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3章 灵光乍现
    顾云立这些天就像不知疲倦的陀螺,围绕着父亲顾江山转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这天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房间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顾江山看着忙碌的儿子,心中满是疼惜,轻轻唤道:“云立,过来坐会儿。”

    顾云立赶忙放下手中的东西,坐到床边,握住父亲的手:“爸,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顾江山微微摇头,目光柔和而坚定:“云立,爸爸知道自己的病情,你小叔别再这么忧心了,别把自己累垮了。”

    顾云立眼眶瞬间红了,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爸,现在医学这么发达,肯定有办法的,咱们不能放弃啊。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去尝试,治不好再说,好不好?”

    顾江山轻轻拍了拍顾云立的手,露出一丝坦然的微笑:“爸爸明白你的心意,可有些事得面对现实。不过你别担心,爸爸并不害怕死。你看你小叔这些年,从一个毛头小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人,爸爸坚信他能撑起这个家。”

    顾云立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爸……”

    顾江山将儿子拥入怀中,轻声安慰:“云立,你有自己的梦想,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别因为爸爸的病就放弃,大胆去追逐,爸爸永远是你的后盾。”

    父子俩紧紧相拥,病房里弥漫着深沉的亲情,这一刻,他们给予彼此力量与慰藉。

    与此同时,唐大庭怀揣着顾江山的肺部影像,心急如焚地赶到上海。他四处打听,得知上海一家知名医院在肺癌治疗领域处于前沿地位,便马不停蹄地赶去。

    在医院,唐大庭好不容易挂到一位权威专家的号。见到专家后,他赶忙递上片子,焦急地说:“医生,这是我朋友的片子,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您看看还有办法治吗?他还年轻,家里人都指望着他呢。”

    专家接过片子,放在灯箱上,仔细端详,神情愈发凝重。许久,专家摘下眼镜,缓缓说道:“从片子来看,患者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而且癌细胞已经多处转移,情况很不乐观。目前医学上对于这种广泛转移的晚期肺癌,确实没有特别有效的根治方法。”

    唐大庭不死心,追问道:“医生,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不管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您一定要救救他啊。”

    专家无奈地叹了口气:“医学不是万能的,我们也很想帮助患者。目前的建议是以姑息治疗为主,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他的生活质量。你们家属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唐大庭又接连跑了几家医院,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他满心绝望,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江城。

    回到木雕车间,唐大庭像丢了魂一般,垂头丧气地坐在凳子上。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与顾江山过往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打拼的日子、那些欢笑与汗水,此刻都成了刺痛他心的回忆。

    这时,叶子明从里屋出来,看到唐大庭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一紧,快步走过去:“唐叔,您怎么了?去上海找医生,结果不太好吗?”

    唐大庭抬起头,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点点头:“跑了好几家大医院,都说你顾叔叔的病已经是肺癌晚期,癌细胞广泛转移,没办法治疗了。”

    叶子明听后,心中一阵悲痛:“怎么会……唐叔,您别太难过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陪陪顾叔,让他最后的日子过得舒心些。”

    唐大庭看着叶子明,语重心长地说:“子明,你抽时间多陪陪云立。这孩子心里肯定不好受,他和他爸感情深,现在又遭受这样的打击。你和他是好朋友,多开导开导他,别让他钻牛角尖。”

    叶子明连忙点头:“唐叔,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云立这段时间肯定不好过,我会一直陪着他的。对了,唐叔,您这次去上海,除了看医生,有没有留意到那边木雕行业的一些新动态?”

    唐大庭思索片刻,说道:“倒是有一些收获。上海的木雕市场很繁荣,各种风格的作品都有。他们在工艺上注重细节和创新,尤其是在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方面,做得很不错。比如有些作品将传统木雕与现代家居装饰相结合,很受市场欢迎。咱们也可以借鉴一下,让江城木雕紧跟时代潮流。”

    叶子明眼睛一亮:“唐叔,您说得对。我们可以把这些新元素融入到我们的作品中,说不定能开拓出一片新市场。那您觉得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唐大庭认真地说:“我这次也是知道了要注意保持江城木雕的特色和底蕴,不能为了创新而丢失了根本。在融合现代元素时,要注重协调性和整体性,让作品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又不失传统的韵味。而且,咱们在雕刻技艺上也不能放松,基础扎实了,创新才有支撑,你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为我们分担压力呀。”

    叶子明点头表示认同:“对了,云立之前学习成绩一直挺好的,但是最近考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不太行,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受到影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大庭微微皱眉:“这孩子因为他爸的病,心思都乱了。我听他小叔说之前还说不想当班长了,估计是没心思管班级的事儿。希望他能尽快调整过来,不要因为这事儿影响了学业和未来的发展。你平时多和他交流交流,看看他对未来有什么想法。”

    唐青青独自一人坐在图书馆的角落,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翻书的声音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但她却心不在焉,面前摊开的书本上的字仿佛变成了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她满脑子都是顾云立和他父亲顾江山的事,担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她几次试图集中精力看书,可思绪总是不受控制地飘走。最后,她无奈地放下书,拿起手机,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给顾云立发了条消息:“云立,你在哪呢?”

