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永庆生平前传 第二十一回到第三十回
    第二十一回 山东马空手夺叉 伊钦差山口受困

    诗曰:英风锐气世无双,逆贼无知枉逞强。攻乎异端迷本姓,终叫名败与身亡。

    小耗神余四敬挥叉直刺马成龙胸口,山东马此时手无寸铁,回手拉腰间瓦刀已然不及。他怒目圆睁,拍着胸膛吼道:“来吧!朝这儿刺!” 待钢叉尖即将触及胸口,他猛地向后撤身,让过叉头的瞬间一把攥住叉杆,两人竟在阵前较力夺叉,僵持了半碗饭的功夫仍难分高下。成龙急中生智,突然扬手大喊:“小子,看宝贝!” 一片白光骤然晃向小耗神,对方慌忙后退,钢叉就此落入成龙手中。余四敬转身逃窜,伊大人趁机传令进兵,五百官兵如潮水般向西冲杀,八卦教众贼兵纷纷调头向山里败退,官军紧随其后穷追不舍。

    刚进入山口没走多远,背后突然响起炮声 —— 进山的路口已被贼人封堵,滚木礌石从山上轰鸣着砸下,彻底截断了官兵退路。伊大人听闻急得浑身发颤,众人聚集在山谷中,只见南北两侧皆是陡峭山壁,上头布满了守贼。官兵前进无路、后退无门,一时间面面相觑。四周山上的贼众齐声叫嚣:“好个伊哩布!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闯进来!” 大人在马上长叹道:“我本是奉旨查办黄河事务,却在此多管闲事,落得这般境地,连累五百官兵、四员武将和两位马姓勇士困死在此,或许这就是命吧,我不如先死为快!” 说罢便向马梦太索要佩刀,梦太急忙劝阻:“大人切勿心焦!此处离卫辉府不算太远,待黄昏时分,我若能扒上山去,寻个僻静处滚下山便可搬兵解围。” 成龙在一旁默默从怀中摸出酒壶饮酒,王庆等将官也都面色凝重,无言以对。直至夕阳西沉,众人仍无破局之策。

    马梦太辞别伊大人,摸黑扑向东山口,手脚并用地扒着陡峭山坡向上攀爬。山顶灯笼火把通明,巡守的贼兵往来不绝。当他离山顶只剩三四尺时,被一名贼兵发现,对方挺枪直刺面门。梦太心中一惊,在近乎垂直的山壁上无处闪躲,情急之下竟用右手攥住枪杆,趁贼人回拉之势翻身跃上山顶。他心中一喜,抽出短刀将那贼兵刺倒,随即飞身下山,向营中看守要了一匹战马,快马加鞭奔往卫辉府。

    次日清晨,梦太心急如焚,恨不得肋生双翅。巳时刚过,前方出现一条南北走向的夹龙沟,沟长三里,仅容一辆车通行。他催马进入沟口时,一辆二套车正堵在路中。梦太急得大喊:“行行好!让我先过!我有紧急军务,耽搁不得!” 赶车人却蛮横地说:“朋友,使不得!你快退回去让我先走,这窄沟里如何错车?你若不退,休怪我不客气!” 梦太怒道:“小子,你别吹牛!咱们就这么耗着,谁先退谁是孬种!” 赶车人瞪眼威胁:“少胡说!惹得我家老爷动怒,定要了你的性命!” 此时车内传来声音:“不可欺负外乡人,咱们是本地人,把骡子卸了倒着拉车回去吧。” 赶车人刚要卸骡,梦太却说:“不必了!看在你家主人面上,我退回去!” 说罢拨转马头退出沟外,待二套车驶出后,他才重新进入夹龙沟。出了南口见三条岔路,恰好二套车往东南方向行驶,梦太便打听卫辉府路径,随后催马跟随。行至五六里地,那辆车已不见踪影,前方出现一座带土围子的大庄村。

