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03章 新都建成
    时空殿内,依旧古朴而浩瀚,殿壁之上铭刻着亿万星辰般的时空符文,流转着天地至理。

    空寂的大殿深处,一道纤细的身影安静地坐在玉台之上,周身缭绕着温润如月的灵光,宛若一幅静谧画卷。

    “永安……”夏浩的声音轻轻回荡在修炼室中。

    少女缓缓抬首,清澈如水的双眸先是一愣,随即绽放出久别重逢的喜悦。

    她立刻起身,裙摆如流云般倾泻而下,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欢欣:“皇兄!”

    夏浩只觉胸口一暖,眼底的帝王威严尽数收敛,露出久违的笑意。他缓步上前,伸手抚了抚她的发丝:“这半年,皇兄都在闭关,没能前来探望你,皇兄甚是想念你。”

    殿宇空旷寂静,但在兄妹之间,却有一份久别的温情缓缓流淌开来。

    夏浩望着眼前已经亭亭玉立的妹妹,眼底的怜惜与欣慰交织,他轻声问道:

    “永安,这些时日你在太阴圣地修炼,可曾遇到什么难处?”

    永安微微一笑,神情间透着几分自豪,却仍旧带着小妹对兄长的亲近与依赖。

    “皇兄放心,太阴圣地几位老祖对我极为照拂,亲自指点我修行。我已将《太阴真经》修炼至第七重,如今已能完全掌控体内的太阴寒气,不仅运转自如,更能御使寒力化为攻敌之术。”

    她抬起素手,指尖淡淡寒光流转,霎时间,殿宇内温度骤降,玉台之侧结出薄薄霜华。

    永安轻轻一挥,寒气顿时消散无形,复归平静。

    “此外,《太阴真经》中的太阴神掌,我也已修炼至圆满境界,出掌之间,足以封江断河。”

    夏浩凝视着这一幕,眼中流露出真切的惊喜,缓缓点头,语气里尽是欣慰:

    “好,好!我夏氏血脉,能得此般造化,真是苍天垂怜。永安,你已然突破至圣祖境圆满,这已是当世同辈中的绝巅。皇兄心中,甚是欣慰。”

    永安见兄长眼中满是鼓励,不由低下头,唇角漾出浅浅笑意,轻声道:

    “这些,都是皇兄为我争来的机缘。若非皇兄为我寻来天材地宝觉醒太阴圣体,永安哪有今日的成就?”

    夏浩伸手抚了抚她的发顶,眼神中透出几分温柔:“傻丫头,你能走到今日,全凭自身心志与天资。皇兄纵然为你开路,若你自己不行,也绝无今日之成。”

    殿宇之中,兄妹相对而立,气氛安宁而温情。

    夏浩忽而神色微敛,声音也柔和下来:“永安,皇兄这些年肩挑江山社稷,虽有雄心,却也有忧虑。江山虽稳,天下未宁,皇兄纵然欲常伴左右,也只能将你托付于太阴圣地老祖照看和教导你修炼。你需明白,大夏的未来需要你我一起努力。”

    永安轻轻点头,眼神坚定,认真说道:“皇兄放心,永安懂。你有你要守护的天下,而我也会努力修炼,不给皇兄增添半分负担。将来,若有一日皇兄需要,永安愿随你并肩而战。”

    夏浩闻言,心头一暖,眸光中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没有再多言,只是默默注视着这个早已不再稚嫩的妹妹,仿佛要将她的模样深深烙印在心间。

    许久之后,他才缓缓转身,语气温和道:“你继续修行吧。皇兄还要闭关修炼提升修为,待政务与修行皆稳,皇兄再来看你。”

    永安盈盈一礼,目光中闪烁着不舍,却仍旧笑着回应:“皇兄保重。”

    夏浩一步一步走出殿宇,背影沉稳而坚定。

    金光符文再度亮起,他的身影渐渐消散于虚空。

    殿宇中,再度恢复寂静,唯有永安依旧静坐玉台,眉宇间却多了一分安宁与坚定。

    夏浩返回时空殿中专属自己的修炼室,衣袍轻拂而落,双眸中帝王之威重新凝聚。他静静盘坐,周身气息翻涌,天地元力滚滚而来。

    此刻,他已将大夏将来的发展都已经规划好了,心神澄净,尽数投入闭关之中。

    转眼之间,一年时光悄然流逝。

    时空殿内,浩瀚如海的时空长河在虚空中奔腾,似乎贯穿古今,横亘寰宇。

    夏浩盘膝而坐,周身浮现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彼此交织的至高气息——一股是浩瀚无边、亘古恒存的时间之力,一股是深邃莫测、虚空无垠的空间之力。

    他的气息在这一年里节节攀升,从大帝境后期稳稳突破至大帝境圆满。

    随着修为的突破,他彻底掌控了时间法则与空间法则,并在融合中演化出属于自己的领域。

    这是一个足以镇压天地、横压古今的领域——永恒时空域!