    此时,顾云立正站在医院药房的窗口前,焦急地等待着父亲的药。手机震动,他拿出一看,是唐青青的消息,便回复道:“我在医院给我爸拿药。”

    唐青青看着手机屏幕,咬了咬嘴唇,又发消息:“你要不要出去走走呀,一直待在医院也挺压抑的,换个环境可能会好点。”

    过了一会儿,顾云立回复:“不用了,没什么心情。”

    唐青青看着这条简短的回复,心中满是心疼,她继续打字:“云立,你别太难过了,叔叔一定会好起来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不然叔叔看到你这样,也会担心的。”

    然而,这一次,顾云立没有再回复。唐青青握着手机,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期待着顾云立能再发来消息,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机屏幕依旧安静。她心中越发担忧,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另一边,邓溶回到了许久未踏入的办公室。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她为江城家政辛勤付出的回忆。她轻轻抚摸着办公桌,感慨万千。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她对这份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

    她刚坐下,准备整理一些文件,突然听到敲门声。“请进。”邓溶说道。

    门开了,童世婷的妈妈走了进来。她面带微笑,手里还提着一些礼品。看到邓溶,赶忙说道:“邓大姐,您好啊,上次去您不在,这次我专门来感谢您。您看,您帮了我们家这么大的忙,我都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邓溶笑着起身,招呼她坐下:“哎呀,你太客气了,都是应该的。世婷出院后,还好吧,学习跟得怎么样了?”

    童世婷的妈妈坐下后,说道:“恢复得挺好的,多亏了您和大家的帮忙。邓大姐,我今天来一是感谢您,二是想跟您汇报一下我最近的工作情况。您给我安排的工作我已经完全上手了,同事们也都很照顾我,工作氛围特别好。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改善了很多,真的特别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邓溶欣慰地说:“那就好,你工作努力,我相信你肯定能做好。你放心在这里干,公司不会亏待你的。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童世婷的妈妈感激地点点头,又说道:“邓大姐,我还想跟您聊聊孩子们的事儿。他们现在关系都特别好,互相帮助,一起学习,看着他们这样,我也很开心。世婷经常跟我说,在学校里大家都很照顾她。”

    邓溶笑着说:“是啊,孩子们能相处得好,我们做家长的也放心。不过,我得跟你说个事儿,顾云立他爸,顾江山,查出肺癌晚期了,情况不太乐观。”

    童世婷的妈妈听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神情变得十分痛心。她捂着嘴,惊讶地说:“怎么会这样……顾总之前还帮了我们家那么多忙,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她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担忧,思索片刻后说道:“邓总,我想去探望一下顾总,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您看方便吗?”

    邓溶点头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方便不方便,不过我觉得你有这个心,我想顾江山他们一家也会很感激你的。顾江山是个好人,大家都很关心他的病情。”

    童世婷的妈妈坚定地说:“好,我考虑一下,这两天就找个时间去。希望顾总能好起来,这么好的人,不该承受这样的痛苦。”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关切与同情,心中默默祈祷顾江山能度过难关。她在心里想着,一定要准备一份贴心的礼物,去看望顾江山,给他和他的家人一些温暖和支持。

    一个午后,叶兆康在木雕车间门口午休,听到周边的邻居说岳父邓东楚的好友段海涵从英国回国了,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深知段海涵在木雕领域造诣颇深,且长期在英国生活,对英国木雕市场十分了解。叶兆康想着,或许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将江城木雕打入英国市场的方法。

    于是,叶兆康精心挑选了几件江城木雕的精品,又准备了一些家乡的特产,满怀期待地来到段海涵的住所。他按响门铃,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位面容严肃的老人出现在门口,正是段海涵。

    叶兆康满脸笑容地说道:“段老先生,您好啊,我是邓东楚的女婿叶兆康,听闻您回国了,特来拜访。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点特产,不成敬意,还望您收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