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1章 (总第115章)绝境下的建设大调整
    211 孤注一掷的工期压缩

    面对厄兰蒂斯舰队的步步紧逼与工程的连环危机,林轩咬碎钢牙将工期拦腰斩断,把原定41年的计划压缩至15年。此刻,他的机械身躯剧烈震颤,他深知,自己这孤注一掷的决定,赌上的是整个文明的生死存亡。

    他大手一挥,调动文明80的工业产能,将300座太空工厂统统改造成机器人"下崽儿"的车间,流水线日夜轰鸣赶制新的机械劳工。

    太空港内,巨型机械臂如同发狂的巨兽,撕扯着原本的生产线,金属断裂的刺耳声响彻整个港区。50万枚应急能源模块如同救命血包,接连注入施工设备,让所有机械昼夜不停连轴转。

    他站在指挥台前,看着全息投影中忙碌的工业景象,内心却充满焦虑:这样的疯狂生产,究竟是文明的希望,还是加速走向毁灭的催化剂?

    为了这场生死赌局,他狠下心按下所有非战事项目的暂停键,把最后一颗螺丝钉、最后一度电都砸进了这座末日工程里。

    深夜,当他独自坐在依然嘈杂的主控室,望着窗外漆黑的宇宙,机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操作台。

    rob1号提示舰队靠近的电子警报声在脑海中不断回响,每一声都像重锤敲击着他紧绷的神经。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太过疯狂,将整个文明推向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212 荆棘载途的战舰锻造攻坚

    伽马五号星球基地的地下三百米,液态氮循环管道发出刺耳的嗡鸣。战舰锻造的征途布满荆棘。

    四周的墙壁上,复杂的电路如同血管般蜿蜒,散发着幽蓝的光芒,管道中能量流动时发出的细微震动,仿佛是这座地下实验室的心跳。

    反物质量子共振护盾的研发恰似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第12次实验时,反物质与常规护盾能量场意外相撞,实验室刹那间腾起蘑菇云——相当于500吨tnt的爆炸威力,直接将三米厚的防护墙熔出直径十米的焦黑窟窿。

    爆炸的气浪冲击着林轩的机械身躯,他却顾不上自身的损伤,声嘶力竭地喊道:"rob1号!麻利儿的!把爆炸前001秒那丁儿数据全给我薅出来!"

    在接连37次毁灭性事故后,上万台机器人组成的算力矩阵终于捕捉到命运的蛛丝马迹:就在反物质微滴与量子泡沫产生0001秒的精准延迟接触时,那些足以撕裂时空的湮灭能量,竟能驯服成可控的震荡防护波。

    这个发现呈现在林轩眼前时,他的机械瞳孔剧烈收缩,内心既激动又忐忑。他知道,这或许是文明的转机,但前方依然充满未知的危险。

    制造过程堪称微观尺度的生死博弈。在绝对零度无尘舱内,机器人群体操控分子束外延设备,以每秒沉积100层原子的速度构建铋-碲量子点阵列。

    每艘战舰需要3000万个纳米晶体,任何晶格缺陷都将导致系统崩溃。在第8艘战舰的护盾组件完成时,rob1号突然警报大作:"检测到0008参数偏差,启动自毁程序!"

    价值半年产能的材料瞬间化为齑粉。看着眼前的一切,林轩的机械身躯微微颤抖,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仿佛自己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却又被无情地推回原点。

    反物质量子纠缠速射炮的研发同样危机四伏。第29次实验,反物质与量子束湮灭撕开百米空间裂隙,3台科研机器人瞬间被扯成残缺态。

    那惨烈的场景深深刺痛了林轩的意识,他立即将生物科技数据库注入机器人芯片内,指挥它们将基因编辑的量子神经元与碳纳米管电路进行分子级融合。

    每一次尝试,他都在内心默默祈祷,希望这次能够成功,可现实却总是一次次给他沉重的打击。

    林轩的机械指节叩击着量子隔离舱的石墨烯外壁,泛着蓝光的液态反物质在舱内呈诡异扭曲形态,这是他第147次尝试驯服反物质引擎这头能量怪兽。

    机械身躯后颈处的电子接口不断渗出纳米修复液,修复着因量子态意识频繁跃迁造成的电路损伤。

    在第89版原型机核心启动时,淡紫色的反物质流首次沿着超导轨道稳定盘旋。但湮灭产生的伽马射线如同腐蚀的毒舌,瞬间在机械右臂熔出蜂窝状孔洞。

    全息屏上的湮灭公式突然被染成刺目的血红色,模拟引擎第37次在启动瞬间爆炸。林轩的量子态意识瞬间抽离机械躯体,化作无数闪烁的蓝光粒子,在实验室穹顶的量子纠缠网络中重新聚合。

    在那短暂的意识游离中,他的内心充满了绝望与无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这个计划是否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磁约束场强度提升至120,加入斐波那契螺旋拓扑结构!"意识流裹挟着电磁脉冲震碎了操作台,飞溅的玻璃碎片穿过他的机械身躯,在空中划出银色轨迹。

