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全球贸易和社会健康秩序终于恢复正常。那个折磨了世界近两年的"六角星呼吸道系统病毒",竟在一夜之间神秘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在这场全球危机中,华夏国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活力,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五月刚过,华夏股市便提前一个月迸发出向上的动能,大盘指数连日飘红,交易量持续放大,市场情绪一片高涨。
作为离休老干部,肖镇坐在海花岛家中的书房里,正翻阅着近期的经济数据报告。五月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在他有些花白的头发上镀了一层金边。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依然保持着每天分析国内外形势的习惯,中枢相关机构也会定时给他们这些退下来的老同志传送一份国家相关重大绝密文件。
"叮铃铃——"红色保密电话突然响起。
肖镇微微一怔,这个号码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拿起听筒,声音沉稳:"我是肖镇。"
"老肖啊,没打扰你休息吧?"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而威严的声音——是新任中枢领导亲自打来的。
"领导说笑了,我一个退休老头,整天就是养花种草,哪来的打扰。"肖镇笑着回应,心里却明白,这个时间点来电,必定有要事。
"那就好。有件事需要你帮忙协调一下。"领导的声音平和但透着严肃,"5月15日,我们要召开一个全国金融工作研讨会,希望你代为通知肖承梁、肖承栋和肖承勋三位同志,顺便把肖老的小孙子肖承浩董事长也请来。"
领导顿了顿,补充道:"另外,从港城理工大学金融经济全球智库抽调12位核心专家教授,组成团队一起来参会。这次会议很重要,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
肖镇神色凝重起来:"明白,我马上安排。"
挂断电话后,肖镇沉思片刻,随即拨通了中枢中台的权限查询电话。虽然退休,他仍有权查看一些国家绝密经济数据。浏览完几份加密文件后,他冷哼一声,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
"果然,某些人'生物'的手段失败了,又换'金融'的方式来教我们做人了。"他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可惜啊,这个时空的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和根服务器掌握在谁手里,谁就对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信息是单向透明的。"
与此同时,京城,中枢金融稳定委员会紧急会议
在中南海一间装饰庄重而不失现代感的会议室内,一场高级别会议正在进行。新任中枢领导主持会议,央行行长、财政部长、证监会主席、外汇管理局局长等关键金融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
"同志们,"领导开门见山,"最新的情报显示,国际游资正在大规模集结,目标直指我国股市。他们企图利用后疫情时期的经济复苏,制造一轮人为牛市,然后高位套现,收割我们多年发展的成果。"
央行行长接过话茬:"根据我们的监测,过去两周,通过各种渠道隐蔽流入的北向资金超过200亿美元,而且还在加速。他们的操作很有章法,先拉抬权重股,制造赚钱效应,吸引国内散户跟风。"
证监会主席补充道:"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同时在海外市场大量建立a股相关衍生品空头头寸,这明显是为将来砸盘做对冲准备。一旦他们得逞,不仅我们的股市会遭受重创,整个金融系统都可能面临系统性风险。"
会议室气氛凝重。财政部长缓缓开口:"我们测算过,如果要完全对冲这批资金的影响,至少需要800亿美元的资金规模。但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既不符合市场化原则,也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国际争端。"
领导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所以,我们需要一场'反围剿'。既要保护市场,又不能落下国家干预的话柄。这就是为什么要请肖老出面协调的原因。"
他转向助手:"肖老那边联系了吗?"
"已经联系了,领导。肖老表示立即着手安排。"
领导点头:"好。肖家和我们几家国有资本平台,将在市场中扮演'市场力量'的角色。他们资金雄厚,操作灵活,既能够与北向资金抗衡,又不会直接暴露国家背景。"
他环视全场:"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为市场操作提供一切必要的信息和支持,但要把握好分寸,决不能越过红线。这是一场金融领域的'现代战争',我们要打赢,还要赢得漂亮。"
会议最终定下了"暗中布局、诱敌深入、联合围剿、一举歼灭"的十六字方针,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一场围绕国家金融安全的多部门协同作战悄然拉开序幕。
海花岛,战略部署
五月的海花岛,阳光明媚,海风轻拂。岛上最高端的会议室内,各界精英齐聚一堂。
肖镇坐在主位上,看着到场的人员:老战友叶向东(国民汽车董事长)、楚国民主席(国资兴业资本董事长)、自己的三个儿子——承梁、承栋、承勋,以及幺爸肖征的孙子肖承浩(扬子江投资董事长、三星女婿)。此外,还有从港城赶来的12人专家团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都到了,很好。"肖镇声音洪亮,丝毫不像年过七旬的老人,"座位前的资料先仔细看看,注意保密级别。承浩,你最年轻,给大家倒水。"
"好的,大伯!"肖承浩立即起身,礼貌地询问每个人的需求,"叶叔叔喝茶是吗?楚伯伯还是老习惯喝冰水?李教授需要咖啡吗?"