    梦太又饥又渴,下马走进村头大店,将马交给小二,叮嘱用细草料喂养,自己则坐在店门口槐树下的板凳上吩咐:“先打一桶凉水来,再要三碗小碗炸酱面、一壶酒、一盘拌鸡丝凉粉皮,沏壶热茶,我吃完再喝。” 伙计将凉水桶放在他面前,梦太端起桶 “咕嘟咕嘟” 猛灌一气,起身在树下走了四五十步,竟张口吐出一口水来;接着又灌一桶,照样吐水,如此反复三次。伙计惊呼:“快看这‘西洋水法’!” 众人闻声纷纷出来围观。梦太吐完水才落座吃喝,算帐时共需二千钱,他这才发现身上未带分文,便想赊帐:“我是卫辉府快班的‘神弹子马老’,先记上帐,改日送来。” 外号 “高眼” 的伙计冷笑道:“不成!柜上从不赊帐,你快给钱!我看你就不像好人,伙计们,敲锣召集人手,抓奸细!”

    顷刻间,村民们手持刀枪从各家门首冲出,将梦太团团围住。他虽左闪右躲、腾挪跳跃,终因人多势众渐渐力竭。一伙飞抓将上前围攻,无论他如何躲闪,飞抓始终如影随形,紧接着又有人用绷腿绳将他绊倒,众人一拥而上将其捆住。贾高眼嚷嚷着:“别废话,直接活埋!” 众人抬起梦太正要走,忽听有人喊:“三位庄主来了!” 梦太心如死灰,破口大骂,自知必死无疑,脑海中浮现出钦差被困剪子峪、五百官兵命悬一线的惨状。当众人抬着他欲走时,三位庄主已到近前,众人慌忙将他放下。

    梦太睁眼望去,见为首一人二十多岁,身着蓝绉绸大褂,足蹬白袜云履,身高八尺,面如紫蟹,摇着团扇款步而来;第二人身高七尺有余,姜黄色瘦脸,细眉有神,穿灰色贵州绸大褂,手持全棕百将黑折扇;第三人五短身材,面白目朗,穿宝蓝洋绸大褂,腰挂十八子香串,摇着芝麻雕翎扇。三人走到梦太面前问道:“何事如此喧哗?” 贾高眼忙说:“这小子是奸细,我叫街坊把他拿住,正打算活埋呢。” 为首庄主反手给了贾高眼一记耳光,急忙为梦太松绑:“老兄受惊了!我等来迟!” 梦太定睛细看,竟是故友前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十二回 马梦太误走连三庄 胡忠孝大战剪子峪

    诗曰: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马梦太仔细一看,这三人竟是老相识:为首的是胡忠孝,第二位是李庆龙,第三位是小丙灵薛应龙。此庄名为连三庄,三人曾在北京提督衙门一同打过官司,后来又奉旨受封。如今他们归乡务农,家中本是富庶财主,不愿再在镖行当差,平日里便饮酒种花,过着 “静爱养花闲养鸟,清宜玩月雅玩花” 的悠哉日子。

    当时三人正在一同饮酒,商量着进京感谢伊大人。李庆龙的兄弟李庆春出门后半途折返,提起路上看见京城来的骑马人与赶车人争执,觉得出门不顺,便回来一同喝酒。正喝着,忽听锣声响起,派人探问才知抓住了个北京口音的 “奸细”。三人出来一看,没想到竟是故友马梦太,连忙将他扶起,到路西店内落座。马梦太将钦差被困、自己滚山调兵的事细细说了一遍,胡忠孝道:“你走错路了,该往正南走,却来了东南。幸好到了我们庄上,这里有六百多名团练乡勇,守望相助。我去和庄里人商议,带这六百人跟你去剪子峪救大人如何?” 梦太急道:“快去!救兵如救火,我就不到府上请安了!” 三人起身去商议,还让店中给梦太倒茶,结清了之前的帐。