    在这片领域中,时间可快可慢,空间可扩可缩。

    敌人若被困入其中,便如陷入永恒洪流,或被无尽虚空撕裂,根本无法挣脱。

    夏浩神色沉稳,眼眸中映照出岁月流转与虚空崩塌的景象,他心中清楚,自身已真正踏入古往今来最强大帝的行列,距离飞升上界,亦不过一步之遥。

    而与此同时,大夏的迁都大计也在这一年内彻底完成。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州大地,乾元城。

    一座崭新而浩大的都城巍然屹立,恢宏气象,震撼人心。

    皇宫高踞中枢,金瓦覆顶,龙柱环绕,气机直冲九天,仿佛真龙盘踞人间。

    皇宫之外,便是皇城,各部衙署鳞次栉比,森严肃穆,宛若朝纲的铁血根基。

    再往外,是层层环绕的内城,皆为文武百官、王侯勋贵的府邸所在,府邸规模各异,但皆秩序井然,威仪非凡。最后的外城最为繁华,街市连绵,商贾云集,百姓安居,车马喧腾,一派兴盛气象。

    整个新都的布局更是别具匠心。

    八条主街宛如天龙横贯,十六条副街纵横交错,城池分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区,各自对应一方方位与天地法则。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八区汇聚,彼此呼应,隐隐在大地之下勾勒出一座庞大的玄妙八卦阵图。阵势与乾元城浑然一体,护佑国运,震慑宵小。

    远远望去,这座新都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蕴藏着足以撼动寰宇的力量,气吞山河,威压八荒。

    新都皇宫,矗立乾元城的正中枢纽,巍峨壮丽,恢宏无俦。其宫阙规模之巨,足以让世人望而生畏,较之现在的皇宫已扩大数千倍,却仍布局森严,秩序井然。

    宫墙高耸入云,通体以玄铁与赤金铸就,厚逾百丈,宛若天堑屏障。

    朱漆宫门高达九十九重,每一重皆镶嵌金铜兽首,眼眸闪烁,似能洞穿人心,威慑群魔。宫门开启时,钟鼓齐鸣,声传数百万里,恍若天威降世。

    皇宫广场更是恢宏浩瀚,足可容纳百万铁骑列阵而不显拥挤。

    广场正中铺设整块的白玉晶石,玉纹交织,隐隐流转光辉,仿佛与天地灵脉呼应。

    广场两侧耸立的由精铁浇筑的铁狮高逾千丈,狰狞威猛,栩栩如生,守护龙庭,俯瞰芸芸众生。

    沿着御道前行,便是无比恢宏的金銮殿。

    此殿以“九”为极,分九层飞檐,层层叠叠,宛若天宫凌空。

    金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镀上一层神光,殿宇高达万丈,殿顶镇压一方天地,直入云霄。

    龙柱九十九根环绕而立,每一根皆由整块神铁铸造,盘绕九爪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腾空而去。

    殿内空间更是浩瀚无垠,殿顶绘有万象星图,星辰流转,似与天穹共鸣。

    殿中金銮宝座高踞九层台阶之上,以天外神金锻造而成,宝座周身环绕九龙拱卫,威压四方,宛若真龙帝座,唯有人皇可登。

    金銮殿之后,依次分布文华殿、武英殿、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浩大宫阙,每一座皆恢宏雄浑,气势如山岳般沉重,彼此之间宫道相连,宛如经纬交织,恍若天地法则的缩影。宫阙深处,更有帝国祭天台与通天塔林,象征着王朝永恒不灭的气运。

    远观整个皇宫,便如一方小世界,金碧辉煌,神威浩荡。其气机与乾元城八卦阵势相互呼应,化作一座真正的护宫神阵,将大夏的国运牢牢锁定在这片天地之间。

    乾元城并非只是单纯的都城,而是诸葛亮亲自带领数百阵法宗师推演而成的绝世阵城。其中蕴含数万个阵法组成,有杀阵、幻阵、困阵、防御阵等,足可以抵御大帝境圆满的攻击。

    整个城池的根基,便是以天地龙脉为基点,八方灵脉为辅脉,汇聚成八卦轮转之势。

    八条主街道如同天河经纬,纵横交错,暗合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方位。十六条副街道则宛若经络支脉,将乾元城化作一个活生生的巨人,呼吸吞吐之间,牵动天地灵机。

    城墙高逾千丈,以万里玄铁和大日神石铸就,城门共设八座,分别镇守八区,门上铭刻先古神篆,与法则交织,散发出滔天威势。每当夜幕降临,城门符篆隐隐亮起,光辉连成一道环形天罡壁障,犹如护体神盾,固若金汤。

    城心则是“乾元天极台”,此乃整座阵法的中枢所在。

    以镇国神碑则为引,将整个乾元城布成“乾坤八极天衍阵”。

    阵成之时,城池本身就是一尊庞然大物,能吞纳天地灵气,汇聚万民愿力,护佑大夏国运不衰。

    更为玄妙的是,这座大阵并非死物,而是活阵。乾元城中的百姓起居往来、商贸流通、朝臣运转、军伍巡逻,皆是在阵法的规律中自然而然运转。

    越是繁华,越是鼎盛,阵势的力量就越强。换言之,只要大夏国运昌盛、民心不散,乾元城便是不灭不破的神阵。

    有人感慨,乾元城屹立不倒之日,便是大夏永恒之时。

    诸葛亮立于乾元天极台之上,手拂长须,目光深邃。整个乾元城阵法流转,灵机吞吐之间,宛如一头沉睡的远古巨兽缓缓苏醒。

    他心中暗叹:“大夏根基自此已固,非但可立国万世,更能抗衡未来天外风云。”

    诸葛亮当即收起心思,躬身离开阵台,乘坐传送阵直接返回大夏皇都,将乾元城建成的消息,第一时间禀报给了夏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