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7章 军帖十二卷
    “一排人呢?我不是让他们撤出阵地吗?”

    “怎么跟鬼子打起来了?而且打了半天,他们才一个排,拿什么去跟鬼子打半天?”

    “他们这是在抗命,我要处分他们!

    孙大福呢?”

    “孙子福!老子要撤了他!”

    没有人回应,一营长喊着喊着就忍不住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激烈的枪声一直持续到天黑,枪声停止后一排也没有人回来。

    一营长派出接应他们的二连长也是垂头丧气而回,一个也没有接到,这意味着一排的同志可能已经全部牺牲了。

    鬼子整整一个联队,别说是一个排,就是一营全拉上去也挡不住他们;

    这是残酷的战场,不会有奇迹!

    孙大福是廖文龙的老兄弟,是关中老乡,一起扩红参的军;

    廖文龙是孙家庄地主的二小子,上过大学,在学校时就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非常激进。

    当红军打到东北军进驻孙家庄后,廖文龙带头革了自己老子的命,将他老子窖藏起来的几千大洋挖了出来,献给了红军用来抗日。

    他自己也带着村中的十几个大小子加入了红军,其中就有廖家长工之子孙大福,气得他老子跟他断绝了关系。

    经过几年的战斗,廖文龙从孙家庄带出来的那十几个人只剩下5人,有2人在旅部,1人在772团当排长。

    两人都是881团的外来和尚,之前在主力三营当副连长,组建游击支队后就主动申请到守备部队任职,被任命为守备一营长,他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孙大福也跟着他来到守备一营任排长,也算是升了一级。

    俩人虽然身份虽然差距很大,但自小就玩得很好,感情深厚;

    孙大福娶婆娘的时候缺钱,廖文龙就从他老子那里偷了二十个大洋给孙大福。

    撤出牛头岭时需要一支部队留下来迷惑鬼子,廖文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孙大福的排,而孙大福也主动请缨留下来阻敌。

    自参加红军以来,孙大福从来没有违抗过廖文龙的命令,没有想到这次孙大福就抗命了

    “你这个混球,出来的时候三婶子交代过我要照顾好你,你让我怎么向三婶子交代啊!”

    众人默然,他们还不知道孙大福和廖营长还有这样一层关系;

    一直以来,营长对二连一排最严格。

    关中平原,孙家庄,廖长青从镇上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政府又要征兵了!

    “东家,这已经是第四茬了,庄子里的后生都送了出去,就不能给留点种吗?”

    一向老实巴交的孙老三第一次在人前发了话,老孙家就剩下一个儿子,还指望着传宗接代呢!

    廖长青是方圆几个村子的大地主,也是政府的保长,周边七成以上的土地都是廖家的。

    孙老三是廖家的长工,按理不应该轮到他跳出来反对;

    廖文龙知道他的心思,所以并没有生气,而是长叹一声道:

    “算是第三次,红匪那次不算,政府不承认,不秋后算账就不错了;

    东洋人已经打到了黄河边,咱们陕军为了保护关中,伤亡很大。

    总不能让东洋人打进关中!

    政府发话了,孙家庄这次要出50个壮丁,我从外面高价买了十几个顶上去,但还是不够;

    不是我不想买多点,而是现在到处都缺后生,有大洋都买不到!”

    廖长青的话说的很漂亮,其实也是为了堵住其他人的嘴;

    为了不让廖家出丁,他们花高价买了十几个从中原逃荒过来的灾民,这等于是廖家出了十几个人,其他人就没话可说了。

    老百姓哪玩得过他,孙老三本来就老实,廖长青这一诉苦,孙老三就陷入了沉默。

    廖长青趁机说道:

    “我盘算了一下,之前两轮出过丁的,这次就不用出了;

    45岁以上不要,16岁下以下不要,娃还没长成呢,总不能就把他们送上战场。”

    孙老三听完后一阵苦涩,他正好47岁,而二小子17岁;

    前两茬廖长青和庄里的人照顾他身边只有一个儿子,所以没让他出丁,这回是躲不过了。

    因为庄子里的年轻后生已经不多了,很多人家也只剩下一个儿子,这回老实巴交的孙老三也不好再躲避。

    而廖长青话里话外出等于是给他派了任务,孙家老二这回是躲不掉了,必须要出丁。

    孙家老大几年前参加了红军,现在叫八路军,也在晋西北打鬼子,但政府不认。

    大小子跟着红军跑了几年没有音讯,庄子里都默认已经战死,连续送出去几茬兵,就没有一个活着回来过。

    “都准备准备吧,还有三天,有女人的抓紧留个后;

    没有女人抓紧说个女人,缺钱的可以找我借,这回就不收印子钱了,借多少还多少!”

