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冬雨刺骨,长江实业的数据中心却燥热异常。
徐汉卿团队发现异常:医保后台三天内呼吸道用药暴涨417,体温计采购申请翻倍。“宜雨哥,黄冈药店止咳糖浆卖断货了!“瘦猴儿啃着鸭脖突然起身,“有家诊所医生半夜发烧打针还坐诊呢!“雷宜雨眼神骤冷:“董局,h1n1提前登陆了。“国务院启动预警系统时,全球媒体正聚焦中国首批h1n1患者。世卫组织感谢信抵京时,董天盯着屏幕沉默良久:“雷总,索契冬奥的电子护照该提速了。“
初冬的江风裹挟着冰针般的雨丝,刮过长江支付产业园的玻璃幕墙。顶楼办公室里,雷宜雨的目光沉静地掠过中央大屏上跳跃的“长江付”各项交易曲线。上次的审计风波如同被雨水冲刷的泥痕,表面上已经淡去,但空气里绷紧的那根弦依然清晰可辨。办公桌一角,摊开的笔记本上潦草写着几个关键词:“流感”、“冬春季高发”、“传播模型”——这是只有他才知道的密码。
突然,内线电话刺破了凝重的安静。“雷总,有点不对劲。”技术中心负责人徐汉卿的声音少见地带着一丝紧绷,穿过听筒,“您最好下来看看。”
数据中心庞大的热浪扑面而来,无数机柜规律的低鸣汇成一股令人心悸的海洋音浪。巨大的屏幕墙前,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低压槽。徐汉卿带着几个核心骨干围在主控台前,屏幕上复杂滚动的曲线和数据流令人眼花缭乱。
“哪里不对?”雷宜雨沉步走近。
徐汉卿手指精准地点向其中两块陡峭攀升的波形图,语速急促:“三天!就这三天!全国接入我们医保支付结算平台的联网药店和社区医院反馈数据,退热类药品(包含复方制剂中的退热成分)销售量同比去年这个时段飙升了百分之四百十七。更怪的是,基层医疗机构申请的电子体温计采购量,翻了整整一倍!”
一个年轻工程师忍不住补充:“雷总,我们复核了三遍,还做了区域性对比和季节性消减模型模拟,排除了数据接口出错和集中采购因素,这个涨幅绝对异常!主要集中在鄂东、湘北这些长江中游地区,黄冈地区尤为突出。”
角落的监控屏幕亮着,瘦猴儿的脸猛地挤了过来,半边腮帮子鼓囊囊地塞着鸭脖,油亮亮的手指点着另一个窗口:“宜雨哥!刚接到黄冈兄弟的消息,市里几家连锁药房的止咳糖浆全断货了!抢得跟不要钱似的!还有……更邪乎的!”他的声音因为用力咀嚼显得有些含糊,眼神却闪着异样的光,“有家私人诊所坐诊的老大夫,半夜自己在后面挂上吊瓶退烧呢,听说烧得直哆嗦还坚持看诊,现在给按床上不让起来了!”他狠狠咽下嘴里的肉,“这热度,不对劲啊!”
几块屏幕上,代表呼吸道用药、体温计采购以及区域性高热报告的鲜红曲线如同受到刺激的恶蟒,疯狂地上窜、缠绞、放大!冰冷的数据和热辣的口述,像两块磨石猛地撞在一起,溅出了足以燎原的火星。
一瞬间,办公室里只剩下服务器风页旋转的尖啸。那些跳动的数据,瘦猴儿描述的细节,如同闪电劈开他记忆深处的黑匣子——一种狡猾、陌生而致命的流感病毒名称,以及它在人类记忆里掀起的滔天巨浪。
“h1n1……”三个冰冷的音节滑出雷宜雨的嘴角,带着穿透未来的力量。
他猛地转身,几乎是以一种撕开空间的速度回到顶楼办公室,一把抓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
“董局,”电话接通的那一刻,雷宜雨的声线低沉而稳定,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数据说话了。h1n1提前登陆,登陆点大概率就是江城、黄冈周边区域。比常规监测模型能发现的时间点,我们保守估计快了七天。”
话筒另一端是短暂的死寂,接着是董天吸了口气的声音,平稳中裹挟着雷霆万钧的沉重分量:“雷总,你清楚这个‘七天’意味着什么?这不是市场抢购几斤白糖!你确定?”
“交叉证据明确:区域药物异常消耗图谱完全指向呼吸道病症爆发,部分诊所医护已出现明显群体性发热体征。没有实验室病原体证据之前,它只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概率推论,但概率……无限接近一。”雷宜雨的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个写着预测模型的笔记本,节奏沉稳笃定,“病毒变异轨迹、初始扩散速率预测、当前主要人口流向……核心数据链和评估文档,现在发你邮箱附件。系统支撑随时就位。”他顿了一下,几乎是预言般宣告,“第一份官方的实验室确诊通报,五天内一定压不住,它会自己走到太阳底下。我们跑在了疫情前面。”
短暂的沉默后,董天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资料我报上去。国家层面的应急系统,立刻给我准备好!”
