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隋唐演义 第31到第35回
    第31回 薛冶儿舞剑分欢 众夫人题诗邀宠

    词中唱道:莺声未老,新燕初归,正是传杯换盏好时光。美人试舞鱼肠剑,雄奇姿态惹人羡。锦笺觅句抒胸臆,且共欢娱不相负。浅斟细酌闺中乐,情致和谐心自闲。

    古来诗词虽为写怀寄兴,自有起承转合的章法,不可草草而为。但如今的作者,只求辞藻艳丽、标新立异,少了骨力与规则。偏偏天意弄人,让有才女子齐聚一时,令荒淫之主心迷神乱,事事欲罢不能。

    话说炀帝与群臣商议开通广陵河道之事,退朝回宫后,萧后迎问道:“陛下与群臣商议的水路如何了?”炀帝道:“群臣商议半日,也没寻出一条水路,如今领旨去查,多半也是无果。”萧后劝慰:“众臣既去细查,或有别的路数,且等他们回旨再作打算。陛下莫要为未来之事烦忧,误了眼前时光。”炀帝忽然问:“为何不见李妃子?”萧后道:“她念着作诗的事,怕各院夫人去她院中寻她,知道她在此处难为情,等不及陛下回宫,便回院去了。”炀帝听了,便道:“正是,为何众妃子还不将诗呈上来?朕与御妻到她们院中问问。”萧后道:“也好。前日绮阴院派人来说,院中花柳可人,请我去赏玩,因这两日不得空,没去成。今日天气甚好,陛下何不同去一乐?”炀帝笑道:“御妻倒会安排消遣。”萧后道:“妾妇人家,不过如此排遣,哪像陛下能四处寻乐,尽享欢畅。”炀帝道:“御妻这般说,朕就不去了,在此与御妻促膝谈心如何?”萧后轻笑道:“妾是玩笑话,陛下怎认真了?难不成昨夜刚……今日又想……”说着,挽起炀帝的手走出宫来,吩咐内相去唤袁宝儿等人,到绮阴院伺候。

    萧后与炀帝乘上宝辇,直往绮阴院而去。夏夫人前来迎接,炀帝开口便问:“昨日众妃子作的诗词,为何不送来朕看?”夏夫人见过萧后,对炀帝道:“诗倒是作了,都交给清修院秦夫人,由她一并呈给陛下。”又转向萧后,“前日盼娘娘大驾光临,为何今日才来?”萧后道:“承蒙夫人相邀,本想即刻来游玩,不知为何,春未去而病先来,身子懒懒的。今日因陛下有兴致,才一同前来。”

    炀帝与萧后说说笑笑,在院中各处游赏。但见鸟啼花落,风和日丽,春夏之交的景致清幽宜人。炀帝赏玩许久,心情畅快,对萧后道:“幸亏御妻邀朕来此,不然这么好的风光都错过了。”夏夫人连忙摆上宴席。炀帝饮了几杯,忽然问道:“袁宝儿她们怎么没来?”众内相听了,慌忙去寻,却遍寻不着。过了半晌,众美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炀帝见她们神色异样,问道:“你们这些小妮子,躲在哪儿了?这时候才来,还这般慌慌张张的?”众美人知道瞒不住,只得齐齐跪下道:“妾等在仁智院山上看舞剑玩耍,不知万岁与娘娘驾到,未能及时随侍,罪该万死。”炀帝问:“是谁在舞剑?”宝儿答道:“是薛冶儿。”炀帝疑惑:“薛冶儿从没说过她会舞剑,你们莫不是说谎?”萧后道:“是否说谎,叫冶儿来便知。”炀帝点头,让众美人起身,命内相去传薛冶儿。

    不多时,薛冶儿来到。她今日如何打扮?但见:穿一件淡红衫子,如明霞剪就;系一条素白裙儿,似秋水裁成。青云般的头发盘成高髻,碧月似的耳珰斜挂鬓边。宝钏轻垂,绣带飘舞,肩若削成,眉如远黛。毫无尘俗之气,恍若天上掌书仙;自有侠女风情,便是人间奇女子。

