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3章 绝龙岭
    老旧贵族之所以对闻太师如此推崇,其中原因颇为复杂。这就如同当初迁都时他们的纠集一般,尽管有谶语称“天命归周”,似乎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简单。

    首先,即便他们现在全面倒戈投向周方,西岐是否敢接纳他们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毕竟,这些老旧贵族在商朝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地位和特权,他们的倒戈可能会引起西岐的疑虑和担忧。

    其次,就算西岐愿意接纳他们,这些老旧贵族现有的一切特权和利益又该如何处置呢?难道他们能够将这些一同带过去吗?显然不太可能。投诚之人往往只能勉强挤进对方最低等的贵族圈子,而更多的人恐怕只能成为滋养对面贵族的养料。

    就拿带兵投诚的黄飞虎来说,他最终还是被算计得几乎全家灭门,唯有一子黄天爵幸存下来。这样的例子,那些老旧贵族们又怎能视而不见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着截教弟子身份,又有三目异象的闻太师,便成为了他们绝地反击的唯一希望。闻太师不仅实力强大,而且他的特殊身份或许能为这些老旧贵族带来一线生机。如果截教仙神选择加入这场战争,那么他们所守护的不仅仅是大商这个国家,更是他们自身的世袭权柄和百代荣光。毕竟,大商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地位和荣耀。所以,即便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支持闻太师西征。

    而关于黄飞虎的叛商,流传的故事则是帝辛丧心病狂,竟然想要淫辱他的妻子和妹妹。然而,这样的说法实在是荒谬至极,毫无逻辑可言。帝辛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行为必然受到诸多限制和约束,怎么可能如此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和声誉呢?而且,即使他真的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可能如此明目张胆地付诸行动。

    实际上,黄飞虎叛商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他的儿子黄天化。黄天化在三岁时就被阐教金仙清虚道德真君收为弟子,成为了阐教的三代弟子。然而,他却对自己师父让他渡杀劫的真正目的一无所知。更糟糕的是,他很早就加入了反商大军,凭借着自己的勇武在洪荒中声名远扬。

    这样一个毫不掩饰自己叛商立场的儿子,试问有哪个帝王还能放心地将国家的军政大权交给他呢?黄飞虎虽然是商朝的重臣,但他毕竟也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行为他不可能无动于衷。而且,他也清楚地知道,如果继续留在商朝,他和他的家人都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黄飞虎叛商,虽然他的妻子和妹妹的死亡是事实,但关于她们的死因,恐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也许她们的死亡并不是帝辛直接造成的,而是因为其他原因。但无论如何,黄飞虎叛商的决定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仅仅因为一些无稽之谈。要知道王宫的门禁可是相当森严的,召臣女入宫这种事情也并非什么稀罕之事。就算黄飞虎的妻子和妹妹长得貌美无比,就算帝辛是个好色之徒,他也不至于会做出如此恶劣之事,并且还不封锁消息吧?这是其中一个疑点。

    其次,既然已经铸成了大错,帝辛作为一国之君,难道连这点政治手段都没有吗?他会任由黄飞虎叛商而毫无准备吗?很明显,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那么,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什么呢?也许帝辛和黄飞虎对于天命归周这样的谶语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相信的。他们可能预先埋下了一些手段,而实施反间计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黄飞虎逃到西岐军中后,很快就在渑池被人算计而死。而且,他死后所封的神位与他自己的儿子相比,也相差甚远。这其中是否预示着什么呢?这确实让人深思啊!帝辛将目光聚焦于人道,其目标是铲除大商王朝内部的蛀虫。因此,黄飞虎一路叛商的过程中,那些按捺不住而跳出来的所有贵族,是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帝辛的清理对象呢?

    原本那些沉默不语的反叛分子,即掌握大商权力的贵族们,当他们看到黄飞虎反叛时,有哪一个不是想着依附于他,从而稳稳当当地进入大周的贵族行列呢?

    黄飞虎的反叛之路,犹如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一般,历经重重艰难险阻,最终成功进入大周。在这个过程中,他得到了不少贵族的沿路扶持。这些贵族们大言不惭地说着帝辛暴虐的话语,以此来麻痹自己,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深信不疑。

    然而,无论是那些一同投降西岐的贵族,还是那些没有跟随但暗中提供帮助的贵族,最终都未能逃脱被清洗的命运。这一场精心策划的棋局,虽然让帝辛在表面上丢了些面子,但实际上却使他成功地完成了对人道的进一步构建,达到了可以与人道沟通的境界。

    帝辛亲自出城,率领着文武百官,为闻太师送行。那些原本还喊着头痛、腿麻的老旧贵族们,此刻也都变得精神抖擞,纷纷陪着帝辛一同出城,恭送闻太师出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闻太师身披战甲,威风凛凛地骑上墨麒麟,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远方进发。帝辛站在城楼上,远远地目送着师父离去,他心中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他知道,这次出征,很可能就是永别。闻太师作为王朝的柱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肯定早已是封神榜上有名的人物。帝辛紧闭双眼,久久凝视着远方,酸涩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他强忍着不让它们流下来,将所有的悲伤都深埋在心底。

