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14章 继续粉条置换
    红薯按照今年的种植比例,明年预计要种植五十万亩,便是至少需要预留五百万斤鲜红薯做为种子。

    只能多不能少,所以直接预留八百万斤出来,便是还有五亿一千两百万斤鲜红薯需要做成红薯粉条。

    去年的时候常建新就给了刘琨、刘绍等人提供了制作土豆粉条和红薯粉条的全套技术。

    按照十斤鲜土豆或者鲜红薯,出一斤粉条计算。

    土豆预计能出一亿五千六百万斤粉条,红薯预计能出五千一百二十万斤粉条,总共就是两亿零七百万斤土豆粉条和红薯粉条。

    把小麦、稻谷、玉米粒的一亿九千九百五十万斤加在一起计算,今年秋收大唐境内能收获四亿零六百五十万斤可以长期存放的粮食!

    “鲜土豆和鲜红薯,可以在三个月左右时间里,代替一部分粮食的消耗。”

    “一年十二个月,便算鲜土豆和红薯完全代替了两个月时间的粮食消耗,那么这四亿零六百五十万斤可以长期存放的粮食,便只需要供给十个月的消耗。”

    “按照九十二万军民来计算,平均每天每人需要吃一斤半,便是需要吃四亿一千四百万斤!”

    “总数差了几百万斤,但可以忽略这几百万斤,算是刚好够吃。”

    “然而,大唐已经开国,哪怕今年不动兵出征,明年也一定会动兵出征,彼时定能攻下许多郡县,每多攻下一个郡县,其中的汉民百姓,虽说不至于要大唐朝廷出十成的粮食来养,却肯定也要出一部分!”

    “按照最低限度来算,彼时每个汉民百姓平均每个人每天自有二两粮食,大唐再出五两粮食来养,一百万人口每个月也需一千五百万斤,一年就是一亿八千万斤……”

    户部只是把这个数量禀报给皇帝刘琨知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刘琨自然不可能和户部商量出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找常建新。

    虽然大唐已经开国,刘琨已经是皇帝,有着满朝文武大臣为他出谋划策。

    但因为常建新和他以及刘绍、赵斌、张信四人约定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会联系一起商议事情,他们什么需求也都在这个时间点提。

    所以刘琨、刘绍、赵斌、张信四人只要是在晋阳城的,便都在晚上七点到八点钟额外聚集在一起,等常建新出现。

    “我来了,有什么可以开始说了。”

    常建新刚洗完澡,身上披着白色浴袍坐在客厅大沙发上联系刘绍,也通过刘绍的视角看到在场的刘琨、赵斌、张信三人。

    刘绍向刘琨、赵斌、张信三人点了点头,示意常建新已经在背后。

    今天他们自然不是有什么新的物资需求,只是有一件事情需要征求常建新的意见。

    “神仙,去年您曾帮助我们用一斤土豆粉条或者一斤红薯粉条,置换四斤玉米或者两斤半大米、面粉,不知今年可否也能置换一部分?”

    刘琨直接盯着刘绍头顶的虚空开口询问。

    现代时空,常建新没有立刻回应,他把放在茶几旁边地板上已经喝了小半瓶的红酒提溜起来,打开在杯子里面倒了小半杯,喝了一口。

    过程中他在回忆去年的事情。

    他记得去年好像帮忙置换了五千三百多万斤来着。

    一斤粉条置换四斤玉米粒或者两斤半大米、面粉。

    玉米粒去年好像是一块一毛钱左右一斤,大米和面粉则都是一块七毛钱到一块八毛钱一斤。

    四斤玉米粒就是四块四左右,两斤半大米或者面粉就是四块三毛左右。

    大米和面粉每年的价格波动都不大,有波动也就几分钱,玉米的波动稍大一些,一毛钱以上都很正常。

    纯土豆粉条和红薯粉条,市场零售价十块到十五块,如果按照四块四的成本收过来,利润肯定是有的,甚至超过一倍的利润。

    不过,今年古代时空那边总共预计有四亿零几百万斤土豆粉条与红薯粉条。

    全部置换肯定是不可能的,甚至置换其中一亿斤都不一定可以。

    “你们稍等一会,我先确认一下这件事情。”

    常建新说着,拿出手机发信息给农贸公司的尤小柔。

    直接告诉她,今年有一批土豆粉条和红薯粉条,如果按照去年的收购成本,农贸公司可以吃下多少。

    农贸公司置换粉条过来,肯定要在过年前后这段时间全部批发或者零售出去。

    虽然现代时空的华夏有十四亿人口,但吃的食物种类太多了,吃红薯粉条或者土豆粉条的人数本来就有限。

    何况国内太多这方面的企业,又不止你一家卖土豆粉条或者红薯粉条。

    距离常建新所住小区一公里多的另一个小区,尤小柔也早就下班回到自己家里了。

    “叮咚!”

    听到有信息发来的声音,尤小柔立刻拿起手机查看。

    看到常建新发来的信息内容,尤小柔也立刻计算起来。

    相较于常建新心情比较淡然,积极性不太大,尤小柔的心可是一下子都火热起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又是一笔大单!”