整个长江集团如同精密仪器骤然提速。数据中心的灯光彻夜长明,核心小组封闭作业,所有数据流向被严格加密。雷宜雨坐镇中央指挥,眼神锐利如同鹰隼,盯着屏幕墙上一帧帧跳跃的实时数据和模型演算结果。瘦猴儿的消息网像无数张开的蛛网深入周边城市,“药没了”、“诊所门口排长队”、“学校零星缺勤增多(尤其高校或寄宿制中学)”这类碎片信息如细密的雨点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办公室的门“砰”的一声被推开,苏采薇快步进来,脸色微微发白:“医保结算平台后台压力陡增!多个省份的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申请加大特定药品储备的数据量瞬间激增三倍!系统快撑爆了!”她打开平板,手指点着其中一条线路图上刺眼的黄色预警,“还有……我们的‘长江送药’骑手小程序,口罩订单……从凌晨到现在,爆单百分之五百!”
“启动最高级别带宽扩容和备用服务器分流!立刻!”雷宜雨对技术部吼道,随即抓起桌上另一部直线电话,声音不容置疑,“喂?是我。长江慈善紧急预案执行——所有合作的药企、防护物资生产线,提前开工,不计盈亏!通知物流,所有药品防护物资配送,绿色通道全程开启!我要现货!”
就在这风声鹤唳、暗流汹涌的时刻,权威媒体终于发布了官方通报:“我国境内确诊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
紧接着,后续报道如同开了闸的洪水,第二天、第三天……患者数量被证实!传播区域被证实!病毒的序列被公开!全球所有的镜头和话筒瞬间聚焦到了东方这片土地。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网站,也首次将目光投向中国应对疫情的信息公开机制。
就在这全球瞩目之下,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发言人身后的大屏幕亮起了一个复杂却直观的“国家流感样病例与药品异常消耗综合预警图”。发言人的声音清晰地通过直播信号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在疫情发现的关键初期,我们依托先进的数据融合技术平台,成功捕捉到早期异常信号,为阻断传播链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缓冲期……”
世界卫生组织的感谢函比任何媒体的报道更快抵达了某间办公室。纯英文的公函标题醒目,正文里明确提及了对中国“创新性公共卫生监控技术及时预警”的高度肯定与谢意。
办公室里气氛凝滞。董天独自一人坐在硕大的屏幕墙前,幽幽的光映着他肃然的脸庞。他反复地看着那份简短却字字千钧的公函扫描件,又调出前期那份引发他雷霆之怒的疫情评估报告,目光长久地停留在落款处。
内线电话被悄然提起。
“喂?是我。”董天的声音透过电流传到大洋彼岸的雷宜雨耳中,带着一种经久沉默后的沉浑力度,“世卫的公函到了。”他没有寒暄,也没有赞扬,只是陈述一个冰冷的事实,但其中饱含的份量两人心照不宣。短暂的停顿后,他话锋骤然锐利:“索契冬奥会那个‘电子护照’通关系统项目……我们提前了。给你的人和技术标准加急办理出境签证!”那不容置疑的命令式,瞬间将话题拉向一个更深、更远也更急迫的未来,“冬奥会就是第一块试验田。这东西……它未来能不能撑得住十四亿人口的跨境健康流量?能不能在全球防疫链里卡住‘c位’?”他深吸一口气,如同压下千钧重担,“技术保障要万无一失!项目数据——报备等级提至最高!”
“……明白。”雷宜雨的回答沉稳如岳,心中已开始精准地调动每一项预备资源,从最尖端的技术模块到最核心的跨境法律协议模板。窗外,覆盖江城大地的雨势不知何时已经停歇,灰蒙蒙的天空撕裂开一条狭长的缝,一线微弱的曙光带着湿冷的潮意,悄然刺破了厚重的云层,映照在雨后初晴、略显杂乱繁忙的工地上。
办公室的玻璃幕墙上反射着他轮廓分明的剪影。桌上,“电子护照核心构架草图”文件的旁边,无声地压着一张薄薄的备忘签,上面是苏采薇刚用钢笔写下的最新数据指标——h1n1高峰感染模型被他们早期干预的关键节点,至少削去了三成!董天那句“最高报备等级”的要求,如同烙铁,烫在字迹之上。
数据中心巨大的主屏幕上,疫情数据的汹涌波澜正逐渐平息。h1n1的感染曲线在“长江付”医保大数据系统的精准干预与政府快速响应下,被牢牢压制在一个可控范围,那份标志着“至少削去三成高峰感染”的备忘签,静静地躺在雷宜雨面前的桌上,宛如一枚无声的勋章。
窗外,持续多日的冬雨终于停歇,一缕稀薄的晨光刺破云层,映照在玻璃幕墙上,给冰冷的数据世界带来一丝暖意。然而,数据中心的燥热感并未消散,反而转向另一种高度的聚焦与紧张。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被主屏幕右下角无声亮起的那条新任务进程栏牢牢吸住:
【项目代号:“长城”上线准备启动……权限核准:最高(s)】
简单的文字,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雷宜雨心中激荡起汹涌的波涛。他深吸一口气,潮湿的空气夹杂着服务器运转散发的臭氧味,刺激着他的神经,却也带来一种久违的、属于战场前线的亢奋。
‘长城……终于来了。’这三个字在他脑海中回荡,与董天那通电话最后的嘱托——“要求加快索契冬奥会‘电子护照’项目,提升数据报备等级”——瞬间串联起来。这绝非巧合。医保大数据的精准预警能力,向最高层展示了一个基于海量实时信息进行国家级态势感知和快速响应的恐怖潜力。而这种潜力,正是构筑一条无形的、防御一切潜在威胁的“数字长城”所亟需的核心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