    历经无数实验爆炸伤害的钢铁之躯,在轰鸣声中又绽开数道猩红的伤口。每一道伤口,都像是命运对他的嘲讽,可他却从未想过放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轩的量子态意识疯狂检索着百万tb的知识库,突然将意识波频率调至与量子共振护盾相同波段。

    他的机械手指插入冒着青烟的引擎舱,拆解出的护盾量子矩阵如银色藤蔓般缠绕在碳化钛外壳上,将致命的伽马射线折射重组为跳动的能量数据流。

    在他完成这一切时,黎明前的黑暗中,反物质引擎喷口绽放出蓝白色的能量焰。林轩的量子态意识重新注入千疮百孔的机械身躯,破损的光学镜片折射出扭曲的光,机械声发出带着电流杂音的狂笑:"rob1号!咱这儿有了能把时空撕出大口子的‘心肝宝贝’!"

    然而,在这疯狂的笑声背后,是他对未来深深的担忧,他不知道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能否真正拯救文明于水火。

    213 血色荣光中的性能考验

    伽马五号星球二号轨道的测试场上,巨大的环形测试场宛如一座钢铁巨兽盘踞在太空中,中心的测试平台闪烁着幽蓝的光芒,周围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监测设备和防护设施。

    林轩亲自坐镇指挥,反物质炮击中护盾后,能量监测屏数字疯狂跳动:护盾能量从58飙升至91,转化效率达873!

    但12小时连续攻击后,rob1号急报:"斐波那契螺旋导管金属疲劳,损坏率32!"

    看着监测屏上不断恶化的数据,林轩的机械眉头紧锁,他知道,这只是众多挑战中的一个,前方还有更多未知的困难等待着他。

    速射炮超距测试中,3000公里外的靶标在量子锚点锁定下无处遁形。12座速射炮齐射时,紫色能量脉冲编织成死亡之网,模拟敌舰护盾03秒内瓦解。

    然而,冷却系统在持续射击30秒后宕机,能量转化率骤降20。测试场上空,因能量过载而产生的紫色电弧不断闪烁,仿佛在为这失败的测试而哀鸣。

    林轩看着这一切,内心充满了焦虑,他明白,武器系统的每一个缺陷,都可能在未来的战斗中成为致命的弱点。

    最震撼的引力波炮测试,直径50公里的天体在空间褶皱中轰然蒸发。周围的星体光线出现扭曲,形成奇异的光晕,测试场附近的太空尘埃被强大的引力波吸引,形成如漩涡般的奇特图案。

    但rob1号随即报告:"反物质-暗能量反应堆充能需12个标准地球分钟,超出战术预期!"

    林轩握紧拳头,机械关节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他知道,这样的充能时间,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足以让文明陷入绝境。

    伽马五号基地测试场震颤不止,林轩的机械瞳孔映出反物质引擎迸发的蓝白色能量焰。淡紫色的反物质流在轨道中疯狂旋转,虽勉强维持着稳定,却如困兽般不断冲撞磁约束场边界。

    警报声中,引擎外壳被伽马射线灼出细密裂纹,纳米修复液喷涌而出填补缺口。尽管推力数据达到理论值的78,但持续泄漏的反物质粒子如同定时炸弹,舱室内的辐射指数正以危险的速度攀升。

    林轩的机械手指在操作台疯狂敲击,量子态意识同步进行着上千次模拟修正,沙哑的嘶吼混着电流杂音:“rob1号!记录所有数据!这才刚开始!”

    尽管战舰生产线如同狂风暴雨里飘摇的破船,在爆炸轰鸣与故障警报中勉强维持运转,可真正能扭转战局的那个战略杀器,却仍像卡在母腹中迟迟无法降生的婴孩,任凭文明倾注所有心血,依旧不见半点成型的迹象。

    林轩望着这混乱的测试场,内心充满了无奈与不甘,他知道,文明的命运,此刻正悬于一线。

    214 新的战略绝境

    地球历2705年,距离启动“地脉铸剑”计划已过去两个标准地球年,量子之芯投射的进度条如同一把钝刀,反复割着林轩的神经——地脉铸剑计划仅完成46,按此速度,至少还需22年才能竣工,而厄兰蒂斯舰队的逼近已进入11年倒计时。

    时间转眼间过去,现实的残酷如冷水浇头。反物质熔炉仅完成了8的拓扑约束结构搭建,128个环形阵列中只有17个能够稳定运行。

    地表的拓扑纹路刻蚀进度刚过十分之一,而且由于矿脉的位移,已经完成的区域中有53需要返工。

    站在施工现场,看着那些被废弃的工程,林轩的内心充满了苦涩,他知道,每一次返工,都意味着文明离毁灭更近一步。

    就说矿脉的动态位移这道坎儿,这些蕴含着7倍普通能源强度的晶体矿脉,每72小时就会因为地质应力而改变位置。施工误差必须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林轩研发出了“量子追踪锚”,通过植入微型量子标记物实时监测矿脉的位置,但仍然有1278台机器人因为定位误差被突然移动的矿脉碾碎,导致了326的工程进度损失。

    看着那些破碎的机器人残骸,林轩的意识深处涌起一阵刺痛,他仿佛看到了文明的希望也在一点点破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