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有诗写道:“参成世界总游魂,错认讹闻各有因。最是天公施巧处,眼花历乱使人浑。”天下之事,天意最为深邃,天机最为玄妙。人活在世间,往往被命运摆弄,颠沛流离。有时,那些看似空幻不实的景象,不过是一时眼花错认,本以为是无端发生,可到后来才发现,一切都自有因果,令人难以预料。
唐朝时,牛僧孺担任伊阙县尉。有一位来自东洛的张生,准备参加进士考试,他带着自己的文章,打算去拜访牛僧孺。途中,突然遭遇暴雨和雷雹,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此时离旅店还很远,张生只好在一棵大树下暂时躲避。过了一会儿,雨停了,月色微微显露。张生解开马鞍,放开马匹,和僮仆一起在路边休息。由于旅途疲惫不堪,他们很快就沉沉睡去。
过了许久,张生迷迷糊糊地醒来,只见一个身长数丈、模样像夜叉的怪物,正在啃食他的马。张生吓得魂飞魄散,大气都不敢出,只能趴在草丛中。不一会儿,怪物把马吃完了,又抓起那头驴,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完驴后,怪物伸手抓住张生的一个随从,双手一扯,就将随从撕裂。
张生见怪物开始吃人,惊恐万分,挣扎着爬起来,拼命逃跑。怪物在后面紧追不舍,一边追一边大声叫骂。张生头也不回,只顾着往前跑。大约跑了一里多路,身后的声响渐渐消失。他继续往前走,看到一户人家,旁边站着一个女子。慌乱之中,张生顾不上对方是谁,连声呼喊:“救命!”
女子问道:“发生了什么事?”张生将刚才遇到怪物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女子说:“这里是一座古墓,里面空无一物,后面有个洞,你可以躲在里面,不然性命难保。”说完,女子就不见了踪影。张生赶忙找到墓洞,钻了进去。墓洞很深,他静静地听着外面,已经没有了任何声响,心想躲在这里应该安全了。
过了一会儿,外面的月色越来越明亮,张生忽然听到墓顶上有人说话。他又害怕起来,一动不动地伏在墓洞里。只见从外面推进来一个东西,张生闻到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借着月光,他看清那是一个死人,头已经断了。还没等他缓过神来,又一个死人被推进来,连续推了三四个才停止。
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有东西推进来了,张生就听见墓上面的人吵吵嚷嚷地说:“金银多少,钱物多少,衣服多少。”这时,张生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群强盗。他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听着。只听强盗首领开始分配赃物:“某件给某人,某件给某人。”接着,又有人因为分得不均而争吵起来。过了好一会儿,这群强盗才离开。
张生确定外面没有人了,但面对这么多死尸,心里害怕极了。他想出去,却被死尸堵住洞口,根本动弹不得。没办法,他只好蹲在里面,等着天亮。他仔细回想刚才听到的强盗姓名,有些已经忘记了,但还记得五六个,于是反复默念,直到记熟。不知不觉,天渐渐亮了。
再说那个被盗的乡村,一群人拿着器械出来寻找盗贼的踪迹。他们来到古墓旁,看到满地是血,立刻围住古墓,开始挖掘。挖开后,发现被杀的人都在墓里。最后看到张生是个活人,众人喊道:“还有一个强盗在里面!”于是用绳子把张生捆了起来。
张生连忙解释:“我是个举子,不是盗贼。”众人不信,质问道:“既然不是贼,为什么会在古墓里?”张生把昨晚的遭遇详细说了一遍。可众人根本不相信,说:“肯定是强盗杀人后把尸体送到这里,你偶然掉进去了。别听他胡说!”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不停地对张生又踢又打,张生只能叫苦不迭。
这时,人群中有个老成持重的人说:“别在这里乱打,先送到县里去。”于是,众人押着张生往县里走去。正走着,张生的随从牵着驴、驮着马鞍找来了。张生看到后,惊讶地说:“我昨晚见到的是什么?怎么马、驴和随从都在?”随从看到张生被绑在人群中,也吃惊地问:“昨晚我们在路边太累睡着了,天亮后发现您不见了,所以才四处寻找。您怎么会被这些人这样对待?”
