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腊月十二,达利安市市委礼堂
北风卷着细雪,掠过达利安市委礼堂的屋檐。室内却是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中带着一丝感伤。
今天是肖承功书记离任的日子,他将告别工作了三载半的达利安市,履新辽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欢送暨新任书记见面会正在进行。当肖承功走上台时,全场自发地起立,掌声如雷鸣般经久不息。
他环视着台下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共同奋斗的班子成员、各区县负责人、重点企业的老总们,甚至角落里默默服务的后勤科长小王、负责音响的老李师傅……他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和职务。
“同志们!”肖承功的声音有些微哑,饱含真情,“刚才主持人介绍了履新的李文祥书记,我相信,在文祥同志的带领下,达利安一定能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这三年半,是我人生中极其宝贵、难以忘怀的时光。达利安,永远是我肖承功的第二故乡!”
掌声再次爆发,比之前更加热烈。人群中,城投集团的赵总,一个性情豪爽的东北汉子,忍不住扯着嗓子喊:“肖书记!我们舍不得您走啊!”
肖承功循声望去,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老赵!喊这么大声干嘛?我又不是调到天涯海角去,还在辽省,在盛京!
现在高铁多方便,一个小时就到了!你可得把城投集团给我管好了,我随时可能回来‘查作业’的!大家都知道,我这人要求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语气转为郑重:“当然,我更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在文祥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拧成一股绳,继续为达利安的美好未来并肩战斗!
达利安是我们的心血,大家一定要维护好、发展好!
如果……我是说如果,咱们达利安人在外面受了委屈,只要占理,可以给我打电话。
我的号码大家都知道,不过最好在早上7点到晚上9点之间,其他时间嘛……是我休息充电的时候。除非十万火急,希望不会有那样的情况发生。”
他微微鞠躬:“各位战友,再见!珍重!”
“肖书记保重!”台下回应声此起彼伏,不少人眼眶微红。
肖承功这份对普通工作人员的熟稔和临别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步履沉稳地走下主席台,与等候在台侧的新任书记李文祥紧紧握手。
“文祥,达利安就交给你了。”肖承功低声道。
“放心,承功省长。”李文祥用力点头,“一定不负重托。”
按照东北的习俗,离任和新任交接,少不了“上车饺子下车面”。会后,肖承功婉拒了市里的宴请,只身来到李文祥家中。
两个老搭档就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酸菜猪肉饺子和两碟小菜,边吃边聊,回顾过往,畅想未来,直到暮色四合。
“行了,我得走了,家里那口子和老娘孩子还在等。”肖承功放下筷子。
“弟妹也来了?怎么不一起过来吃?”李文祥有些意外。
“她开车来的,带着俩精力旺盛的小家伙和我老娘,还有一车行李,不方便。”肖承功笑着摇头,“本想和她坐趟新开通的高铁体验下,这下泡汤了。”
省委派来的天枢轿车早已等候在楼下。肖承功坐进这辆象征着辽省权力核心的座驾,心中感慨万千。
奋斗十五年,他终于也坐上了和父亲肖镇当年同一型号的专车。
当然,父亲那辆是特制的999防弹版,而他这辆只是标准99高防护版。
路还很长,肖承功深知,自己距离父亲的高度和影响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车子驶出市委大院,很快在约定的路口与覃晶晶驾驶的京汽“航空舱”pv汇合。车窗降下,露出两张兴奋的小脸和母亲李小云温和的笑容。
“爸爸!”儿子肖铭星和肖铭明在车里挥手。
“哎!都坐好了吗?咱们出发,去盛京新家!”肖承功笑着回应。
同日稍晚,盛京省政府家属院2号楼
车队抵达时,省政府机关事务局安排的家政人员早已等候。灯火通明的新居里,搬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而,随着一件件行李被搬入,负责整理归置的家政阿姨们脸上渐渐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惊讶。
箱子里不仅有整洁的公务常服,还有不少质地精良、剪裁考究的便装,以及一些明显价值不菲的配饰;孩子的玩具都是设计精巧、品牌高端的新品;厨房用具更是全套进口……
特别是当她们小心翼翼地搬出一个沉甸甸的保险箱(里面主要是重要文件和少量高价值物品如手表)时,互相对视的眼神充满了震惊。
肖承功敏锐地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他放下手中的书,走到客厅中央,声音平和却清晰地解释道:“各位师傅辛苦了。可能大家看到一些物品觉得有些特别。