    梦太等了许久,见三人换上戎装前来,身后跟着六百团练,个个身穿红号衣,上面绣着 “团练乡勇,守望相助” 八个字。后面跟着一面大旗,正面写 “连三庄”,背面写 “团练”,还有三四十辆大车,载着锣鼓帐房、旗纛号令、刀矛器械、粮草军装,一应俱全。梦太牵出马来,一同出了连三庄,奔剪子峪而去。路上胡忠孝下令:“李庆龙带二百人打西山口,薛应龙带二百人打东山口,我带二百人打南山口,马梦太为三路救应。兵贵神速,今夜初鼓在剪子峪会合,以信炮为号,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定能破山口救钦差!” 众人分三路进发。

    胡忠孝与梦太同行,黄昏时到了剪子峪南山口,只见山上灯笼火把亮如白昼,守贼众多,山口被木板闸死。守南山口的是金枪太保侯尚英,他足智多谋,正调拨人手围困伊钦差。忽然山下传来信炮声,东西山口也相继响起炮声,空谷传声,不知来了多少官兵。胡忠孝命人架起飞虎云梯、行军踏板攻山,无奈上面灰瓶炮子、滚木礧石不断砸下,东山口也遇同样情形。

    西山口这边,李庆龙吩咐:“挑一百八十名精锐藏在树林里,听我喊‘拿贼’再出来,不可有误!” 他带着二十个面黄肌瘦的兵,提着四个灯笼火把,骑着那匹短腿小耳、大肚子圆尾的 “大肚子蝈蝈虎” 来到西山口。守西山口的独角龙  见山下只来了二十多人,还放了号炮,便命人提起闸板,自己出山口问道:“你们哪来的?快通名!看你病恹恹的,何必来送死!”

    李庆龙故意有气无力地说:“会总爷有所不知,钦差被困在此,本地知县征乡勇救援。我兄弟务农,我发了疟子转伤寒,出汗后落了病根,头晕胸闷,浑身酸软,想死都没力气。正好赶上征乡勇,我骑匹病马来此,不求别的,求会总爷杀了我,省得活受罪,也给家里挣点功劳。” 听了哈哈大笑:“我岂会跟你这病鬼一般见识,快回去吧!” 李庆龙却道:“我得和你比划比划,不然别人该说我私通你等了。” 不耐烦道:“撒马来!”

    李庆龙夹马前行,那马走走停停,毫不介意。谁知马突然往前一蹿,已到面前,李庆龙抡起三尖两刃刀就刺,急忙招架。李庆龙此刻精神倍增,一刀劈向面门, 闪身不及,肩头中刀,带伤而逃。李庆龙大喊:“拿贼!” 树林里埋伏的乡勇应声冲出,涌入西山口向东杀去,山上余贼纷纷逃窜。

    李庆龙带队前行,迎面遇上伊钦差、王庆、刘明、马成龙及五百官兵,钦差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乡勇?” 李庆龙下马道:“恩官大人,把总李庆龙带本村连庄会前来接驾!” 庄兵与官兵会合,成龙见状大喜,一同杀回山口。

    此时小耗神余四敬正带着七八百贼兵下山。他本在山寨饮酒,心想钦差如笼中鸟、釜中鱼,困几日便能活捉,却听报三山口被攻,又闻西山口失守, 不知去向,顿时气急败坏,点兵下山,大喊:“拿这些饿不死的贼!” 他带贼众下山,见连三庄号灯无数,便杀入大队。官兵又急又气,奋力攻打南山口,此时东山口已破,侯尚英兄弟带余贼逃走,胡忠孝等杀入山口,与众人合兵一处。一时间战鼓齐鸣,杀声震天,直杀得高坡人头滚,低凹血水红,八卦教匪四散奔逃,小耗神持枪向东败走。

    他刚出山口,见追兵尚远,正想投奔四川峨嵋山,忽觉后领一紧,被人一把抓住:“往哪走?” 余四敬刚出龙潭,又入虎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