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太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轻拍了拍夏荷的肩膀:“不早了,你们都回屋睡去吧,这里有我们守着就行。”
李翠花见闺女困了,也劝她道:“对对对,你们几个小的都回去睡吧,夜深了,地上凉,你们就别在这干坐着了,赶紧回屋睡去吧。”
这会儿大家虽然都围坐在火盆旁边,但还是冷,尤其是脚更是冻的冰凉,甚至都没了知觉。
夏荷此时也是浑身冰凉,搓了搓手看了一旁的夏槿一眼,姐妹两个一对视,不约而同的站起身来打算回屋睡觉。
二牛和三牛见了也跟着一起回屋睡觉,只留下大牛还在一旁陪着夏家其他人一起守岁。
夏荷回屋后在床上面躺了好久,才总算把被窝暖热,伸直了胳膊腿后沉沉睡去。
大年初一,一大早夏荷就被外面的鞭炮声给吵醒了,外面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络绎不绝,不等夏荷缓过神来,就听见自家门前也响起了鞭炮声。
一听鞭炮声响,夏荷也不敢在磨叽了,麻溜的穿好衣服准备出门。
此时夏家的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起来了,夏长福和夏来福两人正在厨房下饺子,其他人则是忙着洗漱。
这边过年有个习俗,一般情况下大年初一这一天,都是男人下厨煮饺子。
大概含义就是妇人们操持了一年很辛苦,大年初一头一天,就让妇人们好好休息休息,由家里的男人们下厨做新年的第一顿早饭。
洗漱期间夏老太还不忘时刻盯着家里几个小的,不断的叮嘱大家:“今年大年初一,你们一会儿洗漱的时候都注意着点,不能把水撒在外面,更不能把水给倒了。”
按照习俗大年初一早上是不能倒污水的,水代表着财富,而倒污水可能使财富流失。
也不能扫地,在传统观念中,扫地和倒垃圾会扫走家中的财气,影响一年的运势。
还有不能睡懒觉,不能叫人起床,不能打孩子等等很多的忌讳,小孩子都不懂事,只能由大人勤盯着点。
好在大家都比较听话,一听说不能干,就老老实实的照做。
等所有人都洗漱完后,饺子也已经煮好了。
夏老头招呼着大家去厨房端自己的饺子,一大家子围坐在堂屋里的餐桌旁吃新年的第一顿饭。
饭后,大家一起快速的把碗筷收拾好放到厨房,然后赶紧来到堂屋开始给夏老头和夏老太拜年。
夏老头和夏老太坐在上首,手里拿着昨天晚上就早早准备好的红封,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加深了。
夏老太笑着道:“哈哈哈,新年新气象,咱们家也是好起来了,今年都能给你们发压岁钱了,你们谁先来。”
夏长福和李翠花对视一眼,率先一边上前,跪在夏老头和夏老太面前。
齐声道“给爹和娘拜年了,新的一年祝爹娘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说完这话便框框磕了一个大响头,乐的夏老太笑个不停。
“好好好,爹娘也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喜乐。”
夏老头催促:“老婆子,你别光说话,赶紧把你准备好的红封给孩子。”
“就你着急,我这不得先说两句祝福话嘛!”
夏老太嘴上这么说,手里的动作是一点都没慢,赶紧把一早就准备好的红封给了李翠花。
轮到夏来福时,夏长福在一旁打趣他:“老二,你给爹娘磕头的时候可得用力点,让我们都听见响声才行。”
“那必须的,我是那种偷懒的人嘛,大哥就放心吧,我肯定磕的比你响。”
紧接着按照辈分和顺序,大家相互一一拜完年之后,夏荷收获了八个大红封。
其中杜莟给的红封是最大的,今年是她嫁过来的第一年,红封会给的比较高一些。
当然,夏老太给她的红封也比旁人的大,不仅如此,就连一会儿他们去村里拜年时,大家给杜莟的红封也相对会多一些。
这种待遇只在新婚第一年才有,过了今年就和其他人都一样了。
夏家人这边刚拜完年,沈大山一家人就踩着时间点来拜年了。
夏老太赶紧起身把人引进来,这下轮到夏家人站起来一旁看热闹了。
沈大山两口子带着孩子给夏老头和夏老太拜完年,紧接着沈墨寒兄弟三个又开始给夏长福他们拜年。
夏荷几人也不甘示弱,立马排排站好去给沈大山夫妻两人拜年。
胡小莲非常大方的每人给了一个红封,然后就开始和夏老太坐一起聊天。
他们家在村里没有亲戚,也就不需要出去拜年,胡小莲干脆像往年一样待在夏家,趁着这个机会也能和村里一来夏家拜年的人,闲谈两句八卦八卦。
反观夏长福他们就没那么清闲了,村里的长辈还有很多,他们要带着家里的孩子去给村里其他人家去拜年。
沈大山看他们要走站起身来,对着一旁的沈墨寒道:“小寒,你带着小川和幸幸也去村里逛逛吧。
就跟着你大伯一起,他们去哪你就去哪,我就不跟着去了。”
往年沈大山也会和夏长福他们一起去村里逛逛,但是今年儿子考中了秀才,他就干脆直接让儿子领着弟弟妹妹去拜年,直接代表自家了。
反正竹溪村也没有他们家的亲戚,与自家特别交好的夏家已经来了,其他的就没有必要非要去的。
但是村长和族长家里还是要去走一趟的,以前总觉得沈墨寒小,都是沈大山带着一起去。
但是如今沈墨寒已经中了秀才,也算是个大人了,完全可以代表他们沈家,沈大山干脆就直接不去了。
对于这个安排,沈墨寒也没有什么意见,他知道自己爹一向不怎么喜欢和外人打交道,也就没有勉强。
“行,我跟着大伯一起去村里逛一圈,一会儿就回来了。”
几人商量的时间,夏槿偷偷拉了拉夏荷的衣角,提醒她:“小荷,你先回屋去把奶奶他们给的压岁钱给收起来。
咱们一会儿要去村里拜年,拿着钱不方便,而且人多眼杂又跑来跑去的,也容易弄丢。”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请大家收藏: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