这里我说明一下:我个人的合法收入和财产,包括我妻子的合法收入,每年都严格按照规定向中枢组织部和纪委申报,并经过审核备案,是完全合规合法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顿了顿,语气坦诚:“我爱人在总政歌舞团工作,有稳定的工资和演出收入。
我个人呢,早年有一些投资,主要是股票和基金,一直由我五哥肖承勋帮忙打理,收益还算稳定。
另外,我妹妹肖橙渝研发的几项医药专利,我们兄妹三人的投资这些情况,组织上都是掌握并认可的。”
他环视一圈,微笑道:“所以,大家不必有什么疑虑。安心工作就好。”
家政人员们连忙点头,气氛缓和了不少。但“新任肖省长家底丰厚”、“亲哥哥是澳城南山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肖承勋”的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当晚就在家属院里悄然传开。
次日,盛京新居
家里还是一片忙碌的归置景象。肖铭星和肖铭明两个孩子对新环境充满好奇,楼上楼下跑个不停,精力旺盛得让李小云和覃晶晶都有些招架不住。
覃晶晶揉了揉眉心,对肖承功说:“爸临退休前找我谈了一次,很诚恳。他说我的艺术事业可能会因为你的工作性质受到一些限制,希望我能多顾家一些。
新学期开始,我就从总政歌舞团调到军艺当音乐学院院长了,虽然总政那边还希望我挂职兼顾一些重要演出,但肯定不像以前那样是台柱子了。”
肖承功握住妻子的手,满是歉意:“委屈你了,晶晶。”
“没什么委屈的,”覃晶晶摇摇头,看向玩闹的孩子,眼中带着忧虑,“倒是这两个孩子,妈太宠他们了,性子越来越野,我怕再这样下去……”
李小云也叹气:“是啊,承功,晶晶,我看这样不行。送回渝州老家去,让你爷爷和奶奶亲自管教?那边环境单纯些,学校也好。”
肖承功沉吟片刻:“也好。爷爷带兵出身,奶奶是老师,他们管教孩子有章法。就是辛苦二老了。”
数日后,文昌海花岛别墅
碧海蓝天,椰风阵阵。但肖铭星和肖铭明兄妹俩此刻却丝毫感受不到度假的惬意。
他们并排站在别墅宽大的露台上,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睛瞪得溜圆,看着眼前厚厚一摞书和练习册。
他们的爷爷肖镇,穿着一身舒适的亚麻衫,手里却拿着一根油光发亮的细长马鞭,轻轻拍打着那堆“小山”。
“喏,这是你们接下来半个月的功课。”肖镇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语文、数学、英语,每天各完成规定章节和习题。还有这本《趣味物理小实验》,每天完成一个。
这本《中国历史故事精选》,每天读一篇。半个月后,爷爷会逐项检查。”
“爷爷!”肖铭明看着那堆书,小嘴一瘪,“太多了吧……”
“嗯?”肖镇眉毛一挑,手里的马鞭“啪”地一声脆响,抽在旁边的木栏杆上,“多?学习是能讨价还价的吗?”
他目光扫向坐在旁边沙滩椅上悠闲喝茶的叶向东,“看见这根鞭子没?抽一下,保证让你记得牢牢的。不信问你叶爷爷,他最有心得体会。”
叶向东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哭笑不得地指着肖镇:“老肖!你这就不厚道了,在孩子面前揭我老底!”
肖镇哈哈一笑,不理老战友的抗议,转头对俩孙子说:“认真学!学好了,下午爷爷带你们去赶海捞鱼!学不好……哼哼。”
他晃了晃马鞭,又对刚走过来的秦明(正在海花岛休养)招招手,“秦明,走,跟我们去整理渔网,下午刘淮海那老小子过来,咱们去海里给他接风!”
看着爷爷拉着秦爷爷大步离开的背影,肖铭星和肖铭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前所未有的“觉悟”——爷爷是认真的!
兄妹俩垂头丧气地走到书桌前,第一次无比“乖巧”地翻开了书本。
约十天后,盛京肖承功家中
肖承功刚结束一次下乡调研回来,风尘仆仆。覃晶晶迎上来,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容:“爸(指肖镇)真是神了!刘叔叔(刘淮海)下午打电话来,把铭星铭明在海花岛的‘改造’过程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说两个孩子现在乖得不得了!
早上跟着爷爷打拳跑步,白天学习做实验,下午还跟着去买菜,晚上泡在爷爷的实验室里鼓捣小玩意儿,那点过剩的精力全用在正地方了,整个人都沉静了不少!”
李小云也感叹:“是啊,你爸的法子就是管用。寓教于乐,既管住了人,又激发了兴趣。比咱们光知道说教强多了。
我想了想,孩子还是别送回渝州了。你爷爷和奶奶年纪大了,不能总让他们操劳。
铭星铭明就在京城上学吧,以后我和你爸(指肖镇)还有晶晶多费心看着,不能再溺爱了。
你爸(肖镇)说得对,孩子不管不成器,你看南锣鼓巷老刘家那个刘光齐,多好的苗子,爹妈没管教好,最后落得那个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啊!”
肖承功听着母亲和妻子的转述,想象着父亲拿着马鞭“震慑”儿女、又用科学实验“诱惑”他们的场景,也是忍俊不禁,同时深感佩服:“老头子……果然是大教授,对付‘小魔王’自有一套。既严厉,又懂得引导。这招‘兴趣转移法’用得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