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茹号”破冰船在湛蓝的海面上划开一道白浪,宛如一把利刃劈开深蓝色的绸缎。
船上的生活远比刘询想象中要有趣得多,当然,如果没有那位时不时就要“检查工作”的外公,就更完美了。
次日清晨,刘询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病已哥哥,爷爷叫你去晨练!”门外传来铭童带着笑意的声音——这小子明明自己也被抓来当壮丁,却总是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刘询痛苦地揉着头发坐起来:“这才几点啊”
“六点半,老爷子们已经打完一套太极拳了。”铭童推门而入,身后跟着同样睡眼惺忪的铭盛,“快点,不然待会就不是晨练这么简单了。”
甲板上,三位老人正在舒展筋骨。肖镇一身白色练功服,正在指导华天宇和余建平调整动作。
“老余,你这姿势不对,腰部发力,不是胳膊用力!”肖镇不耐烦地纠正,“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余建平嘟囔着:“我就是个搞理论物理的,能跟你这种家传功夫打底的比吗”
华天宇倒是打得有模有样,见到三个年轻人过来,笑眯眯地打招呼:“小伙子们来啦?今天天气真好,适合活动活动筋骨。”
肖镇回头瞥了他们一眼,冷哼道:“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睡到日上三竿,一点朝气都没有。从今天开始,每天早晨六点半集合晨练!”
三位公子哥面面相觑,内心哀嚎却不敢表露半分。
晨练结束后,一行人来到餐厅用早餐。厨师精心准备了中西合璧的早餐,从豆浆油条到西式煎蛋培根,一应俱全。
余建平的孙女余薇薇小声对华天宇的孙女华雨晴说:“这些老爷子体力可真好啊,我都快累趴下了。”
华雨晴轻笑:“我爷爷平时在家也天天锻炼,说搞科研的必须有好身体。”
肖镇耳尖地听到她们的对话,转头对余建平说:“老余,你看看,连小姑娘都比你有觉悟。”
余建平无奈地摇头:“得得得,就你肖老头最厉害行了吧。”
早餐后,肖镇带着一行人参观“雪茹号”上的科研设施。
船上配备了世界顶尖的海洋研究设备,从深海探测到冰层分析,应有尽有。
令刘询惊讶的是,肖镇对这些高科技设备如数家珍,讲解起来比专业研究员还熟练。
“这是最新型号的多波束测深系统,可以绘制海底三维地图,”肖镇指着一台设备说,“比我们当年用的单波束先进多了。
那时候勘测海底地形很麻烦的,现在全是自动化。”
华天宇感叹道:“科技发展真快啊。想起我们年轻时搞研究,哪有什么超级计算机啊。”
余建平接话:“就是,我第一次见计算机还是肖镇弄的,那么大一个屋子就放一台机器,计算能力还不如现在一部手机。”
三位年轻人跟在后面,听得入神。他们很少有机会听这些科学泰斗讲述过去的科研经历。
中午时分,船只驶入一片风平浪静的海域。阳光洒在甲板上,泛起粼粼金光。肖镇突然提议:“下午我们来个钓鱼比赛怎么样?”
华天宇和余建平纷纷表示赞同,三位老爷子竟然像小孩子一样争强好胜起来。
刘询小声对铭童说:“外公这是怎么了?突然这么有童心。”
铭童耸肩:“谁知道呢,可能是远离陆地,放松了吧。”
比赛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华天宇凭借一套自制的声纳诱鱼装置夺冠,肖镇屈居第二,余建平则一条鱼都没钓到,郁闷了一下午。
晚餐时,厨师将钓上来的鱼做成美味佳肴,大家围坐在一起享用。席间,话题不知不觉转到了年轻人的职业规划上。
肖镇抿了一口茶,看向刘询:“病已,你对自己未来有什么打算?就准备一直经营那家大浪的游戏公司?”
刘询放下筷子,恭敬地回答:“目前是这样计划的,外公。我觉得投资行业很有挑战性,也能帮助有潜力的企业发展。”
“帮助?”肖镇挑眉,“用资本控制实业,然后拆分出售赚取差价,这就是你说的帮助?”
刘询顿时语塞。铭童见状赶紧解围:“爷爷,病已哥哥的投资风格还是很稳健的,他最近还投资了几个科技初创企业。”
肖镇哼了一声:“我知道,那家做量子计算硬件的公司是吧?方向是对的,但力度不够。”他转头看向华天宇和余建平,“老华,老余,你们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最缺什么?”