    东家难得的大方了一回,众人纷纷感谢。

    氛围烘托的差不多了,廖长青就开始宣布名单;

    孙二福果然在名单上,孙老三长叹一声,拖着沉重的背影回到了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爹,你回来啦!咱家小叔没有?”

    征兵的事村里早就传开了,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胆,特别是家里有后生的。

    全家所有人都在看着孙老三,反而是孙二福一副无所谓的样,但竖得高高的耳朵出卖了他;

    与家里其他人的想法不同,孙二福早就想去打鬼子了!

    孙老三憋了半天,最后挤出了一句话:

    “就是砸铜卖铁,也要给老二说一门婆娘;

    只要是女人,能生娃就行!”

    孙二福听完后心中一喜,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娘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晕了过去。

    “娘!”

    孙大富的婆娘吴彩凤也是眼前一晕,但她还是麻利地接住了自己的婆婆,没有让她摔倒在地上。

    这已经是婆婆最后一个儿子了,都是娘身上掉下的肉,谁能扛得住?

    吴彩凤慌忙掐婆婆的人中,好大一会才把她掐醒。

    孙二福也被吓坏了,他没有想到这个消息对娘的打击会如此大。

    一直到他娘醒转过来,一家人才长舒了一口气,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孩他爹,就没有别的法子了?”

    “孙老三长叹一声道:

    ”有什么法子,军贴上有娃的名,东洋人都打到黄河边上了,政府要征兵守住关中;

    不仅仅是咱家娃,还有别家的娃都在军贴上,东家还从外地买了十几个后生。”

    孙二福的娘沉默了,良久才说道:

    “东洋人都打到家门口了,该去!”

    “抓紧给老小子说门亲事,明天就洞房!”

    孙二福当即抗议道:

    “娘,我不娶婆娘!

    等打完鬼子再说,再说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哪里有钱娶婆娘。”

    孙老三插过话说道:

    “东家说了,政府这次征兵,每家发十个大洋安家费;、

    东家补贴十个,再借三十个,五十个大洋够娶一个黄花大闺了。”

    孙二福脑袋一偏道:

    “我不娶,这三十个大洋,你们得还一辈子。”

    吴彩凤也壮着胆说道:

    “二叔这个婆娘得娶,就是花再多钱也要娶回来,得给老孙家留个后。”

    这几年吴彩凤一直很愧疚,大福离家的太匆忙,白狗子杀过来了,红军连夜就离开了孙家庄;

    那时他们成家才半个月不到,中间正好赶到月事,结果没有怀上孙家的骨肉。

    没有想到大福这一走就是几年,再也没有消息,传言他和二少爷都死在了西边。

    吴彩凤在孙家的地位尴尬,大福娘也劝过她改嫁,但她一直不愿意;

    说生是孙家的人,死是孙家的鬼,她要等大福回来,这一等就是四年。

    三十个大洋对孙家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东家不给他们算利息,光还这三十个大洋至少要二十年。

    一家人陷入了沉默

    良久,二福他娘望向彩凤,然后就把孙老三和二福赶了出去,只留下彩凤。

    也不知道她们娘俩说了什么,等到二福他娘将孙老三和二福叫回来后,就出去了自己的想法;

    孙老三陷入了沉默,二福依旧反对道:

    “我不同意,嫂子是个好人,我绝对不能娶她,大哥回来怎么办?”

    二福他娘语气坚定地说道:

    “你大哥回不来了,老孙家必须要留后,你也给彩凤留个念想,要不往后的日子她可怎么熬?”

    二福瘫坐在地,他知道大哥离开的这几年,自己嫂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很多次他都看到嫂子在独自抹眼泪,而孙家也凑不出那五十个大洋,说婆娘也需要时间。

    他们只剩下三天,时间对孙家来说太宝贵了,多一天就多一分希望

    “就这么定了,今天晚上就洞房!”

    二福他娘一锤定音,二福抗议道:

    “娘,你这让我怎么见大哥!”

    喜欢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请大家收藏:()抗日:从战术穿插到火力覆盖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