他周到地为每个人准备饮品,举止得体,丝毫看不出是身价数百亿的集团董事长。安排妥当后,他才拎着一瓶昆仑冰川水回到自己的座位。
茶室里只剩下沙沙的翻页声,每个人都在认真阅读手中的绝密资料,神情越发凝重。
"爸爸,"肖承栋最先开口,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超级大鳄,他一眼看出了关键,"中枢是希望我们配合国家战略,先抬轿子再反杀北向国际资金吗?"
肖镇赞许地点点头:"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大家都看完了吗?承浩,去打印机那里把刚整理好的两房资料发给大家。"
"好的,大伯。"肖承浩起身走向打印机,稍显窘迫地补充道:"那个……我最近正在扩建生产基地,流动资金可能不太充裕……"
肖镇摆摆手:"放心,不用大家伤筋动骨。这次是为国先期抬轿子,抢到足够筹码就适可而止。我预计抬轿子和反杀的资金有800亿美元就够了。现在先商量500亿美元的大盘运作资金分摊,然后重点讨论两房的结构性和系统风险问题。"
他站起身,语气坚定:"记住,某些人战场上拿不到的,不管是社会公共卫生事件,还是金融市场的博弈,也休想通过其他手段攫取不现实的利润!这是绝不允许的!"
交代完大方向,肖镇便出门前往国家太空研究院——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茶室内的具体讨论,则由楚国民主持。
---
国家太空研究院,科技突破
国家太空研究院戒备森严,肖镇经过严格消杀程序,穿上防护服,在助理引导下进入核心实验室。
弟弟肖曙早已等候多时,一见肖镇就激动地迎上来:"哥,你终于来了!看看这个,从金星采样返回的物质,超过68是未知元素!我们正在进一步确定属性!"
肖镇虽然早已通过特殊渠道知晓这一发现,仍装出激动神情:"了不得的发现!我来看看。"他凑近观察显微镜下的样本,轻声感叹:"家里那些老财们先瓜分他们的去吧,我们有的是时间……"
肖曙不屑地撇嘴:"我才不关心发财的事,只关心这些元素!"
肖镇被弟弟的专业精神逗乐了:"淡定点,这才哪到哪。咱们哥俩有生之年能飞出太阳系就不算白走一遭了!"他调皮地对弟弟翻了个白眼,两兄弟相视而笑。
实验室里,两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如同孩童发现新玩具般,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暂时将金融市场的硝烟抛在脑后。
---
海花岛,深夜定策
当肖镇搭乘直升机回到海花岛别墅时,已是夜幕低垂。新任警卫队长丁一夏立即迎上来,递上最终形成的投资报告书。
"首长,这是会议最终方案。"丁一夏打了个哈欠,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抱歉,这两天没休息好。"
肖镇接过文件,温和地说:"快去补觉吧,小伙子。记得安排好转班。"
"已经安排好了!"丁一夏立正回答,随即撒丫子跑向卧室方向。这位晋西北丁伟家的大孙子,虽然已被肖镇调教得相当可靠,仍保持着80后的一些"臭德行"。
肖镇的机要秘书叶真彦则更为沉稳,他是叶向东大哥的孙子,比丁一夏虽然军衔低一级,但能力更为出众。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进一步指示。
"首长还有其他吩咐吗?"叶真彦问道。
"没了,你也去休息吧。明天我休息一天,哪里也不去。后天记得通知研究院后勤,我要用飞机。"肖镇一边翻阅报告一边说。
"首长晚安,您也早点休息。需要准备夜宵吗?还是老规矩,面条?"
"嗯,一会儿煮好了端进来。"肖镇头也不抬,已经沉浸在对报告的分析中。
走进书房,他打开了那台商用级量子芯片核心的电脑——这是接入国家数据大模型和中央机房的唯二外接电脑之一,另一台在中枢大领导办公室里。
"小量,开始工作。"肖镇对ai助理发出指令,系统立即启动,屏幕上流淌过无数数据流。
他根据承勋、楚国民和专家团的建议,开始运行复杂的数据模型,反复调整参数,寻找最佳操作节奏。这些数据将成为后续金融工作的操作方针和指南,丝毫马虎不得。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当肖镇最终满意地保存好所有文件时,已是凌晨三点。他这才感到胃里空空如也,端起桌上已经冷了的面条,呼呼地吃了起来,仿佛享受着人间最美味的食物。
第二天,肖镇给自己放了一天假。而承梁、楚国民和专家团成员则继续开会细化方案。金融市场的硝烟即将升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布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