华天宇摸着下巴思考片刻:“缺乏耐心。总想着一蹴而就,不愿意沉下心来做基础研究。”
余建平附和:“是啊,都追逐热点,什么人工智能、元宇宙,却没人愿意静下心来研究基础理论。没有理论突破,哪来的技术革命?”
肖镇点头,目光扫过三个年轻人:“听见没有?这就是你们这代人的问题。总想着赚快钱,搞模式创新,却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真正的科技创新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稍微缓和:“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你们。铭童在快打科技推动的几个科研项目就很有价值,特别是那个ai辅助药物研发平台。”
铭童意外地被表扬,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晚餐后,年轻人聚在船尾甲板上吹风。
南极的夜空格外清澈,繁星点点,银河宛如一条发光的丝带横跨天际。
华雨晴感叹道:“好美的星空啊,在城市里根本看不到这样的景象。”
余薇薇点头:“是啊,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带我去天文台看星星的日子,不怕你笑话啊我一直以为我爷爷早就去世了,到99年我才知道我是有爷爷的还是干大事的!”
“哈哈哈,你还早些我爷爷解密更晚,有时候就在想我奶奶一个人是怎么拖着一大家子度过那些岁月的!”
刘询靠在栏杆上,若有所思:“今天外公的话虽然直接,但确实有道理。我们可能真的太急功近利了。”
铭童表示同意:“特别是看到这些老一辈科学家,他们那种对知识的纯粹追求,确实让人敬佩。”
铭盛突然说:“你们发现没有,虽然三位老爷子总是斗嘴,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友谊真的很深厚。”
正说着,肖镇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小子们,在聊什么呢?”
三人吓了一跳,连忙转身。肖镇拿着一瓶红酒和几个杯子走过来:“放松点,又不是在开会。”
他倒了几杯酒,递给年轻人:“尝尝,这是老华带来的珍藏,说是庆祝这次旅行。”
肖镇罕见地语气温和:“白天的话可能说重了,但不是要全盘否定你们。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我们那时候是国家一穷二白,必须集中力量搞基础建设。
现在条件好了,你们有更多选择,这是好事。”
他望着远方的海平面:“但有些东西不能变,那就是对知识的尊重,对真理的追求。
科技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推动人类进步。”
刘询鼓起勇气问:“外公,您年轻时有没有迷茫过?”
肖镇笑了:“当然有。我其实是个很懒散的人,就喜欢白拿工资躺着享受。
真的不过那个年代嘛,人挣一口气是不是。
一件事完了接着又是事,真的我常常跟你们曾祖父抱怨,拉磨的驴也得给根胡萝卜吧每完成一个项目我就要求休息充分。
因为我知道人不休息好是干不成任何事的。”
他看着星空,回忆道:“最困难的时候,是老华和老余陪我熬过来的。我们三个那时候经常为了一个技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一旦有突破,又比谁都高兴。”
那一刻,年轻人看到了这位“暴躁老头”的另一面——不仅是严厉的长辈和成功的科学家,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经历过迷茫与挣扎的人。
夜渐深,肖镇拍拍屁股站起来:“行了,明天还要早起,都回去休息吧。明天我们过赤道,有个小仪式,你们准备一下。”
三位公子哥面面相觑,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第二天正午,当“雪茹号”穿越赤道时,一场别开生面的“赤道仪式”开始了。
三位老爷子不知从哪弄来了海王星的装束,要求年轻人参加各种“入会仪式”,从喝特调饮料到跳水,搞得他们哭笑不得。
华雨晴和余薇薇笑得前仰后合,拿着手机疯狂拍照留念。
刘询第一次看到铭童那么狼狈的样子,忍不住大笑起来,结果下一秒就被肖镇点名表演节目。
那一刻,年龄、身份的隔阂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纯粹的欢乐。
夜晚,刘询在日记中写道:“原来那些高高在上的科学泰斗,也会恶作剧,也会开玩笑,也有如此鲜活的一面。这次旅行,或许比想象中要有意义得多”
他不知道的是,在驾驶室内,肖镇正通过监控看着年轻人们的互动,嘴角带着难得的微笑。
华天宇走进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怎么样,这群小子还不错吧?”
肖镇点头:“比想象中好点。尤其是病已,虽然经商但没沾上那股铜臭气。”
“那你接下来的计划可以跟他们透露一点了?”华天宇问。
肖镇思考片刻:“再等等,等到南极再说。现在先让他们放松放松,建立一下感情。”
两位老人相视一笑,眼中闪烁着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光芒。
窗外,一轮明月升起,照亮了无垠的海面。“雪茹号”继续向南航行,驶向那片纯净的白色大陆。而船上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四合院局外人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局外人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