张生把昨晚的事情又说了一遍。随从却说:“我们一觉睡到大天亮,什么都没看到,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事?”乡村的那些人说:“看吧,果然是胡说八道,他肯定就是强盗,说不定这些人都是一伙的!”他们丝毫没有放松,一直把张生送到了县里。
县里的牛公和张生是旧相识,看到张生被乡人绑着送来,大吃一惊,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张生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牛公让人赶紧解开绑绳,请张生起身,详细询问他昨晚的所见所闻。张生说:“盗贼的姓名我还记得几个,在墓顶上他们分配的衣物数量,我也听得很清楚。”牛公拿来笔,让张生一一写下来,然后按照名单去抓捕盗贼。结果人赃俱获,没有一个盗贼逃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来,张生那晚看到夜叉吃人和追赶的景象,是冤魂不散,鬼神幻化出的怪异场景。目的就是让张生躲在古墓中,记住盗贼的姓名,以便将他们绳之以法。这正是上天借助张生之手来擒获盗贼,这不正应了前面所说的“眼花错认,也自有缘故”吗?然而,还有更离奇的,有人因为眼花错认,引发了一连串的冤孽因果,让人深陷其中,难以解脱,既可怕又可笑。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帐。”
这也是唐朝时候的事。在山东沂州西边,有一座宫山。这座山孤峰耸立,山势陡峭,远远高出周围的山峰,方圆三十里内都没有人居住。贞元初年,有两个僧人来到这座山中,他们喜欢这里幽静偏僻的环境,觉得非常适合清修。于是,他们不辞辛劳,在山上四处拾取枯树枝,在大树之间搭建了一间柴棚。
两个僧人住在里面,日夜虔诚地诵经礼佛,从不间断。周围村落的人听说后,纷纷施舍钱财物资,帮助他们建造房屋。不到一个月,一座寺院就建成了。两位僧人更加勤奋修行,他们的事迹远近闻名,受到众人的敬仰,每天都有人前来供奉斋食。
两位僧人各自住在寺院的一条长廊里,他们在佛前共同立下誓愿:终身不下山,只在院中修行诵经,一定要修成无上菩提正果。这里的景色宁静优美,正如诗中所写:“白日禅关闲闭,落霞流水长天。溪上丹枫自落,山僧自是高眠。”又有诗说:“檐外晴丝扬网,溪边春水浮花。尘世无心有利,山中有分烟霞。”
就这样,他们苦修了二十多年。元和年间的一个冬夜,月光皎洁,两位僧人各自在长廊中大声诵经。此时,空山寂静,他们听到山下隐隐传来恸哭之声,声音越来越近,不一会儿就到了寺院门口。
东廊的僧人在静修中听到哭声,心中突然一动,暗想:“在这深山之中,寂寞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山下是什么光景。这哭声听起来如此凄惨,让人感伤。”就在哭声停止的瞬间,一个人从院门边的墙上跳了下来,朝着西廊跑去。东廊僧人远远看去,只见此人身材高大,模样怪异,不禁大吃一惊,但他不敢出声,心中忐忑不安,默默观察着动静。
自从这个人进入西廊后,西廊僧人的诵经声戛然而止。接着,就听到劈劈扑扑的声音,像是两人在激烈争斗。过了一会儿,又传来撕咬咀嚼的声音,十分刺耳。东廊僧人惊慌失措,心想:“院中没有其他人,他吃完西廊的僧人,下一个就轮到我了。不如赶紧逃走!”他急忙打开院门,惊慌失措地往外跑。由于太久没有下山,他连路都认不得了,一路上跌跌撞撞,累得精疲力尽。
他回头一看,发现那个人踉踉跄跄地大步追了上来。东廊僧人更加慌乱,拼命地跑。忽然,他遇到一条小溪,撩起衣服渡了过去。追他的人追到溪边,却没有过河,只在对岸大声叫嚷:“要不是这条溪水阻拦,我连你也一并吃掉!”东廊僧人又害怕又疲惫,也不知道自己跑到了哪里,只能盲目地向前跑。
没过多久,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四周很快变得一片模糊。东廊僧正走投无路时,忽然发现一处人家的牛棚,便急忙躲了进去,藏在角落里。此时已是半夜,雪势渐渐减弱。就在这时,一个身穿黑衣的人,手持刀枪,缓缓走到牛棚下。
东廊僧大气都不敢出,躲在暗处,借着微弱的光线偷偷观察。只见那黑衣人四处张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过了好一会儿,院墙内突然抛出一些东西,全是包裹、衣被之类。黑衣人见状,赶忙将这些东西扎缚起来,捆成一担。紧接着,墙里有个女子翻墙而出,在雪光月色的映照下,东廊僧看得清清楚楚。黑衣人见女子下了墙,二话不说,用枪挑起包裹就往前走,女子则在后面紧紧跟随。
东廊僧心里暗想:“这事儿太蹊跷,此地不宜久留。刚才那男子和女子,肯定是相约私奔的。明天院里发现人不见了,顺着雪地上的脚印找来,看到我这个和尚,说不定会把通奸的罪名扣在我头上。还是趁早离开为妙。”
可他对这里的路完全不熟,只能慌慌张张地乱走,晕头转向,没有个明确的方向。脚步也慌乱得不成样子,没走多远,一脚踏空,“扑通”一声掉进了一口废井里。幸好井里干枯没水,但井又深又宽。月光照进井里,他低头一看,旁边竟有一具尸体,身首分离,血迹还带着暖意,显然是刚刚被杀的。东廊僧吓得魂飞魄散,可这废井又深又陡,他根本没办法爬上去,一时间不知所措。
天亮后,东廊僧仔细一看,才认出这具尸体就是昨夜翻墙的女子。他心里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正没辙的时候,只听见井口传来一阵喧闹声,有人往下一看,喊道:“强盗在这里!”随即放下绳索,下到井里。东廊僧此时早已吓得浑身僵硬,根本无力反抗,被来人在井中就绑了起来,紧接着,光头上就挨了重重几下,打得他眼冒金星。东廊僧不停地喊冤,却无人理会,只觉得自己仿佛在鬼门关走了一遭。那人将他绑好后,连同尸体一起吊了上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