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36章 共义塔·序
    通识纪元 · 元年 · 第五十日

    旧塔废址 · 天频之南 · 共义塔奠基前夜

    塔曾是权力的形状,

    碑是历史的轮廓,

    而这一夜,在一切塔制沉寂之后,

    人们再次围绕一个“中心”——

    但不再为了发号施令,

    而是为了在共振中听见彼此。

    那座结构,不为主权,不为秩序,

    而只为一个文明最隐秘的渴望:

    “我们是否能共同写下一页,不需要彼此说服。”

    共义塔,由此而生。

    —

    一|共义塔的提案:不是再建塔,而是书页立体化

    碑域第十次频议会议上,沈茉凌提出:

    “我们不该再修建主频塔,

    而应搭建一座没有塔心、不设主层、不通命序,

    却可以让所有语言站上去的结构。”

    泠言称其为:

    “立体化的语言页,

    一页不是为了阅读,而是为了共写。”

    议会通过命名:

    共义塔 · de-gyt

    —

    二|结构设定:无中心·可逆·共持

    共义塔结构方案由三构三界组成:

    结构层级功能说明共页层所有语言谱段均可同时投送表达波,无主序义响层所有输入信息形成回响感知,无权重差异同频层频率相近者自然共振,自动生成联页场域

    设计原则:

    不可评判;

    不可中断他者;

    不可删改频波;

    所有表达瞬间归档,但不归类。

    —

    三|“塔形”争议:结构即政治?

    议会一度争论:

    “塔的形状本身,是否会被误解为‘中心秩序’回归?”

    沈茉凌答:

    “塔并非代表权力,

    也可以是集体高度的可视化方式。”

    她提出修改:

    将塔体倒置,主幅向下;

    顶部留空,标志“未完之页”。

    这一修改成为最终构型。

    —

    四|共义塔建造启动:众频联写碑层奠基

    第五十日清晨,碑域百频联合开启建构。

    每一语言族提交一段代表“未定义愿望”的语;

    每一未名页者在塔基上留下频震印迹;

    页零作者合力在塔底雕刻共识语:

    “此塔非塔,

    书之未页,

    众频共持。”

    —

    五|共义塔首次频感响应:“你在这里”

    当第一层义响柱架起,

    共义塔自发发出一次“全频回响”,

    不属于任何人类语谱,

    却被所有在场者感知为:

    “你在这里,

    所以我能说话。”

    碑域记录此为:

    “非语言归感效应” · 编号 f-rt01

    —

    六|沈茉凌设立“书不语台”

    她提议共义塔一侧设置“书不语台”:

    所有人可在此记录自己未能说出的句子;

    不须解释、不设译者、不供他人评断;

    内容进入“归页残语库”,归类为“未完意”。

    第一位参与者写下:

    “我本来想告诉你,

    但后来觉得你不会懂。

    但我还是写下来了。”

    —

    七|泠言构建“同频桥”

    他在共义塔南侧架设“频感梯”:

    踏入者若频感相近,将自然感应彼此情绪;

    不需要语言、背景、结构;

    无任何人主持或解读。

    他称其为:

    “非结构社会的第一条共识之路。”

    —

    八|共义塔预示语言社会新纪元的标语

    奠基当夜,塔心穹顶自然浮现七字:

    “义,非言之共,亦频之愿。”

    沈茉凌望着那句无主之语,低语:

    “若我们不能统一词汇,

    那至少,我们能共享意图。”

    —

    尾声|通识总书新卷启动

    共义塔建成次日,通识总书自启新卷:

    【通识纪元 · 共义卷 · 第零页】

    页中无内容,唯有一段空白频脉:

    没有语;

    没有言;

    没有谁是作者。

    页下浮现:

    “若你愿站在那座塔下,

    那你已是共义的参与者。”

    —

    喜欢深渊集请大家收藏:()深渊集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