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0章 叔侄议裁军 35周年大庆
    1983年9月25日,京城秋意渐浓。

    故宫东侧,一座闹中取静的四进四合院。

    肖镇刚迈进垂花门,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便穿透抄手游廊砸了过来:“臭小子!还知道回这个窝?”

    叔叔肖征穿着70式军装,肩膀上三颗星星格外闪耀。

    肖征背着手站在正房台阶上,花白的头发根根精神抖擞地竖着,眼神锐利如鹰隼。

    肖镇快步上前,脸上是少有的温顺笑容:“叔,您老这精气神,隔着二里地都震耳朵!”

    肖征从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两人在陈设简朴、唯有书卷与军事地图堆积如山的书房里坐定。

    肖征从肖镇给他淘的顾景舟小茶壶里啜了口浓茶,单刀直入:“百万裁军!风都吹到我耳朵根了!这刀子,真要落到百万子弟兵头上?”

    肖镇迎着叔叔审视的目光,神色肃然:“叔,这不是刀子,是手术刀。我们早不是靠人海填战壕的年代了。”

    他探身向前,手指重重戳在桌上一份摊开的《国防现代化规划纲要》上:“您看这里,未来战场是精确打击、信息主导、体系对抗!臃肿的陆军员额,吃掉的宝贵军费,能造多少架j13?多少辆59agj?多少枚‘东风’和红旗、卫士?”

    肖征沉默地听着,布满粗茧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划拉着,那正是他当年率部坚守的北方战场高地的位置。

    肖镇放缓了语气,带着某种沉重的穿透力:“裁下去的人,国家不会不管!安置条例已经在拟了,工矿、基建、地方民兵……有技术专长的,我这两年多时间整理的企业可以接收经过技能培训的官兵!这是精兵之路,更是富国之路!”

    肖征端起搪瓷缸,手微微有些抖,茶水晃出几滴,洇湿了桌面上那份象征未来的规划图。

    他深深吸了口气,像要把半辈子的烽烟都压进肺腑,再开口时,声音带着金属摩擦的沙哑:“裁军百万……好大的魄力!这是刮骨疗毒!是断腕求生!当年在金刚川,要有这些铁家伙在天上飞,在地上跑……”

    老人猛地刹住话头,布满血丝的眼睛望向窗外故宫深红的宫墙,那里沉淀着太多血与火的记忆。

    良久,他才转回头,目光如铁砧上淬火的钢钉,牢牢钉在肖镇脸上:“裁,那就裁个彻底!裁出个新天新地来!

    可有一条,裁下去的兵,必须安置妥当!这是底线!他们为国流过的血,不能凉!”

    “叔,您放心!”肖镇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钢钉砸进木头,“这是国策,更是良心!绝不让一个老兵流血又流泪!”

    肖征紧绷的下颌线终于松动了几分,他端起搪瓷缸,将里面早已温凉的茶水一饮而尽,仿佛饮下了一杯沉重的决心。

    窗外,暮色四合,四合院的飞檐勾勒出古城苍劲的剪影。

    1983年10月1日,晴空万里。

    天安门广场,红旗招展,汇成一片澎湃的海洋。三十五载春秋,共和国迎来了她的盛典。

    肖镇站在东观礼台上,一身笔挺的70式空军装,胸前佩戴着代表特殊贡献的金色徽章。

    李小云站在他身侧,一身庄重的深紫色套装,温婉而沉静。

    在他们身前半步,是他们的双胞胎儿子,十二岁的肖承志和肖承功。

    两个少年穿着崭新的白衬衫蓝裤子,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身板挺得笔直,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严肃和激动,清澈的眼眸里跳动着对眼前宏大场面的惊奇与向往。

    雄壮的《进行曲》响彻云霄,如同滚滚惊雷敲击在每个人的心脏上。分列式开始了。

    率先踏过东华表的,是徒步方队。雪白的手套,锃亮的军靴,双脚步踏在长安街坚实的路面上,发出撼人心魄的“嚓!嚓!嚓!”声,如同大地沉稳的心跳。

    刺刀如林,在秋日骄阳下反射出冰冷而耀眼的光芒,汇聚成一片移动的钢铁荆棘。

    年轻士兵们坚毅的面孔,锐利如鹰隼的眼神,整齐划一、刚劲有力的动作,将“纪律”与“力量”这两个词,用血肉之躯诠释得淋漓尽致。

    “正步——走!”口令声在广场上空回荡。

    方队成员踢腿带风,砸地生坑,每一次落脚都像重锤擂在鼓面上,激荡起观礼人群胸腔里的热血。

    “爸爸,”肖承志微微侧头,小声问,眼睛紧盯着那排山倒海的队伍,“他们…腿抬得都一样高!像尺子量过的!”他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的惊叹。

    肖镇没有回头,目光依然追随着行进的方阵,只是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千锤百炼,承志。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蕴含着某种千钧的重量。李小云轻轻握住了肖承功因为激动而有些汗湿的手。

    徒步方阵之后,钢铁洪流开始奔涌。

    履带碾过柏油路面,发出沉闷而威严的轰鸣,大地仿佛都在微微震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引领这支钢铁劲旅的,是陆军最新锐的拳头——59agj陆军通用作战单元。

    低矮而极具流线型的炮塔,棱角分明的复合装甲在阳光下呈现出冷硬的质感,粗长的主炮炮管如同沉默的巨兽獠牙,斜指前方虚空。

    它们以一种无言的压迫感向前推进,履带卷起细微的烟尘,钢铁巨兽组成的阵列带着碾碎一切障碍的磅礴气势。

    “看!坦克!”肖承功兴奋地指着,小脸涨得通红,“比电影里的还大!”

