依然鹤发童颜。兰期带领全家一百多口人,一心修行孝道,用善行感化身边的人,从不与人发生冲突。当时的人们出于敬重,都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他为兰公。那时,民间流传着一首童谣:“兰公兰公,上与天通。赤龙下迎,名列斗中。”大家都知道,兰公日后必定能够修成仙人。
一天,兰公正坐在桌前,忽见一位头戴逍遥巾、身披道袍、脚穿云履的人,手中拿着鱼鼓简板,举止潇洒地缓步走来。兰公一眼便看出此人身上散发着仙家气息,赶忙快步走下台阶迎接。宾主落座,喝过茶后,兰公恭敬地问道:“仙翁尊姓大名?”来人回答道:“我乃斗中的孝悌王,从上清仙境下凡,游历人间。早就听闻先生精修孝道,所以特意前来拜访。”兰公一听,连忙低头下拜:“我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勉强修行孝道,也只能修养自身,无法教化天下,有什么功德能惊动仙人呢!”孝悌王伸手扶起兰公,说道:“你且坐下,我给你讲讲孝悌的真谛。”兰公挺直身子,恭敬地说:“愿听仙人指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孝悌王解释道:“太初之气在太阳中化为大道,诞生了‘孝仙王’;元气在月亮中化为至道,诞生了‘孝道明王’;玄气在北斗中化为孝道,诞生了‘孝悌王’。孝行的力量极为强大,若能达到极致,可使日月更加明亮;能让大地万物蓬勃生长;能让国家政治清明、王道兴盛。所以,像舜帝、周文王那样至孝之人,能感召凤凰前来朝贺;姜诗、王祥为了奉养母亲,能得到神鱼相助。由此可见,上至天子,下到平民百姓,只要践行孝道,连世间万物都会有所感应。先生历经三世修行,功德圆满,日后会在月亮中获得元气,成为孝道明王。四百年后,晋代会出现一位真仙许逊,他将传承我的孝道宗旨,成为众仙之长,在太阳中获得太初之气,成为孝仙王。”
随后,孝悌王将仙家的精妙口诀,以及金丹宝鉴、铜符铁券,还有上清灵章、飞步斩邪等法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兰公,还叮嘱道:“这些道法不能轻易外传,丹阳黄堂有一位女真谌母,她德行纯良,你可以把道法传给她。再让谌母将道法传给晋代学仙的许逊,许逊再传给吴猛等徒弟,这样传承有序,想超凡入圣的人,就有了门道。”说完,孝悌王脚踏祥云,飞升而去,兰公恭敬地拜送。
自那以后,兰公潜心参悟金符铁券中的秘诀,还挑选了一处风水宝地炼制仙丹。炼丹之法讲究:黑铅是上天之精,白金为大地之髓,黑铅蕴含水中之阳,白金藏有火之精气。黑白二物相互交融,阴阳归位,二者都蕴含特性,丹经称它们为同类。黑铅以白金为天,白金以黑铅为地,阴阳混沌之时,便会生出朵朵金莲般的奇妙变化。当丹田如宝月圆满,便会霞光四溢、智慧顿生。修炼时不能关闭通天窍,也不能泄露混元气。掌握精妙口诀和火候文武之法至关重要,在凡俗中修炼出圣胎,这才是最为珍贵的。修炼如同一日孕育一男,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配合。
兰公炼成仙丹后,全家人服用。神奇的是,年老者白发重新变黑,年轻人不用进食也不感到饥饿。此事传开后,远近的人都知道兰公一家必将飞升上清仙境。
当时,洋子江中有一条火龙,它是作恶多端的孽畜,法力高强。火龙得知兰公修成大道,还传承道法,担心日后自己的子孙会被兰公一脉消灭,便率领鼋帅、虾兵蟹将,带着一众党羽,从潮头奔涌而出,将兰公的宅院团团围住,喊杀声震天动地。兰公听到动静,不知灾祸从何而来,开门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胆战。只见黑烟滚滚,烈火熊熊,那火势仿佛红孩儿身上的四十八万毛孔同时喷火,又像是华光将手中的三十六块金砖一同焚烧。若这火发生在咸阳,能让烽烟三月不熄;若在昆山,玉石也会瞬间化为灰烬。这场景,就像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火烧曹军,又如诸葛亮在博望坡火烧夏侯惇的军队。而且,这火既不是天火、地火,也不是人火、鬼火,更不是雷公的霹雳火,而是洋子江中的火龙吐出来的。兰公的家人见状,惊恐地叫苦连连。
兰公知道是火龙在作祟,便问道:“你这孽畜,无缘无故放火攻打我家,到底想干什么?”火龙恶狠狠地说:“我只要你交出金丹宝鉴、铜符铁券和灵章等物。你要是乖乖献上,一切好说;不然,就把你满门烧绝!”兰公义正言辞地回应:“金丹宝鉴等物是斗中孝悌王所授,我怎能随意给你?”话音刚落,火光中闪出一员鼋帅,模样古怪,背着团牌,耀武扬威。兰公定睛一看,原来是只鼋鼍,并未放在心上。紧接着,虾兵乱跳,蟹将横行,它们个个身披铠甲,手持钢叉。兰公再次细看,发现都是些虾蟹之类,更不放在眼里。
兰公剪下自己三寸多长的中指甲,对着它吹了一口仙气,念动真言,指甲瞬间化作一把三尺宝剑。这宝剑非同寻常,有歌谣赞道:它不是钢铁打造,质地却极为坚硬,化作宝剑后寒光凛然。无需在洪炉中锻炼,散发的杀气就能胜过龙泉剑。光芒颜色如霜似雪,见过的人无不惊叹称奇。琉璃宝匣中仿佛吐出莲花,镂金环上好似生出明月。此剑是神仙用流金之精炼成,连干将、莫邪剑都无法与之相比。它闪烁着寒光,如同青蛇舞动,剑身上片片纹路,恰似绿龟的鳞甲。剑气直冲星斗,发出的响声宛如苍龙怒吼。今日挥向这熊熊烈火,看那些蛟螭能否抵挡!
兰公将宝剑抛向空中,宝剑在空中翻转,飞入火焰之中,左突右刺、上挑下剔、横砍竖劈,那些妖怪根本无法抵挡。只见鼋帅吓得缩头缩脑,背着团牌拼命逃跑,一直逃到峡江口的深岩里躲起来,直到现在都不敢露头。虾兵们拖着钢叉连蹦带跳地逃窜,一路躲进洛阳桥下的石缝里,至今连腰都不敢伸直。蟹将虽然身披坚甲,却也无济于事,拖着钢叉横冲直撞,可它八只脚跑得再快也没用,被宝剑“扑砻松”一下劈成两半。只见它腹中流出不明物体,不红不白、不黄不黑,既不像脓也不像血,在地上四处滚动,真是应了那句话:“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