    她清楚的记得,去年那五千三百多万斤土豆粉条或者红薯粉条,通过大规模批发出去,以及网上直播,把快递费除去以后,以均价十块零七毛五一斤全部卖了出去。

    再除去一些人工费,仓储费之类的,也还赚了两亿八千多万的利润。

    她可是有农贸公司百分之十的分红,如果能再赚到和去年一样的利润,那么今年年底公司分红,她很可能一下子能分超过五千万!

    哪怕要交百分之四十五的个人所得税,她也会有两千七八百万真金白银到自己私人银行卡上。

    “老板,只要质量不比去年的差,有多少农贸公司就能吃下多少!”

    尤小柔有些豪气干云的口气。

    信息的另一头,常建新可没把尤小柔这话直接当真,他摇了摇头,回信息道:

    “你可别,对方有二十万吨呢,几乎是去年的八倍,你自己估算一个具体的数出来。”

    看到常建新回过来的信息,尤小柔也吓一大跳,二十万吨就是四亿斤,全国老百姓每人吃三两五才能吃得完。

    别说全国还有那么多其他土豆粉条、红薯粉条厂商,就算是只有她一家农贸公司卖,也不敢说多久才能卖完四亿斤。

    “老板,我错了,我这就细算一下!”

    尤小柔连忙认错,不敢继续这么大口气。

    经过一番细算,尤小柔最后老老实实回信息给常建新,说最多能吃下七千万斤,也就是三万五千吨!

    去年卖完那五千三百多万斤,已经很不容易。

    虽然今年有了去年的渠道和经验,尤小柔有信心能卖出去更多,但她也不敢直接翻倍,甚至八千万斤她都觉得不太妥当,所以七千万斤是她细算过后觉得比较合适的一个数量。

    “那好,按照去年一斤粉条换四斤玉米粒,或者两斤半大米、面粉,具体要多少比例的玉米粒、大米、面粉,等会我会告诉你的。”

    常建新给尤小柔回完这条信息以后,把七千万斤这个数量告诉古代时空那边的刘绍。

    刘绍又把这个数量向刘琨、赵斌、张信三人说出来。

    “七千万斤啊?”

    刘琨遗憾的叹息一声,如果可以,他当然更希望四亿零几百万斤全部置换。

    毕竟对于大唐来说,一斤粉条其实和一斤大米或者面粉差不多,大唐需要的是绝对数量,而不是口感。

    不过刘琨也知道不可能勉强常建新,说最多七千万斤便无法再商量。

    好在刘绍在常建新那里还有很多余额,如果只换粮食的话,也能换几十亿斤粮食,明年如果攻下来的郡县人口所需粮食,超出大唐自己能拿出来的粮食,也还可以直接用余额和常建新买粮食。

    经过商议,最后由刘琨做出决定,置换四成玉米粒,三成大米,三成面粉。

    要问既然大唐需要的是绝对数量的粮食,而不是口感,那么为什么不更多换能一换四的玉米粒,却反而更多换只可以一换二点五的大米和面粉。

    那是因为就果腹而言,大米和面粉对粉条才可以一斤对一斤,如果是玉米的话则需要一斤二两到三两才能对一斤粉条,一换四再换算过后,其实也不比一换二点五多多少了。

    大米和面粉终究比玉米粒占存储仓库更少,运输起来也更方便一些,就利弊而言,大米和面粉反倒是略优于玉米粒一些。

    常建新顺手发了信息过去给尤小柔,告诉她具体比例。

    古代时空那边,刘琨等人在计算。

    七千万斤粉条的四成置换玉米粒,便是两千八百万斤粉条置换一亿一千两百万斤玉米粒。

    三成换大米,便是两千一百万斤粉条置换五千二百五十万斤大米,面粉也是两千一百万斤粉条置换五千两百五十万斤。

    综合就是七千万斤粉条,置换成两亿一千七百万斤玉米粒、大米、面粉。

    最后总计下来,今年秋收,大唐将拥有五亿五千四百万斤可长期储存的粮食可以使用,比原先的四亿零七百万斤多了一亿四千四百万斤,可以多养活近三十万人口一年!

    现代时空,尤小柔也在计算。

    管理着一个农贸公司,尤小柔对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心里都有一个数。

    今年玉米粒价格对比去年降价了不少,去年要折合一块零八分多钱一斤,今年按照今日价格的话,只需要九毛七分钱一斤。

    需要置换一亿一千两百万斤玉米粒,就是需要支出一亿零八百六十四万软妹币。

    大米和面粉价格倒是和去年差不多,全部按照一块七毛钱一斤计算,需要置换一亿零五百万斤,就是需要支出一亿七千八百五十万软妹币。

    总共就是两亿八千七百一十四万软妹币成本。

    细算则是四块一毛钱一斤粉条成本。

    哪怕今年粉条价格对比去年均价下降到十块钱一斤,只按照每斤赚五块九,七千万斤都足以有四亿一千三百万利润!

    如果能在年前卖完,她尤小柔今年分红就能突破六千万,扣税以后都有三千多万到私人账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