    肖镇的目光落在那些钢铁堡垒上,眼神深邃。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在西北荒漠试验场度过的日夜,黄沙漫天,机器轰鸣,图纸堆满了案头,争论声此起彼伏。

    为了降低车体高度增强防护、提升火力打击精度和机动性,他和他的团队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

    此刻,这些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国之重器,正以最昂扬的姿态,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混合着钢铁的冰冷质感,悄然涌上心头。

    紧随其后的是各种型号的自行火炮、防空导弹发射车、雷达车……组成了一支功能齐全、打击链完备的地面突击力量。

    它们代表着共和国陆地疆域坚不可摧的盾牌与无坚不摧的利剑。

    突然,一种更深沉、更令人心悸的震动从远处传来。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被吸引过去。

    来了!

    由“黎明”重载越野车拖曳的国之重器,缓缓驶入视野。

    粗壮的牵引车头,庞大而极具威慑力的发射筒,覆盖着迷彩帆布,如同蛰伏的洪荒巨兽。

    它们沉默地移动着,庞大的身躯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压迫感。

    无需言语,那冰冷钢铁包裹的,是足以撼动星辰、令风云变色的力量——那是共和国战略威慑的基石,核常兼备的导弹部队!

    广场上出现了片刻的绝对寂静,连呼吸声都似乎被那沉默的威严所冻结。

    随即,巨大的、发自内心的欢呼声如同火山般爆发出来,声浪直冲云霄!

    人们挥舞着手臂,热泪盈眶。这是镇国重器!是和平最坚实的保障!

    肖镇挺直了背脊,下颌微微扬起,眼神锐利如刀锋。

    只有他知道,为了这沉默的威严,多少无名英雄隐姓埋名,在戈壁深处,在荒山野岭,献出了青春乃至生命。

    他身旁的李小云,也下意识地攥紧了手指,作为军医,她比普通人更懂得这沉默背后所承载的重量与牺牲。

    “爸爸,”肖承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指着那些庞然大物,“那里面……装的是什么?”

    肖镇低下头,看着儿子稚嫩却充满求知欲的脸庞,目光深沉而凝重:“承功,那里面装着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再也不受人欺凌的尊严。”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李小云和两个孩子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就在这时,天空传来另一种声音。不是地面的轰鸣,而是来自苍穹的呼啸!

    “快看天上!”肖承志兴奋地跳起来,指着蔚蓝的天幕。

    所有人的头颅齐刷刷地抬起。

    首先掠过广场上空的,是共和国空军的骄傲——j9ag、j9bg三机机编队!

    它们如同两支银色的巨箭,撕裂长空,巨大的三角翼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的冷冽光泽。

    发动机喷出的炽热尾流在湛蓝的画布上留下两道长长的、凝而不散的白色轨迹,如同战神挥出的利刃。

    震耳欲聋的轰鸣是它们力量的宣言,宣告着共和国领空的绝对主权!

    紧接着,是更为低沉、更具穿透力的独特呼啸!

    四架外形迥异于传统战机的钢铁雄鹰以紧密的箭形编队,如同从未来穿越而来的幽灵,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j13a、b、c!共和国第一代隐身战斗机!

    它们通体覆盖着深灰色的特殊涂料,机身线条流畅而诡异,所有的棱角似乎都被精心设计过,最大限度地散射着雷达波。

    没有j9编队那样张扬的尾焰和震天轰鸣,它们以一种近乎诡异的安静和流畅的姿态切割着气流,如同深海中潜行的巨鲨,神秘、致命,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阳光照射在它们那奇异的多面体机身上,折射出变幻莫测的幽光,仿佛是来自异次元空间的造物。

    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威慑,一种宣告:这片天空的规则,由我们来书写!

    观礼台上爆发出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赞叹!无数望远镜、相机镜头拼命追逐着那四道代表着尖端科技与绝对制空权的魅影。

    “我的天!那是什么飞机?怎么……怎么这个样子?好漂亮!”一个老将军失声惊呼,手中的望远镜差点掉落。

    “是隐身战机!我们自己的隐身战机!”旁边一位穿着70式空军制服的将领激动得声音发颤,拳头紧握,“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肖镇仰着头,脖颈的线条绷得笔直,下颌微微颤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