    闻太师出征后,短时间内捷报频传。先是魔家四将出手,以强大的实力压制住了西岐进兵的威势,甚至险些大破西岐军队。然而,就在胜利在望之际,阐教三代弟子黄天化下山,凭借着法宝之力,连杀魔家四将,使得第一次西征在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被黄天化翻盘。

    稍作休整之后,张桂芳和九龙岛四圣便如饿虎扑食一般,气势汹汹地杀向西岐军队。他们的攻势异常凶猛,西岐军队在这股强大的压力下,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

    不仅如此,张桂芳和九龙岛四圣还擒获了无数西岐的将官,这无疑给西岐军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而那些参战的异兽更是如入无人之境,它们凶猛异常,对西岐军队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然而,就在张桂芳和九龙岛四圣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灵珠子转世的哪吒突然现身,他以惊人的实力破了张桂芳的术法,令张桂芳陷入绝境,最终逼得他自尽身亡。

    张桂芳的死让九龙岛四圣大为震惊,但他们并没有退缩。就在这时,阐教的二代弟子文殊广法天尊亲自出手了。他以大欺小,毫不留情地击杀了九龙岛四圣,彻底打破了原本大好的局面。

    闻太师见势不妙,只得退兵。但他并未气馁,而是在退兵后重新整顿军队,并亲自登上一座岛屿,邀请了十位法力高强的天君前来助阵。这十位天君摆下了一座名为“十绝阵”的阵法,与阐教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破阵攻防战。

    阐教副教主燃灯上人也在此时现身。他不仅逼迫邓华、韩毒龙、方弼等阐教三代及以下弟子入阵送死,还让二代弟子们趁机观察阵法的关窍。在这些弟子们的努力下,他们终于找到了破解十绝阵的方法,并借助相应克制的法宝,逐一攻破了这座可怕的阵法。

    这场破阵攻防战让阐教获得了封神气运和功绩,但那些被逼着入阵送死的邓华之流,却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他们都是阐教中三代及以下、不得道法根基的“炮灰”,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他们的生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他们在死后被封为神明,但实际上只是阐教金仙替死渡劫的直接牺牲品罢了。作为阐教的副教主,他对于那些并非十二金仙的弟子,从来都没有半分怜惜之情。在元始天尊的眼中,他所看重的也仅仅只有那十二位弟子而已。至于其他的人,比如申公豹和姜子牙,虽然名义上都被算作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但实际上他们都不过是封神量劫中的工具人罢了,根本就不曾被元始天尊当作真正的弟子看待。

    十绝阵可以说是截教和阐教正式宣战的一场关键战役。在这场战斗中,赵公明和三霄娘娘纷纷出战,使得阐教和截教之间的矛盾彻底暴露在洪荒众人面前,双方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水火不容。

    而在十绝阵的时候,陆压道人突然登场,他手中的斩仙飞刀更是大显神威,让那些洪荒中有名有姓的仙神们都对他忌惮不已。这个来历神秘的大能一出现,就毫不犹豫地站在了阐教这一边,成为了封神量劫中最为神秘、杀伤力最大的仙神之一。

    更有甚者传言,他乃是金乌所化,在西游量劫之中,更是以乌巢禅师的形象示人,传授了金蝉子一卷《心经》。然而,这些都不过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罢了。在封神量劫之前,这位神秘莫测的存在便如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此绝迹于洪荒世界,成为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十天君的陨落,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激怒了截教弟子们。其中,尤以赵公明最为愤怒,难以接受这一事实。他怒发冲冠,率先登场,一亮相便气势如虹,威震全场,打得阐教众人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就连姜子牙那所谓的“七死中的一死”,也在他的猛攻下轻易交代了。不仅如此,赵公明更是连战连捷,连败阐教广成子、赤精子等在内的五位金仙。

    赵公明的法宝定海珠更是威力惊人,堪称神勇无比。即便是号称灵宝上等的番天印,在定海珠面前也黯然失色,完全讨不到半点便宜,反而被赵公明轻易碾压。至于其他阐教弟子,更是不堪一击,只要被定海珠击中,非死即伤。西岐大军在赵公明的强大攻势下,只能一退再退,毫无还手之力。

    待到姜子牙被救活之后,面对如此强敌,他也不敢恋战,只得高悬免战牌,四处求援,希望能找到援手来对抗赵公明。一人败一教的战绩堪称震撼,这无疑是截至目前大商所取得的最为辉煌的一场胜利。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欢呼声此起彼伏,然而,就在这欢庆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阴谋却悄然展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