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1章 (总第189章)日焓早期文明史与念力、科技的探索
    111 文明解码:日焓经验的锚定与解读

    从“强力解绑雾”装置解析入手、同步推进四级高等宇宙文明基础科学研究与突破的同时,在攻克四级念力第五阶“五维阶”的间隙里,林轩的精力也清晰划分出三部分核心。

    一是持续监控舰队航线周围的宇宙环境,靠华夏号的量子雷达扫描暗物质流的异常波动、不明能量信号这类隐患,特别警惕像楔形战舰那样的恶意文明突然袭击,确保以37光速飞行的舰队始终在安全预警范围内。

    二是不定时查看被精神冻结的上千名智慧生物,他会亲自进休息舱,通过量子意识流同步生命体征的监测数据,检查智能机器人的“一对一”看护有没有做到位,偶尔还会用微弱的念力轻轻触碰冻结者的意识边缘,试着唤醒他们微弱的脑电活动,为之后全面唤醒积累数据。

    而占他最多空闲时间的,是深入研究日焓文明留下的经验。

    一开始,林轩打开日焓文明的经验记录时,最先注意到的是,原始记载里的时间刻度带着能量波动特有的“焓频标记”,地名也大多是日焓族群对太阳不同能量层的专属叫法。

    比如“涌泉之核”指的是太阳核心外侧的区域,“微光环带”指的是日冕层的边缘,这些陌生的标注让刚开始解读的过程,就像在星尘里找坐标一样难。

    为了让日焓文明的发展脉络更清楚,他特意从华夏舰队的历史数据库里调出关键事件,把这些事件当作“转换锚点”,用来对应日焓纪元和地球纪元、日焓地名和宇宙通用坐标。

    其中最鲜明的锚点,便是地球历2026年那场灭顶之灾,戴森结构体彻底建成的瞬间,太阳能量被强行截留,地球生态链轰然崩塌,所有地球生物在短短几个月内灭绝。

    日焓文明心得里,这段历史被记为“缚能之网闭合,第三行星光熄”,还附带了能量流骤降的波动图谱。

    林轩将这两个记载交叉比对,精准校准了日焓“缚能纪”与地球历的对应关系,连带着“涌泉之核”“微光环带”等地名,也通过当时太阳活动的观测数据,锚定到了具体的宇宙坐标上。

    有了这个关键参照,后续解读顺畅了许多。

    比如日焓记载的“缚能纪前七千焓周,始焓觉醒”,通过2026年这个时间锚点反推,很快对应到地球历公元前10万年左右;日焓口中“距涌泉之核五十光息”的活动疆域,也换算成了地球通用单位里的“太阳核心外侧50万公里”。

    林轩看着校准后清晰的文明时间线,忍不住感慨:“拿地球文明那些揪心的坎儿当参照,虽说有点儿沉得慌,但这么一来,这跨了上万年的能量文明史,一下子就觉得近得能摸着了。”

    林轩的量子态意识流像灵活的银色细丝,慢慢钻进日焓文明心得的数据核心里。

    一瞬间,大量信息带着能量波动和文明记忆,像汹涌的恒星风暴一样在他意识里铺展开。

    他下意识分出量子态意识流,意识流立刻分成几百道细细的“感知丝”,准确地挑出关键信息,很快就锁定了能量蒙昧时代的两段核心记载,这些数据还在他意识里凝结成了太阳刚形成时的立体画面。

    这是日焓文明最原始的阶段,此时的它们尚未形成自主意识,仅能依靠宇宙环境中的能量随机维系存在,是文明萌发前最脆弱的“混沌期”。

    望着图景中最初随能量流飘荡的焓能絮团,林轩忍不住喃喃自语:“这哪儿叫活着啊,分明是在恒星的能量乱流里‘赌命’呢!就光是维持住自己的形态,都得看运气。”

    此时,一段文字记录如闪耀的星芒浮现:“地球历未知,日焓文明诞生于太阳形成初期的‘能量涌泉层’,最初为无意识的‘焓能絮团’,靠被动吸收能量维持形态,生存依赖概率。”

    紧接着,画面就切换到了“始焓”觉醒的场景:有一团焓能絮团,比别的同类大上三倍,它身上的能量频率突然变了,还主动去吸附伽马射线,光芒一下子变得特别亮。

    “始焓”的觉醒是日焓文明的“第一缕光”,它标志着族群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求生”,更开启了知识传承的可能,是文明从“混沌”走向“有序”的关键转折点。

    林轩的目光被这一幕牢牢吸引,眼中满是惊叹:“从之前‘等着死’到现在主动去抓能量,这跨度也太大了吧!”