    炀帝见了薛冶儿,说道:“你这小妮子,既然会舞剑,为何不舞给朕看,却在背后卖弄?”冶儿答道:“舞剑本非风雅之事,被众美人再三央求,偶然玩闹而已,哪有什么妙处,怎敢在万岁与娘娘面前献丑?”炀帝笑道:“美人舞剑,别具美感,怎能说不风雅?赐她一杯酒,舞一回与朕看。”冶儿不敢推辞,饮了酒,取来两口宝剑,走到阶下。她既不撩衣,也不挽袖,轻轻舞将起来。起初动作舒缓,袅袅婷婷,如蜻蜓点水、燕子穿花,尽显美人姿态;渐渐舞得快了,便只见剑光闪烁,两口宝剑如两条白龙上下翻飞;舞到妙处,剑影人影皆不可见,唯有冷气森森、寒光闪闪,一团白雪在阶前翻滚。炀帝与萧后看得喜笑颜开,拍手叫好。

    冶儿舞了许久,忽然就地一滚,直滚到东南角下。炀帝疑惑,在席上站起身来细看。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碗口粗的一株枣树被砍倒,惊得内监与众美人纷纷躲进院内。冶儿身形一闪,缓缓收住宝剑,仿佛白雪消融,露出美人真容。她轻步走到檐前,放下双剑,气息平稳,面色如常,发丝整齐,阶前竟无半点尘埃扬起。再看她走来时,衣裳整齐,笑意盈盈。炀帝不禁拍案赞叹:“奇哉冶儿!真叫人爱煞!”他叫冶儿近身,伸手在她身上一触,只觉香温玉软,柔媚可怜,丝毫不像能舞剑的人,心中愈发喜爱,对萧后道:“冶儿既有美人姿容,又有英雄身手,若非有仙骨,怎能如此?若不是今日,朕又险些错过。”萧后笑道:“如今知晓也不晚,真个让人见了心生怜爱。”炀帝听罢,大笑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炀帝回到席上,萧后道:“今日之乐,比往日更畅快,全赖夏夫人相邀。”夏夫人道:“妾有何功劳,幸亏冶儿舞剑,才不显得寂寞。陛下与娘娘该饮一大杯,冶儿也当以酒相酬。”炀帝笑道:“哪有主人不饮之理?”夏夫人道:“妾自当奉陪。”正要斟酒,宫娥进来禀报:“众位夫人进院来了。”夏夫人忙起身出去迎接。十六院夫人全数到齐,上前见过炀帝与萧后。夏夫人与各位夫人行过礼,命左右重整杯盘,众人入席坐定。

    炀帝笑道:“你们这时候才来见朕,不怕主司责罚吗?先罚三杯,再呈诗上来。”谢夫人道:“今日主司可轮不到陛下了,该让娘娘来当,陛下只做个副主考吧。”炀帝问:“这是为何?”狄夫人道:“我们都是女门生,自然该由娘娘收入‘宫墙’,陛下理应回避,以免嫌疑。”萧后道:“《易经》《诗经》,各有所长,还是陛下更善于培养人才。”炀帝笑道:“御妻素以《关雎》雅化闻名,深谙《诗经》要旨。”萧后笑道:“可不比陛下一味‘春秋’。”惹得众夫人、美人都大笑起来。

    秦夫人从宫奴手中取过一本诗稿呈上。炀帝翻开第一页,见上写“仁智院臣妾姜桂,恭呈御览”,下边盖着小小方印“月仙氏”。炀帝笑着对姜夫人说:“按说该按年龄排序,你年纪最小,为何列为第一?”姜夫人答道:“昨日杨夫人、周夫人说先写完的先录,不必拘泥。臣妾腹中没多少墨水,无从思索,所以越了次序。不像众夫人们胸有丘壑,要细细推敲。”话未说完,秦夫人对着姜夫人道:“我们被你说也就罢了,怎么还打趣起沙夫人来?”姜夫人疑惑道:“我何曾打趣沙夫人?”秦夫人道:“你说‘肚子里有物’,不是调侃她有身孕么?”姜夫人慌忙道:“我实在不知情,望沙夫人恕罪。”

