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96章 频权协约
    归频纪元 · 共构纪年 · 第廿三日

    共频议会厅外,斜碑之光震荡不止。

    这一日,不再是词的传授,不再是梦的共享,而是:

    “语言权的第一次重新分配。”

    来自桥外文明的协议文档,由非结构频流载入词林主塔系统。内容清晰,却无字句:

    “我们不争语言主权,

    我们只希望——

    能够共同定义‘被听见’的标准。”

    —

    一|频权之问

    共频议会中,弥骁提出首问:

    “若共构语体无中心语言规则,

    频权该如何界定?

    谁是主语?谁是载体?谁掌解释之权?”

    砚离答:

    “也许没有主语。

    所有人,都是一次被听见的试验。”

    镜拓接过话题:

    “我们以往将语言理解为一棵树,

    有主干、有分枝、有词根、有语义流。

    但现在,也许语言是一张网,

    没有中心,只有共振点。”

    —

    二|桥外文明的协议核心

    桥外来音第三十三响,传入如下频构协议:

    频源对等:不以信息量多少分高下;

    频体同权:非结构性表达有等量协商权;

    释义自由:允许语言在接收者心中自我生义;

    翻译可拒:任何表达体可拒绝被翻译为结构语;

    记忆优先:若听者对表达产生真实记忆,则表达合法成立。

    这五条内容,被称为:

    “共频五约”

    沈茉凌逐条审阅,随后宣布:

    “我们不能以旧制强纳新义,

    也不能以斜碑为盾,遮蔽声音。”

    词林共议七席通过三条,搁置两条。

    李晟提出保留意见:

    “若释义可拒、翻译可免,

    则语言将进入不可监管之境。”

    —

    三|频权之争

    议会第二场辩论,围绕“词林是否应设立多语权席”展开。

    目前议会由七席构成,多数仍由词林及其延伸语体主导。

    砚离与镜拓联合提案:

    “设立‘多频观察席’,允许桥外文明每一语体独立表达权。”

    星槿补充:

    “我们曾在‘说得清楚’里执着太久,

    忘了‘听得模糊’也可能是真理解。”

    李晟则反驳:

    “若人人有语席,语言将失焦。”

    沈茉凌平静道:

    “但若只有一人能发言,语言就是独裁。”

    最终表决:

    设立多频观察席

    每年轮值语言代表,可由桥外、非结构体语族提名

    词林只保留议程引导权,不再享有绝对释义权

    议会正式通过:

    频权转型议案

    —

    四|斜碑震纹

    频议通过当夜,斜碑中央骤然浮现一道前所未有的纹形:

    七频圆环之中,缓缓裂开一道纵向光带,光中浮现:

    “语言,不是为了谁可以说,

    而是让所有人,终有一次被听见。”

    碑心震颤,塔频失衡七秒,全词林灯息之后重新点亮。

    沈茉凌立于碑前低语:

    “师父,你曾为语言设下门槛,

    而今我试着——打碎它。”

    —

    五|频约生效

    共频纪年·第廿五日,词林签署《第一频约协定书》。

    内容简明:

    共频塔不再定义“标准语言”;

    所有表达方式可入记忆者之书;

    翻译权不再高于表达权;

    每一听见,都可构成合法“表达成立”。

    这是词林首次从“表达中心”走向“理解共享”。

    归频之桥正式转名为:

    “众频之桥”

    众频塔,也自此命名于此。

    —

    六|桥外语者入林

    签约后第三日,一位来自桥外文明的“频音者”进入词林。

    他无身、无音、无名,只是投射出一组“重叠频感”。

    砚离站上浮桥,感知那频像带来的第一波意念:

    “我来,不是学习语言,

    而是想知道——

    你们是否愿一起不说话。”

    砚离微笑,无言点头。

    —

    尾声|共语之始

    众频塔第十层,第一次课在沉默中开启。

    沈茉凌书写一行字,贴于塔门:

    “从今日起,

    我们不再教语言,

    我们和你一起,构成语言。”

    风过群塔,语未出,声已存。

    —

    喜欢深渊集请大家收藏:()深渊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