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攻城战仅仅只持续了半天不到的功夫。
事实上即便没有薛云射中戎人首领的那支箭,负责攻城的魏军降卒也无法坚持太久。
除非戎人本部兵马亲自出动。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大军作战是非常依靠勇气的。
通常第一轮发起的攻势往往最为凶猛,随着时间的推移,倘若迟迟无法拿下敌人,那么己方的军心士气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再者。
攻城需要借助大量的攻城器械。
由于戎人方面急于攻城的关系,打造的攻城器械数量都相当有限。
一旦这些攻城器械接二连三遭到摧毁。
哪怕魏军降卒再拼命也无济于事。
比如攻打西门城墙的云梯车与冲车,如今都燃烧着熊熊大火。
这意味着戎人下次想要继续攻城,首先便要补充损毁的攻城器械。
至少未来五六天里。
戎人暂时是拿东山府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挖地道什么的薛云他们更是早有防备,四面城墙下都有倒扣的众多大瓮来监听地底的动静。
“都尉,伤亡情况已经清点出来了,有三百左右的弟兄不幸阵亡,还有一百余弟兄身受重伤无法继续作战……”
“薛都尉,我们这边伤亡少一点,只有一百多人阵亡,但重伤无法作战的有两百余……”
随着周林卫超他们去而复返,纷纷神色沉重地将伤亡情况禀报给了薛云。
“稍后我会让后备队补上你们这边的空缺。”
死了四百多人,三百余重伤无法战斗。
薛云意外又不意外。
一方面是他们麾下士卒的战斗力较弱,守城的时候还好,等到对方强攻上城墙。
无论是个人勇武还是心理素质,这些士卒都远不如魏军降卒。
如果没有卫超率领亲兵到处救火支援,恐怕守城的士卒早都被打崩了。
另一方面是戎人主攻西门城墙,付出的牺牲自然比其他地方要大。
但是相较于守城的一方,攻城方付出的伤亡往往更大。
正常情况下。
彼此间的伤亡比都在五倍以上。
薛云他们战死了四百多人,那么魏军降卒起码战死了两千人。
这还不算受伤的人数。
而魏军降卒约莫有一万多人,也就是说这轮攻城他们付出了三四千人乃至更多的伤亡。
要不是有戎人督战。
伤亡近乎一般的情况下,寻常军队早都崩溃了。
按照吕望的说法。
魏军降卒愈是死伤惨重,愈是容易临阵倒戈。
毕竟下次他们再让戎人逼着强攻东山府,很可能都要全军覆没了。
人都是怕死的。
当初他们投降戎人便是为了活命,可投降戎人后还是要死,那他们岂不是白投降了。
“薛都尉,刚才听下面人说,您一箭射死了前来督战的戎人首领,怪不得戎人突然匆忙鸣金收兵了。”
之前卫超都在其他地方与登上城墙的魏军降卒厮杀,根本没注意到战场发生的情况。
还是去清点伤亡重整兵马的时候有人告诉了自己。
对此他都不禁感叹,薛云在战场上屡屡都有不可思议之举。
“属下也听说了。”
周林附和了一句。
不同于卫超的大惊小怪,从跟随薛云到现在他都早已习惯了。
“我确实射中了前来督战的戎人首领,但我不敢肯定是否射杀了对方。”
薛云神情漠然地摇了摇头。
强弓重箭的有效射程非常远,问题是当时戎人首领离他有数百步之外。
强弩之末的一箭未必能射死对方。
“无论对方有没有死,至少此举大大提振了下面人的士气与信心。”
卫超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偏向于军事方面。
事实上在戎人发起攻城前,他内心深处对于守住东山府是缺乏信心的。
诚然。
他们有薛云这样威望勇武兼具的主帅。
问题在于打仗是讲究整体性的。
如果麾下士卒的战斗力太弱,个人再勇武也无法力挽狂澜。
自从来到东山府,卫超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军营里。
故而他是非常清楚薛云麾下这帮士卒的战斗力。
基本上除了薛云的亲卫兵马,其余士卒说是一群乌合之众都不为过,完全不堪一击。
依靠这样的士卒来守城,换了谁都没有信心。
偏偏没想到这群乌合之众愣是抵挡住了魏军降卒宛如潮水般汹涌的进攻。
当然。
这也离不开卫超带兵前来四处救火。
可是就凭他们敢于拼死抵抗的勇气,光是这点便足以令人称道。
因为战场之上,最重要的便是敢于向敌人挥剑的勇气。
只要勇气在,战斗力自然会随着厮杀提升上来。
没有了勇气,战斗力再强也无济于事。
当初魏帝亲自率领的神武鹰扬军的战斗力不强吗?
而卫超父亲以及贺师古率领的神捷龙骧两军战斗力不强吗?