    萧后闻言,忙问道:“听众夫人这么说,莫非沙夫人有喜了?这也是宗庙之灵、陛下之福啊。”炀帝目不转睛地看向沙夫人,只见她桃花般的脸上顿时泛起两朵红云,低头不语。炀帝瞧这光景,心中有了数,问下首的梁夫人:“你是老实人,如实告诉朕,沙妃子的喜是真是假?”梁夫人在桌下伸出三根手指,低声道:“已经三个月了。”炀帝大喜道:“妙极!快取热酒来,朕要饮三大杯,御妻也饮三杯。”杨夫人笑道:“这都是娘娘德化所致,让我等普承恩泽,三杯酒怎能报答娘娘万一?陛下有何功劳,却要喝三大杯?”炀帝笑道:“虽说朕没大功,却也‘略尽绵力’。”惹得众人哄堂大笑。炀帝手指众人道:“你们众妃子一概都吃三杯。”又笑对沙夫人:“你只饮一杯吧。”贾夫人道:“陛下这就徇私了!刚才说我们一概三杯,为何沙夫人只一杯?”江夫人道:“等下评诗若有不公,还要请娘娘复核。”

    炀帝笑着饮酒,开始看姜夫人的诗,是一首绝句:

    六宫清画斗云鬟,谁把君王肯放闲?

    舞罢霓裳歌一阕,不知天上与人间。

    炀帝看完笑道:“姜妃子从没见她写诗,没想到还能写出来,没出丑。”接着看下一首,上写“影纹院臣妾谢初萼”,图印“天然氏”,也是绝句:

    晚妆零落一枝花,又听銮舆出翠华。

    忙里新翻清夜曲,背人偷拨紫琵琶。

    炀帝对谢夫人道:“别人诗中用比兴,不过借题寓意,你这却是写实。那一夜朕在清修院歇息,隔墙听见谢妃子的琵琶声,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让人听了难以入眠。这首诗就像你的自画像。”萧后道:“既有此妙技,等下一定要请教。”

    炀帝又往下看,见“翠华院臣妾花舒霞”,图印“字伴鸿”,是一首词。炀帝朗吟道:

    桐窗扶醉梦和谐,恼乱心怀,没甚心怀。拉来花下赌金钗,懒坐瑶阶,又上瑶阶。

    银河对面似天涯,不是云霾,即是风霾。鹊桥有处已安排,道是君乖,还是奴乖。(调寄“一剪梅”)

    萧后问:“这是谁写的?倒有趣。”炀帝道:“是花妃子。”萧后笑道:“只怕今夜花夫人‘乖’不成了。”炀帝赞道:“词句鲜妍妩媚,深得丽人情致。”花夫人忙道:“胡乱写来应付,哪有情致?蒙陛下过誉。”樊夫人道:“花夫人太谦虚,陛下该罚她一杯!”炀帝点点头,继续看下一首,“和明院臣妾江涛”,印章“惊波氏”,两首绝句:

    其一:

    梦断扬州三月春,五桥东畔草如茵。

    君王若问侬家里,记得琼花是比邻。

    其二:

    晓妆螺黛费安排,惊听鹦哥报午牌。

    约略君王今夜事,悄挨花底下弓鞋。

    炀帝念完道:“诗写得情真意切、妍丽动人,只是乡思之念太浓了些。”萧后叫宫人取大杯:“罚陛下三大杯!”炀帝问:“为何罚朕?”萧后道:“陛下评诗不明,自然该罚。”炀帝道:“哪里不明?”萧后道:“我说与你听,你必定心服。众夫人都来看!”众人围到萧后身边,萧后指着江夫人的诗道:“这两首是比兴之体。第一首借思乡暗念君心,并非真的思乡;第二首明写念君,怎可说‘乡思太切’?这不是评诗不明么?”炀帝哈哈大笑:“朕岂不知?只是当着众妃子的面,怎能只赞江妃子念朕,难道你们不念?读诗自当‘以意逆志’嘛!”周夫人道:“多亏娘娘明察,道破诗意,不然我们要被陛下蒙混过去了。”炀帝道:“朕敬御妻一杯,谢你评点恰当;再敬周妃子一杯,谢你帮腔;朕自饮一杯。”周夫人笑道:“多嘴的倒霉!难道江夫人不用喝?”萧后道:“陛下这三杯该敬,我们大家再陪一杯,才算公允。”于是众人斟酒共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