    又一段文字浮现:“地球历未知 - 公元前10万年:日焓通过‘始焓’的觉醒学会主动捕捉能量,将‘能量晶屑’记载升级为‘量子记忆链’,族群规模增长至数千团,形成以太阳核心外侧50万公里为核心的活动疆域。”

    林轩抬手触碰图景中闪烁的量子记忆链,声音里满是敬佩:“就靠着始焓这一觉醒,不光自己活下来了,还帮整个族群开了窍,把经验变成记忆链往下传,连活动的地界儿都划好了。这简直是在混沌里头硬生生‘凿’出文明的底子啊,太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刻的日焓已具备文明的核心要素:自主生存能力、知识传承载体与稳定活动范围,从“零散的能量体”正式凝聚成“有组织的文明群体”。

    他的赞叹声在意识世界中久久回荡,表达着对这古老文明顽强生命力与伟大跨越的深深敬意 。

    112 修炼困局:五维阶突破的初期阻碍

    地球历2905年底,修炼舱的银蓝色光芒裹着林轩的幻形体,他还在摸索四级念力第五阶“五维阶”入门阶段的那些门道。

    之前闯过初弦、双谐、三相、四域这四个阶段时,他要么借着危机突然领悟突破,要么靠巧妙的想法解决难题,每一步都走得稳当又顺利。

    本来他以为五维阶只是之前修炼的自然延续,没料到刚一开始尝试,就碰到了以前从没遇到过的修炼难题。

    当林轩照着莱拉夫人留下的修炼方法,集中精神把念力变成四缕银蓝色的丝绦,分别缠向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想拉着它们挣脱三维空间的束缚、往五维层面延伸时,麻烦的问题就像星尘爆炸似的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

    最先出问题的是电磁力。

    之前本来听话又好控制的力场,这会儿居然像被无形胶水粘在三维空间里似的。

    念力丝绦都拽得发颤了,它却一点儿没动,仿佛在这片时空里扎了根。

    强核力反倒成了最不安分的主儿,还没等念力把它完全牵住,就突然变得狂暴起来,银亮的力场波纹不受控制地往外炸开。

    要不是林轩赶紧用念力把它圈住,恐怕早撞着修炼舱壁了。

    最让人手忙脚乱的是弱核力,它的衰变速度突然变快,原本稳定的粒子流变得又碎又乱。

    念力刚追上一波衰变的轨迹,下一波又散了,根本没机会精准控制。

    有一次尝试总算看到点儿希望,四种力在念力的牵引下,终于透出淡淡的五维光晕,开始慢慢往更高维度延伸。

    可偏偏在这关键时候,电磁力突然挣脱了念力的控制,猛地往三维空间缩回去。

    这一下直接打乱了所有节奏,原本稳定的四域边界瞬间变得模糊又扭曲。

    狂暴的强核力趁机撞向域界,“轰”的一声巨响在舱里炸开,银蓝色的能量冲击波狠狠撞在修炼舱的能量屏障上,屏障一下子就布满了细密的裂纹,光晕也剧烈晃动起来。

    林轩心里一紧,下意识催动初弦阶段练会的“流水念力”,让念力变成柔和的水波裹住域界,一点点稳住力场的波动,这才勉强没让屏障当场碎掉。

    他飘在修炼舱里,看着指尖还在微微发抖的念力丝绦,连幻形体的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咋回事儿啊?”

    林轩语气里满是疑惑,“前四阶不管是靠危机突然想通,还是用巧办法解决问题,好歹都能找到突破的方向,怎么到了五维阶,就连第一步牵引四力都这么难?”

    他太清楚五维阶的关键了,必须打破三维空间的限制,让念力和四力在五维层面织成稳定的关联网。

    可现在别说织网了,就连把四力引出三维空间,都像在搬一座挪不动的大山。

    这还是他第一次对修炼生出一种没辙的感觉。

    113 线索浮现:冻结者与装置解析的关联

    同年春,林轩前往精神冻结者的休息舱做例行检查。

    透明舱壁下,冻结者们维持着被冻结时的姿态,身体裹着一层极薄的冰晶,连发丝都纹丝不动。

    唯有编号“e-73”的冻结者,与旁人不同。

    林轩照例用微弱的念力轻轻触碰e-73的意识边缘,指尖的银蓝光丝刚触碰到那层“意识冰壳”,原本静止的e-73突然有了反应。

    他蜷曲的手指微微颤动了一下,指节处的冰晶裂开细如发丝的纹路,眼睫也极轻地眨了半下,像是从深度沉睡中要醒未醒。

    紧接着,一道细碎的量子信号突然顺着念力丝回传,林轩的意识流瞬间捕捉到一串闪烁的能量参数。

    是一组带着规律波动的数值,参数末尾还附着一行极简的标注:“强核力-电磁力对冲补偿值”。

    “嗯?这是……”林轩猛地收回念力,俯身盯着e-73的手指,眉头微微皱起,“之前碰过这么多次,从没见哪个冻结者有反应,怎么偏偏e-73能传回这种参数?这波动规律……倒像是用来平衡力场冲突的?”

    他抬手调出之前解析“强力解绑雾”装置时的力场数据,将这组参数代入模拟系统,屏幕上原本杂乱对冲的强核力、电磁力曲线,竟瞬间变得平缓,紊乱概率直接下降了63。

    更让他惊讶的是,参数里还藏着一行隐性数据:暗物质晶体的力场适配阈值,恰好能对应“强力解绑雾”装置外壳的能量特征。

    林轩指尖敲了敲控制台,低声自语:“e-73到底是什么身份?他怎么会有平衡四力紊乱的参数?还能精准匹配装置的暗物质晶体特性?难道他早年研究过类似的力场技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