奈何最后还是覆没于戎人之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卫超看来,东山府的士卒愈是充满勇气信心,他们守住东山府的可能便愈大。
“这里暂时交给你们了,我需要去其他地方查看一下伤亡情况。”
薛云没有在西门城墙逗留太久,把事情都安排妥当后,他便直接离开了。
不出意外。
南北城墙的伤亡并没有西门大。
两者战死重伤的加起来才比得上西门伤亡士卒的数量。
“好多乌鸦啊……”
当薛云准备回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昏黄的天空上盘旋着大量发出聒噪声的乌鸦。
一看便知道是战场留下的无数尸体吸引了它们的到来。
“都尉。”
临近府邸的时候,薛云发现徐虎早已在门外等候多时。
“出了什么事吗?”
薛云翻身下马,示意徐虎跟着一道入府。
戎人发起攻城后,身在城内维护秩序的徐虎同样背负着沉重的压力。
一来是要警惕小心戎人细作故意制造混乱,二来是警惕城内一些百姓浑水摸鱼趁火打劫。
“都尉,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在城内发现了一只放飞出去的鹰隼,并且借此抓到了三个戎人的细作……”
徐虎连忙将情况说明道。
“你确定吗?”
薛云有些意外,居然真有戎人使用了鹰隼来联系外界。
“是的,这些戎人细作都已经审讯过了,可以确定他们的身份。”
徐虎脸色凝重道,“根据他们的交代,他们曾经都受过三大家的恩惠,某天有位卢家人找到他们后,他们毫不犹豫答应对方成为了戎人的细作。”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又是三大家。
一时间薛云都忍不住摇头轻叹。
没办法,谁让三大家在东山府根深蒂固。
即便他抄灭了三大家,城内依然还有不少百姓受过对方的恩泽。
“属下通过他们顺藤摸瓜,最后一举抓获了三十余他们的同党,其中一个戎人细作交代,他们曾经和卢家人约好,如果戎人一旦攻城,他们便在城内大肆制造混乱,无论他有没有回来都必须执行这个命令……”
徐虎继续补充说明。
“放出去的鹰隼又是怎么回事?”
薛云想了想。
“他们说那是给戎人的一个信号。”徐虎道。“如果看到鹰隼回来,戎人便会加大攻势配合他们的行动,好在上天保佑让属下及时发现了他们,不然他们势必会给都尉带来不小的麻烦。”
“干得不错,继续深挖下去,我觉得城内戎人的细作肯定不止这点。”
薛云拍了怕他的肩膀鼓舞道。
“是!属下一定不会让都尉失望的。”徐虎顿时神色严肃道。
“除此之外,戎人攻城的时候城内百姓的情况如何?”
薛云轻轻颌首继续追问。
“城内大体算安稳,各家各户都紧闭门窗老老实实待在屋里,那些重点防范的青皮无赖们也没有趁机出来闹事……”
徐虎不敢隐瞒。
如果在别的地方遇到戎人攻击,城内肯定早都乱成了一锅粥,更是少不了趁火打劫的人。
可由于薛云曾在东山府大开杀戒的缘故。
城内百姓都知道薛云对于任何不法都会毫不留情地重拳出击。
有这样一位杀神在,谁还敢在城内放肆?
就算是最混账的青皮无赖都怕薛云怕得要死。
“很好,继续保持,总而言之,城内绝对不能乱,尤其是武库粮仓一定要看守好。”
薛云赞赏的同时不忘提醒道。
“属下遵命!”
“如果没其他事的话你便先回去吧。”
“那么属下便不打扰都尉了先行告退了。”
送走徐虎不久。
薛云还没喘口气,下面便有人急忙前来禀报。
说是吕丰有要事前来拜见。
“吕长史那边有消息了?”
薛云不敢耽搁,连忙让人将他带到了面前,上来便直接开口问道。
“是的将军,家主大人让老奴转告您,一旦魏军降卒伤亡过半,那么对方便会来人私下联络将军,还请将军仔细留意。”
吕丰姿态一如既往地摆得很低。
“吕长史有何依据吗?”
薛云皱了皱眉。
“抱歉将军,关于这点家主大人没有明说,所以老奴也不知道。”吕丰小心翼翼道。
“我知道了,吕长史还说了其他什么吗?”
没有明说,那么吕望为何会笃定魏军降卒会派人私下联系自己?
莫非是早在出征之前,吕望便和魏军降卒的统领私底下商量过了吗?
薛云心里如此想到。
“回将军,家主大人还让老奴转告您,您不必怀疑他的用心,也不必怀疑魏军降卒,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希望将军您能击败戎人。”
吕丰有些诚惶诚恐地回答起来,主要是担心这番话冒犯到了薛云。
“居然连我的想法都猜到了?”薛云冷笑一声后道,“还有吗?”
“回将军,没有了。”吕丰连忙摇头。
“那你可以回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